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从君记 > 第10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0节

  从君记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什么?还有余孽没有清除?”“如此算来,那人岂不是还潜伏在朝廷之中?宋正鸿被抓捕至今刑部也没有放出罪名,难不成他与此事有关?”大臣们交头接耳地讨论着,有的惊讶有的不忿,更多的则是对这桩陈年旧案牵扯到的人和事起了警惕之心,偏偏有人漠视这一切,依然揪着皇后的身份不放。“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敢问刑部的两位大人,你们可曾找到相关之人和证据?若是没有,老夫是否可以认为你们只是偏听了皇后娘娘的一面之词?”刑部尚书唐宣德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镇远侯此话何意?”镇远侯哼道:“没什么,老夫向来有话直说,还望二位大人莫怪。刑部办案一向讲规矩,皇后娘娘虽然贵为国母,但在这个案子上身份敏感,理应避嫌才对,二位大人若是仅凭她所言就把宋正鸿关押问罪,即便在场的大人们没有意见,百姓那边恐怕也难以善了。”短短几句话,把所有人都明里暗里地贬了一遍。唐宣德并没有跟他打嘴仗的意思,只是四两拨千斤地问道:“那照镇远侯之意,此案我等该如何审理?”镇远侯理直气壮地说:“自然是交由三司会审,开公堂,让百姓旁听。”“那娘娘能否作为证人举案陈词?”“当然不行。”镇远侯把身体转向御座,振振有词地说道,“撇开一切,臣认为以岳氏的德行和出身完全配不上陛下,更遑论母仪天下,最重要的是,百姓是不可能接受一个叛臣之后登上凤位的,陛下仁慈,想为无辜之人伸冤,但也须顾及到皇家的颜面,莫要愧对列祖列宗、让百姓寒心啊!”说到最后,大臣们都已变了脸色,悄悄看向上首,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镇远侯真是好口才,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朕想不接都不行。”楚襄寒凉的声线在静谧之中蔓延开来,犹如利剑猛然出鞘,穿透心扉,“既如此,朕就试一试,若是今日杖责了镇远侯,不知列祖列宗会不会托梦痛斥于朕。”此话一出,许多大臣瞬间白了脸。陛下少年登基,固然心性冷傲,但惯常是以仁术治政,今天却要当庭动刑,想必已是震怒至极,先前仗着自己年老位高企图促成废后之事的几个老臣子都有些惶然,似乎到现在才领会到这位年轻帝王的冷酷和魄力。恍惚之间,穿着冰冷盔甲的禁军已经大步入内,一左一右挟起了镇远侯,眼看即将血溅三尺,镇远侯仍然执迷不悟地喊道:“陛下,听老臣一言吧!如此红颜祸水,太上皇和太后娘娘也不会坐视不理的!”“给朕拖出去!”楚襄袖摆轻震,面罩寒霜,言语之间未留丝毫余地,竟是铁了心要拿镇远侯开刀,殿内众臣只觉乌云压顶,重得喘不过气来,一时皆噤若寒蝉,不敢求情。看来这皇后娘娘当真是钻到了陛下的心坎上,容不得任何人攻击。正当大臣们心里都回荡着那句红颜祸水之时,殿外的小黄门忽然一声高喝:“皇后娘娘驾到!”她怎么来了?楚襄望向那抹款款而来的丽影,眼底冰棱逐渐软化成水,凌厉的气势也稍稍敛去,还未说话,岳凌兮已经缓步走到了勉强,凤冠上的金色流苏轻晃着,遮不尽她略施粉黛的娇容,端庄贵气的黄色朝服被肚子撑起老高,看着都觉得沉重,她却没有任何娇气的举动,反而双膝跪地行了个正礼。“臣妾拜见陛下。”“皇后免礼。”楚襄起身就要步下台阶去扶她,却被她一个小小的眼神定在了原地。“今日一切都是因臣妾而起,臣妾有罪,不敢起身,还请陛下看在往日的情面上饶了镇远侯,让臣妾把话说完。”简直胡闹!楚襄僵立在御案边,被她这一席话气得动弹不得,偏偏大庭广众之下又不能硬把她拽起来拉到怀里,理智和冲动在体内相互撕扯,犹如一把烈火,燎得他浑身发痛,长指不由自主地收紧,几乎将平坦的桌面按出几个印子来。见状,殿外的流胤冲禁军使了个眼色,他们当即停下了动作,只可惜镇远侯并不领情,还冲岳凌兮道:“娘娘何必演这一出戏,老臣担待不起。”岳凌兮没有回头,如烟似雾的嗓音却飘了过来:“镇远侯不必多想,我此举是为了陛下,并非为了你。”“你——”镇远侯被噎得面色通红,岳凌兮却没有再理他。“诸位大臣对我的身份颇有微词,不妨在此直说,我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我的父亲是岳群川的远房堂弟,母亲是司徒家的庶女,二人成亲之后就去了江州,与本家再无联系,自我出生以来就没有听到过有关岳家的半点儿消息,甚至不知道自己也曾经是王都世家中的一员。”