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 95 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4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95 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4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众人一时都有些默然,屠呦呦的语气平和而至淡然,听在他们的耳朵里却恍若千钧之重。


明清两代。


有道学者张张嘴轻哼几声,神色别扭着有几分不认同:“相夫教子才是女子本事,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可是”有人默默举手:“她拯救万民了啊!你不是常说国事为重吗?”


“我那说的是男子!男子!”那道学家挂不住脸,色厉内荏地争辩。


旁边的人撇了撇嘴,显然并未被这个理由说服,小声嘟囔着:“女子心中也有家国啊!这屠医师多厉害,寻常男子还比不上呢!”


北宋。


欧阳修叹服着拱了拱手:“仁义而心怀天下,真乃巾帼不让须眉。”


他想起自己的母亲,幼时家贫,母亲以荻杆教他习字,勉他勤学;后来他遭谗被贬,是母亲不辞艰辛,以高龄之身伴他远哲,劝勉他不坠心志,尽职抒能。这世间女子之贤,岂让他人?


唐朝。


李世民心下钦佩:“公而忘私,真乃国士。”


汉朝。


刘彻轻轻呼出一口气:“朕算是知道为何后世的皇帝要给她授勋了。”


能力心志品性都是一流,再怎么褒奖也不为过。


北宋。


李清照重重地点头:“说得没错!事业总是要在第一位,正如现在,鼓舞人们燃起抗金之志才是第一要务。”


本就颇有飒爽之气的易安居士顿时事业心爆表,开始思忖是否能起个诗社词社,宣扬抗金事宜。


【这样的故事我们其实听过许多,钱学森扎根大漠只为锻造国之利器;于敏隐姓埋名为国铸盾;钟扬几赴高原采集种子,以期留下生命的密码


公而忘私是一项伟大的品质,常人难及,但幸运的是,我们却为拥有这样品质的人所庇佑着。】


秦朝。


嬴政听着楚棠平静却难掩崇敬的语气,在心里默念她提到的那几个名字,包括那寥寥几句人物事迹的分量。


“钱学森、于敏、钟扬”


楚棠说的没错,公而忘私是一项伟大的品质,常人难有,可她张口却能如数家珍,包括这一课里的屠呦呦,以及最开始的袁老,还有那郁达夫、瞿秋白。这些凛然之士,生于一朝即可令万世敬仰。


“后世贤者,缘何如此多也!”


他叹息着,说不清是艳羡还是感佩。


汉朝。


刘彻摸了摸下巴:“朕怎么觉着楚棠提起那些人的语气,比提起朕和秦始皇这些个皇帝还要尊崇?”


嘶~


众臣闻言齐齐不着痕迹地往后退了一步,恨不得把头低到地上去。


这话也是可以说的吗?


他们并不回应,心里却忍不住顺着这话想了下去。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还要尊崇”这句话说得还是太保守了,后世对皇帝的态度


哪有什么尊崇,简直是戏谑!


刘彻眼见着自家臣子的小动作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他又不是聋子,楚棠这明晃晃的偏向他听不出来吗?后世之人心中自有一杆秤,秤上不管什么身份地位,只管你品性功业。


他轻啧了一声,尊崇的帝王心理出现了落差,却又莫名多了些紧张——


隐隐觉着,功过人民评说比天人感应那套更令人心惊是怎么回事?


【科研工作屡遭波折,她却没有轻言放弃,矢志不渝地在这条前路未卜的荆棘道上跋涉。更令人感佩的是,荣耀加身的她仍保持着谦逊的品质。


大家可以看到“影响世界”这一节里,屠呦呦女士将自己的报告和其他几个报告并提,客观地肯定其他报告引起的热烈反响,不夸己,不矜能。】


她一边说一边在ppt上呈现相关文段用以印证,众人看得频频点头,纷纷为屠呦呦的品质所折服。


【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文章中人称的细微不同。】


楚棠摘取了一些文本内容,老祖宗们得以沉浸式地参与课堂。他们抬头,只见水镜上的文字被分成了左右两版,文句又长又短,句中有些字还被特意标红,左边是“我”字,右边则是“我们”。


小镇做题家兼文章大手韩愈扫了几眼,率先反应过来:“左边多言自身经历与感谢之词,而谈及青蒿素专研贡献之时则屡次使用‘我们’。如此功勋反倒屡屡推举协力之能,谦谦之德何其可敬也!”


