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百六十章:倚老卖老胡尚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百六十章:倚老卖老胡尚书

  皇兄何故造反?

天子的话音落下,胡濙原本带着几分迷茫的眼神,顿时清明起来。


这怎么,和自己想好的剧本不一样啊……


胡老大人眨了眨眼睛,差点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上了年纪,以至于连话都听不清楚了。


不然,天子怎么可能就这么答应呢?


事实上,不仅是胡濙,就连朝上其他的大臣,也皆是感到十分意外。


有襄王的那件事情在前,群臣都以为,天子必不会让太上皇再有接触外朝的机会。


可现在,礼部的仪注,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通过了?


“胡尚书?”


殿中静悄悄的,最终还是天子的声音再度响起,胡濙这才如梦方醒,顾不得想其中用意,躬身道。


“臣领旨。”


朱祁钰坐在御座上,将底下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对于他们心里的想法,自然也一清二楚。


但是事实上,在满朝上下,其实没有人猜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襄王之事,他之所以让岷王出面阻拦,是因为襄王是宗室,他如果这么明目张胆的卷入朝局当中,会在朝廷上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大明的宗室是一个顽疾,但是,至少现在还没有显露出他巨大的危害,所以,治理宗室要一步步来,如今宗学都还没站稳脚跟,不宜再对宗室动手。


不然的话,真把这帮宗室惹急了,大的麻烦未必有,但是各种各样的小麻烦,却能够让朝廷头疼不已。


至于说朝臣们普遍揣测的,天子害怕太上皇结交外臣的猜测,朱祁钰只能说,他们把自己看的太简单了。


有过前世的教训,朱祁钰对于南宫跟外朝的联络,其实没有什么约束的意思。


因为,严防死守这条路,他已经试过了。


前世的金刀案后,他察觉到南宫有不轨之心,不顾声名伐尽南宫周围树木,禁绝一应人等接近,铁锁灌铅,命锦衣卫严加看管。


但是,有什么用呢?


所谓百密一疏,再严密的布置,都不可能没有漏洞,即便是现在,朱祁钰也不敢说,锦衣卫这庞大的网络当中,每个人都对他忠心耿耿。


即便如今忠心,又难保以后不会被腐蚀。


偌大的锦衣卫当中,只要有那么几个人愿意居中传递消息,这种种措施,便全部白费。


只是严防死守,毫无用处,所以,何必要做无用功呢?


敌在明处,我才能在暗处。


我若将一切都摆在台上,对面的人,自然会潜藏以待时机。


所以,如果说这道奏疏里面,有哪些地方,让朱祁钰想要否掉它的话,不是什么群臣朝拜,而恰恰是让他率群臣去朝拜。


没别的,他就是单纯的不想见到朱祁镇。


太庙一祭,彻底断了他二人的最后一丝兄弟情分。


如果可以的话,朱祁钰甚至想让群臣自己去南宫朝拜,但是,这显然不太可能。


所以,去就去吧,反正,就冬至这一次而已。


朝局之事,有些时候复杂的让人头晕目眩,但是,有些时候,其实也简单的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无论朝臣们心中如何作想,总归,礼部的仪注就此尘埃落定。


然而,胡濙已领了旨意,李贤却还愣愣的站在殿中。


天子准了他的奏疏,原本该是好事,但是,此刻李贤的脸色,却好似被憋了一口气一样。


直到胡濙瞪了他一眼,李贤才如梦方醒,拱了拱手,退回了朝班。


不过,他迈步回去之时,眉头却紧紧皱着,目光有意无意之间,望向了内阁的方向。


恰在此时,内阁当中走出来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最近位于舆论中心的次辅大人,俞士悦。


他同样面色肃然,移步来到殿中,整了整衣衫,准备开口。


然而,就在众臣都以为,他要提起将项文曜调到兵部之事的时候,俞次辅却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


“陛下,臣弹劾礼部尸位素餐,拖延怠慢,整日只知萧规曹随,庸庸碌碌,对国之大典一拖再拖,实为渎职,请陛下责罚。”


???


殿中一阵惊讶,低低的议论声响起。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俞次辅一上来,就将矛头对准了礼部。


貌似,礼部没得罪过这位主吧?


何况,这弹劾的理由,也奇怪的很。


什么叫“对国之大典一拖再拖”,这话放在别的时候就算了,但是这个时候,未免有些不合时宜吧。


要知道,礼部这刚刚递上了冬至庆典的仪注。


虽然说的确不算早,但是也不会耽误冬至大节,说是一拖再拖,未免有些过分了吧?


群臣疑惑不已,但是,一旁的李贤却顿时脸色大变。


果不其然,下一刻,俞士悦就朗声开口道。


“陛下早在一月之前,就已经下诏,命各衙门准备东宫出阁之仪,如今,翰林院,内阁皆已做好准备,东宫也打扫干净,宫人内侍皆已备齐,但是,礼部却迟迟不曾递上仪注。”


“太子殿下乃国之储君,出阁仪典亦是国之要务,若非礼部故意怠慢,此次冬至大节,奉天殿上,太子殿下当率群臣朝贺陛下。”


“故此,臣弹劾礼部不谨,不端,不敬,不勤,请陛下严加处置!”


俞士悦的话音落下,殿中的议论声不仅没有停息,反倒是更盛了几分。


东宫出阁,的确是件大事。


所以,应当说这位次辅大人的弹劾是有理有据的。


从朝局层面上讲,东宫早一日出阁,储本早一日稳固,朝廷伦序分明,于国安定有益。


何况这件事情,的确是礼部延迟了。


出阁仪典虽繁,但是太子殿下毕竟年幼,许多不必要的礼节,其实是能省则省的。


相对来说,翰林院和内阁要准备太子殿下的课业,授师等一系列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繁忙。


但是,翰林院和内阁这边,早在半个月之前就准备停当,可礼部却始终没有什么动静。


被弹劾也不能说是无缘无故。


可问题是,这不应该是那帮愣头青御史的活吗?


这种正面冲锋陷阵的事儿,什么时候到了一上来就出动内阁大臣的地步?


而且,还是那句话。


俞次辅,礼部哪得罪您了,让您这么当面锣对面鼓的在殿上直接发难?


朝班之中,刚刚站稳的胡老大人也是一脸惊讶。


他又眨了眨眼睛,忽然感觉自己今天是不是应该告假,怎么这一朝会上,全都冲着礼部来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