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 第10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节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第168章 海禁贾母哄着黛玉吃新下来做成的甜柿糕饼, 没有怎么在意,“我就告诉你别相信那些尼姑道士的,你看你嫂子, 都再不信他们了。心里有佛, 自己在家里有空念经经静静心,不一样好好的吗?要去庙里就添些香油钱就是了。这身子骨要是哪里不舒服, 还是得看大夫治病, 求神拜佛, 只求心安。黛玉这可是大好了,不若还是让张大夫看看,他的医术可是信得地过的。”她这样说着,已经打定主意要让人请张大夫来给黛玉仔细瞧瞧, 调养一番。老太太虽仍然信佛道神仙, 却不像以往那般虔诚,只因家里有了张大夫这个医师,之前又总有那些个尼姑道婆的事,这世上欺世盗名得太多。她偶尔才有闲来烦闷的时候, 也不用那些外人来讲些事儿给她听,贾赦随便给她讲讲真味馆里及扇子故事上的一些事就够了,东府那边儿时常有各种表演班子,从后花园子一走就过去了,随时都能散散,身边哪时候没好几个孩子,哪里有闲心去应付那些外人。她年龄一年年上来了, 也不用从那些人口中探听一下别家夫人的什么事。“母亲,你这话说的正是。”贾敏本也是拿来打开话头随口一说罢了,“这回您生辰,不知道哥哥孩子们又要怎么给您表演节目呢。”一想到上回,她就忍不住捂住嘴偷笑。贾母一听也是乐,“还说呢,你哥哥们都知道彩衣娱老,连你嫂子们都摆上了,你却怎么都不肯,还偷偷躲起来看,今年你也跟姑爷两人一起上去弹琴给我瞧,可不许再那样了!”“我知道了,母亲。”贾敏红了脸,她就是觉得有点丢脸,可没想老太太这样高兴。后来夫君也说她,不过是一家人自己乐呵,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他要是被外派,也不知道何时再能回到老人家跟前尽孝,能让她开心,就算是当个丑角又有何妨。故今年他们也准备了一个节目,到时候他吹箫她弹琴,合奏一曲。黛玉因是早产,天生身子不比宝玉美玉等康健,吃了小半块儿就有些吃不下。因在学堂里也会派发点心,先生又教不可以浪费,她有些犹豫得举着香软的甜柿饼时不时咬上那么一丁点。“小爷们姑娘们下学了。”一听这个,贾母忙道,“快把□□跟点心摆出来。”她指着已经头一个冲进屋里的圆圆对着贾敏道,“你看看,这表弟比表姐长得还高些呢。”贾敏还没答话,就见贾蓉领着宝玉美玉等给贾母跟她问安,先让孩子们都坐下,想着以往黛玉在贾府里也是精神活泼的多,不免有些心动,“老太太,不若我把黛玉……”可她又怎么舍得呢?要是如海一旦外任,她定然是要携子跟着去的,难道还把黛玉一个人留下不成吗?“什么?”贾母因圆圆撒娇想吃糖撒子没听清楚。“没什么,圆圆这是要吃什么?姑妈做给你吃。”贾敏已觉失言,也低头看向白嫩嫩的小圆圆,天气转凉,他穿着红色镶金边的小袄子,越发显得气色红润,可爱极了。圆圆才蹦起来要乐,贾母就否定了,“不行,小心牙疼。”她跟贾敏解释着,“前些个日子还哭呢,看来是要长牙了,张大夫说最近他们都不能多吃糖,免得到时候牙发出来不美观。”宝玉见黛玉吃得为难,就笑着道,“妹妹你这个倒好吃的,赏给我吃吧。”“那多谢表哥了。”