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南北杂货 > 394.镜铁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394.镜铁山

  南北杂货

眼下这个年代的西域气候湿润,许多植被还没有被破坏,水源较之后世充沛。


这时候的罗布泊还是一个巨大的咸水湖,另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淡水湖,雪山上贮藏着无数积雪,每年春暖花开之时,这些积雪就会融化,化为潺潺流水,顺着山涧低谷汩汩而下。


这时候的人甚至可以在西域发展水运,这在后世是难以想象的事。


正因为这片地方如此富庶,所以才会被周边国家势力一直惦记着,中原王朝亦然。


说到战争,罗用也认同统一比分裂更能促进地方之间的交流和发展,那些真正成功的统一战争,它们的影响和意义往往也都是很深远的。


但战争也是很残酷的,尤其是在各方势力拉锯不下的情况下,就算打了胜仗,也未必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兼并。


西域与中原离得那般远,中间仅以一条河西走廊相连,这条走廊的东北方向有薛延陀,西北方向有西突厥,南边又有吐蕃。


在这样的复杂形势下,唐方若有兵力,肯定也要先去对付薛延陀和西突厥,松赞干布前两年娶了文成公主,唐与吐蕃之间的关系变得友好起来,但是朝堂上的人肯定也都很清楚,这样的友好是很难世代相承的。


这些问题不解决,西域那片地方就算打下来也很难守得住,河西走廊一旦被切断,西面那些从前打下来的地盘也就成了孤岛,被别的势力蚕丝鲸吞。


这样的战争不能给大唐带来什么实际上的利益,却要无数的将士用性命去填,徒劳地给当地百姓带去灾难。


看看时间,眼下已是贞观十八年春天,若是历史不因罗用的到来发生改变,这一年李世民便要发兵洛阳,前去攻打高句丽。


高句丽地方虽然不大,但那隋代的杨广,基本上就是栽在这高句丽手里头,这时候李世民若能一举发兵将其拿下,自然也是有些荣耀。


这一次李世民不仅自己御驾亲征,还把储君李治也给带上了。


李世民从前也是一名优秀的将领,这些年国力强盛,唐军将领更是所向披靡,鲜少有打败仗的时候。


只他自当了这许多年君王之后,约莫再也不适合当一名将领了。


这又是皇帝又是储君的,一旦出点什么事情,整个国家就要陷入混乱,搞得军中将士束手束脚,根本没办法放开手脚打仗。


后来看看形势不好,大军便撤去了,一行人灰头土脸回往长安城。李世民到底还是比杨广克制许多,自行找个台阶便下了,并不与那高句丽死磕。


罗用这一日与唐俭议事,说完正题以后,罗用道:“听闻圣人早前弄了个凌烟阁,不知是否开始怀念起从前的戎马半生?”


“谁知。”唐大夫吃了一口热茶,叹气道:“高句丽与百济合力攻打新罗,圣人对此事似是十分热心。”


唐大夫总是很能抓住重点,不过在他看来,长安城那边的事情,还是交给长安城那边的人去操心就好了,他们眼下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唐俭现如今虽然还担着光禄大夫的虚衔,正经职位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常乐书院院长。


这一次罗用提出要安排一支队伍去往西域,唐俭也是很支持的。


他盼望着中原王朝终有一日能把突厥吐蕃高句丽全部纳入中国版图,他与罗用这边专心经营西域,届时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然而君王这时候却像是魔怔了一般,硬是盯着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不放,着实也是令人忧心。


东边他想打高句丽,西边他想让郭孝恪去打那些西域小国,看着倒像是专门要拣软柿子来捏。


不知早前的那一起太子谋反案,是否终究还是挫伤了这位君王的情志,令他的内心变得虚弱。


君王的虚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唐俭也希望自己只是多虑了。


唐俭这一日与罗用商议的,乃是关于郭孝恪的事情,早前为那沼气灯的事情,他们跟郭孝恪闹得有些不愉快,唐俭打算这两日去一趟高昌那边。


郭孝恪这个人虽然贪功贪财,还有点霸道,但是为人也不算很坏,一是一二是二的,做事比较爽快,也不爱搞什么阴谋诡计,总体来说还是值得交往。


早前郭孝恪派人来索取沼气灯的制法,罗用不给,不给就不给了,他现在也不打算给,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就一定不能好好相处了,总还有其他法子的不是。


数日之后,唐俭便带着他的几个学生兼护卫,往高昌城去了。


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很少,而有机会读书的人,接受的都是精英式教育,一个个能文能武,骑马射箭不在话下,偶尔兼职当个护卫也是很能胜任。


他们这一行人一路乘坐木轨马车,先是去了敦煌,再从敦煌去往高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