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八十年代翻身记 > 第97章 第 九十七 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7章 第 九十七 章

  八十年代翻身记

姜宁怔了怔, 回神后倒也不觉得太奇怪, 毕竟她有门路能得到消息,翟贤才当然也能。


“华衣”开了大半个月, 她这边已经得知老板的底子了。化肥厂双职工家庭出身,父亲在后勤部是个中层领导,专门管采购一块肥差, 这位置没点门路坐不稳。


翟家有一定人脉,翟贤才看来也是胆子大的, 难怪两年功夫就攒下一份家底。


“就算没有他, 也会有其他人。”


姜宁将手上的账本收进包里, 打算回去再看, “但对我们来说, 就算拿不到,也最好不要落在他的手上。”


她皱了皱眉, 总址落在翟贤才手里是最糟糕的结果,这么一大家高仿店杵在西河坊口, 她店小还靠里, 打击会很大。


不行,她必须得做好两手准备。


“胡哥, 你明天把招工告示贴出去一张, 咱们请店员。”


日杂土产公司总址能拿到手最好, 万一不能, 姜宁打算往外发展, 西河坊是好, 但情况有变也不能一直困守在这,杨市大得很,走去就行。


虽然她怀着孕,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但现在摊子已经铺开并上了轨道,很多事能有心腹代劳,不必亲力亲为。


万一总址花落他家,姜宁就另外找个位置,具体事宜就交给胡国川和田斌,这两人一个负责“锦衣”,一个负责批发店,已经积累的足够经验,能够胜任这份任务。


然而不管走哪条路,售货人手都是必须的,所以现在开始招聘并培训,差不多了。


“行,嫂子,我明天就贴出去。”


胡国川利落翻出一块红纸和墨汁,这是上次用剩下的,裁好铺开,让姜宁给写上具体内容。


他读书不多,干不好这活。


招聘告示写好,姜母接过来晾在一边,她既担忧又奇怪,“宁宁,那个姓翟的能有那么多钱在手里吗?”


最近店里发生的一连串事,姜母也是很清楚的,不是说翟贤才资金不充裕,又压了不少货在手里吗?


半价销售才十天,应该没清完吧?


就算清完,他也不够资金参加竞拍吧?


姜母此言一出,胡国川和石磊也面露不解。对呀,西河坊可不比外头的住宅,两三千就能买到一套极好的,这地儿价格高多了。


前段日子传出消息,说坊里中段一位置悄悄转手了,两层,每层约一百平米,卖出了一个快两万块的天价。


这还不是坊口,坊口位置肯定能再高点。


日杂土产公司的总址,是一排共四座楼房,四座楼房捆绑销售,不拆开卖,光凭这点,就能拦下很大一拨心动的人。


参考价就八万块了,还得搞竞拍,一次机会,有心的人肯定尽量往高里估价,怕是八万还打不住。


翟贤才要是有这资本,前些日子就不会搞得焦头烂额了。


几个人困惑不解,姜宁笑笑,她大约能猜到对方怎么筹的款。


“妈,他大概是贷款了。”


改革开放伊始的八十年代初,由于国家一把手坚定不移地将政策执行到底,虽有保守派磕绊,但总体还是飞速向前的。


各种政策大力倾斜,其中就有贷款方面。


姜宁还记得,不知八二还是八三年,中央还批下来近两百亿的无期无息贷款,大力鼓励农村城里的人借贷。


可惜的是,时下绝大部分的人,老观念约束,导致不敢也不愿借贷,那一小撮胆大的,后面基本都混成大富豪级别了。


言归正传,现在虽然没到八二年,但借贷也是很容易的,用价格偏低的抵押品,就能贷出一大笔款项。


翟家有家底,只要肯豁出去,贷个十万八万也是行的。


客观来说,姜宁还是挺认同翟贤才的魄力,够当机立断,就是搞高仿品这点令人厌恶。


“啥,贷款啊?”


姜母愣了愣,半晌摇头道:“这是把家底都压出去借钱了。”


她很不认同,不愁吃不愁穿的,手头还阔绰,好端端押了东西还欠下一大笔债,这是为了啥?


她撇撇嘴,“他爹妈也是糊涂的,由得他胡闹,万一钱都亏了,一大家子都喝西北风去吗?”


姜宁笑而不语,也不反驳,其实她妈这样的思想,才是时下主流,无债一身轻,好人家是绝不考虑借贷的。


也是,不管哪个时代,有超前意识和独到眼光的,才能杀出重围,不是吗?


她抚了抚正懒懒动弹的宝宝,站起来笑道:“妈,咱们回家吧,我有点饿了。”


姜母立即将刚才的事抛在脑后,“那咱们先去买点吃的垫垫?”啥事儿都及不上她闺女外孙重要。


“不用了妈,回家也不用半小时。”


姜宁一点没猜错,翟贤才确实是靠贷款筹措的资金。


在“锦衣”新款冬装上市的第二天,他遇上了一个在日杂土产公司上班的朋友,得到了这个消息。


不过考虑了半个小时,他就牙根一咬,下定决心。


成功劝说了爸妈,将自己和家里所有资产都抵押上去,再找了关系拜托了朋友,小半月时间,贷款就下来了,足足十万块钱。


报了名以后,他将存折和资格证牢牢锁着,钥匙揣在自己兜里,谁也不给。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