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一品代嫁 > 第9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节

  一品代嫁

沈夫人心里高兴,看谁都顺眼了些,就连早晨香姨娘来给她请安,她也不那么板着脸了,开口笑道:“老爷说了,等办完了安儿的喜事,就该把婷姐儿的事定下了。你这些日子也不用总到我这儿来,瞧着婷姐儿那里差什么,也帮她准备准备。”香姨娘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就是一堵。沈夫人自嫁进门就拿香姨娘当个对手,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不是朋友而是敌人,沈夫人不敢说对香姨娘了如指掌,但有些事儿却是猜得透透的,一看香姨娘的表情就笑得更欢喜了:“梅大公子学问是极好的。老爷平日常说婷姐儿爱读书,我还发愁过,若是给她寻个武人家的夫婿,大字识不了几个,可不委屈了婷姐儿?这下好了,竟就寻了个举人来,可见这姻缘是天定的,婷姐儿顺了心意,你也该放心了。”她就晓得这捧香是个心高的,偏老爷总觉得她平和本分。不说别的,就这回沈云婷的亲事,她看得准准的,捧香这贱婢根本就不满意!只可惜啊,这亲事若是她定的,香姨娘还能到老爷面前去哭一哭。如今却是老爷说好,看她还有什么办法!沈夫人越想就开心,横竖儿子的亲事都准备好了,索性跟香姨娘算起账来:“婷姐儿虽是庶出,可这女孩儿家出嫁不是等闲的事儿,你再讲规矩本分,这上头也不要再拘泥了。老爷说了,公中的例,婷姐儿与娇姐儿是一样的,都是五千两。我是嫡母,少不得再给她添两副好头面。至于老爷和大郎那里,想必也有添的。你就这一个女儿,想怎么贴补也随你,不必想太多。”香姨娘听她巴拉巴拉说了半晌,等从正院出去的时候,掌心里都被掐出了好几个指甲印子。百灵看她脸色不虞,小声道:“姨娘别听夫人的,大少爷那日不是都说过了,梅大公子虽不出仕,可他学问好,将来或著书,或开个书院,名声一点儿不比做官差的。再说,梅二公子是要出仕的,到时候梅家断不会差的。”香姨娘再忍不住,道:“名声不比做官差,那又算什么?到底不是做官!”梅若坚出仕那就更不用说了,弟弟做官跟自己做官,能一样吗?百灵小心地道:“可是大姑娘自己也喜欢……”沈云婷终于忍不了生母这样来回地念叨,已经隐晦地向香姨娘表示她见过梅若明了。且那日沈云殊去了芥子居,将这门亲事细细向香姨娘说了一回,最后也表示,沈云婷自己是愿意的,是她没有取中梅若坚。香姨娘冷笑出声:“婷儿晓得什么?她说见过,不外是大少奶奶拉了她去逛花园子,叫她见一面罢了。还不知是让婷儿挑,还是让人去先相看婷儿呢!”如今她是真后悔,当初就不该总说什么嫡庶之别,说得女儿挑夫婿都缩手缩脚的。说是沈云婷自己挑的,香姨娘敢打包票,梅家两兄弟的条件列出来,那傻丫头必然捡差的挑。许氏这可倒好,一推六二五,全没她的责任不成?“都是我的错……”香姨娘忍不住落下泪来,“我害了婷姐儿……”“姨娘怎么这么说呢……”百灵连忙劝慰,“奴婢虽不懂,可看大姑娘做针线做得欢欢喜喜的——只要大姑娘日后过得舒心,姨娘也就放心了不是?”香姨娘哭道:“如何能舒心?梅大公子肯给前头的娘子守孝三年,可见情意是深的。