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一品代嫁 > 第6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节

  一品代嫁

这话问得平安又紧张起来:“这,这,这奴婢实在是——”这可让他怎么说啊?不过他伺候了皇帝这许多年,深知这位主子的确不是个苛刻之人,在他面前若说了实话,哪怕有些错误之处,也总归会比较得宽容。且做奴婢的,最要紧就是一颗忠心,这忠,不就是要诚吗?为了迎合圣心就总是出以违心之语,又哪里算得了忠呢?于是平安斟酌再三,还是道:“苏才人也是无妄之灾。且——也没有参选之后再自报被劫持的道理……虽然不好再伺候陛下,但,但罪不至死……”他说完话,偷窥皇帝嘴角边有一丝笑意,就知道自己选对了。果然皇帝轻笑了一声:“你说的也是。”谁傻乎乎去到处宣扬自己被劫的事呢,何况苏氏在应选之时,也并没有献媚取宠之举,若是当时他不曾听见她与凌玉珠的对话,或许就不会选她,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欺君之罪了。“那朕该不该责罚宣城县令呢?”这个问题就更好回答了:“宣城县令并不知实情,且,也是一片悲悯之心……”皇帝便又问了一句:“那朕该不该将许氏的事告知沈大郎呢?”“这个——”平安可真答不上来了,想了半天才道,“若是,若是沈大人夫妻相得,不如,不如就不要说了吧……”皇帝哈哈笑了起来:“平安,你倒也是个仁厚之人。”“奴婢怎担得起陛下这样赞赏——”平安心里高兴,嘴上还要谦辞,“奴婢不过是一点糊涂想头……”皇帝手指在龙案边上轻轻敲了敲:“这个月里,随便捡一天安排苏氏侍寝罢。”“皇上——”平安有点傻眼了,皇上这是,这是并不介意吗?“吓她几天也就够了。”皇帝仿佛有点好玩似的笑一声,“真吓出病来就没意思了。”欺君之罪,的确是够把人吓出病来。在这宫里,可不是人人都病得起的。平安一边答应,一边忍不住又小心翼翼地偷看了一下皇帝的神色。若只是要安苏才人的心,皇帝只消让他去传个话就行了,最多赏点儿东西,可这召来侍寝……平安觉得自己有点糊涂了。他服侍着皇帝歇下,刚退到外殿就被小徒弟拉住了:“师傅,长春宫有人来打听消息。”长春宫,不就是华昭容那里嘛。平安皱皱眉:“陛下多饮了两杯,已经歇下了。”前来打听消息的小内侍一路小跑回了长春宫,向等在殿门口的大宫女回了话就溜了。做人奴婢的有经验,打听了这种消息来,不快跑难道等着主子发怒么?宫女汲月得了这消息也有些发愁,硬着头皮去梅若婉面前回话,果然才说出来梅若婉的眉就拧到了一处,好歹没发怒:“洗漱吧。”为了等着皇帝来,回殿后她还又重新沐浴梳妆了一番,现在看来也是白折腾了。她声音里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旁边另一个陪嫁进来的宫女浣霜连忙笑道:“奴婢瞧着,今儿袁昭仪仿佛也没什么精神,竟没管皇上叫表哥呢。”汲月立刻附和:“出了那样的事,想来袁昭仪脸皮再厚,也会觉得火辣辣的了吧?”果然梅若婉轻轻哼了一声:“那个蠢货,顾充媛明摆着挖了坑,她就真往里跳。”浣霜故做不知:“充媛娘娘?她敢算计袁昭仪吗?”“有什么不敢的。她是皇上后宅的老人,有皇上撑腰呢。”确切点说,顾充媛是揣摸着皇上的心意做事的。“那皇上对袁昭仪……”浣霜轻轻吐了吐舌头,“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若奴婢是皇上,也不喜欢袁昭仪。”“谁会喜欢那等蠢货。”梅若婉冷笑了一声,刚才因为皇帝不来的怒气已经消散了许多。跟这两个心腹陪嫁,她说话也就略随便些,“若不是太后的意思,皇上又怎会要她。顾充媛就是看着这个,才敢给她下套呢。”浣霜轻笑道:“有娘娘比着,皇上只怕就更不喜欢袁昭仪了。”“油嘴滑舌。”梅若婉看似嗔怪,其实声音里带了一丝笑意,“袁氏不过是仗着太后的势罢了。”可太后终究已经是太后了,这天下是皇帝的,不是太后的。袁氏越是倚仗太后,皇帝就越不喜欢她,等到将来太后没了,就是她的苦日子到了。如此一想,皇帝今晚不来似乎也没那么恼怒了。