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41章 登高8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登高8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村县零落,田地财物聚集于高门商贾之手,百姓生活愈发贫困。可是皇帝在干什么呢?&34;凌晨过骊山,御榻在端噪”,“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危机已然浮现,统治者却还在醉生梦死。


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的爆发的原因有很多,简单来说就是封建社会内部矛盾激化。但是作为帝国的统治者,李隆基的昏聩要负很大的责任。


安禄山是胡人,唐朝气度雍容,外族也可做官。他投身军旅,因为违抗军令导致兵败,按理要被处死。宰相张九龄为正军律,又看出安禄山又谋反之相,就力主杀掉他,但唐玄宗觉得安禄山是个人才,一意孤行把他放了,后来还让他当上了平卢节度使。


节度使本来是地方军事长官,后期权力慢慢膨胀,兼管地方行政、财政,相当于是土皇帝。】


威阳


赢政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楚棠用的名词不是他熟悉的,但不影响理解: “军事也就罢了,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政,君王若能节制,偶一为之并非不可。可行政、财政一并交出,若一旦有异心……&34;


刚刚统一六国的始皇帝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未央宫。


刘彻也是蹙眉,这个说法很难不让他想到大汉的封国,颇有些嫌弃地摇了摇头,朕的推恩令白推了。而且……


“让胡人当节度使,这气魄,朕真是望尘莫及。”


还土皇帝,皇帝只能有一个!


刘猪猪,老阴阳人了。


【安禄山当节度使之后将一件事情设置为主要目标——讨李隆基欢心。他搜罗了大量珍禽异兽、珠玉宝贝送到皇宫,还用阴谋手段将附近少数民族的首领将士骗过来杀了,充作自己的军功。


安禄山还是个灵活的胖子,胡旋舞跳得非常好,唐玄宗很喜欢,嗯…有一种彩衣娱亲的感觉了。毕竟后面李隆基还让杨贵妃认安禄山为义子,允许他随意出入内官,真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三口啊!】


此话一出,李世民当场大骂: “此等曲意逢迎的小人,李隆基不仅委以重任,还……”他都说不出口!


秦皇汉武也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这李隆基还真是每次都会刷新他们的眼界啊!


就,挺难评的。


兴庆宫。


/李隆基听到楚棠毫不掩饰的讽刺,再一次气得暴跳如雷。在内殿的杨玉环想象了一下水镜的描


述,当场将桌上的珍玩扔到一边。


安禄山乱臣贼子,比她还要大一轮呢,她不要这种义子!可是,杨玉环心里又涌出一阵悲伤,若是陛下让她认,她又能说什么呢?


【李隆基对自己的亲儿子不怎么样,对安禄山这个样子倒是好得很,心里一高兴就又附赠了两个节度使,于是安禄山一人总领三镇节度。


当然了,安禄山能当上节度使,李林甫其实也出了一份力。唐朝的节度使可以当宰相,李林甫怕别人威肋到他的相位,脑袋一拍,举荐了安禄山,因为他是胡人,文化低,没法当宰相。好一个小机灵鬼!】


咸阳。


赢政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欲言又止的感觉了:“李隆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让异族一人总领三镇节度使,国家安危就是儿戏么?&34;


未央宫。


刘彻绝倒:“一个宰相,一个皇帝,亲手扶植了一个反贼,朕今天算是开了眼了。”太极宫。


李世民的脸色黑得能滴出水来,捏着拳头一言不发。长孙皇后有些担忧地看了他一眼,柔声轻唤: “二哥…”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再开口语带轻颤: “主上昏聩失政,宰相只为己谋,异族拥兵自重,这样的大唐是什么盛世?!观音婢,我们大唐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皇帝啊!&34;


他想骂安禄山,想骂李林甫,可最后的最后,他发现最该骂的还是李隆基。若非李隆基沉湎声色、荒废朝政,朝局岂会混乱至此,使贤士幽寐、奸佞当道?


洛阳。


李白与杜甫同样各自心惊。他们如今毕竟没有入朝为官,这种宫廷之事知晓得也不甚清楚,谁能想到,未来发动叛乱的安禄山,竟是宰相李林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推举上来的呢?还担着个陛下与杨妃义子的身份!


&34;李林甫亦是国贼也!&34;


杜甫听自己考试,李林甫两次从中作梗,心中早已气愤,但毕竟还未发生,他又生性豁达,可如今听到这个消息,却是忍不住咬牙切齿了。


李白也是拧着眉满脸厌恶:“为一己谋,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小人行径!”


想起水镜说的贤相张九龄,他又


叹了口气, “张相国之肱骨,眼光卓绝,先一步看出安禄山有不臣之心,可惜陛下并未采纳。&34;


杜甫想着那王座上的君王,此前自己一直以为他是个圣明天子,谁普想到人心易变,圣主失察。他不无失望地摇头: “陛下,糊涂啊……”


李林甫就算再势大,举荐异族领军镇,难道就没有别的大臣会反对吗?皇上若愿意多听取几个人的意见,哪里会有此一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亲贤臣,远小人,先辈谆谆之言,怎么陛下就是忘了呢?


相府。


被软禁在府中的李林甫从听到自己整出“野无遗贤”的事就开始皱眉,听到安禄山谋反更是惊得坐了起来。


是的,他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他想稳固相位,可这都是建立在玄宗还是天子的基础上。但安禄山竟然谋反了,水镜还将自己提议外族当节度使的事抖出来!