初生牛犊不怕虎,新上任的年轻御史反驳道:“血浓于水,即便你们没有往来,你还是岳家的人,这点永远都无法改变。”“是无法改变。”岳凌兮微微一笑,转过头温和地看着他,“李御史,你是寒门出身,想必很能理解这样的生活,我的父亲在学堂教书,拿着微薄的工钱,学生家长偶尔送来半斤肉都要开心好几天。我的母亲在家带孩子,省吃俭用到了极点,过年的时候裁一块布都要反复考虑,这与楚国千千万万的百姓有何不同?”她声音软糯,又夹杂着一丝凄楚,听得一帮年轻御史都红了脸,不忍再咄咄相逼,回想起自己求学之时的穷苦与辛酸,瞬间又对她多了一分谅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有话要说:襄襄怼人技能max,下一章轮到兮兮放大招辣~第132章 庭议(下)眼见御史台那边通通哑了声,镇远侯实在是气不打一处来,同时暗中递了个眼色给自己学生,学生会意,清了清嗓子出列了。“娘娘,恕微臣直言,您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纵然您的生活与岳群川有天差地别,可您依然是岳家的人。众所周知,岳群川当年为了打压异己不知暗中杀害了多少人,如今身为后辈的您竟然可以稳坐凤位,这让受害者情何以堪?”闻言,岳凌兮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个身穿绯衣、腰悬鱼袋的五品女官,人长得眉清目秀,顾盼神飞,身段亦是轻盈曼妙,只凭一根犀带就扣住了不堪一握的腰肢,胸口的白鹇本是振翅高飞的模样,却被勒得微微变了形。这样的俏人儿朝廷上下找不出几个,她一说话,便引来了大批注视的目光。岳凌兮没有理会她暗中掀动的声势,只是淡淡地叙述着事实:“二十年来,我既没有受过岳群川一分恩惠,也没有助他造一分孽,甚至见都没有见过他。我是姓岳,可我也是受害者,我的父亲母亲以及族人皆因他而枉死,我与你们同样痛恨他的所作所为。”“娘娘这番言论即便能说服我们,也无法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秦凤衣面无表情地说。“她不需要。”楚襄冷声开口,“天下人若要口诛笔伐,冲着朕来便是。”秦凤衣被那饱含凌厉和威严的目光一扫,顿时脸色发白,还没来得及出声,却见岳凌兮弯了弯粉唇,露出一丝轻轻浅浅的笑,犹如浮在蕊尖的那一滴透明露水,格外清新馥郁,瞬间驱散了她的窘迫。“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秦大人家中是颍川秦氏的分支吧?”“是。”秦凤衣不知道她为何会对自己这个五品小官这么了解,拧眉思索之际,又听见她和缓地说道:“颍川秦氏曾在前朝出过一位很有名的人物,可惜最后成了陷害忠良的不义之徒,至今许多寺庙里都还保留着他的石像,供人捶打,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娘娘这话是什么意思?”“秦大人如此聪明,应该不会不明白。”岳凌兮羽毛般的长睫微微一扬,露出些许清湛的光芒,“谁都不能保证祖上没有犯错之人,秦大人如今能够站在这里,难道不是陛下与同僚的认可?推己及人,与岳群川没有一丝瓜葛的我又何其无辜?”几句话连消带打,竟教秦凤衣无言以对,环视一圈,望向她的视线之中都依稀掺了点别的东西进去,似在暗道她心胸狭窄,她顿时涨红了脸,微一咬牙,退回队伍之中不再说话了。唇枪舌战暂停,岳凌兮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藏在水袖中的柔荑不着痕迹地托了托腹部,待那股沉重的压迫感缓和了一些,她才徐徐吐出一口浊气。顶着八个多月的肚子,又跪了这么久,她的体力想必快到极限了。楚襄坐在上首,把她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心里一阵磋磨,刚准备不顾一切地冲过去将她扶起,某个不识好歹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即便娘娘能与岳群川撇清关系,可毕竟在西夷待了那么多年,臣以为不妥。”说话的是个老学究,思想顽固又古板,显然是没有理由可以争辩了就故意拿她在西夷的经历说事,含沙射影地把所有人往奸细的方向带,不料惹得宁王当场发怒。“照罗大人的意思,本王是不是也该卸了这身爵位和官职以表清白?”宁王妃是西夷人众所皆知,本是实打实的攻击理由,可在宁王冷如寒铁的面容之下,竟无一人敢多言。“诸位莫不是欺我们北伐军的将领都在坚守阵地,无人在朝发声,所以敢如此大放厥词?”谢怀远拄着拐杖缓步上前,看似噙着一抹淡笑,说的话却极尽嘲讽之意,“灵霄关一战,娘娘耗尽心血设下双重幻象阵,歼灭了二十万敌军,难道这还不足以表明她的忠心?”