黛玉便把手里的柿饼喂给宝玉吃,“我好些日子没过来,先生的故事讲到哪里了?上回我们一起做的画怎么样了呢?还有上回说要送我的玩意儿,你准备好了没有……”宝玉就先跳下榻从书包里把之前的画跟一个素梅缠枝花袋子取出来,与黛玉靠在一起拿给她瞧。一见宝玉对黛玉那样的好,史湘云又转过头去,贾蓉领着贾琮美玉说着什么,像是一会儿他那边园子里去踢球,说他爷爷见他喜欢,还准备了好些小弓小箭,问他们要不要过去玩。美玉一听就想去,贾琮是个爱凑热闹的,见她要去,自己也吼着要去,没过一会儿圆圆也溜过去跟他们凑成一团。大家不是有父母疼爱,就是有兄弟姐妹,唯独她……但她转眼又开心起来,也跟着大家一同说话玩笑。殿内。延载帝叫起贾政,挥退众人,“这下你可大胆而言了吧?”刚才延载帝几次让他起身,贾政都道不敢,他已经是敕他无罪。贾政这才缓缓站立而起,甚至是头一回直视君颜,但心里也只有啊,原来这就是他的君父,之后便是回想起他跟夫人与谋士及无数回心里的反复盘算的话,最后化为一句话,那便是,“请问皇上,想为何等帝皇?”“……何有此问?”延载帝不明白。贾政缓缓道,“天怜中国大地,数不计英雄豪杰都能在此逐鹿,称皇为王,以历为鉴,小人私将其分为四等。”“噢,这是哪四等?”延载帝好奇心大起,还从来没有人在他面前敢说这样的话。“有天命为皇者,他们多为始-皇帝,就算是略有不同,但他们大多谋略非常、一生波澜壮阔,每一步可说的都走的是金戈铁马,可说是天纵命定之开创之帝皇。”贾政继续道,“有运而为皇者,他们多被人推举而上,有时候甚至在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国之君,不明白自己如何去处理国家政事,他们并非没有智慧,而是面对天下,他们只有运,而无势。有开拓为皇者,为了收复失地雄壮国威,不停开拓进取。有保守为皇者,固地自守发展民生,多半能开创一世太平盛世。”延载帝玩味着,“那贾卿问朕,是何意呢?”“回皇上,侍君着忠心为上,以圣上您的旨意为马首是瞻,只要皇上告诉微臣,微臣方知道以后如何作为。”贾政低下头道,像夫人说的那样,一定要句实话,卖命干可以啊,别等到卖命干完了,人家随口招呼一句,嘿,你干错地方了!“朕要是想当天命为皇者呢?”延载帝有意为难一下贾政,本以为他这回来会是诉苦的,却没料到他先来问自己想当什么样的皇帝?真好笑,要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话……他当然想当一位被世人夸奖赞美的仁君圣君,但是朝廷如此,如此多的弊端,亏空、结党、营私种种不堪等,还时不时有天灾**,加之边境不稳,他有时担心自己会连一个守成之君都难当。“那贾政也会追随皇上开拓疆土。”贾政简直不知道如何形容心里奇妙的感觉,为什么夫人总能是猜中帝王的心思?先皇帝如此,眼下延载帝也是如此,难道夫人真是得蒙仙人抚顶,可透人心吗?不,这是不可能的,贾政顿时自行反驳,要是夫人有这么厉害,也不会到了生下宝玉美玉之后两人才开始互相认识似的。此时也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夫人跟谋士差不多想的一样,皇上改年号,又起用他去两广,只怕朝廷中要有大动作,有八成的可能是要推行新政,进行整治改革。