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美人有所思 > 第12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8节

  美人有所思

第135章 翁婿第二天,方朝清果然离开了农庄。彼时天方渐明,鸡鸣才过三声,许是因为心里有事,甄珠夜里睡得有些不安稳,听到外面传来一点动静,便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她起身披衣,推开窗,外面传来的声音便大了些。半明半昧的曙色中,有辘辘的马车声传来,还有些许人声,从隔壁方朝清所住的院落渐渐移到农庄大门前,渐渐地又远去了,直至全部消失无音。离开了啊。甄珠关上木窗,转身又走回床上。天色还早,还是睡个回笼觉罢。然而,再度睡去前,终究还是没有忍住,走到了书桌前。书桌上放着许多凌乱的白纸、书本和已经完成的画作,甄珠顿了顿,便准确无误地从那一堆纸中抽出一张。徐徐摊开,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摄人心魄的美人图。平心而论,这幅画的技巧算不得多么卓绝。作画者的技巧不太熟稔,无论是国画技法还是西画技法,都还有欠缺的地方,因此他所作出的这幅画,自然也有缺陷之处,然而——技法上的缺陷,却可以用充沛的感情和灵气去弥补。就比如这一幅。技巧上未臻大成,然而最让人无法忽视的,是那透纸而出的灵韵。画上姑娘婉转低首,眉眼含笑,目光似看笔下画纸,又似在看画外的人,眼波流转间,便叫观者的目光再也无法转圜。看着画里的姑娘,便仿佛看到心中所思所慕的恋人。——因为画者传递了这种情感,所以观者才能体会到这种共情。甄珠深呼一口气,卷起画纸,扔到桌角,然后径直又回到柔软的床铺,蒙头睡去。多情扰人,不如睡觉。方朝清离开后,甄珠与阿朗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改变,只是次日,在大夫一次来复诊时,甄珠便开口问,她如今的身体是否能够经受得起长途颠簸。虽说是问,但她心中却可以说早已有了打算。“要说当然还是继续养些日子为好,不过,姑娘若是着急,也不是不可以上路,路上小心些,别太颠簸便可。”或许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大夫的回答恰恰合了甄珠的意。于是稍后,甄珠便找到了阿朗,笑着对他道:“阿朗,我们明天离开回洛城吧。”阿朗刚刚从外面回来——从甄珠的身体好些后,他总算不步步紧跟式地待在甄珠身边了,有时甚至会离开农庄,对此甄珠虽然知晓,但因为相信他无论做什么都会有分寸,因此从不去干涉他的自由——陡然听到甄珠说要离开,便有些惊讶:“这么快?可是你的身体——”甄珠立刻将大夫的话搬出来。又笑着道:“别担心,大夫都说可以了。而且我能感觉到,我的身体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我们慢慢走——就像当初我们第一次去洛城那样,那时候你的伤可比我重多了。你那时候那么小都忍得了,难道我还忍不了么?不要这么看不起姐姐啊。”她说着,踮起脚,想要拍他的头。阿朗顺从地低下了头,脑海中却浮现出刚刚打听来的消息。“听说计都那奸贼带着几百残部逃到了北边,相爷派了上万兵马追击,定能早日将其伏诛……”他英挺的长眉微微蹙起,然而,感觉到头顶落下的柔软手掌后,那眉便又舒展了开来。他弯起唇,轻轻点头:“好。”既然她想离开,他自然会相陪。至于京城这里——既然已经背叛,毫无实际行动的愧疚,也没有任何用处了吧……已经离开的方朝清自然不知道甄珠的决定。此时,他已经站在了相府大门前。上一次从这里经过时,那大门上还贴着封条,除了义愤的百姓士子,其他人人纷纷避走。然而此时,却赫然又是一派热闹纷呈。方朝清站在门前等候门房通报的这一会儿功夫,便已经来来往往了三拨人马,他面带笑容与人寒暄着,无论刺探还是嫉羡都坦然以对。“大人再会。”刚送走一位,方朝清直起腰,便见相府大门前驶来一辆马车,直直驶到了门前。宰相门庭,可以说是除却皇宫外最难以踏进的了,等闲人无法踏进,便是有资格来拜访的官员,大多数也莫不是在距大门几十米处便停车下马,身份够高的下了车马从大门进,身份不够的便从侧门进,而直接将马车驶到门前的——方朝清看着那辆外表毫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的马车,猜测着对方的身份。很快,马车里下来了人。却是一个面貌普通,身材微胖的老头儿。他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茧绸直缀,带着寻常的文士方巾,看着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头,跟这堂皇高大的宰相门庭一点也不相称的模样。然而一见这老头,方朝清便收敛了脸上的笑容,躬身肃立起来。老头很快也看到了方朝清。他愣了一下,旋即大踏步而来,步子走地虎虎生风。