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 134. 地理(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134. 地理(四)

  骂过的学习搭子是秦始皇[历史直播]

实则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江河湖海的水被污染,有三大罪魁祸首。


一个就是雨水,另外俩呢,是我们的生活污水,以及不合格排放的工业废水。


不过,不是雨水等于尿液的意思,毕竟雨水的形成大家也都知道,水分子在云朵中遇冷凝结,它最多是掉下来的时候,混合点空气中的灰尘。


尿是比水重的,会沉底,会被分解,不一定能在还纯粹的时候被蒸发走,更别提入了水之后,会被稀释成什么样子了。


包含酸雨在内,雨水的干净程度都是取决于空气质量的。


因为天书没说,很多人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且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


一场积极的,正向的,关于“禁止随地大小便”的提议。


一开始有些人对农业上的肥料问题没那么上心,觉得用农家肥也挺好,省时省力,那些农民如果非要更好的肥料,也可以自己做嘛,天书教的办法都是公开的。


官方供给的肥料确实会因地制宜,但是容不得出差错也是真的。


一旦因为个人原因搞没了,要么是靠人脉关系,各家匀匀,也不是不能凑合出来,只不过估计要被埋怨大半年。


要么就是干脆只用农家肥的,也不是不能种。


有些时候,官方主动承担的东西,且在别人眼里没什么利润的东西,还会得到抵制的东西,会参与的人就会极少。


而化肥不是别的东西,是需要有信任基础的。


田里的东西是农民生活的依靠,很少有人会轻易相信莫名其妙的东西,比起那些,经验会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很多商人,也正是知道这种“执迷不悟”,加上清楚农民身上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所以根本没有主动研究过化肥。


比起大剂量的用于农田的化肥,量少少,又只打高端局的,用在花草上的肥料更值得去研究。


要知道,现在这年头,附庸风雅的人有太多了。


而附庸风雅的渠道,诗词歌赋都需要自己学,是有门槛的,比起这些,买一座漂亮的房子,办个赏花宴,只需要付出金钱就行了。


虽然以前一直向钱看,但是现在总得考虑到自己的生活质量问题。


一些脑子转的快的皇帝,自然是会巧妙地利用这些事情的。


比如说刘彻,他很是自然地和上书要整顿城内整洁的人联手。


这联手是什么呢,这笔建设“公共厕所”的钱国家可以出,但是国家不会全出。


刘彻从天书中学会了很多东西,就比如说,天书展出的一些东西上,会有显著的品牌的名字,商标。


西汉时期实际上已经有类似的东西了,不过不是标注卖家,而是标注生产地。与其说是起宣传作用,不如说是承担责任。


不过,宋朝开始就已经有商标了,有比较知名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上,会有不同门店的各色标识。


刘彻也是在弹幕上和人沟通的时候,知道这是什么,可以怎么利用。


而弹幕内容也是大家共享的,刘彻知道,其他人也都知道。大汉现在的商标事业也算是开展地如火如荼了。


因为刘彻被天书叫做野猪的原因,所以猪的头像做商标的很多。


然而,画师的技术再高超,创作能力再巧妙,猪也不会多个鼻子少条腿,这些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商标独一无二的特性,吵到了刘彻面前。


刘彻才解决了数十只长相各异的猪的造型,顺便安排人指定了关于商标的法律,安排了关于商标的“专利权”的注册,就迎来了这件事。


之前那些人愿意用那么多钱,买通无数人把猪猪商标的案子送到了他刘彻的面前,这时候,在公测上建造商标,只是再出点钱,就有这种打广告的好事,想必应该也是很乐意的吧?


刘彻心里憋着气,给长安规划了足足八个公共厕所,东西南北分别两个,甚至将这样的安排布置了下去,定价也统一了,光明正大从那些富户手里收钱。


好消息,价格定的是真的高,能收上来的话,也是可以作为一整年的战备资金。


坏消息,还是错估了那些人的财力。


不久之后,刘彻在收上来的地方报纸上看到,在进行厕所建造大赛的时候,刘彻是真的蒙了。


或许,他们知道这是公厕?