婷姐儿做人填房的,只消一处半处不到,就免不了被人拿着与前头原配比较。原就命苦投生在我肚子里,想不到嫁人也不得好儿……”到底是在路边上就哭了起来。百灵慌了手脚,道:“若不然,再与大少爷说说?如今这还没过明路——”要改也还来得及。“大少爷?”香姨娘如今也是灰了心了,“他这几日只顾着带大少奶奶出去骑马了,何曾还想着婷姐儿……”其实这话说得并不准,沈云殊并不是只带许碧出去骑马,他是连沈云婷和连玉翘都带了去的。当然,也问过沈云娇,但沈云娇素来嫌马臭,才不要去学呢。这处跑马场也是沈云殊的新产业,庄子不大,好在离得近,早晨去下午即可回来,并不耽搁什么。庄子背后是个小山坡,因土地并不肥沃,价钱也便宜些。沈云殊也没指着它有什么大出息,山脚下整出一块地方来,若要大加驰骋自是不行,但初学之人跑跑马却是尽够了。连玉翘战战兢兢地坐在马背上,整个人僵得好似木头做的,死攥着马缰绳不敢松手,直唤旁边的沈云婷:“婷表妹,你怕不怕?”沈云婷比她强些,笑道:“表姐不用这么害怕,马都有人牵着呢,不会乱跑的,你且放松些,让它慢慢走走。”连玉翘来了两回才敢上马,虽然明知道有人牵着马,但坐在这么高的地方,她心里就呯呯乱跳呢,哪里能放松,羡慕道:“表妹胆大。”沈云婷笑道:“我哪里算胆大的,嫂子才胆大学得快呢。”连玉翘抿嘴笑道:“嫂子有好师傅。”沈云婷噗一声就笑了出来:“表姐说的是。”可不是呢,她们这里只有小厮牵着马,婆子们扶着,一边嘴里喊“姑娘踏牢了镫”,“姑娘拉紧了缰绳”云云,到底不如大嫂那里,有人手把手地教呢。许碧这会儿可顾不上被人打趣,正开心呢。袁家闭门守孝,沈云殊就打着张罗沈云安亲事的幌子,没再回营里。许碧晓得他必是为了监视袁家的动静,但就这样,已经是难得的闲暇时光了。算起来,上一次两人这般朝夕相处,还是去京城那会儿,可那时还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又怎能比得了如今身心交融,情意相通呢?就比如说现在吧,许碧其实就挺想把沈云殊踹下马背去的:“妹妹和表妹都在,你也收敛着点儿!”就说教骑马吧,也不用这么着,都快粘上来了,也亏得他这匹马实在聪明,居然能跟她的马并肩而行,挨得紧紧的,却又并不冲撞。“认真着学。”沈云殊一脸正经模样,仿佛倒是许碧理亏似的,“似你这般不用心,几时能学会骑马?一心不可二用,这个道理总要懂的罢。”许碧被他气笑了,索性一脚松了镫,就在沈云殊小腿上踹了一下,倒把沈云殊吓了一跳:“脚不可离镫!”这下好了,他更滔滔不绝了:“你初学骑马,怎能如此冒失?万一这会儿马惊了,你只一脚在镫里,如何坐得稳?”许碧被他念叨得举手投降:“罢了罢了,都成了我的错了。”“本来就是你的错。”沈云殊板着脸说完,回头瞄了一眼,忽然嘿嘿一笑,忽然伸手在许碧腰里一圈,直接就把人提到了自己马上。许碧吓了一跳,连忙回头去看,沈云殊已经笑道:“表妹和婷儿都离得远呢,我遮着你,她们看不见。”“马背上没了人,她们怎会发现不了!”许碧在他手臂上掐了一下,“这会儿你倒不怕马惊了?”“我的马好,不会惊的。”沈云殊说着,还装模作样地拍了拍座下的黑马,“乘云,你说是不是?”黑马嘶鸣一声,踏着步子小跑起来,一副训练有素的模样。这马实在是好,是沈云殊从西北带过来的,说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养在身边,后来沙场冲锋陷阵,都是此马相陪,如今十二年了,正在巅峰之时。