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百七十七章:勋戚第一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七十七章:勋戚第一人

  皇兄何故造反?

大明官爵制度非常复杂。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勋爵,官职,差遣三大类。


所谓勋爵,就是所谓的爵位制度,实际上并非武将专属,勋爵分为文勋和武勋。


武勋就是老百姓们最熟悉的公爵,侯爵,伯爵三等。


除此之外,文臣也有勋爵,称为文勋,专门用来授予在战争当中立功的文臣。


所谓的上柱国,就是文勋的一种,不过大明没有上柱国的说法,最高的文勋,是正一品的左,右柱国。


文勋和武勋最大的区别,在于武勋通常会配有诰券。


拥有诰券的爵位,拥有世袭传承的资格,因此武勋的授予极其严格。


简单的说,只有一句话,凡武勋爵位,非社稷军功不得封。


再直白点说,就是亲上战场,领军打仗,斩将夺旗,才有资格获得武勋。


这也是文臣和武将最初的分界线。


身负文勋者被划归到文臣一边,身负武勋者被划归到武将一边,方才有了文臣武将之分。


所以朝廷授爵,并不是按照老百姓心里所谓的文臣武将划分。


而是按照在战场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来划分的,亲冒箭矢,领兵冲锋,所授便是武勋。


督军,后勤,掌管军中政务,这一类不上战场的,所授便是文勋。


这和出身于哪一方并无关系。


武勋的本质,是国家对于前线奋战搏命的将士们,给予的酬功之位。


处于相对安全位置的后勤等处,既然不用冒着上战场被杀的风险,哪怕起到的作用同样巨大,但也只能得到不能世袭的文勋。


当然,文勋对于文臣来说,也是极其难得的,通常只有在前线坐镇指挥的提督大臣,才有机会得到。


除此之外,武勋的授予,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外戚,不过这种武勋,是不予世袭的。


朱祁钰这次所晋封的丰国公就是如此。


不然的话,他给李贤的晋封,就应该是“丰城侯李贤,晋为丰国公,授世袭诰券”。


没有世袭诰劵,李贤的丰国公,就只是这一代而已,传至下一代,便会降回丰城侯。


这也是朝臣们没有拿军功说事儿的原因!


对于在朝堂上的文臣来说,要么升官,要么加衔。


于谦和胡濙二人,皆是七卿之一,对于他们来说,只能加衔。


但是即便如此,底下的一干大臣,显然也觉得过厚了。


当然,这是在他们不知内情的情况下。


眼瞧见一连三四个御史,甚至还有六科的官员出言反对,朱祁钰想了想,对着一旁的王直问道。


“大冢宰觉得,朕此番赏赐,是否过厚?”


一帮人看着吏部尚书这位百官之首,虽然说上一回,文臣对于勋戚的围攻当中,大冢宰没有坚持立场,让士林对其有所非议。


但是大冢宰毕竟是大冢宰,还是有不少人觉得,当时是战时,不应该和勋戚相互攻讦,认为王直是维持了朝局的稳定。


因此,在这件事情上,不少人还是希望,大冢宰能够站出来规劝天子,主持公道的。


然而这位百官之首,这一次注定要让他们再次失望了……


“陛下,丰城侯李贤,于国势殆危时,首倡陛下主持大局,于谦,胡濙亦力主之,于国有功,自当恩赏!”


朝臣们都以为,皇帝封赏李贤等人,是因为他们辅佐有功。


但是实际上,只有少数大员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首倡嗣立新君。


可这件事情,是不能挑明了说的。


因为从明面上说,天子的皇位,并非是群臣拥戴而来,而是受太上皇“主动”禅位而来。


所以王直也只能模模糊糊的说。


但是看着上首一干七卿大佬,个个都没有反应,默认的态度,再结合大冢宰的话。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