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29、第二十九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29、第二十九章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二十九章


被淘汰的选训队员, 有的当天晚上就住进市里准备离开,也有的会多住一两天。


章晓当天晚上还住在宿舍里,吃饭的时候能遇见, 这孩子对他们的意见明显很大, 一边蔫了吧唧的抱着饭碗吃饭,一边伙同身边的同伴一起给他们眼色。


余乐没往心里去。


不是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章晓离开确实是他们这拨人做的,白一鸣做的就是他们一起做的,被挂上个“打小报告的老队员”这样的头衔,他也只能受着。


总不能上去解释,不是我做的,是白一鸣他, 我对你没有敌意……傻不傻啊!


好在章晓也是得了教训, 晚上的加训很顺利, 余乐还从白一鸣那里得到了很多训练上的小窍门,非常有助于提高成绩。


第二天大巴车更空了。


只是前面几排就能装下所有人, 但白一鸣依旧选择坐在最后一排, 连带着余乐他们也只能往后面坐。


早上坐车需要半个小时, 余乐也早就没有了才来时候的兴奋劲儿,歪在椅子上,还想补觉。


当运动员就是这样, 好像总是看见他们在睡觉, 机场睡, 车上睡,比赛前后睡,老百姓看不见他们加训到晚上十点才睡下,也看不见他们六点半起床出操, 大体力的消耗下,必须要足够的食物和睡眠作为保证。


余乐早两年出国参加世锦赛,张教在空闲时候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都闭上眼睡觉,不准说话!”


余乐把头靠在程文海的肩膀上,闭着眼睛却没睡着,只是养着神。


这时,余乐的头被程文海的肩膀颠了几下,他抬头就听程文海说:“不是去滑雪馆的方向。”


余乐往窗外一看,陌生的景色陌生的路,雪山不知道什么时候绕到了后面。


新的方向也惊扰了其他的选训队员,年轻的小队员询问曾经来过的老队员:“这是去哪儿啊?”


就有老队员回答她:“去气垫基地。”


“哦,远吗?”


“马上就到。”


余乐在心里嘀咕了一声,“气垫?”


这个时候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自由式滑雪知识储备的不足,他在网络视频里有见过何宇齐的采访,何宇齐就说过:“今年我们上气垫上的多,我也在进行新动作的训练,希望在实际训练上能够完全运用出来……”


但搜遍网络,没有找到什么叫做“气垫”。


程文海也不知道。


但听前面的对话,显然他们都知道什么是气垫,这种专项的训练,不是这个行业内的很难了解。


余乐和程文海对视一眼,绷着。


可不能露了怯。


前面的人说很快,是真的很快,大巴车沿着一个铁栅栏开了没多久,就徐徐驶入大门,直至来到了一处大型设施前停下。


余乐目光定在那设施上移不开,下了车还在好奇地张望。


“这东西建的怎么跟过山车似的?”


从下往上看,都是三角形的稳固结构,钢筋铁骨搭成的铁架子,高度绝对在七八十米以上,两侧修有完全密封的护栏,而且看起来很高的样子。


如果只是看到这里,就完全像游乐园的过山车。


程文海这时指着一处,“气垫。”


余乐点头,他也看见了。


也就是这个气垫的存在,让余乐确认了这个建筑的用途。


气垫像个大气球填在了过山车钢架下方的夹层里,填充至饱满的气体让它鼓出一截,牢牢地嵌入钢架结构的顶板。


耳边能够听见充气机工作的“嗡嗡”声。


就是……挺气派的。


大东西啊!


滑雪这运动确实挺烧钱。


教练们应该很早就来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满头大汗,招手:“都上去吧。”


路未方走在最前面,来到钢架的一处立柱的下方,前面是一个敞开的小门,进了门就沿着楼梯拾阶而上,队员在他身后拉出一个纵队,似盘旋而上的小龙。


余乐落在后面,走在程文海前面,白一鸣则在他的前面。


一边观察,余乐一边问白一鸣:“之前来过?”


“嗯。”


“你参加几次国家集训了?”


“五次。”


余乐在心里算了一下:“第一次是十二岁?”


“十一岁。”


“喔噢,好小,中间有一年没来?”