凡是奸小必惜嘴上声名,李林甫当然也不例外水镜将这等事抖出来,他的骂名,绝对不会比安禄山少!


水镜啊水镜,你可害苦我了!


【不过安禄山对李林甫到底有几分忌惮,对他言听计从。后来杨国忠使了些手段排挤掉李林甫,自己当上宰相,就没有这么高的手段了。安禄山觉得他就是个小人,根本不带怕的,两人互相看不顺眼。】


听到这里的李林甫冷哼一声: “杨国忠,流氓小人,也配登上相位。”


同样被软禁的杨国忠听到自己最后真的扳倒李林甫,当上宰相的消息心中就是一喜。他早就看李林甫不顺眼了,等自己当上宰相,一定要给李林甫点颜色看看。但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了,水镜一出,别说当宰相了,他的小命还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杨国忠对内把李林甫的肮脏手段学了个十成十,并发扬光大。比如说,关中发生了水旱灾害,朝廷该赈灾吧。杨国忠对李隆基说没事没事,都是小问题,没有影响收成,陛下您安心玩着吧!李隆基一听,那敢情好,就没有管了。于是关中百姓又送了,民怨沸腾。】


咸阳。


赢政抿唇,不做评价。


太蠢了!套用楚棠之前说过的话,一个敢说,一个敢信。刘彻一摊手,确信了,李隆基真的是昏了头。


太极宫。


李世民的胸口不断起伏: “荒唐!荒唐!”李隆基


,他的脑子被狗吃掉了吗?!


【但杨国忠说中了一件事,安禄山要谋反。但李隆基没信,等到范阳起兵的消息传来,李隆基第一反应是有人造谣。后来叛军长驱直入,渡过黄河攻占洛阳,窥伺长安。


本来长安也不会失守,郭子仪、李光弼两路大军连克河北十几个郡,截断了叛军的后路。大将哥舒翰据守潼关,等待时机。到时候大军集结,几面夹击,叛军直接玩完。


但杨国忠担心哥舒翰打胜仗回来自己相位不保,于是跟唐玄宗说通关外的叛军不堪一击,玄宗一


听,接二连三派人催哥舒翰出关迎敌。哥舒翰知道出关必败,但君命难违,只好痛哭一场,带兵出关,正中叛军的埋伏,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李世民啪地一声,重重地将拳头捶在桌案上,周身怒气四溢。堂下的大臣心里一凛,纷纷拱手相权:


“陛下息怒啊,可别气坏了身子。”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是抓住他的手劝慰:“是啊二哥,你在这里生气,也不能改变分毫。水镜既然是投放到历朝历代,想来那玄宗朝也能看到,说不定一切还未发生呢!&34;


李世民以手掩面,不觉哭了出来: “良将守国,奸佞进谗,天子献关。李隆基怎么对得起浴血的将士,怎么对得起大唐的百姓?!&34;


两次听到功败垂成的郭子仪虎目圆睁,眼中几欲喷火:“杨国忠,可恨!”哥舒翰亦是气得一刀削下桌角: “贼子当诛!”


他们不敢骂那昏聩的君主,只好骂进谗言的奸臣,可心中到底是生出了几分怨怼。何昔想,大好形势,竟是被君王亲自断送。


【潼关失守,长安危急,李隆基仓皇入蜀,所以才有后来杜甫诗中的一切。大家会发现,在杜甫经历中年危机的时候,大唐,也在经历一场中年危机。诗人的命运,沉浮于时代。


他九死一生奔赴凤翔,拜见新君,带着大唐隆兴之愿,军民浴血,换得其后危局稍解,而朝堂后宫,唐肃宗的宠妃已然勾结宦官,密谋除掉良臣,还撺掇着肃宗赐死自己的儿子。哦,唐肃宗还罢过郭子仪的兵权。


前朝后宫闹成一团,可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啊!国家尚在危机之中,庙堂之上却犹自勾心斗角,不顾家国百姓,这就是君王。】


楚棠最后一句话讽刺意味十足,可是秦皇汉武等人却没有


一点生气。唐朝两个皇帝的操作实在太秀下限了,李隆基堂堂天子,轻信奸小误判形势;唐肃宗乱世登基,不思光复,反倒任由宠妃宦官为非作歹,让救时之将寒心。


李世民的胸口剧烈起伏:“继位之君如此,大唐何往……”


明朝。


朱元璋面露嫌弃: “国家尚在飘摇,这群人却只知道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叛军铁蹄下的百姓除了杜工部又有几个人看到?&34;


他逮着机会教育儿子: “这李隆基开门揖盗,唐肃宗宠幸宦官,任由张皇后把持朝政,安史之乱不仅让唐朝形势急转直下,还带出此后上百年疽痈,你们要吸取教训,不能做出这样的荒唐事,要不然老子削死你们!&34;


说完他还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棣一眼,既然水镜说朱棣会当皇帝,朱元璋虽然不爽,但还是勉为其难地教导了一番。


朱棣被这一眼看得哪还敢说话,乖乖跟着自家大哥行礼: “儿子记住了。”


洛阳。


杜甫表情怔怔:&34;怎会如此……&34;


他一直以为是安史叛军有多厉害,才使朝廷军队久攻不下,可听水镜说来,哪里是叛军厉害,分明是朝廷昏聩,自毁长城!


蔓州。


老年杜甫老泪纵横,当年熟知的种种再一次被抖落出,他的心备受煎熬。这些年漂泊所见的黎民苦又历历浮现在眼前,庙堂之上明争暗斗,四野百姓水深火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