沈云殊养得也精心,马身上的毛黑亮如缎,极是威风漂亮。也难怪许碧那匹母马任由它在身边贴来贴去,毫无意见。许碧比沈云婷和连玉翘胆子都大,如今身体素质也上去了,来了两三回就敢自己策马小跑了。只是到底还有些紧张,自然比不得坐在别人马背上来得自在。沈云殊轻轻一提马缰,乘云便把步子又放大了些。沈云殊叹道:“这地方跑不开,乘云来了也憋屈。几时带你去西北,那茫茫草原上,才是跑马的好地方呢。日出日落之时,奔着太阳而去,简直觉得能一直跑到天边也似。”许碧微微笑道:“你想西北了?”“有点儿。”沈云殊一手圈着许碧的腰,下巴在她鬓边挨着,轻声道,“虽说做武将的,哪里有仗就到哪里打,到底是在西北住了多年的。何况,我娘也葬在那里。她还不知晓我娶了这么个好媳妇呢,几时能回去,也该带你去她墓前,叫她看看你。”许碧倚着他坚实的胸膛,柔声道:“等这边平定了,自然能回去的。”沈云殊叹道:“且没那么容易呢。就算平定了,估摸着也得先回京。说不得明后年的,皇上就要召我回京城了。”“这是为什么?”沈云殊叹道:“当初咱家在西北经营久了,才招人忌惮,如今是不能再把江浙变成西北了。到时候父亲留在江浙,我去京城,他们才能放心呢。”他压低声音:“再说,我去京城,也能帮帮皇上。皇上说,如今京营实在不大像个样子,颇有些人托人走门路进去,一群公子哥儿,吃喝玩乐的行,真要叫他们骑马开弓,个个稀松。再这么着,京营上行下效,就根本不能打仗了。”京营乃是守卫京城的禁军所在,要说重要是颇重要的,可是要说打仗的机会却少。这些年西北的北狄人进不了大同,京营也有七八年不曾真刀真枪打什么仗了,平常训练都不由得懈怠起来,倒成了一些勋贵子弟镀金的地方。许碧对于去哪儿倒没意见:“你去哪儿,我就跟着去哪儿,只要咱们还在一处就行了。”沈云殊心猿意马,趁机就在许碧小巧的耳朵上亲了一下:“若要进京,我能再立一桩功劳就好了,四品官儿,在京城里到底是不算什么。”他的官职低,许碧的身份也就低,不免日子过得不够舒心。许碧被他弄得耳朵痒痒,半边脸连着脖子都红透了:“别胡闹,妹妹她们要看见了!”你有这份心,哪怕官职不能再升,我也满意了。第106章 成亲虽说拿红白事来比较不大合适, 但沈董两家这一桩喜事,的确比袁家那惊动了整个杭州城的丧事都热闹些。董家提前三天送了嫁妆过来。董夫人是个最规矩的人,即使两个庶子非她所出, 她也没把所有的家当都贴补了女儿的嫁妆。倒是沈家送过去的聘礼, 董家一件未留, 全部放进了嫁妆里,也有满满当当的六十四抬,不算十里红妆,却也不少了, 中规中矩,正合着董夫人这个人的性情。沈夫人是有点遗憾的。她巴不得儿子娶的妻子嫁妆丰厚, 叫所有人都看看。只是虽同是嫡子,嫡长子与嫡次子终归不同,沈大将军给沈云安的聘礼只按公中的例, 自己添了点东西罢了, 比不得当初沈云殊成亲的时候给的东西多。这事儿,沈夫人原本是想跟沈大将军讲究讲究的,都是嫡子,再怎么长幼有序, 也不能差太多不是?再说了,她儿子娶的可是知府的嫡女, 许氏——不过是以庶充嫡罢了。结果,沈夫人刚说完这话,沈大将军就回了她一句:“以庶充嫡, 不是夫人你的授意吗?”沈夫人当时就懵了,这可死不能认啊!沈大将军没多说,直接叫人把林妈妈叫了来,也不问她别的,只说当初许碧在驿站遇险时,林妈妈失职之事。按沈家的规矩,这叫失于职守,依后果严重与否,打二十到五十板子不等。