走到方朝清跟前便是一瞪眼:“你怎地来了!”方朝清苦笑了一下,揖手正要解释,老头便已经一脸嫌恶地摆摆手:“算了算了!我一见你就气不顺,别搁我眼前晃了!”说罢,竟是扭头就进了相府大门,而门房一见是他,连通报也未说一声,直接便放人进去了。自然不用通报,这可是宰相大人的老丈人,人称张老相公的前任宰相啊。虽然如今张老相公早已致仕多年,人脉权势俱已凋零,甚至平日穿着打扮都与普通百姓无异,然而没有人敢看轻他。毕竟虽然他已不再掌权,但他的女婿崔相却正炙手可热,崔相还是个出了名了痴情种子,妻子死后多年也不娶妻不纳妾,对张老相公这个岳丈更是恭敬孝顺有加。崔相对妻子的深情,对岳丈的孝顺,也是他名声广为人知的一个原因。想到这里,方朝清苦笑着摇了摇头。同样是为人女婿,他与崔相之间差距实在太大。他这个女婿不仅不讨岳丈崔相的喜欢,张老相公这个岳丈的岳丈,更是十分厌恶他。这也不奇怪,毕竟若不是他,张老相公的女儿,他的岳母,也不会意外早逝。丧女之痛,又怎会那么容易消弭呢?所以,无论以往张老相公怎样冷脸恶言以对,方朝清都没有怨恨,更不会顶撞,这一次不过被说两句,更是不会有什么不适。心知张老相公不愿看见他,他便站在原地,看着张老相公往崔珍娘的院子去了,便等张老相公的背影不见了,才进了相府,往崔相的住所走去。“相爷,张老相公去看小姐了,姑爷正在门外等候,可要让他进来?”门外传来下人的通报声。崔相抬起头,朝门外道:“让姑爷暂等一会儿吧。”下人领了命令赶紧去报了。房中几个大人中,一位孙大人闻言不禁道:“要不让方大人也进来吧,反正不是外人,之前能那么顺利攻城,还亏了方大人呢。且他对计都那狗贼多有了解,说不定能有什么计策?”如今虽然江山已经夺回,皇位业已归正,但计都仍然潜逃在外,便犹如猛虎在侧,无论如何也不能安睡,这些天崔相派出许多兵马搜索,却依然未果,孙大人便是亲自领兵搜索的将领,此时一听方朝清来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想着多个人多个主意,便开了这个口。崔相瞥了孙大人一眼,却摇摇头,微笑道:“孙大人不用担心,怎样抓计都,我已经有了计策。”孙大人两眼一亮,立时将方朝清抛到一边,急急问道:“相爷已经有了计策?什么计策?”崔相呵呵一笑,脸上做出神秘的样子:“孙大人,天机不可泄漏啊。”孙大人急得瞪眼,然而面对着崔相,却也不敢有任何造次。而崔相呵呵笑着,已经又将话题转移到皇帝的登基大典上。虽然当初在武昌也举办过登基大典,但那毕竟是仓促之间,礼数不全,况且高氏皇族的祖先宗庙也在京城,此番回了京城,自然要重新操办一番,如今,这也是除却捉拿计都外最为紧要的事了。因此听崔相说起这事,孙大人以及其他大人只得认真听。这一听,便听到了半个时辰之后。方朝清一直在门外等候,终于等到屋里议事的官员们出来,里头又进了人传唤,才进了屋。见了面,翁婿两人仿若无事般地寒暄了一番,崔相没有问方朝清为何现在才来拜访,方朝清也没有抱怨为何被冷待,两人来回说了几句废话,方朝清便要告辞去看崔珍娘。崔相却又唤住了他。“对了,攻城那日,你安排人刺杀计都,似乎是策反了计都的一个义子,叫计朗?”方朝清陡然站定,望向了崔相。崔相笑地很是和蔼:“既然及时弃暗投明,又曾是计都臂膀,想来也是个有用之才,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他若有意,你不妨引荐来。我与陛下都不是那喜好算旧账的人,若他真有才能,必会重用于他。”方朝清微微一顿,拱手道:“这却不必了。”看着崔相有些惊讶的面孔,方朝清心里一叹,道:“他无意再踏入官途,已经决意卸甲还乡了。”崔相脸上露出惋惜的神色,口中也直道“可惜”。第136章 决断方朝清到了崔珍娘的院子,便听下人说张老相公还没有离开。他顿了顿,还是走了进去。绕过院中影壁,不远处便是相对而坐的祖孙两人。张老相公喝着茶,一杯又一杯如同牛饮,崔珍娘便不停地给他煮茶倒茶,祖孙二人几乎不说话,偶尔崔珍娘或张老相公提起话头,也聊不了几句便莫名地中断了,仿佛话不投机半句多,气氛有种奇怪地僵滞。方朝清上前走了几步,崔珍娘便立刻看到了他,惊喜地喊道:“清郎!”瞬间鲜活的表情,比之面对张老相公时的木楞模样却是判若云泥。同样是看到方朝清,张老相公却是胡子一撅,眼睛一瞪:“你来做什么?滚出去!”崔珍娘扬起的嘴角陡然一垂,木然地看向张老相公:“外公。”她柔柔地唤着,声音轻柔,却有种不容拒绝的命令意味,让张老相公顿时愣了一下。“外公,我知道您还因为当年的事怨恨我,怨恨清郎,但……当年之事,谁也不想那样,清郎也是无辜的,还请……您不要再迁怒责怪他了。另外,您说的事我已经知晓,过几日,我会去祭拜母亲,也会去张家祭拜外祖母的,您若无事,便请先离去吧……我过得很好,您不必担心。”崔珍娘徐徐说完,便含笑看着张老相公,原本方朝清来之前还要给张老相公继续倒茶的动作,也没有了再继续的意思。这是摆明了要送客了。外孙女对外祖父说出这样的话,不仅失礼,而且可以说相当不给人面子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