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 139. 地理(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139. 地理(九)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蚊子,人类的一生之敌,很不幸的是,人类的文明有断代,蚊子竟然没有。


在宋朝的时候,蚊子也叫做孑孓或者百鸟,唐代的时候用蝇蚊来代指过。


当然,这里叫蚊子,纯粹是一个被江思瑶带出来的口癖,大家也觉得这么称呼比较朗朗上口,更为生活化,就这么叫了。


苍蝇嘛,唐朝就有记录了,这虫就叫这个名字。


极其可怕的事情,毕竟华夏这么多年都从秦汉到现代社会了,但是蚊子、苍蝇丝毫没有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它们依旧一边对人类毫无帮助,一边顽强的生存着。


或许是因为,它们断代,人类也不知道?


朱熹想了想,点了点头,“是这样,它们似乎没什么用,或许是因为没什么天敌?根据生物学的生态链,蚊子、苍蝇的天敌,是蜘蛛?青蛙?”


会在家里养这些的也是少数,难怪人类会受到蚊虫的骚扰呢,主动创造了一个没有它们天敌的环境。


不对,这样就有些受害者有罪论了,果然还是蚊子的错。


昨晚上门窗没关严,导致家里有蚊虫的朱熹,也耐不住被叮咬的苦楚,选择出门买点驱蚊的香和涂抹的止痒的蚊香粉。


说来也怪,天书之前提到他朱熹的时候,评价有好有坏,这也是现在他风评有好有坏的原因之一。


好的会被他的追随者选择性相信,并努力宣传。


坏的也会被他的敌对势力选择性相信,并加大宣传力度。


不过暂时还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只要不管那些个窃窃私语。


在朱熹努力一个人买蚊香的时候,江思瑶在讲古人不熟悉的国外环境。


【说起来,元朝好好的江山打到快全球一统,让这个地球直接改名华夏球的时候突然不打,也有环境的问题。


元朝骑兵,生活的环境是大草原,草原上最难的不是夏天多热,而是冬天太冷。


嗯,所以御寒的东西极其好卖的,穿越了折腾点毛衣啊,棉衣啦,羽绒服什么的,我们直接封神好嘛?


隔壁的老大哥也是,冷是真的难扛,所以他们选择喝酒麻痹自己,喝酒的时候,身体会热,但是醉酒之后,可能和熊搏斗,也可能直接醉倒在路边。


和熊打架,实力强说不定能打过,到时候一觉睡醒,发现自己多了个熊熊小老弟,个头很大,毛很多,暖和极了,除了不会说人话。


而醉倒在路边,第二天能醒来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大部分直接冻成冰雕了。


这么一说,也不错,到时候在老大哥那开酒厂,原地买材料酿酒。原材料都是粮食,酿酒再怎么节约都是要花掉不少粮食的,吃的就那么多,酒多了,吃不起饭的就多了,简直是兵不血刃啊。


这个手段也是可以用在草原上的,对匈奴可以这么办,收他们的羊毛,反正我们多的是钱,对吧那个小宋?养羊的多了,养牛的就少了,做别的业务的也少了,这样,再有能力的可汗,也没办法了吧?


还可以学一下狡猾的管仲,高价收之后,突然不要了,让他们国内直接经济失衡。】


天书这些办法一个比一个狡猾,最后还拎出来管仲给自己当挡箭牌。


管仲自己都有些无奈,虽然天书听不到,但是不耽误他的吐槽,“这显然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狡猾了吧。”


你果然知道自己是个狡猾的人。


鲍叔牙心想。


鲍叔牙,一个和管仲以友情之名流传后世的人,从智商上来看是和管仲不相上下的人物,当然,他自认为比起管仲,自己还是要有良心的多。


但是咱们华夏人早就看穿了这样自谦且虚伪的说法,毕竟蛇鼠一窝,阿不,毕竟人以群分。


他们是一样的狡猾。


太狡猾了。


成吉思汗听了都觉得后怕,“南方人都是这么狡猾的,还好我们出来了。”


真是一个新奇的角度,但是成功说服了他的下属们。


而原本历史上,这个时候国内在经历着一些权力更迭的动荡,毕竟成吉思汗在外面久了,总有人开始动心思。


现在嘛,成吉思汗已经下定决心,死也要死在征战沙场的路上了,现在的蒙古帝国,未来的大元在和平更迭下一任。


对自己那些子子孙孙,成吉思汗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能及时派人跟在前线提供粮草就行。