她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只要她能生下皇子,别说袁氏,就是……梅若婉按下堪堪浮起的念头。还早,将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一天总会来的……第76章 顺心好好的一个中秋佳节, 宁寿宫却不是□□宁了。“姑母——”袁胜兰气得直哭,“袁胜莲那个贱人,她怎么能——”“小声些。”袁太后微微皱眉, “珏儿刚刚睡下, 你这般大声, 仔细吵醒了他。”袁胜兰只得把声音降低,被噎得直打嗝:“姑母,今日那顾充媛分明就是故意的!”袁太后已经从心腹宫人善清处得知了今日之事,叹了口气道:“你也是多事。她们说她们的, 你若不问,也不会有这一场。”“可是她们都知道了, 早晚也会传开,只有我不知晓。”袁胜兰真是要气死了,“姑母, 您怎么都没告诉我!”太后眉头又是一皱, 一旁的善清忙道:“昭仪,太后也是前几日才知道,原想着过了节再告诉昭仪,免得昭仪连中秋都过不好。”袁胜兰也觉得自己口气是有些冲了, 连忙放软声音:“姑母,我, 我就是气袁胜莲……姑母,不能让她进佑王府,把她送回家去。”到时候父亲和哥哥一定会好好教训她!袁太后摇了摇头:“佑王已经将此事告知皇上了。等他们府里那个病怏怏的侧妃死了, 就立她为侧妃,这也够有诚意了。再说,有了佑王也好。”袁胜兰没明白她的意思:“可是,姑母,她现在是做侍妾,还是与人私通……”袁太后脸色一沉:“别胡说!佑王是重礼相聘,什么私通,根本没有的事!不过是两情相悦罢了,虽有些不合规矩,可也算是一段佳话。”她看袁胜兰还是一副犟头犟脑的模样,便放沉了声音道:“那是你的姊妹,事关袁家的声誉,你若在外头胡说,我可不饶你!行了,这种事就算宫里也不过是议论几日,过后自然就罢了。再说,你只消能得了皇帝的宠爱,这些闲话又有什么用?”说到这个,袁胜兰就有些泄气,小声道:“皇上,皇上还是喜欢那梅氏……”“谁叫你在家里不多读几本书。”袁太后不客气地道,“如今进了宫,就安下心来多学一学。我看那许氏不是日日跟着你,你与她学学不就是了。皇帝喜欢什么样,你就把自己变成什么样,若不然,难道还让皇帝来将就你不成?”袁胜兰低头不吭声,袁太后便闭了闭眼,手按着太阳穴道:“我也乏了,你回去歇着吧,把我的话好好想想。我能接你进宫,可不能强按着皇帝去宠爱你。”又叫善清,“把那红枣黄芪茶拿两包出来给昭仪。好好养身子,早些怀上龙种,才是最要紧的。”善清将袁胜兰送了出去,回来就见袁太后叹了口气:“可算是走了,吵得我头痛。”善清连忙上前来给她轻轻按揉太阳穴,轻声道:“昭仪还年轻,遇事冲动了些,难免要落了别人的圈套。”袁太后嗤了一声:“顾氏素来狡猾,看着老实,实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看着,有机会就给她个教训。到底是我的侄女,不能由着她这般算计。”善清轻声应了。太后出了片刻的神,又道:“江浙那边可有消息?”善清回道:“从司家人去了江浙之后,这几日没有新消息,大约还是那样罢。太后别急,若有消息很快就送进来了。”袁太后叹了口气:“总觉得有些不安。沈家去了江浙,就没好事。只但愿老四能压住他们罢,至少也不能让他们再立什么功劳了。”她向窗外看了一眼,看着天空那银子似的圆月,叹道,“只怕这个中秋,他们也过不好。”袁家的中秋的确过得不怎么好,就是中秋之后也不太好,至少比起沈家来说那是远远不如。“夫人!”翠罗一溜小跑进了院子,“二少爷回来了,二少爷回来了!”沈夫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做针线,闻言一针险些戳在手指头上,呼地站了起来:“安儿回来了?”翠罗连忙点头。她自紫罗被撵后也过得战战兢兢的,今日原是去门上找个小厮替她出去买花线,正看见沈云安回来,连带身边的小厮青砚澄砚都是一脸喜色,便晓得多半是中了。这可是在沈夫人面前讨喜的好时机,立刻连给门上小厮的钱都不及要回来,撒腿便先跑回来报信:“奴婢看二少爷身边的人都喜气洋洋的,定是中了!”