林妈妈万没料到,这都一年多前的事儿了,现在掀出来,当即就吓瘫了。沈家这板子,跟军中的军棍差不多,她这个年纪,这个身体,二十板子就能打掉半条命。更不用说,令大少奶奶被倭人劫持,这个后果绝对不是二十板子的事儿。这么一吓唬,沈大将军想知道什么,林妈妈自然无有不言。最后沈大将军也没真要了她的命,意思意思赏了二十板子,打得她屁股开花也就罢了。至于沈夫人那里,沈大将军多一个字都没说,她却吓得病了一场,至于聘礼什么的,两个儿媳的出身什么的,她再也没敢提起。不但如此,沈夫人本想把林妈妈打发出去荣养的,沈大将军却不许,仍叫林妈妈在她身边当差,且一步都不许离。沈夫人看见林妈妈,就想起沈大将军对她做的事了如指掌,着实再没有动什么手脚的胆子了。对于董家只送了六十四抬嫁妆,自然也不敢再有半点儿想法。不过,沈云殊倒是对董家的做法有点好感,无它,董家的嫁妆倘若动动脑子,其实是能摆出七十二抬来的,只是董夫人觉得,女儿是小儿媳,动静不宜压过前头长嫂。许碧嫁过来的时候是冲喜,那是一抬嫁妆也没有的,既如此,董藏月若是太闹腾了就有些驳长房的脸面,于是把嫁妆仔细收拾了一下,最终挤成了六十四抬。这样知进退的人家,教导出来的女孩儿想必不会错,沈夫人糊涂事办过不少,可在给儿子结亲上倒是误打误撞地英明了一回。许碧也很同意沈云殊的话。董夫人虽然在某些地方刻板了些,比如说当初一见面就因为她长了一张“狐狸精小妾脸”而有些言语不逊,但本人的品性倒并不差。而且相处日久之后,董夫人在礼数上挑不出她的毛病,也就不因为她的“狐狸精脸”再有什么意见了。这么一想,许碧对于董家三姑娘嫁进来,其实还是挺看好的。又不求跟沈夫人一系交好,只要新妯娌是个懂礼数的,大家客客气气过得去就行了。“花轿来了,花轿来了!”早有小丫鬟飞跑着来报信,沈云娇便笑道,“咱们去瞧瞧呗?”今儿这样的喜事,礼数上自然可以放宽些,女眷们也能到大门去看看。许碧也颇有点兴趣:“走,瞧瞧去。”花轿自然是极精致的,新娘子这会儿看不见,但骑着马的新郎官儿却是能看见的。连玉翘远远望着,抿嘴笑道:“二表弟怪精神的。”许碧笑道:“这叫人逢喜事精神爽。洞房花烛可是大喜事,自然精神。”几个人都笑起来。青螺在连玉翘身边伺候,一边拿着伞替她们遮阳光,一边心里欣慰不已——如今自家姑娘也会说笑话了,若换了从前,连玉翘万不敢拿个男子来打趣的,便是表弟也不成。沈云安今日的确精神。他本来生得白净,个子虽不如沈云殊高,却也修长,穿一身精致的大红喜服,便是一副佳公子仪态。这一路走过来,路边上看热闹的人里,颇有些夸赞他风流潇洒的。只是沈云安自己却实没什么春风得意的感觉,反倒是一张脸皮要一直挂着笑容,自己都觉得僵硬了。他不是头一回骑马迎亲了,一年前,他也是这么穿了一身大红衣裳,身后跟着一顶大红花轿,这样到了沈府门前。那次他可没有这么满脸笑容,而是很不耐烦,只觉得这种种程序繁琐得要死!等到进了洞房要揭盖头的时候,这种不耐烦已经达到了顶点,于是他还没等喜娘说话呢,就抢过喜秤随手那么一撩——然后就看见了盖头下面的那张脸。沈云安也不是没见过别家姑娘。西北民风疏阔些,女孩儿们也不那么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武将们尤其如此。