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一品代嫁 > 第1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2节

  一品代嫁

当年袁太后为儿子择妻,自然是挑好的,虽然不宜选那些手握大权的人家,但卢氏也算望族。卢节本人二十五岁就中了进士,算得上年轻俊彥,只是没多久太子就中毒身亡,卢家原本是未来皇后之家的,却一下子失了势。卢太子妃之父母大概是受打击太重了,相继而亡,卢节这一守孝就守了好几年,直到今上登基之后才孝满起复,在都察院做了监察御史,前两年都在川陕那块儿巡视呢。虽然卢家这承恩侯没做成,但毕竟还有个外甥敬郡王,因此卢节做御史也挺敢干的,官声亦是不错。如今敬郡王升为亲王,还要出宫开府,袁太后总怕没人照顾,皇帝便将卢节调回京城,升他为都察院经历。“卢太子妃的亲弟弟啊……”卢家这些年看着不如袁家煊赫,主要是没有出一个袁翦那样有大名的人物,但族中为官者并不少。眼下敬亲王要开府,卢节回京,是不是卢家又要起来了呢?其实觉得许瑾好的,并不只是陆少卿。梅若明就在父母面前夸赞了一下许瑾,而且,不只是为许瑾那天晚上的英勇一扑。“许公子性情淳厚宽和,读书亦十分刻苦,学问颇为扎实,只是尚未开那一丝灵窍。”在指导别人读书上,梅若明可是个中好手,更何况那天晚上许瑾向他和梅若辰请教了不少问题,他也看出了许瑾的问题之所在,“他所就读的书塾,先生教导得略刻板了些。”有些相关的知识,因与应试无关的,先生都不讲。可是在梅若明看来,知道这些知识,却可以触类旁通,开阔思路。许瑾缺的,就是这个。“如今有些书塾,确实太过功利。”梅大儒也点头。他来京城半年,京城内外的大小书院走了个差不多,确实现在很多书院就盯着应试,总以本书院教导出多少多少秀才、多少多少举人、多少多少进士为荣,但在梅大儒看来,所谓教书育人,绝不仅止于此。梅太太却没被什么书塾转移注意力,在这方面,女人从来都是敏感些的:“明儿,你的意思是——”梅若明也从教书育人上拉回了注意力:“我只是觉得,许公子可为良配。”“可许家有女在宫中……”梅太太知道许良圃不过是个没前途的翰林,这许公子说得再好,十六七了还只是个童生,比起她的几个儿子来简直天差地别,如何能把女儿嫁给他?不过这话当然不好直说,她便提起了许瑶,“老爷不是说,咱们家不能跟那样的人家结亲?”梅大儒沉吟道:“许家女倒不足为虑,只是许翰林此人德行……”别看许家女生了皇长子,这根本算不得什么,若是许氏老老实实的,将来皇长子一个亲王总是跑不了的,许家也能跟着沾光。不过许良圃这人德性可不怎么样,梅汝清有些看不上。梅若明挠了挠头,他倒忘记了许瑾还有这么个不怎么高尚的爹了:“儿子只是觉得许公子为人不错。且瞧着妹妹素日与许家也有来往……”而且许瑾是肯沉下心去读书的,如果开窍的话,在梅若明看来,考功名中进士并不算太难。而且许家还有沈家这个姻亲呢,就算两家关系不是太好,也是姻亲。而且看许瑾与沈少夫人的关系似乎还不错,这对许瑾将来的前程也是有好处的。梅太太看丈夫竟然好像真的在思考长子这番话,不由得有些急了:“既然许翰林不好,那可不行。再说,皇长子现在还养在袁昭仪宫里呢!若是咱们家跟许家做亲,别让娘娘误会才好。”梅若明也只是这么一说。小妹年纪也不小了,他看见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当然就会向父母顺口提一提。不过被母亲这么一说,好像确实不大合适,毕竟他们姓梅呢,当然是支持皇后的。梅大儒倒是道:“皇后睿智,不会在意。”不过他也只是这么一说。听儿子这么一说,许瑾倒也的确是个不错的孩子,但也没有好到就让他立刻嫁女的程度,“罢了,也不急于一时,看看再说罢。”梅太太这才松了口气。她还是熟悉丈夫的脾气的,这般说,就是暂时将此事放下,并没有多少要与许家联姻之意了。不过,女儿的年纪确实是不小了,哪怕上头还有三个哥哥,女儿家的花信耽搁不起,她也得想法子,快些给女儿定一门亲事了。“老爷,若是请皇后娘娘给婳儿择一门亲事可好?”