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一品代嫁 > 第13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7节

  一品代嫁

许珠眼前不禁又浮现出梅若辰风流潇洒的模样,只觉得心里一阵阵发热,但到底还是有点犹豫:“若是大姐姐知道了……”知翠嗤道:“奴婢看,姑娘就是太想着大姑娘了,可大姑娘何曾想着姑娘呢?何况,咱们家若是跟梅家结了姻亲,将来大姑娘难道就没好处?皇长子就是做不了太子,还有封王呢。”至于封成什么样的王,是跟从前的端王一样,还是跟如今的佑王一样,可有大区别呢。“可这事儿——是真的?你没弄错吧?梅姐姐她……”许珠还是觉得,梅若婳竟会看上有妇之夫,这实在有点……知翠心里冷笑,嘴上却道:“姑娘何必管那么多呢。其实这些事儿还不是常有的,那年锦乡侯府不是就传出过消息么……”锦乡侯夫人亡故之后,妹妹又嫁进来做了继室,对外说是为了照顾姐姐留下的孩子,可后来就传出了消息,说是这位继夫人早就跟姐夫眉来眼去了,就连锦乡侯的原配夫人,也是被丈夫和妹妹活活气死的。这还是传出来的,那没传出来的,高门大户里还不知有多少呢。别看这嘴上都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就连许夫人,当初代嫁那事儿,不也对外还说许碧是自小就记在名下的么?分明是不想把亲女儿嫁去守寡,才以庶女代嫁,可还要贴上一层金呢。自然,这些话知翠是绝不会说出来的。这与她何干?她只要得到自己的好处就行了。至于那位梅姑娘,空有个大儒做父亲,心思却这般见不得人,啧啧,也不知家里是怎么养出来的……知翠并不怕许珠犹豫。这位三姑娘也不是什么精明人,如今更是被那位梅解元弄得五迷三道,若说能成了这事儿,一个庶姐算什么呢?打小也没见有什么姐妹情呢。至于说最后三姑娘究竟能不能嫁成梅解元——那又关她知翠什么事儿呢?承恩侯夫人都答应她了,到时候送她去个好地方,寻个殷实人家嫁了,至于三姑娘,主仆情份也不能一辈子不是?再说这是三姑娘自己情愿的,她又没有强迫……许珠低头坐了一会儿,才道:“也说不定是那丫鬟自己……”知翠笑道:“这有什么。姑娘也不用出面啊,奴婢去寻她说话。若是梅姑娘没这个意思,也牵扯不到姑娘头上。”许珠看着她出去,只觉得心里翻江倒海的。一会儿觉得知翠一定是弄错了,梅若婳怎会私下里看中有妇之夫,这不合规矩;一会儿又想到,若这是真的,倒是个机会。想来想去,许珠倒巴不得知翠说的是真的了。若不是这样,只怕她这辈子也不可能跟梅若辰——那日在承恩侯府她也看出来了,不说别人,佑王府的小郡主就对梅若辰有意呢。还有那沈云娇!自己才与梅若婳说了几句话,那沈云娇就硬把话头抢过去了,还对自己有不屑之色,仿佛自己根本不配与她们一处说话似的。只恨自己父亲不如那沈大将军官高!就算宫里有个生了皇子的姐姐,都不如沈家……既然这样,那就更不能让沈云娇得意了。许珠不知不觉地握紧了双手。若是梅若婳能嫁给沈云殊,那沈云娇就绝不可能嫁梅若辰了。至于许碧——也只怪她命不好,谁叫她当初投生在姨娘肚子里了呢!第155章 嫡子许珠虽然觉得许瑶即使入宫也没给她带来多少好处, 但事实上,她的及笄礼却办得颇为体面, 其中大半的人都是看着宫里许婕妤和皇长子的面子才来的。不过许碧没去,因为她在家里生孩子。九月,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真是生孩子的好日子。路姨娘提前两天到了沈家,寸步不离地守着许碧, 不过她其实也没有生育过, 所能做的不过是守在许碧身边,不停地说着:“姑娘别怕, 没事的。”沈夫人在产房外头坐着,听着路姨娘有些哆嗦的声音, 撇了撇嘴:“这不是来添乱么……”自己都乱了方寸了,还叫产妇别怕?“去跟你们大奶奶说, 不就是生个孩子,女人谁不是这么着过来的。瞧着她这一胎怀得也好, 必定没事的, 只管听产婆的, 别大惊小怪。”她生了两个呢, 还不是平平安安过来了, 瞧那路氏,倒好像这是什么天大的事似的。就说生了儿子,也不是沈家长孙呢。芸草低头都答应了, 转身去厨房盯着叫人煮糖水荷包蛋去了。产婆说了,大奶奶这是头胎,还有些时候呢,先吃点东西才有力气。至于夫人说的那些话,要说也都是好话,只是不中听,她才不会往产房里传呢。