沈夫人喜得不知该说什么好,正要亲自往外头去迎儿子,便听脚步声响,却是沈云安已经风尘仆仆地从外头进来,先给沈夫人跪倒磕了个头,才道:“儿子没辜负母亲的期望,总算考了个秀才回来。”他后头跟着同样风尘仆仆的剪秋,喜气洋洋地补充:“夫人,二少爷是第二名呢!那考官都夸二少爷是年轻俊彦,将来前途无量!”这下沈夫人更喜了,连忙亲手上去扶了儿子,只道:“瘦了,黑了,定是累着了。”连说了几句,才想起吩咐红罗去准备沈云安爱吃的菜,又连声叫给全府下人放赏,每人多加一个月的月银。一时间满府的人都来给沈夫人磕头道喜,喜得沈夫人合不拢嘴,直到见沈云安脸上露出疲色,才想起儿子千里迢迢地回来,连忙叫他去洗漱先休息,自己在屋里转了一圈,才想起来对沈云娇道:“给你父亲写信报喜。”沈云娇也乐得合不拢嘴:“娘,哥哥这回成了秀才,是不是要向董家提亲了?”“对对对。”沈夫人直点头,“我高兴糊涂了,竟忘了这事儿,是该办起来了。”红罗笑道:“夫人别急,这一样样地来。今日先给二少爷接风贺喜,再向老爷那里报喜,然后夫人再去向董夫人探探口风——其实奴婢这话也是多余的,董夫人怕是也早相中了咱们二少爷,只差夫人去捅破这层窗户纸了。”沈夫人笑得十分畅快:“不单这事儿。安儿中了秀才,董夫人那里还要荐他去书院呢。”红罗忙道:“这可是好极了。有个大儒做先生,二少爷下头就是先折桂再簪杏,喜事连连了。不不,奴婢还少说了,是小登科后大登科,还有花烛之喜呢。”沈夫人笑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屋里缺人:“大少奶奶呢?”连香姨娘和沈云婷都过来向她道喜了,却不见许碧的影子。“大少奶奶还没回来。”红罗正打算趁着这喜劲儿提提自己的事,却听沈夫人提起许碧,连忙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今日一早许碧来请安的时候就说沈云殊养伤无聊,叫她陪着出去散散心。“都这时候了还不回来。”沈夫人皱皱眉头,“哪有一日都不着家的,许氏这是越发的没规矩了。”其实许碧并不是不想着家,只是这会儿沈云殊正在跟人谈话,而且兴致颇浓,完全没有要回家的意思。当然,她也听得挺起劲的……此处是茶楼雅间,一张圆桌之旁除了沈云殊与许碧,还有三个男子。居中那个,就是梅皇后的族叔,岭南一带有名的大儒,梅汝清。左右则是他的长子梅若明,次子梅若坚,据说都是那一带的才子,皆是在十七八岁上就中了举人,但尚未应春闱。这三人从面貌上看就知道是父子,都是国字脸膛,肤色被阳光和风雨打磨成了蜂蜜色,比之沈云殊这个武将都差不许多,完全不是许碧想像中的白面儒生模样。梅汝清端起茶杯饮了一口。他只穿一件普通的青布袍子,伸出来的手也是皮肤粗糙简直似个农夫,可举手投足却见出一派儒雅洒脱,教人看了说不出的舒服。“自闽南行来,沿海亦偶见有倭寇,此为前朝所未有,可见倭寇之患,确系日重,不可轻忽。”梅汝清的官话还略带点儿岭南口音,听起来有点软绵绵的,可语气却十分之刚硬,很容易让人想起《论语》里说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句话。反正许碧对他颇有好感。“梅先生是自闽南一路游历过来的?”沈云殊精神一振,“便是为了倭患?”梅汝清并不拐弯抹角,点头道:“闽南尚且如此,何况江浙。老朽与两小犬皆略通倭语,或于将军有所一用。”哎哟这是自荐来的日语教师啊!朝廷三催四请的都弄不来一个通译,这会儿人家自荐的一下就来了三个。可见大儒就是大儒,不仅仅是学问好,还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沈云殊也是大喜,立刻就请梅汝清三人到沈府去住,却被梅汝清婉言拒了:“老朽以为,军中斥侯均应略习倭语,若得主将应允,老朽欲公开授课。”他略一迟疑,又补充了一句,“犬子倭语未熟,不足为师,若有不弃欲共同商讨修习,倒是无妨。”许碧立刻就推翻了自己刚才的结论。到底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人,可不单单只会开门见山。方才这话说得多么委婉,就是说我本人是要公开合法,得到最高驻军将领允许的情况下为侦察兵们公开授课。