能被皇后挑中的人,出身必是好的。梅大儒微微皱眉:“这等事,还是不要麻烦娘娘的好。”梅太太咬咬嘴唇,不说话了。第139章 密谈卢节跟着一个领路的内侍, 走在通往宁寿宫的路上。成年外臣不得入后宫,因他是敬亲王的亲舅舅,才能得太后特别允准, 召他一见。卢节微垂着头, 目不斜视。这可是后宫, 都是皇帝的妃嫔,若是万一碰上哪个……所以说想什么来什么,卢节离着宁寿宫还有一半路程,就听见前头有说笑之声。“是贤妃娘娘去前头赏花。”领路的内侍小声道, 停下脚步让到路边一侧。对于后宫地形,卢节还算清楚。卢太子妃毕竟在东宫生活了七八年之久, 卢节十几岁的时候也曾跟着母亲进过后宫,他记得前头确实有一片梅林,这会儿腊梅应是还在开放。侧身垂手而立, 卢节用眼角余光看去, 便见一个身着石榴裙的少妇,由一众宫人簇拥着从前头的宫道横插过去。虽只是出来赏个花,梅贤妃也是盛妆而来,头上更戴着镶宝石的七尾凤钗, 便是不认识她的,只消看看那凤钗, 也就知道她的身份了。梅贤妃身边还有个少女,穿一件桃红长袄。因宫中的宫人们穿着非青即绿,所以这少女也十分显眼。卢节瞥了一眼, 心里便有数了。今日并不是外命妇递牌子请见的日子,故而后宫这宫道上并没有什么行人,卢节一个外男站在那里简直是一目了然。梅贤妃身边立刻就有人过来了:“什么人在这里!还不快退开!不知道宫里的规矩么?”领路的内侍虽不是宁寿宫的一等太监,但能来给卢节带路,也算是有点脸面的。这宫里能混到贵人身边的宫人内侍哪个不是机灵的,各宫略有脸面的他们都会记得,又怎会不知道他是宁寿宫的?无非是装着不知晓罢了。卢节轻咳一声,抢在内侍说话之前往后又退了几步。来质问的宫人就翘起下巴,轻哼一声转身走开,而梅贤妃早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往前走了。领路的内侍气得脸上都有些发红。当然,若真按规矩来说,梅贤妃外出,他们这些内侍应该在听到开道之声时就退得远远的。但他可是宁寿宫袁太后派出来的人,闻声即停,还站到路边也就够了。换了别的嫔妃,谁敢来挑他的毛病?也就是这梅贤妃,生了皇子之后越发的张狂了!卢节低声道:“先去见太后娘娘罢。”梅贤妃固然是有意张狂,可细说起来也是按着宫规的,真要闹起来,纵然是宁寿宫的内侍也不占上风。何况他进宫是来见太后的,可不是为了来跟这等女子斗气的。内侍胀红着脸,狠狠地说了一句:“欺人太甚!”这才继续往前走。卢节抬眼看了看这内侍的背影,没有说话。想来这内侍仗宁寿宫的势已经太久,久到对这后宫的规矩也都不怎么放在眼里。到如今他还没看明白呢,这后宫到底该是谁的天下了。宁寿宫里挺安静的。虽说卢节是为了见敬亲王才入宫,但现在敬亲王还在上课呢,卢节见的是袁太后。“太后憔悴了。”行礼已毕,卢节坐下来,抬头看了看袁太后,“太后当保重凤体啊,敬亲王还要倚靠太后呢。”袁太后的确是憔悴了。事实上,从袁翦父子俱亡之后,袁太后几次称病,虽有假装的成分,却也至少有一半是真的。尤其卢节已经四五年没有见到过袁太后,此刻一见,便觉得袁太后是憔悴老相得多了,比起从前保养得宜还仿佛四十许人的模样,竟像是老了十岁。“袁大将军父子一门忠烈……”卢节习惯性地想说几句节哀之类的话,却被袁太后摇摇头就打断了:“不是为了他们。”此刻殿内不曾留一个宫人内侍,就连善清也被打发出去殿门外把守。她刚要跨出殿门,便隐约听见了这句话,心里便咯噔一跳。袁家可是太后的族人,亦是太后的支持和靠山,可是现在太后却如此冷淡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来,竟像是把袁翦父子三人的死都根本不放在心上似的。善清心头砰砰乱跳着,连忙又向外快走几步,站到廊下专心地观察起周围,看有没有人在靠近或偷听。至于殿内说的那些话,她希望自己一句也没有听见。虽然是宁寿宫最有脸面的宫人,大家都说善清是太后的心腹,但善清自己却觉得,太后有许多事情是根本没有告诉过她的。相比之下,这宁寿宫里有几个不起眼的老嬷嬷或老内侍,或许知道得比她还多。不过善清并不介意。本朝宫人三十岁便可放归,她今年已经二十五了,再熬五年,就能出宫回家。