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大人,得加钱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债多不愁,鬼多不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四十二章 债多不愁,鬼多不怕

  大人,得加钱

谈正事,贾六自然就要敬烟了。


烟味不够弥漫,就代表友情不够,重视不够,关怀不够。


旗人大多都抽烟的,尤其满洲人抽烟最是厉害,当年无论是太宗皇帝还是摄政王,那都是出了名的大烟枪。


以致于朝鲜在燕京的使者特地报告国内,要求加大往燕京贡品中的烟叶数量。


前明和大清交战时核验首级俘虏,第一个核验标准就是扒开嘴看牙。


凡牙黄者必是真满,反之则不是。


草原上的蒙古人好茶叶,辽东的满洲就好烟叶。


百年下来,旗人倒成了烟草业的大客户群体。


当然,这也为他们进一步成为阿芙蓉的忠实用户奠定基础。


道光他老娘、叔叔们就是阿芙蓉的超级。


林则徐禁烟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京师皇族。


不过阿芙蓉这东西早在宋代就有,前明时南洋藩属也时常往大内进贡,多用于制药炼丹。


崇祯年间明朝发起过一次全国性禁烟活动。


原因是有官员发现有不法商人将阿芙蓉偷偷加入到烟草中,使人上瘾。


不过没几年明朝就亡了,禁烟自是不了了之。


贾六为何如此热衷于直隶大办工业,搞通商,搞海军,未尝没有反向发起阿芙蓉战争的意思。


当然,他本人是不抽烟的,但不抽烟不代表反对抽烟,有时候他碰上了棘手事,又或是彷徨到了家国命运的十字路口,也会抽上几杆。


大人物嘛,有几个不抽烟的。


于是,一只小铁盒从贾六的兜中摸了出来。


在阿参领诧异的目光中,总督大人轻轻打开小铁盒,从中将一根约食指长的白色烟卷亲切的递到了对方面前,面带微笑道:“尝尝我的香烟,贵州的烟叶制的,口感不错,抽着不呛人。”


临了不忘补一句,“朋友送的。”


“香烟?”


受宠若惊的阿参领赶紧接过总督大人递来的烟卷,眼神中满是好奇,因为他还没见过把烟叶卷进纸中来抽的。


今儿真是小刀喇屁股开了眼了。


正愣神时,一道火光在他眼前亮起,竟是总督大人亲自用火折子给他点火。


这就不是受宠若惊,而是天恩浩荡那种了。


微弱的火苗,如同童话故事里的小女孩,给阿密达带去了牛排,带去了烤鸭,带去了人生新的方向,也打开了他从来没有打开的一道大门。


门后,堆满了金山银山,还有无数顶戴和双眼花翎,外加遍地的黄马褂。


就是荣华富贵,大大的有!


“抽抽看,”


在总督大人鼓励下,阿密达深深抽了一口香烟,“嗞”的一声,烟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燃烧了三分之一。


“呼!”


浓郁的烟香味让阿密达为之着迷,好似整个人打了个寒颤,很舒服的那种。


看着阿密达脸上的满足之情,贾六也很高兴,因为他的口水没有白白浪费。


舔的水平也越发高涨。


故事就从香烟开始。


总督大人围绕香烟可以不用装在烟锅里,而是直接能抽这个事实说起,带出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方针指示。


最后点题。


是不是可以发挥关门优势,把关外的宝贝转换为合法的收入,提高关门驻兵和家眷的收入,同时也能为直隶财政创收呢?


“这?”


阿密达陷入深深的沉思,总督大人大胆创新的思路撩拔了他那颗萌萌之心。


要知道山海关作为“柳条边”的最西南端,相当于国门一般,守住了这道国门,汉人自是过不去,那样一来关门除了收收那些经营执照挂在内务府的商队关税,以及获得边门签票的小贩些许好处,实际上也没啥油水。


但要按总督大人的设想,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胆创新,将从前的“堵”改为有引导性、有控制性的“疏”,是不是就能从中获得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巨额利益。


好比那些想到关外谋生的汉人,一人收他十文钱,再让他们在指定区域搞聚居点,由关门和沿边八旗官兵定点征收各种税收,甚至可以低价从这些汉人手中收购皮毛、人参、东珠高价运到关里卖。


还可以让出关的穷汉人种地,收他们的租子


总之,让汉人去替旗人挣钱,不比杀了他们好?


还能顺带着解决直隶地区人多地少问题,缓解社会治安,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怎么看都是一件良政啊。


问题是,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他一个参领能搞定的,还涉及到关外的大小衙门。


更何况,朝廷之所以设柳条边,就是不让汉人出关。


国策在此,怎么敢随意创新变通呢。


柳条边这个名词,贾六前世就听说过,此边准确说不是长城,而是清廷对关内关外的分界线,部分是建在明长城基础上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