知道,肯定知道,这来来往往的人,和臭气熏天的味道,有几个人不知道的?但是吧,这可是官方给的机会,还是城市的稀缺地标建筑。


别把公共厕所不当地标,一个城市按照大小规模,只能修建四个或者八个,时间门久了,不想记得位置也得记得。


所以,这些人为了这宣传做得好,在花钱买下了这个宣传机会之后,直接把国家建的简陋的茅草屋给推平了。


一个个大展身手,把平平无奇的公共厕所,修建成了很多平民进不起的样子。


比如什么用一块完整的巨石掏空,作为厕所的。


还有买了一颗巨树,依着树修建的。


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刘彻听到的时候都震惊了,有些事情,他都觉得,或许不应该做到这个程度吧。


但是那些人总能用接下来的事情让刘彻刷新自己的世界观。


一个公厕的修建,都能被他们玩出花来,太怪了,如果形象不是猪就更好了。


但是为了更多的钱入大汉的国库,刘彻还是松口了让他们用猪这件事。


只要他坚决否认,彘儿这个小名,野猪这个外号就和他没关系。


刘彻放弃了野猪,但是没有放弃龙,真龙天子这个称呼还是绝赞的,收上来的钱,大部分都上缴了国库,也有一小部分是直接进了刘彻的口袋。


刘彻掏钱给自己的宫殿又修了几只龙,看着心情都会好上很多。


刘彻的“自欺欺人”式解决方案,造福了大众。


江思瑶的掩耳盗铃式学习,也让古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机会。


【讲水,除了可以讲水循环之外,无可避免的就是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海水。


海水不是一尘不变地,也不是亳无规律地四处游荡,他们会十分稳定地按照既定方向,偶尔会有偏移,不过不会太多,进行大规模运动,做这种运动的海水也被叫做洋流。】


“洋流……就算是海水也在按照特定规律行动吗?”


说实话,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古人的冲击力理应是很大的,但是现在,就算是小孩也不会因为这些话产生动摇了。


朱熹,就是朱元璋想要认的祖宗,那位朱子。


他看着天书展示的洋流的样子,在纸上临摹下来,十分淡定。


在宋朝被天书指指点点说太怂的时候,朱熹很淡定;在天书说朱元璋的纵容让之后的他朱熹的学说成了砍向更弱者的刀的时候,朱熹很淡定;在天书让世界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时候,朱熹依旧淡定。


朱熹的理学世界观,实际上是和近代科学如出一辙的,他能接受科学的观点,是很正常的现象。


而朱熹本人,也是期待大宋会越来越好的。


他见识过官场黑暗,也了解过人心的险恶,甚至自己都赞同,大宋真的太怂了。


他很好,因为他依旧心系百姓,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也不算好,因为他有着被盖棺定论的“道德败坏”的点。


沈继祖弹劾他,不仅“纳尼姑为妾”,甚至“让守寡的儿媳怀孕”,更可怕的是,朱熹递上的奏折中,承认了并非是诬告。


在之后的余生,每天生活在谩骂之中,有极大的可能性,是直接被“骂死”的。


死之前据说是,端正衣冠,静待死亡的到临。


很怪,有这样的“污点”,在之后也依旧被明朝奉为座上宾,成为思想的先驱。


可能是在思想这块儿,也找不到比他更适合的人了。


现在的朱熹,还没有到晚年被骂的程度,他会记下天书的内容,只因为现在还在做地方官。


天书的每一项建议,朱熹都会结合自己治下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变,然后再实施下去。


结果好的话,还会递折子,未曾想彻底改变大宋,只想让更多的人,能有机会过上有选择的日子。


当然,天书也是对朱熹有影响的。


天书说朱元璋想要有他这么个先人,只因为自己的家室是代代贫农,想要有个比较显赫的来头,数来数去结果轮到了他朱熹。


朱熹认认真真地了解了大明的一切,写下了一封给朱元璋的信,借用一个医生的账号发了出去。


朱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能带给百姓更富足的生活,但是朱重八很特别,他是大明的希望。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封信,他现在才能这么悠闲地在家听天书讲这些神乎其技的事情。


他身上的官职被撸了。


两宋一共十八个皇帝,硬要算明君的话,即使是把宋太宗赵光义都算上去,宋宁宗都不能算。


宋宁宗大家都不认识,不过如果说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的背景,正是这位宋宁宗在位期间门,大家是不是就有一定的印象了。


一个荒淫的、受到权臣操纵的皇帝,或许也是有一些贡献,但是没办法把他拉到明君的位置上。


这样的皇帝,会因为一封信耿耿于怀到把人从官位上踹下去,就很合理了。


毕竟心思重些的,帝王心术玩的溜的,怎么都得笼络这个后世的朱子。


或者狠一些的,直接把人弄死,也没什么人会怀疑到他头上。


碌碌无为是这个样子的,亲自撸了朱熹的官职,现在很多读书人都在替朱熹说话。


但是朱熹却没有了这个再任职的气性。


他有了新的打算,他一个人即使做得再努力,当再好的官,都是有局限性的。


能帮助的人太少了,做出的决策也不能影响到其他人。


朱熹打算,教书!


开办一个学堂,用他现在的名气,开始教书。


一边教科举内容,一边教天书的内容,甚至专门开了自己的当官经验班。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