其实入宫这许多年,善清跟家里也没有什么联系了。许多宫人都是如此,出宫之后即使回到家中,因年纪已大没有什么好姻缘,所以也只能孤身终老,靠着在宫里攒下的那点银钱度日。有些在宫里略有脸面的,手头的积攒多,那日子还好过些。有些为了出宫本来就花尽了银钱的,那日子就不好过了。也正因如此,也有些宫人最终选择留在宫里终老。因在宫里还有份差事,有月例可拿,可出了宫却不知该如何谋生,甚至被家人嫌弃的也大有人在。善清不同。她在宁寿宫当差这些年,从一个洒扫的小宫人直到近身伺候的大宫女,手上积攒下来的钱财并不少,若能再伺候五年,就足够她出去之后买几十亩地,安生度日了。可能要自己做针线做活计,但,会过得更安心。善清在殿门外思索将来的时候,殿内,袁太后已经把自己的话继续了下去:“他们是太蠢了。在浙江经营那么久,却被沈家两三年就端掉了,真是一家子蠢货!”袁太后声音不高,可说出来的话却是冰冷无情。若是袁胜兰在这里听见,只怕会惊得四肢都发冷——袁翦是袁氏族人,袁太后素来对他们这一支都是格外亲近的,可对他们的死,却是这般态度。不过卢节似乎丝毫也不意外,叹道:“实在是沈家父子太过厉害。”“他们轻敌了。”袁太后脸色阴沉,“他们一直都还以为,沈家只不过是皇帝扔到江浙去的。”卢节低声道:“此事,也委实是谁都没有想到……”殿内一阵沉默。半晌,袁太后才缓缓地道:“你说得不错。连我都没有想到,皇帝不是为了削沈家父子的权,而是冲着袁家来的。我还以为,他会忌惮沈家父子与端王的交情,却没料到——也是我错看了他。”卢节叹道:“这也不是娘娘的错,臣也没想到,皇上真能对沈家全无忌惮。”自来功高震主,朝廷上都有人说,西北只知有沈家,不知有皇帝。饶是如此,皇帝竟然还能信任沈家。若依此来说,袁家输得不亏。“这会儿说这些也没用了。”袁太后阴沉地道,“袁翦父子三个一死,袁家一时都起不来了。若不是这样,我也不必借珏儿开府之事调你回来。现在怎么办?”卢节再次默然了。袁太后看他这样子就知道,卢节一时也没有办法,毕竟袁家这么一倒,手中的兵都被沈家接管,他们真的没有另一支这样的人马了。“西北那边如何?”袁太后打破沉默问了一句。卢节轻轻叹了口气:“臣这几年先往西北,后到川陕,沈家虽离开西北,可这两年,西北仍旧掌握在他们父子用出来的人手里。虽不说针插不入水泼不进,但……”也不是能随便动摇的。“难道还要等吗?”袁太后有些焦躁了,“珏儿很快就要出宫开府了!”卢节又叹了口气,抬起头来:“娘娘,其实之前的法子,在皇上有了子嗣之后,就已经不能用了。”皇帝若无子,还可以设法让他立敬亲王为嗣,可皇帝有了自己的儿子,哪怕不是嫡出的,也不可能再以别人的血脉为嗣了。这一点,要说就只能怪袁太后做得不好了。皇帝后宫频频传出喜讯,就等于封死了敬亲王的路啊。袁太后阴沉着脸。这次轮到她沉默了,良久才道:“之前一直有太医在私下里说,皇帝身体不好……”皇帝尚未登基之前,身边除了皇后也还有一两个人的,比如说顾充媛就是那时候伺候的人。可除了皇后曾经小产过一次,其余的人都没动静。给皇帝请脉的太医私下里就说过,或者是皇帝的种子不好,所以妃嫔们难以有孕,就是如皇后这样怀上了的,也坐不住胎。卢节低声道:“若是如此,怕是皇上早就防着娘娘了。”这明显是传出来的假消息啊。瞧瞧皇帝选秀之后,这都生了两个儿子了,哪里像是种子不好的样子?“是。”袁太后不得不承认,“皇帝是个有心机的。”以前,她实在也是太小看这个庶子了。不单皇帝,皇后也同样狡猾。从前做王妃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好容易怀了一个孩子又小产了,以至于袁太后觉得她是个无能的。谁知一朝做了皇后,没用几年就把后宫掌握了大半,不说别的,单是长春宫和交泰殿两处,袁太后如今已经伸不进手去了。别的宫她倒还可以试试,但既然梅若婉生下皇子,就算她对别的妃嫔做手脚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更便宜了梅氏而已!关于这些事,卢节在入宫之前已经考虑过了:“娘娘,从前的法子确实不能用了。”“难道要放弃?”