可那些女孩儿,却没哪个能似许碧这般,重重撞进他心里,莫名其妙地就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二少爷——”身边的喜娘看沈云安一直发呆,由不得推了他一下,“新娘子下轿了……”沈云安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接过喜娘递来的大红绸缎,迈步往大门里走。只是才跨过门槛,他就看见不远处几个女子挤在一处,嘻嘻哈哈地往这边看。十几个人里,沈云安一眼就看见了那个穿茜红衫子的年轻女子,自头顶树荫里漏下的几点日光落在她身上,那黑如鸦翅的头发仿佛镀了一层金辉似的,愈发衬得一张脸白里透红,艳如三月间盛开的桃花。桃花就站在那里,一手还执了把月白色纨扇,遮了小半边脸,跟身边的人不知说着什么,说没两句就笑了起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沈云安心里蓦然闪过两句诗,脚底下一个磕绊,险些歪倒。耳听那几个女子哄地笑起来,自己妹妹扯着嗓子在说:“二哥都高兴糊涂了!”高兴糊涂了……沈云安不无苦涩地想,高兴在哪儿呢?已经是走过一回的流程,沈云安只觉得索然无味,直到进了洞房,喜娘捧过喜秤来,他拿在手里,看着端坐在床上的新娘,只觉得这小小一把秤似有千斤重,好半天才在喜娘的催促之下伸出去,撩起了那绣着五色鸳鸯的盖头。盖头底下是一张端端正正的脸。董藏月也是他见过的,十八无丑女,董藏月相貌也颇为清秀,便是今日浓妆艳饰,亦担得住,并不觉庸俗。盖头虽然掀起来,她却仍低垂着眼睫,耳根处微微起了一片红,神态却仍是端庄的。沈夫人在旁边坐着,只觉得心里满意得不行。在这一点上,她跟董夫人的意见是一样的,当家主母,端庄大方是最要紧的。董藏月这副气派,才是正经的大家出来的姑娘呢。她这一辈子,最看重的当然就是儿子了。以前儿子一直被沈云殊压着,半点好处都显不出来,现在儿子身上有了秀才的功名,又娶了一个这么好的妻子,总算是有一样能比得过沈云殊了,她如何不欣慰?只是秀才的功名还是不够——沈夫人想到这个,又略有点泄气。五月里,董夫人托了人,把沈云安送进了白鹿书院,里头的先生看过了他的文章,说还欠些火候,今年可以下场,不过不要做什么指望,只当去熟熟手,见识见识便好。当初梅家兄弟说沈云安不行的时候,沈夫人心里只是不信。在她看来,别看梅汝清是什么大儒,可做学问跟应举还是不大一样的,若不然,梅汝清自己怎么不去考进士呢?老子如此,儿子想来也差不许多,能考中举人,却未必就能再进一步。故而梅若坚那般说法,沈夫人甚是不悦,且不以为然。可是如今书院里的先生也这么说,沈夫人才算信了。白鹿书院那不知教导出了多少举人进士,若说里头的先生眼光还不行,那就没人行了。今年不行,那就还得三年。沈夫人愁了一愁,随即又打起了精神。怕什么呢?沈云安才十七呢,就算再等三年,二十岁的举人也够年轻了呢。儿子的事儿办完,就剩下女儿了。沈夫人不禁往身边的沈云娇看了一眼,只等也给女儿找一门这样的好亲事,她一辈子的大事就算都圆满了。沈云娇却没注意母亲的心事,反而拉了沈夫人一下,嘻嘻笑道:“娘,你看二哥,看见月姐姐,这眼睛都移不开了。”沈夫人笑斥道:“别胡说。该叫二嫂了。”虽是斥责,沈夫人心里却是高兴不已,觑着眼也去看儿子的神色。谁知这一瞧,却见儿子脸上的神色并不似是看董藏月看呆了,倒似是不知在想什么,满脸怀念之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