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小夫郎他旺夫呀 > 第41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小夫郎他旺夫呀

学子们写的策论卷头都有名字和班级,虽然这只是一次学堂大考,不是正式的科举,但依旧把卷头的名字等信息用纸糊住了,这也是为了模拟科举考试的氛围。


陈夫子没有立刻翻开卷头的名字,而是顺着这篇策论往下看。


这篇策论其实文笔算不上好,但胜在切题角度新颖,行文论述逻辑有条理,有理有据,让人眼前一亮。


策论的主题是盐铁,不论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还是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哪方面切题论述都可。


但因为文章是写给考官们看的,为官者大都是心中有家国大义的,所以从家国方面的利益出发切题论述的学子很多。


但陈夫子看到的这一篇这不太一样,因为这篇策论开头便写道:日月不并名,冰碳不容器。


后面接着说的却是前朝与现在两个朝代的不同。


所以这句话意在隐喻不同的时期,要用不同的策略治国。互相矛盾的理论,不能同时用。


景朝和前朝不同,前朝百姓赋税苛重,若盐铁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私营贩卖,百姓的买盐铁的开销是要低一些。若是由国家来进行专营,那么这价格便会高上许多,百姓更苦不堪言。因此从侧面来讲,这时候的盐铁私营从表面上看确实对百姓有裨益。


而景朝开国后便休养生息,百姓们赋税减半,压力要比前朝的时候少许多,情况自然是不一样的。陈夫子觉得这个切题的方式很新颖,一开始并没有择其一方而入,而是将两方进行比较。


他又往下接着看,中间又写道: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嬴,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彩,食必梁肉。亡农工之苦,有阡陌之得,而不佐国家之急。


前朝盐铁私营的时候,许多老百姓都去贩盐贩铁,从中获得不少私利。


获利一多,男人就不再想着种地了,女人也不再专心养蚕织布,一门心思去贩盐贩铁,仍旧吃得好,穿得好。


然而日子一长,种地的人屈指可数。那些还余下的种地的农夫们,心里只想着田地的收成,根本不会关心国家财政如何,国库是否充裕。


如此一来,大多数因贩卖盐铁一道的百姓们会加入小商小贩做生意,能很快富裕起来,但国家财政来源稀少,长此以往难以支撑,而后很快瓦解,进而百姓流离失所


,结果与想象中的好日子背道而驰。


国家要想财政富裕,万不可能向百姓加重赋税,所以只能从一些商贾富人以及世家大族身上入手。


从他们手中夺回一部分工商业的经营权,可以充作国家财政来源的一部分,而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盐铁。


将盐矿铁矿把控到国家的手里,把丰厚的盐铁利润从商人士族转移到国家,然后给百姓减免赋税,减轻负担,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官营的盐铁。


&34;是以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边费。&34;这就是盐铁官营的动机。


而后几十年,盐铁官营的好处慢慢显现出来,国家逐渐富足,恰恰佐证了这一措施的好处。


结尾处又引用了儒家贤良文学论述了对富国与富民的认识,点名盐铁官营实属必然。


陈夫子看完这篇策论,忍不住夸道:“好!好!好!这论述的角度实过于刁钻,但却让人眼前一亮,中间还列举了前朝不少事例,来佐证官营的利大于弊。许兄,这位学子实是个可造之材呀!”


许夫子心里有数,知道这篇策论是谁写的,他当时看到的时候也觉得很惊艳,但在老友面前,他是一向保持低调谦虚的。


许夫子叹了口气,说道:“好什么好,你不如看看他的诗赋和文章,能把我气个半死。”


陈夫子依言朝着后面的诗赋和文章看去。


这文章写的太过于口语化,之乎者也的地方用的都很少。对比着刚才的策论来看,确实差强人意。


但整体来看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通篇看过之后,他觉得此人十分擅长用论语来写文章。


比如中间那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用的就恰到好处。


这文章一看就感觉写的生疏,但却给人一种虽然在练字初级,但已经出现笔锋和笔骨,只要假以时日,精雕细琢,勤学苦练,日后必能进步斐然。


陈夫子宽慰道:“你就知足吧,这文章我看着已经很不错了,比我们班的几个小惠子强多了。”


许夫子道:“你还是看看中间的诗赋再发表意见。


陈夫子闻言翻到诗赋那块,看了一下,读了一遍之后,他笑得胡子乱颤。


“哈哈哈哈……许兄,我还是头一


次看到如此精妙的诗词!哈哈哈哈……”


实在是这篇诗词写得太过简单直白,在这个动不动就知乎者也的朝代,也算是标新立异了。


主题为雪,有人会写,遥夜此何其,霜空残杳霭;也有人会写,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偏偏这人却写道:


时至深冬十一月,大雪纷纷飘满天。吾家小台池中砚,已是风吹冰塞干。而今茅屋三两间,百姓三两有时闲。盼雪厚遮庄稼地,来年丰收笑开颜。


虽然字里行间也在写雪,但看着却十分散,没有个中心主旨在,一看就像是拼凑而成的。


陈夫子安慰道:“你也别要求这么高,我看人家最后一句写的也不错了,那可是老百姓们的心声。&34;


“说起来这学子也挺有意思的,反正你也要誉抄名次,不如我来帮你,刚好让我也看看这个学子到底姓甚名谁,答的题都竟然都如此独特。&34;


许夫子瞥了他一眼道:“那我谢谢你帮忙?”