袁太后抬起眼睛,眼白上泛起了血丝。她的儿子,她亲生的儿子,又英俊又能干,原本是可以稳稳坐上这九五之尊的宝座的。可是就因为先帝宠爱贵妃,让端王生为长子,起了那样的野心!端王固然是被杀了,连他的妻妾子女们皆以谋逆被杀,可是那有什么用呢?她的儿子也已经死了啊!而她的亲孙子,又因为年纪太过幼小,不能承继东宫,最终只做了一个郡王。原本她想着,皇帝无嗣,那么她可以设法让皇帝以敬郡王为嗣,那么日后,这个皇位至少还能回到她的儿子这一支来。可是现在,皇帝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而她却失去了袁翦父子手握的兵马。此时此刻,皇帝已经占了上风。而她看起来虽然还是威风的皇太后,甚至皇帝和皇后都被一个孝字压着,可,她已经落在下风了。“娘娘不要太过着急。”卢节却镇定地摆了摆手,“只要敬亲王还在,我们便有希望。”袁太后叹了口气:“所以我才提出让珏儿出宫开府。”只要皇帝不疑心敬亲王就好。“娘娘这样做是对的。”卢节点头赞成,“其实,皇嗣虽多,可最后能留下几个却不好说了。如今后宫里,未免太安静了些。”这些女人难道都不知道嫉妒的吗?尤其是,如今皇后还没有抱皇子到中宫抚养呢。“除了梅贤妃生的那个,还会抱谁?”袁太后冷冷地道,“如今那梅氏是越发张狂了,听说今天还寻了你的不是?”卢节微微一笑:“也是臣不够恭敬。娘娘不必气恼,梅贤妃张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臣可是听说了,承恩侯夫人对梅贤妃十分宠爱呢。”袁太后没好气道:“这倒是。听说因为只升了贤妃,还有些不满呢。”卢节轻笑道:“娘娘觉得,梅贤妃愿意让皇后抱养自己的儿子吗?”“这有什么不愿的?”袁太后莫名其妙,“妃嫔所生皆为庶子,谁能养在中宫膝下,身份便格外尊贵。”卢节摇手笑道:“臣的意思是说,梅贤妃愿不愿把儿子交给别人抚养教导?”袁太后沉吟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事,只怕由不得她吧?”卢节摇头:“可如今皇次子已经半岁了,为何仍未送去中宫呢?”袁太后近来心绪不佳,也没怎么去关注长春宫和交泰殿之间的那些个事儿,此刻听卢节这么一说,才发现确实是这个问题:“你是说,贤妃不愿?”卢节想起梅贤妃张扬的模样,以及出来赏个花还要戴在头上的七尾凤钗,微微一笑:“梅贤妃并不是个甘居人下之人哪。”袁太后目光一闪:“她难道是想争中宫之位?只怕不可能。”皇后是原配,且素有贤德之名,无子可不是废后的理由。卢节沉吟了一下:“臣斗胆问一句,昭仪是有孕了?”这个问题其实一半也是出于他的私心。毕竟袁昭仪若生出皇子,那也是有袁太后血脉的,万一袁太后觉得支持这个皇子也不错呢?袁太后却没听出他这话里的意思,不假思索地道:“什么有孕,她是吃外头弄来的求子方儿,上当了。”虽然如今袁胜兰已有两月未来癸水,又整日胸闷欲呕,看着很像有孕的样子,但其实她的脉象与真正的有孕还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她并不是真的有孕,而是吃的那种求子方里头有些药物,令她停了经水,有了假孕之象。“求子方?”卢节对此事倒是不清楚。袁太后嗤了一声:“她看着梅氏有孕急了,就叫她那个妹妹在外头给她寻什么求子秘方。那些方子哪里有个准儿?”“民间秘方,也有灵验的。”袁太后嘴角一撇,拉出两道尖刻的法令纹:“她生不了。”卢节心里猛地一跳。袁太后如此说法,显然是有十分把握的。到了这会儿,卢节才算是真的放下心来了。也是,娘家侄女生的孩子,比起自己的亲孙子来,还是有区别的。“既是这样,依臣看,此事可以做做文章。”袁太后眉头微皱:“我倒是想过,只是皇后极其谨慎,到时候要骗那蠢货容易,要令皇帝也相信是皇后所为,那就难了。更何况,即便真是皇后做了这事,我看皇帝也只会高兴。”卢节笑笑:“娘娘,只要昭仪相信,那就够了。”蠢货好呀,蠢货才够冲动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