沈夫人确实没觉得许碧生孩子有什么好紧张的,就是当初董藏月生产,她也没怎么样呢。不过,说起董藏月,沈夫人倒想起还在杭州的珍哥儿来了。这一晃也好几个月了,不知珍哥儿如今是个什么情形,小孩子长得快,怕是这会儿又跟她离开的时候不一样了吧……珍哥儿虽是长孙,身子却有些弱,沈夫人还挺盼着董藏月能再生个儿子,如今珍哥儿也一岁多了,可以再怀了。倘若今年能怀上,明年生个健康的孙子或孙女,沈云安秋闱再能得中,那就是双喜临门了。沈夫人畅想了一下儿子秋闱折桂的欣喜,就又想到了还待字闺中的女儿,眉头不由得就皱了起来——女儿跟梅家姑娘走得近,她又不是瞎的,自然看得出来,可看那梅太太的冷淡模样,显然是没什么意思的。当然,若换了沈夫人是梅太太,多半也不愿再跟沈家谈婚论嫁了,偏生自己那个丫头,竟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就说今日吧,那许家三姑娘及笄,她原说是不去的——原因么,沈夫人也知道,许三姑娘也巴着梅若婳呢,那心思,同样是路人皆知——可昨儿听说梅若辰也可能去许家,这不一早爬起来,还是往许家去了。沈夫人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丫头怎么就不明白呢,那梅若辰确实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可这女子嫁人,不单要看夫君,还要看婆母的,若是婆母不喜,那成亲之后的日子可不好过。说起梅若辰,沈夫人也觉得委实是个东床快婿的人选,可想想梅太太,沈夫人就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其实她来京城这几个月,也还看中了几家人家的子弟,只还在慢慢地打听底细,也不见得就非梅若辰不可呢。不过,这之前得先把沈云婷的亲事定下来,否则妹妹先定了亲事,姐姐却还无人问津,外头少不得要议论她忽视庶女了,毕竟沈云婷这个年纪实在也不小了。其实也不是没人打听过沈云婷,上回她出门,户部侍郎夫人就隐晦地表示过,她家有个庶子,年纪跟沈云婷正好合适。户部是个好地方,侍郎也是正三品,不算配不得沈家了。虽说那个庶子似乎没什么大出息,但沈云婷也是庶出呢,要说,配起来也刚刚好……沈夫人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听见屋里的声音渐渐大起来,伴着产婆的呼喊:“大奶奶再使把劲儿,已经看到头了!”看到孩子的头了?沈夫人不由得诧异地看了看天色,这,这从人进了产房到现在,也才一个时辰吧?也难怪沈夫人诧异,一样是头胎,董藏月足足生了大半天,从半夜发动,直到中午时分才生下来;就是沈夫人当初自己生沈云安,也足足花了两个多时辰呢。可许碧早上才有动静,这会儿就生下来了?她才想着,就听产房里已经传出了啼哭之声,接着就听产婆欢喜地道:“恭喜大奶奶,是个小少爷呢!”别说沈夫人,连路姨娘都没想到竟然生得如此顺利,顿时欢喜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产婆把孩子清洗一下,用早就备下的大红襁褓裹了抱过来,喜气洋洋地笑道:“大奶奶,姨娘,看小少爷长得多好!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看就是有福气的!”即使生得快,许碧也是遍身汗湿了。不过再多的疼痛的疲惫也在这会儿烟消云散:“让我瞧瞧。”刚生下来的孩子——怎么说呢,反正许碧是看不出来什么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倒是皱巴巴像个小猴子,就算是自己生的儿子,许碧也得说一句:“真丑。”“丑什么!”路姨娘立刻不干了,“瞧这眉眼,长大了必是个俊的!”“是啊。”产婆笑着附和,“大奶奶不晓得,这小孩子刚落地都是这样的。大奶奶看,哥儿这红通通的,等过几天皮色一褪,就是白白嫩嫩,这会儿越红,以后就越白。再看哥儿这眼睛,长长的,过几天一睁开哪,可就好看得紧!还有这头发,刚生下来就这么浓密……”许碧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孩子的脸。虽然长得像个小猴子,皮肤却是嫩得跟豆花似的。