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 第一千七十三章 果然是桓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七十三章 果然是桓玄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div id="tet_c">现在的朝代又不是后来的清朝,没有什么两宫太后之说,要么就是皇后缺位,生有小皇帝的后妃就直接晋升为太后,代为执掌后宫。


要么,就是被太后选中的小皇子成为皇帝,而他的生母,也只能幽居后宫。


也就是说,现在的后宫,只能有一个主人。


多少天以前,陈归女的头脑中就一直有一个念头反复的徘徊,在后宫,她陈归女的敌人究竟是谁?


究竟是谁挡在她的前头?让她落入如此凄惨的境地?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她的待遇已经是在天上了,一点也不惨,但是架不住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很快,她就拨开了笼罩在眼前的谜雾,她看清楚了!


敌人!


就在前方!就在她的眼前!


只要,只要她能成功,那么,她就可以取而代之!


不只是儿子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怀抱中,甚至是,那统领后宫,甚至是指挥前朝的权力,也将紧紧的握在她的手中!


她被强烈的和野心指挥着,头脑已经渐渐不受控制,不知道,究竟是亲情诱发了冲动,还是以亲情作为幌子,让陈归女有更多的理由和借口去做那早就想要去做的事情。


扳倒!


扳倒!


就是她!


而在寝宫里的王贞英,对这一切还浑然不觉,桓冲这边的人马到来的更快些,桓老爷子自然是不必说了,自从襄阳一战之后,他就仿佛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整个人便精神抖擞,一改往日的颓靡。


虽然看起来都是嘻嘻哈哈,笑呵呵的样子,但是,熟悉桓老将军的人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些许的不同。


之前的桓冲,虽然看起来也每天喜滋滋的,对朝廷的各种命令也是言听计从,可谓是桓氏一族有史以来和朝廷关系最为密切的将领。


但是,那个时候,他有一半都是装的。


这只是他认识到,以荆州的力量,想要扳倒朝廷也是不可能的,纯属浪费实力。


既然无法扳倒,荆州也还要生存,那么有限度的合作就是必须的。


这自然是为了荆州的长远考虑,只是相对的,对朝廷也有利罢了。


而现在的桓冲,和以前截然不同,他是真的高兴,真的兴奋,因为,如果王谧成功,他桓氏一族就可以彻底摆脱拖后腿,搞反叛的帽子,再也不担着这份骂名了!


再者说,北伐也同样是令桓冲十分期待的事情。


是嘛,这样才对嘛。


你看,几大家族带着一众人马南渡也有几十年了,这几十年来,日子虽然过得还算是可以,但是,偏安一隅也是没有什么滋味的。


明明对面就是曾经的故土,只要是奋力一搏夺回来,那么,对于几个大家族来说,也都是大好事。


这个道理,古代人也不是不懂,但是,他们的说法和现代人有所不同,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理论来解读,那就是我们要把蛋糕做大。


只有蛋糕大了,大家就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利益纷争豁出命去打架,毕竟,可以分割的利益更多了嘛。


而他们谯郡桓氏,发展到今天,总体来说也还是有点失落的,虽然他们占据了荆州这样有利的地位,军权、财权一把抓。


建康朝廷根本就不敢指挥他们,但只是这样还不够,朝廷的势力深入不进来,却也代表着一个事实。


那就是,别人进不来,你也出不去。


桓氏一族受到朝廷排挤,这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并且,朝廷上的那些人还把这件事当成一种正确的举动。


在这样的现状下,桓氏一族的势力也很难发展出去,可以说,长此以往,也算不得是一件好事。


于是,从桓氏的角度来看,桓冲是更加看好王谧的,比朝堂上的另外那些人都要更加的看好。


别人并不一定那么希望王谧真的带领着北府大军横扫北方,毕竟,那是要花钱的。


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动荡。


对于已经攫取到了足够利益的几大家族来说,他们当然不想再耗费自己的力量支持更大规模的战争。


那有什么好处?


对于他们来讲,就算是争夺到了北方的土地,他们的利益也并不一定还能扩大。


所以,你看,相比建康城的平民百姓,他们对北伐这件事是并不太热衷的。


不能说不支持,毕竟,这也是一件好事嘛。


地盘当然是越大越好,这样也可以解除大晋的危机,让整个边境彻底安稳下来。


但是,如果是这样声势浩大的北伐之战想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拿钱,那就不太好了。


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你琅琊王氏来负责,他们倒是可以欢送。


这些人呐,见识还是过于短浅。


他们难道就不知道付出越多,得到才有可能更多的道理吗?


当然不至于是不懂,只是,付出毕竟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而这些大世家,绵延至今,他们最看重的,反而是稳定。


他们不喜欢变动,因为变动就会使他们的利益受损,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他们甚至愿意放弃眼前的,预期的更可以得到的利益。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吊诡的逻辑。


假设,在王谧的带领下,中原恢复了,新的王朝成立了,那么,带领北府兵四处征战,一手缔造王朝的王谧以及他王氏一族的功劳要怎么算?


难道不是应该琅琊王氏分的最大的一头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这些现在还在袖手旁观的大世家,到时候还能容忍吗?


啧啧……


抢功也要趁早啊!


可惜,就算是现在醒悟,也太晚了。


别说是这些和王谧没什么关系的大世家,就是他琅琊王氏自己人,也还有一大堆都没醒悟呢!


难道,王氏一族内部就不需要重新进行利益分配了吗?


而直到现在也就只有贪财的王默才跟在王谧的身边鞍前马后的,可是,这个人的目的只是钱。


如果让他去做别的事,恐怕还要倒贴给他钱才行。


这是一场难得的聚会,虽然外面纷繁复杂,但是,到了这个太后宫中,基本上还是可以保证人们暂时忘却那诸多的烦恼的。


桓冲一进门,就受到了王贞英的热烈欢迎,桓冲也是很满意,看来,这位以往并不算出众的太后娘娘,果然还是有些手段。


为了欢迎桓冲等人,一早王贞英还命人把宫里的摆设又重新布置了一遍。


突出的就是一个亮堂,华丽。


桓冲不禁感叹:年月确实是不同了啊,在王贞英这里,桓冲受到了多年以来都未曾有过的礼遇。


桓伊就不用说了,虽然以往并没有见过,但是,王贞英也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


知道他是个最文雅的人,只听得她道:“野王今日为什么没有带着长笛?”


桓伊一愣,旋即笑道:“长笛确实是风雅之物,不过,这一次进宫面见太后,是相当正式的场合,微臣想来,还是把它放下的好。”


“可惜了。”


王贞英很遗憾:“本来,我还想着,宴席过后,若是有幸还能听野王吹奏一曲呢!”


这个年代的特点,所谓的宴席,当然不是仅仅吃饭那么简单,都要准备歌舞表演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