无所谓这个粮草是在路上准备的,还是搜刮被打下来的国家的。


被帝国一致同意了,人和人之间,如果有相似点的话,那就是乘胜追击的好胜心。


很难有人在自己赢面不小的情况下选择放弃大好局势,更没有人在知道只要接着往下做就能当古往今来第一人的时候,还克制自己。


又不是傻子。


该争取的利益还是要争取的。


【话说远了,印度和草原的环境是有很大不同的,印度比内蒙要热的多,很多人不太能适应这样的热度的,所以大元会失败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人是血肉之躯,又不是钢铁铸就的机器人。】


钢铁还有熔点呢,江思瑶心想。


但是她这个话,在大元的士兵心里更像是,觉得他们没这个本事一样。


怎么可能!我们就是钢铁之躯,看到我们身上的铠甲了吗?那些不知道在叽哩哇啦些什么鸟语的人,他们有这么厉害吗?


显然是没有的,不然也不会一碰就赢了,切豆腐也不会更简单了。


蒙古能一路到印度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宋朝对各地的管控能力一般,所以不少地方都在踏踏实实地说着方言,这南北方的方言跟天书也没什么区别了。


蒙古人们被蒙在了鼓里,根本不懂,打着打着就出国了,这谁能理解。


所以啊,如果是嬴政时期,大家“车同轨,书同文”,说话尽量一个声儿,不就没有这种烦恼了。


嗯,说着玩的,可别真信。


士兵们的士气被江思瑶彻底激发出来,一时间竟然也不觉得有多热了,加上这里和天书展示的相似度极高,真的有河。


一时间天书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和可汗也差不多了,总之就是一个,信任度大大提高。


就是这河水有些脏,如果在以前,可能就直接喝了。


毕竟都是穷苦中过来的人,没有什么洁癖,正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但是现在不一样,他们都是受到了高中阶段的生物课感染的人。


“一看这个河水,细菌就会很多。”长相稚嫩的小兵皱着眉头,十分严肃。


“我觉得也是,那什么我们看不见的病毒,肯定在这河里游泳呢。”身边站着的男人憨憨的,也皱着眉,他们俩是兄弟来着,家里还留了一位小弟,照顾父母,这就是他们家的全部配置。


不知道家中的小弟如何,但是这两位是一直都还没成亲的,根本没钱成亲,而这些年一直跟在可汗东奔西走,努力征战四方,也根本没有时间,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在军营里面还有很多。


大元和秦朝也是有些相似之处的,嬴政的基业奠基人离不开老秦人,大元的沙场征战也离不开蒙古骑兵。


在建国初期被当做缝缝补补的砖块,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到了末期,这些人就像是“蒸发”了一样,找不到去处。


是蒸发了吗?是也不是。


一方面来说,不是他们自己想要蒸发的,秦朝不过三世,元朝更是百年间十多个皇帝,这么些时日,更不就来不及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在“需要”的时候,发现青黄不接,何其难受。


不过现在还没有这个担忧,家里有人,在战场上的就会有战斗的底气。


甚至和历史上不同,他们不再是没有个人思想的战斗兵器,在铠甲下面是有着智慧,也会为了国家,为了可汗英勇赴死的人。


他们听懂了天书讲的课,也会在平时用上。


就比如会把水煮开了在喝,煮之前还会小心翼翼沉淀,过滤杂质在煮。


“嗯,还好过滤了……”看到被沉淀下来的,被过滤出来的,在水里游动的“虫子”,大家都毛骨悚然,难以想象要是真的无知无觉喝了没有煮过的水,这些东西会在他们的肚子里怎么运动。


“呕……”一旦有人开始吐,就会有其他人接二连三跟着吐,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


不少人甚至怀疑,是有人故意在这个河里“投毒”,毕竟实在是脏的难以想象了。


当然,这是有些错怪印度了,根本没有这个机会,也没想着会有这么一些来自遥远的东方神秘古国的人来打他们。


都不知道,自然也不会提前下毒了,无稽之谈。


【印度在赤道以北,这和我们华夏是几乎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了,我们就没有赤道这个范围。


当然,如果成吉思汗努努力,说不定就有了,收集所有的气候,也挺好的嘛,收集癖狂喜。】


江思瑶这个话倒是戳中了不少皇帝的心思,讲道理,都当上皇帝了,什么人什么事情没见过?


好看的,更好看的,丑的,更丑的,这世面是见多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