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大人,得加钱 > 第六百三十二章 老徐,要支持我的工作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三十二章 老徐,要支持我的工作啊

  大人,得加钱

出于对主人的尊重,贾六这个总督没有坐主位,而是同徐绩对面而座。


说起来,他和徐绩不仅是共同贪污、挪用军饷、谎报军功、私分漕粮(银)的狗官队友,也是正儿八经的八旗老乡。


因为徐绩也是汉军正蓝旗出身,京里的老宅离贾家隔三条胡同。


甚至徐绩入仕和贾六走的都是同一条路子——捐纳。


不同的是,徐绩出手就给自己捐了个正六品的通判。


贾六则是给自己买了个正九品的蓝翎长。


也就是一个起步是局级,一个大概是村副主任。


当然,徐抚台同贾总督也是同出身却不同命。


从六品局级干部走到从二品的部副高官,徐抚台用了三十年。


贾总督从村委会副主任走到部正高官,只用了三年。


这个速度,在乾隆朝高官当中,属于一流了,仅次于顶流那十几个阿飘,以及在排队的死鬼丰升额。


陪同的官员天津方面还有通判王某、长芦盐政蒋某、总兵官叶清等人。


总督这边则是办公室主任杨植、副主任丁庆,副将保柱等人。


会场布置也是照总督办公室提出的要求进行布置的,就是对排而坐,中间用三张八仙桌拼成一个长方桌。


桌上垫干净桌布,摆放茶碗,纸笔等物。


看着简单而又不失优雅。


《大清日报》的几名记者则在会场右侧,就是大门口那边一人一只凳子,现场记录现场写稿,以求做到报道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尽管十分不习惯这种会面方式,身为主人的徐抚台还是竭力让自己适应贾佳大人的安排,并努力在脸上挂满亲切又不失和蔼的笑容,以便总督大人一手创立的《大清日报》上对自己的形象能够有正面报道。


开办已经数月的《大清日报》在总督衙门以及布政衙门的强力推荐和行政推广下,现已成为直隶全省大小官员办公桌上必备的报纸。


天津这边自也不例外。


为了支持贾佳大人于直隶的新政,上个月徐抚台就指示相关部门提高《大清日报》订购量,将原先的4000份提高到15000份,并拨专款于天津的各州县修建报亭,以求能让总督大人的声音及精神更好的传达到天津军民耳中。


在知道总督大人即将前来天津视察后,徐抚台更是要求不属于天津管辖的驿站也必须订购《大清日报》,同时要求天津各地的大小行会也必须订报,将订报数量同行会管理、绩效挂钩。


比如粪行领到的订报数是一百份,但如果粪行真的就订一百份,那粪头就得换人。


至贾六抵达天津,《大清日报》于天津的发行量创记录的达到了三万一千余份,是保定、大名、河间、正定四府总和。


对此,贾六是十分高兴,并高度评价天津巡抚徐绩,认为这位老同乡是讲政治、懂政治,也是与时俱进的优秀官僚,是他可以完全信任并能放手合作的有识之士。


不是那种死气沉沉,一成不变,完全不与世界接轨的腐朽老满。


贾六在大沽水营亲自写了一篇名为《改革春风吹满地,天津军民真争气》的报道,内中对徐抚台就有重点突出。


不过这篇稿子现在还没有刊发。


能不能发,什么时候发,就看今天这场会谈成果了。


如果谈崩了,另一篇名为《谁是大清的敌人》就会出炉,矛头直指徐绩,与之配合的就是弹劾徐绩的奏章。


报纸除了宣传,指导作用外,也是打击反大清分子的利器。


什么是反清分子?


答案只有一个——反对贾佳大人就是反对大清。


两世为人的贾六对此是灵活运用的。


如果有必要,他甚至可以让《大清日报》以号外形式发表关于乾隆到底是满人还是汉人的追踪报道,让已经尘埃落定的乾隆身世迷团再次变得扑朔迷离。


不过现在看来,徐绩还是很务实的。


喜欢钱的官员对于如何来钱都是感兴趣的。


不谈别的,仅徐抚台对《大清日报》的重视,便能看出这位正蓝旗老乡清楚新任直隶总督的份量。


身为巡抚,又是京师门户的一把手,年前京师到底出了什么事,徐抚台想必应该了解的一清二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