刚才被产婆抱去清洗的时候很有力气地哭了几声,这会儿就没了动静,紧紧闭着眼睛,小嘴却不时地动一下。“好了,抱出去给夫人看一下吧。”许碧听那产婆已经滔滔不绝地把孩子从头夸到了尾,不禁一笑,“回来还放在我这里,我睡一会儿。”路姨娘忙道:“有我呢,你只管放心。已经叫人去请姑爷了。”“他恐怕走不开……”许碧含糊地说了一句,就觉得意识已经迷糊了,分娩十分消耗体力,现在撑着看了孩子一眼,这口气一松,连五秒钟都没用就睡死了。沈云殊这几天确实是很忙。去年京中大比反响不错,皇帝想把这个传统保持下来,不过不再是放在年下,而是决定放在每年春夏之交。如此,明年就是第二次大比,京卫上回没什么脸面,这次可不能再丢脸了。从新任的指挥使开始,到下头的千户百户们,统统都得打起精神来,把手底下的人都训练好了!而沈云殊新登指挥同知之位,又是在上次大比中给京卫挣了脸面的人,任务自然不轻。即使知道许碧这几天就要生了,也休想请下假来。更何况,他还有别的事要向皇帝回报。九炼跑去京卫指挥使司的时候,沈云殊还在宫里呢。“朕已经着人仔细地查过了。”皇帝的脸色不太好,“袁昭仪进宫不久,太后就赏了她一种黄芪红枣茶,据说是温养身子的。”黄芪红枣茶,单听这名字绝无问题。黄芪者,补肺健脾,固气益血;红枣者,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都是对女子极好之物。但是,这名字只是听听而已,至于茶里头究竟有些什么,谁也不知道。“朕查了许久,若说袁昭仪已然被下药数年之久,那除非此物。”别的东西,袁胜兰自己都会提防,不会随意食用。也只有袁太后给的东西,她才丝毫不会起疑心。“你说,太后这是何意呢?”沈云殊没吭声。其实皇帝并不需要他的答案,皇帝能查清此事,自然也有自己的判断。说到底,有娘家血统的皇子,还是不如亲孙子要紧。“朕确实没想到,母后到底还是不肯放手这点心思。”皇帝像是在跟沈云殊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既然如此,当初何不就立太孙呢……”沈云殊轻声道:“有佑王,有陛下,立太孙断不可能的。”当时先帝身体也不是很好,因为端王谋逆更受了打击,眼瞧着是坚持不了几年的。敬亲王当年不过五六岁,如何能继位?国赖长君,这一点先帝和朝堂诸臣都是知道的,即使太后说要立敬亲王,也绝对不可能成功。太后也很清楚,所以选择了当时的靖王,如今的皇帝。但在太后心里,一直都想着要扶持敬亲王,让她亲生子的血脉重新登基。皇帝长长叹了口气:“血脉亲情,这也难怪……”只是,如今他已经登基,也想自己的血脉传下去,所以……沈云殊默然等皇帝感叹了一句,才道:“臣以为,是否请名医入京为皇后娘娘诊脉?”皇帝微微一惊:“你是说,皇后也——”皇后无子,难道也是太后下的手?不,皇后当初也是有孕过的,小产之后他也查过,确系皇后忧心太过,以致未能保住这一胎,还损了自己身子。“即使无事,请名医为娘娘调养亦是无妨。”沈云殊明白皇帝的心思,从他还是靖王的时候,他就是期盼着皇后能生下嫡子的,因此即使皇后小产后数年都无动静,他也没有再去立什么身份尊贵的侧妃。否则,梅若婉、袁胜兰等人,怕也等不到他登基之后选秀了。皇帝沉吟:“皇后自己防范甚严,但……”防范,能防着被人做什么手脚,可是若用的御医不得力,身子调养不好也是有的。只是民间郎中入宫不是小事,断然瞒不过太后,到时……“依臣看,不如就用那净凡一试。”这些天沈云殊把净凡从前做过的事都顺藤摸瓜地挖了出来,不想这道姑在妇人科上的医术还真是很不错呢。且真要说她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倒也没有,顶多就是用那假孕丹骗过钱,又帮人做局罢了。但后者,那些有心买假孕丹以构陷于人的人才是主谋,净凡顶多算个帮凶。“若她能对娘娘的凤体有所增益,陛下略恕她几分罪过也就是了。”净凡被抓后简直是惶惶不可终日,这会儿要跟她说替皇后诊治能获得宽大处理,怕不是要屁滚尿流地来奉承呢。且一个女子,入后宫也不打眼。再退一万步说,即使诊治不成,净凡也断不可能往外泄漏什么——要处置她,太简单了。皇帝略一思忖,点了点头:“若她真能治好皇后,朕就恕了她的罪。不过那袁胜莲……竟如此大胆!”更是个狠心的,拿着假孕丹来骗自己亲姐姐。