这个最高驻军将领当然不是指沈大将军,而是指袁翦了。也就是说人家并不瞒着袁翦偷偷摸摸,好像把公粮变了私粮似的,那太也有失大儒光明正大的身份了。不过相对的,两个儿子就不去上公开课了,而是可以在家里开补习班,愿意来的可以报名。名义上是梅若明和梅若坚水平不够,其实就是给沈家开了方便之门,让他们可以做一点非公开的事情,毕竟家庭补习班这种事都是私人的,并没必要非得先报给袁翦知道。沈云殊心领神会,笑道:“梅老先生赤心报国,在下真是无任钦佩。正好军中通译不足,水平亦是参差不齐,在下明日就上报袁大将军,择日请梅老先生开课。只是两位世兄既是无事,前来江浙总要与此地的读书人有些来往,若住客栈未免不便。今日既是在下先遇到老先生并两位世兄,少不得近水楼台先得月,要请到家中住几日了。舍弟也是一心向学,若能得两位世兄近前请教,实是幸事。不瞒老先生,在下虽是行伍之人,也晓得读书重要,亦想向两位世兄请教,还望两位不要嫌弃粗人。”他说着就喊五炼:“快遣人去客栈取梅老先生的行李,速回去将园子里的书斋收拾出来,请几位入住。”五炼不由得怔了怔。他刚才就在一边听着呢,梅汝清明明是婉拒了去沈府住啊,自己家大少爷这样,未免有点强人所难的意思了吧?沈云殊瞪了他一眼:“还不快去!”五炼一身好武艺,素来稳重可靠,就是在有些关节上不那么通透……许碧偷笑了一下,起身道:“既然这样,我先回去收拾书斋。”沈云殊就是要把人“强抢”进沈家呀,这样梅汝清就不必再向人解释为何会住进沈府了——没办法,秀才遇到兵嘛,除了被抢还能怎样?沈家这么大张旗鼓地跑去客栈搬行李,袁胜玄那边自然立刻就得了消息:“碰到了梅汝清父子?”“是。”他派去专门盯着沈云殊的属下回道,“沈大郎带着妻子外出,似是在茶楼里认出了梅家父子,之后说了几句话,就叫人去把梅家父子的行李全部搬进了沈府。梅汝清似是有些不愿,但沈大郎说,梅汝清通晓倭语,要请他在军中为斥侯们教授倭语。”梅汝清的大儒之名,不仅是他会做文章,还因为他自少年起就喜游历,去过不少地方。据说他走过的地方越多,就越感慨于语言不同的不便,因此自己不但学了不少地方方言,还学了夷语和北狄话,想不到如今连倭语也会说了。可是梅汝清学倭语……袁胜玄想一想这其中的含意,就觉得心里发沉。梅汝清当年学夷语,是为了劝夷人向汉,正是他在岭南的教化之功成就了他大儒之名;学北狄话那更不用说了,是因为北狄常年为患,只不过他还没去北狄,西北就被沈家平定了,所以这北狄话大概是没用上。那他现在又学了倭语,这只怕就代表了他本人的意思——他觉得倭寇必要为患。梅汝清一个人没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他很有些景从之人。就像司俨一道奏折上去,一串儿人跟在他后头弹其所弹一样,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总归他是能引导一股力量的,否则他又怎么会想着去娶司家一个庶女?如今梅汝清也是一样,那就难怪沈云殊像抢什么似的把人给先弄到了自己家里。且梅汝清还是皇后的族叔,他身后还站着梅家……袁胜玄揉了揉眉心。沈家父子最初来江浙的时候,袁家并没有很把他们放在眼里。谁都看得出来,皇帝是忌惮沈家在西北的势力,想借袁家之手削弱他们。开始事情也进行得十分顺利。沈家父子总共只带了五百余人,在江浙数万大军中根本掀不起浪花,甚至沈云殊自己都险些死了,若不是被冲喜救了一命……一想到冲喜,袁胜玄就有种想咆哮的冲动。沈云殊成亲那天,袁家都在等着看好戏。袁大少奶奶从沈家回来,兴高采烈地描述沈家如何用沈云安代为拜堂,以及娶进门的许氏虽然年轻貌美,却“看着就福薄,是个守寡的命”。结果呢?许氏进门,沈云殊的伤竟当真就好了。不仅如此,之后沈家竟还步步顺利,直到如今。袁胜玄原是个不信神佛命数的,可这会儿也忍不住要疑心一下,是不是那许氏真的命中旺夫?“不能再拖了……”袁胜玄喃喃自语。单是一个司俨,他应付起来已经有些吃力,再加上梅汝清,朝廷对倭患必然就会重视起来。现在当然还不怕什么,但再拖下去,谁知道沈家父子又会做出什么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