其他人也很快参透“玄机”,纷纷敬佩不已:


“名利之下仍持平和之心,实乃我辈楷模啊!”张仲景笑呵呵地捋着胡须,眼中是纯然的佩服与欣赏。


武周。


武则天面露赞赏:“踏实能干,不慕名利,朕的手下何时能多几个这样的人咯!”


人才嘛,尤其是顶尖人才,谁不眼馋?


【她反复表达自身的感谢,却又在论及青蒿素相关时换成“我们”,反复强调团队的功劳,并不一人强占。


我们不禁会想到第一课讲袁老的时候,他同样也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党和人民的支持。是大协作助力了那个年代事业的发展,同样也是这些“风流人物”踏实谦逊的品质才使得我们在征途上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


“说得好!”


苏轼抚掌大赞,他觉得这个风流人物用在这里简直比自己拿来形容周瑜还要贴切!


旁边的苏洵同样赞赏不已:“不忘国力之蓄,不忘同仁之劳,秉良志而直行,担得上一句风流人物!”


苏辙眼中湛然有光:“后世风流亦当为我等效仿!”


前贤后继,行高者皆可为我师!


苏轼赞同地点点头:“子由所言甚是。后世既可以我等为师,我等亦可效后人之行。”


【另一方面,大家再看标题。屠呦呦将青蒿素及其发现定位到人类征服疾病的征程中,谨慎地使用了一个词:一小步。


其实哪里是一小步呢?在所有抗疟药物


都失效、各国抗疟研究一筹莫展的情况下,青蒿素却生成了一个全新的化学结构,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疟原虫。


其后,屠呦呦又和团队在这一基础上不断精研,以复方等多种方式尝试探索治疟的途径,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青蒿素俨然为全球抗疟筑起了最后一道防线。】


“数百万!”


众人耸然动容。


“这是神仙之功吧!”葛洪张了张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记下的那株小草竟在后世起了那么大的作用。


鲍姑同样瞠目:“而且听楚姑娘的意思,青蒿是当时后世唯一有效的抗疟药物,屠医师居功至伟啊!”


他的声音有点发虚,虽说医者向来以拯救万民为准行,但“拯救万民”这四个字突然具象化,还真挺令人恍惚的。


【可是在对抗疟疾的道路上,甚至对抗疾病的道路上,这又确实是一小步。在谦虚的品质下,屠呦呦女士还有着一个学者的清醒与实事求是。】


“不错。”孙思邈不住地点头:“病邪何其多也,疟疾只不过是其中一类,何况时移世易,疟疾本身也不知会发展成何等模样,由此观之,这‘一小步’的定位,实在是准确极了!”


“不为浮华迷眼,犹记医者之责,当得一拜。”


李时珍向着水镜拱手一礼,心中之志再一次明晰——他也总要为世人、为医道,再进一小步。


【另外其实还要关注一下最后一节:中医药学的贡献。


屠呦呦由于少时的经历对中医有天然的好感,后来又系统地脱产学习,对之有更深的了解。


她在文章地最后一部分直言“青蒿素是中医药学基于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又仔细列举了一些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最后表示自己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拳拳之心,历历可见。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中医药的强烈认同以及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这话说得一众医药前贤通体舒泰:“我便说嘛,几千年来治病救人的法子还是不错的!”


这屠呦呦真是一个敏而好学的好医者。


【自中医行业泥沙俱下以来,再兼时代浪潮之冲撞,中医药的处境其实曾一度尴尬,像迅哥儿的父亲没有被中医治好,他便曾颇有微词。


不过迅哥儿是对事不对人,也是因为他没有遇到一个好中医吧!


我记得迅哥儿后面还和兄弟谈过《本草纲目》里的一些草药方子,也惋惜一些好的验方经久失传…迅哥儿还是个挺辩证的人的,他只是反庸医。】


“辩证?这迅哥儿也是位医者?”


辩证是医家的法门吧!杜甫有些好奇,先前听楚棠说他的诗文,还以为是个文人呢!难不成是兼修?


李白思索片刻摇摇头:“对事不对人,不反中医而反庸医,应该是说他能从两方面看问题,不至偏颇


吧?()


杜甫略一沉吟:≈lso;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rso;这便是楚姑娘说的辩证?


?春山有信的作品《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正讨论着,忽然便听到水镜里传来一句惊天之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