白一鸣身影一顿,转身看着余乐的时候抿着嘴角,面脸的不情愿还是说道:“那次被劝退,之后休整了一年。”


程文海听出了八卦的味道,探出头来:“因为什么?淘气?”


白一鸣不说话,继续往上走。


程文海又说:“爱哭?”


白一鸣依旧不理他。


程文海最后说:“那就是不合群了。”


白一鸣始终安静,于是成了千年谜题。


后来程文海问余乐:“你猜是什么?”


余乐说:“你也够八卦的了。”


“八卦是我的精神粮食,你就不好奇。”


“不好奇。”


“哈,你就给我装!”


余乐确实不好奇,才十一岁的白一鸣到了国家选训队,他从小又是由他父亲在教练滑雪,极度社恐的不合群脾气,余乐估摸着不是被说成“自闭症”,就是说成“爱哭鬼”,总之不会是好话。


这种事就不要追着问了嘛,你还小吗?


余乐鄙视地看了程文海一眼。


程文海:???


一口气爬上顶,相当于爬上三十层楼高的程度,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地喘,累是累,但站着休息一会儿,就能恢复如初。


余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吐出一口热气,左右观察。


站在上面,就变得一目了然。


这就是一条滑道。


倾斜而下的滑道大概在五十米左右,尽头是一个向上弯翘的跳台,背面就是一个黑白色的巨大气垫。


也就是余乐在下面看见的气垫。


他们现在站的地方是一个五十来平米的平台,上面架设有遮阳棚,到处摆放的都是座椅,角落里还堆着一排排的滑雪单板。


滑雪是个大项目,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比赛不同,滑雪板不同,项目不同,教练自然也不同,柴明就是自由式滑雪队的主教练,华国在这个项目里,空中技巧成绩确实更好,这几年也陆陆续续地出了几个世界冠军。


单板却还在发展阶段,越野滑雪和北欧两项、现代冬季两项就更才起步。


余乐对单板也有点兴趣,但体系不同,发力和运动方式也不同,他既然是自由式滑雪的队员,估计是没有机会碰单板。


随后在这样的巡视里,余乐的目光定在了一个醒目的小屋里。


看着……怎么像电梯?


才这么一想,小屋的门大开,柴明和另外两名教练从里面走了出来。


果然是电梯!


所以为什么要爬楼梯?


柴明一来,瞬间安静,比什么都好使。


队员都怕他。


他说:“前五天上气垫,把所有基础的空中技巧巩固一遍,后两天实地训练。考核标准是气垫加实地,都认真起来,换鞋。”


余乐他们从背包里拿出自己背了一路的滑雪鞋换上,又去角落里挑选适合自己的板子,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咔嚓”声。


十七人排成一个纵队,像是即将出征的士兵,整装待发。


余乐他们自然在最后面,听柴明安排任务,并且做技术动作的分解。


一看就懂了。


第一个空中动作就是最简单的转体360。


余乐他们跳水也天天练着,难怪柴明会把他们放在选训队里一起练。


不急着跳,大家都在热身,主要是转开腰胯的柔韧性,余乐等人都很有经验。


路未方小声问柴明:“不用过去特别说一下?”


柴明摇头:“跳过一次再说。”


“放在一起练真没问题吗?”


柴明没搭理他,问一次就得了,次次问,常常问,烦不烦。


路未方委屈,他不是心疼柴明费尽苦心挖来的余乐吗?万一折了呢?人没留下还白得罪一群人,他都觉得冤得慌。


这时,排在最前面的蔡靖做了自己准备完毕的手势,拿起头盔戴上,来到坡边,便帅气地滑了下去。


蔡靖是选训女队的no·1,今年19岁,虽然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但在选训队很突出,一直是女队的主心骨,喜欢冲在前面,也很有担当。


余乐抬头去看,就看见蔡靖踩着滑雪双板往下滑,身体姿势很标准,特殊的滑雪板和特殊的地面也起到了减少摩擦的作用,而且比真正的雪地提速还要快。


“哗哗哗”的声音很响,转眼就滑到了远处。


紧接着就被滑道尽头的跳台高高抛起,她人在半空,身体拧转一周,随后落在气垫上。


“噗”的一声响,真怕滑雪板将气垫戳破了。


在她进行的过程里,柴明他们并没有直接去看本人,而是通过提前架设好的电视观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