“诶不用不用。”


陈夫子把糊住的那一侧拆开来看,翻到刚才看的那篇文章里,对照着文章找名字,低声念了出来。


“宋声?”


&34;这是你们班那个几年前很有名的神童?&34;


许夫子点点头,“嗯,就是他。


“不是听说他后来资质平平吗?我印象中前几年的学堂大考,他好像名字都在百名以外。可我观今日之答卷,这至少能在前五十啊。


许夫子把一旁的试卷合上,喝口茶润了润嗓,“这次收假后来学堂,好像开窍了,大有进步。


&34;这除了策论,你也管这叫大有进步?&34;


“你不觉得他如今很有天分吗?现如今,每次我教他做学问的时候,他都能举一反三,学得非常快。就是这篇策论,你也觉得写的不错吧?事实上这个月我总共给他布置过两篇策论练习,每一篇都相比于上一篇有进步。&34;


“可这只是一篇策论而已,进士科考试还要考诗赋和文章的。你看他今日的诗能写成这个样子,等考中了秀才后,他就该学习如何写赋了,那可是更有难度的。&34;


许夫子何尝不知道,但宋声每次进步的都让他啧舌。也许这诗赋好好教一教也能进步很快


呢?


&34;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咱们又不吃亏,左不过是考的中考不中的问题,那是他们该操心的事儿。咱们只需要把该教的东西全交了,其他的就看他们自己的领悟了。”


陈夫子发现许夫子很看重这个宋声,说道:&34;怎么,你准备悉心培养了?&34;


许夫子没吭声,这番无言沉默,在陈夫子的眼里就是默认了。


陈夫子遂感叹道:“这都多少年没你看上的人了,难得出现一个,竟然得你这么重视,可见确有过人之处啊!&34;


这会儿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人,说话也不必顾忌。


许夫子顿了顿道:“这个宋声,今年收假之后,我观他与从前变化很大,如今性情倒是坚韧许多,且比之从前更聪敏好学。如果把我们这些老家伙所掌握的知识比作一池子的水,那他就像那布匹,吸水性极强,而且干的也极快。


他这般比喻,大概就是在说宋声像一块海绵,不断的汲取着宛如长河一般庞大的知识。


“难得听到你对一个学生评价这么高。”


“我打算好好培养培养,看看明年下场时,能不能争一争这案首之名。”


“案首?!你就对他这么有信心?”


许夫子笑了笑,说道:“你刚才看的都是进士科的东西吧?你再去看看他的其他三科。”陈夫子满脸的疑惑与好奇,去翻了翻经义那一摞的试卷。


经义主要就是考的背诵与理解,需要记忆力超群,还要把知识的意思融会贯通。


要写的字也是不少的,宋声的字体刚劲有力,看着十分整齐。


他把糊名的地方揭掉,挨个往下翻,终于从里面翻出了宋声的答卷。


看完之后惊讶道:“我勒个乖乖的,几乎满分?!老许,你是不是老眼昏花批错了?这上面的默写填空处都答对了?&34;


许夫子白了他一眼,“我眼神好着呢。”


陈夫子又仔细看了看,”这背诵默写的全答对了啊,还有这句子理解写的也大差不差,只有两处的理解不大准确。&34;


他又仔细看了看画圈的地方,想知道到底是哪两处让他丢了分。


结果一看,他忍不住大声道:“这么简单都理解错了?这句击杀


者无虑百十人,明明是说杀的人大约有几十上百人,他竟然给答成了‘既然杀了人,就无须担心是杀了几十人还是杀了上百人’。这也太离谱了,我说你是怎么教的?”


一个对于学生有着殷殷期盼的老师,在看到学子把难题做对了,却把简单易懂的答错了,那种惋惜又憋火的心情,跟陈夫子现在的心情差不多。


许夫子摇摇头叹了一声,然后道:“要不怎么跟你说把我气得半死呢?”


陈夫子长出了一口气,这经义得分确实是高,这一科考得很不错。


可以想他还能掌更高的分,那么简单的句子理解都写错了,他就高兴不起来,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看完了经义之后他又去翻算学。


算学是另外的夫子教的,这会儿还没过来,试卷都在对面的那张桌案上放着。


不过学堂的几个夫子关系都不错,陈夫子索性就给拆了,糊名的地方揭开,开始翻找着宋声的答卷。


若是刚才的经义让他觉得惊讶的话,此时他已经震惊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不可置信的看了两遍,最后惊道:“全对?!算学竟然能做全对?咱们整个学堂的学子加起来全答对的也找不出来三个吧?&34;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