沈云殊也没料到袁胜莲会这么干,不过真要说起来,这两人也没多少姐妹之情。袁胜兰当初在娘家的时候根本没把袁胜莲放在眼里,如今居然还相信这个妹妹会为她效力,这脑袋也不知是怎么长的了。“不过,若非如此,只怕此时我们还不知晓太后的心思……”皇帝沉吟了一下:“她今日又入宫了……”也不知还要对袁胜兰说些什么。景阳宫的人被皇后换过之后,固然插进去一些眼线,但袁胜兰也是更小心了。沈云殊默然,不打算再对此事发表什么评论了。袁胜兰到底还是皇帝的嫔妃,袁胜莲对她下手,说起来其实也是对皇帝的不敬了。“嫡庶有别啊……”皇帝又叹息了一声。袁胜莲之所以对袁胜兰如此不留情,与她受袁胜兰的欺负大有关系,皇帝又怎会不知道呢。这嫡庶之间,说是亲兄弟姊妹,可又有几个真能和睦相处的呢?就说他的后宫里,正侧之争,也是嫡庶之争的一种。“你不肯纳妾,怕是早看清楚了吧?”皇帝略带自嘲地笑了一下,又调侃地问沈云殊,“听说许氏快要生了,你有福气啊。”沈云殊摸摸鼻子:“臣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未必只是运气。”皇帝又笑了笑,“这满朝之中,能说不纳妾的又有几个?其实,朕本来也颇为你有些抱不平,想着赏你几个人,或是给你做媒,纳一房贤惠妾室的。”沈云殊连忙摆手:“臣跟许氏甚是和睦,实在不需别人了。”皇帝赏人,做媒,一方面是为他抱不平,另一方面,怕是也不想他和许家走得太近。不过,今日将净凡与袁胜莲之事和盘托出,皇帝大约可以放心了。皇帝果然笑道:“看你与许氏这般情深,却又把许婕妤之事捅出来,许氏不会埋怨你么?”沈云殊正色道:“许氏与臣说过,沈家只忠于陛下即可。”“许氏真是如此说的?”皇帝扬了扬眉毛,“朕对她倒是越发的好奇了。”许家究竟是怎么养出这么个庶女来的?沈云殊轻咳一声:“臣无半字虚言。”其实还有些事,他并没有告诉皇帝,譬如许碧会倭语,又比如是许碧假冒晚霞,将倭人骗入圈套。有些事情,沈家内部知道就行了,并不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许氏也是庶出……”皇帝感慨了一句,但也没有再说下去。不管许氏是因为当初在娘家被苛待而记恨也好,还是真的忠心也好,他不妨就相信沈云殊的话就是了:“遇事明白,是个好的,让你误打误撞碰着了,着实是你有福气。”沈云殊嘿嘿一笑:“既然皇上也觉得臣妻明白,那臣妻的三品诰命……”皇帝笑骂:“就你急!满朝堂的官员,朕没见着哪个为了妻子的诰命跑到朕面前来讨要的,偏你一次两次的,急什么呢?”沈云殊叫屈:“臣如今升到从三品,臣妻还是五品宜人呢,臣怎能不急?”皇帝哈哈大笑:“以前在边关的时候,看你对那些倾慕你的女子都不多看一眼,朕可真没看出你是个爱妻如命之人。”两人正说着话,外头平安进来了:“皇上,沈同知的家人在京卫指挥使司寻沈同知呢,说沈宜人——”他话还没说完,沈云殊就跳了起来:“可是要生了?”王太医说了就是这几天,只可恨正赶上他忙的时候,都没法守在家里。平安忙道:“初时来人是说沈宜人发动了,不过后来又来了一个,说是已经生了。”沈云殊大吃一惊:“生了?”他早晨出来的时候许碧还没动静,这会儿才正午呢,就生了?该不会是平安听错了吧?想他是个内侍,必定也不懂生孩子的事的。平安尴尬道:“确说是生了,还要恭喜沈同知喜得贵子呢。”他再是个宦官,听人传话总不会听错的。皇帝顿时哈哈笑起来:“这也够快的!”沈云殊顾不得皇帝的调侃,忙问:“许氏可好?”平安暗暗庆幸自己多问了一句:“说是母子平安。”“多谢平安大监。”沈云殊随手在身上一摸,扯下一块玉玦来。平安笑嘻嘻地也就接了:“奴婢也沾一沾沈同知的喜气。”沈云殊嘿嘿一笑:“同喜同喜。”转头就向皇帝道,“陛下,容臣告退,臣得回家看儿子去了。”皇帝把手一摆:“急什么。这孩子的名字可取了?不如朕给他取一个?”沈云殊其实早就取好了,男孩女孩的名字都取了好几个呢,但皇帝说要赐名,谁能回绝,当然只有说尚未想好的了。皇帝沉吟道:“这孩子生在秋日,秋主金。且虎父无犬子,想来将来也是能征善战的,就取名沈铮罢。”沈云殊拱手一拜:“臣谢陛下赐名。”唉,其实他本来想给儿子取名叫沈元的,这下只好做个小名儿罢。皇帝还不算完呢:“赏长命钱一对,玉玦一双,棉绸四匹,给孩子做小衣裳穿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