夜言修亦道:“不仅如此,北伐军挺进的一路上遇到过许多血腥残暴至极的邪阵,全仰仗娘娘慧心相解,后来即便有孕在身也坚持彻夜绘图,并命我送往前线,直至今日,前线的北伐军依然在沿用娘娘的阵法,可谓百战不殆,所向披靡。”“凭你们两个这张嘴恐怕改变不了罗卿的想法。”楚襄面无表情地看向下方,目光冷戾,瞬间冰贯千里,“朕觉得要送罗卿去灵霄关亲身体会一下,这样他才知道将领和士兵们有多景仰皇后,也才明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八个字的意思。”陛下竟要把他送去战火纷飞的前线!罗仲良一把年纪,哪里禁得起这种折腾?听完脸色就变了,连胡子也跟着发颤,半晌都没挤出一个字来。其他的大臣也终于把这场戏看明白了,陛下是铁了心要护着皇后,谁想动皇后,就要做好死的准备。有聪明的已经察觉到后宫异常的平静,更不敢多话了——太上皇及太后娘娘都默许了此事,他们又如何撬得开这块铁板?可惜依然有不识趣的人存在。“陛下,您闭塞言路,真令老臣心寒啊!”罗仲良痛心疾首地呐喊着,楚襄却无动于衷,俊脸一片漠然,眼看着这件事即将尘埃落定,岳凌兮突然开口了。“陛下,臣妾尚有几句话要说。”楚襄扭头瞪着她道:“你最好不是为谁求情。”“臣妾已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有心思为别人求情。”岳凌兮冲他柔柔一笑,随后缓慢地环视了一圈,“我今日擅闯朝堂并不是想掀起狂风巨浪,也不是想与诸位臣工作对,所求所愿的不过是一件事。”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方道:“我与陛下相识乃是偶然,揭开陈年旧案更是意外,陛下从头到尾尽心尽力,悉心调查,只为还我和岳家一个公道,可如果因为这个让陛下英明受损,我难辞其咎。”说完,她抽出发髻上的九凤金簪,死死抵在自己细嫩的颈间。“兮兮!”楚襄拔身而起,当场变了脸色,欲冲过去将岳凌兮手中的利器夺下,她却在他眼皮子底下刺进去了一分,鲜血顺着天鹅般的脖颈流下,须臾之间就浸透了衣襟,楚襄立刻刹住了步伐,僵硬得如同一尊雕像。“娘娘,您快放下簪子!”裴昭急喊,岳凌兮却充耳不闻,水眸清宁透澈,绽出皎洁的光芒。“陛下怜我身世孤苦,于公于私都多加照拂,并无逾矩之处,是我对陛下情难自抑,纠缠不休,陛下不愿皇儿出生之后无名无分,这才被迫许我后位,若诸位执意反对,我愿以一己之命了结此事,望君臣和睦,永无纷争,至于陛下的恩情……我唯有来世再还了。”说罢,她双眼一闭就要刺下,前方却陡然传来了惊骇至极的怒吼声。“岳凌兮,你胆敢自尽,我饶不了你!”她动作稍止,轻轻掀开眼帘,楚襄那张惊怒交加的脸就这样扎进了视线之中,夹杂着她从未见过的惶恐,令她心酸又心痛。宁王趁机劝道:“娘娘,您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两位小殿下着想,他们很快就要来到人世间,您怎能忍心在这个时候将他们扼杀于腹中!”一语惊醒梦中人,其他的大臣猛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是了,皇后固然饱受争议,可到底没有做过什么大奸大恶之事,而且腹中还怀有龙裔,那可是陛下唯一的孩子,若是在朝堂上把她逼死了就是一尸三命,谁担得起这个责任?百姓听闻此事又该如何论道?一瞬间,大臣们的背后都炸出了冷汗,只道宁王警醒,阻止了即将到来的弥天大祸,就连方才以死相谏的镇远侯和罗仲良也幡然醒悟,默默地打起了退堂鼓。她不重要,可她肚子里的孩子重要,要是出了事他们万死难赎其罪。大臣们惶惶朝前看去,岳凌兮举着金簪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低头看向自己腹部的时候俨然已经泪盈于睫,娇柔的脸庞显出一丝哀戚之色,似无奈,又似歉疚,甚是楚楚可怜,看得人心都快碎了。“自古难两全,母后很爱父皇,只能委屈你们了……”喃喃自语的几个字,分明低到了尘埃里,却听得人神魂俱散,胸口绞痛。“娘娘!”先前站在对立面的一帮御史都急了,不顾身份地劝道,“是我等思想太过狭隘,娘娘千万莫做傻事!”要挨板子的镇远侯也开始示软:“娘娘一心只为陛下,臣知之甚晚,还请娘娘莫行偏激之事,臣甘愿领罚。”火候差不多够了。见状,夜言修撩起下摆跪在了光滑的大理石地砖上,严声道:“恳请娘娘三思!”只听哗啦几声,殿内的所有人都乌压压地跪了下去,齐声高呼:“恳请娘娘三思!”蓄满眼眶的泪水终于落下,岳凌兮看了看周围的人,又看了看浑身僵直勉强站定的楚襄,刚要开口说话,腹间却突然一阵翻搅,疼得她霎时软下了身体,金簪坠地,凤尾摔得稀碎。“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