八大总督除了两广、陕甘之外,早已经换上了延载帝的心腹大臣,而派他去两广,头一件事就是□□,在皇上没有腾出手来收拾南边的时候,他这个功臣后代就要稳住沿海南边,绝对不会允许闹出一点儿事来妨碍到皇上的其它动作。夫人就更激进一些,她直言道,从来都是成者王,败者寇。只要皇上肯让他们在两广扎下根,能将周边的岛屿收复,加入朝廷的万里疆域,那么贾家又再会是辉煌的一代,可要是他们失败了,做得不好,引起了农民起义之类的事,贾家就是一败涂地。皇上有点良心的话,降职罚俸,若是帝王疑心私心一起,贾家抄家没族也不是没可能的。可怎么敢问皇上,有没有心呢?“……此事再议吧。”延载帝就是心动了一下,更多是想到如今地盘上的事,“你既然愿意去两广?又为何让女儿跟朕的皇儿闹脾气?”贾政严肃道,“皇上,这个微臣不知。”延载帝离言一乐,“你还不知,你自家的事,怎么可能不知道?”“家中不论任何大事,都由微臣做主,可一切小事,都由微臣夫人做主。”贾政坦言道,“女儿亲事由皇后娘娘所赐,女儿嫁妆都要由微臣的俸禄中扣除,其余微末小节,微臣不知。”“哈哈哈,好一个男主外女主内。好了,你好好说说吧,如果你去了两广,当如何?”延载帝竟不知道贾政又惧内起来,看来女儿要嫁王妃,他也给予了自家夫人更多尊重,这倒是极好的品德。未曾一朝得志,就想着……啧,这一对比,就越发显得自己的儿子没担当没人性,简直是让人可恼!贾政深吸一口长气,让自己缓缓答出,“微臣会大力开发对外贸易。”“……你想开海禁?”延载帝危险得眯起了眼睛。作者有话要说:加更效果不佳,嘤嘤嘤,哭卿卿的鱼。(皇上的奏折有时候好好笑啊,特别是雍正帝的,那叫一个话痨哈哈哈哈~大家搜索一下就知道~)——就是因为看得太开心,所以今天,很可能没有加更了。如果有那也会比较晚,大家不要等了,明天再来看吧,摸摸哒~第169章 如狼“不好意思, 宗人令大人,皇上正忙着呢,怕是没空见您, 要不您改日再来吧。”奏事太监见是虞汝刚, 才挥动了下尘拂出声提醒。虞汝刚手里托着几份奏报,他从袖里掏出张银票, “秦公公, 这里面到底是谁, 不知道我在这儿稍等一会儿,可能见到皇上?”秦公公快速收了银票犹豫着道,“怕是不行呢。”有些话他可不敢明说,他是知道皇上见得是谁, 但能告诉他嘛!就是收了这点钱, 也就最多告诉告诉他,别让他在这儿白等罢了。虞汝刚无奈,只得转身离去,恰好遇到了同来奏事的, 太傅王钦若,就在一旁稍站了站。果然未过一刻王钦若也一脸悻悻地回走了过来。“太傅大人有礼了。”虞汝刚揖手道。王钦若一抬头见是他,也拱手道,“宗令大人有礼。”两人都被拒之殿外,无法面圣,心里不免生出惺惺相惜之意,便一同携手而出。一路上共叙谈话, 慢悠悠的走至宫门口后告别各自上轿。轿才开始走动,竟然见是贾政从里匆忙而出。原来是他!虞汝刚一见贾政心中窝火。当初女儿进宫参选,明明会被许配给诚郡王的,不料到底宫中生事!女儿竟是嫁给了新科进士,他堂堂一品宗人令,掌管皇族属籍,修辑玉牒,奠昭穆,序爵禄,丽派别,申教诫,议赏罚,承陵庙祀之事,女儿竟只嫁给了一个区区无名小辈。这让他心中如何能不恼怒,更让他心生惶恐的是,自此之后,皇上不知道为什么渐渐将他部分事务转至礼部。以往每月一回,起码能面圣一次,如今却是三番几次求见不成,无法单独面圣见君,不知君心何意,他十足惶惶不安。对比他的渐日忧愁,而贾政却越发如日中天,从山西回来,便做了三品大员,可参与朝政,为堂上言官;又有女儿,将嫁与仪郡王为正妃。虽说本来贾家就是天下望族,如同庞然大物,贾史王薛金陵同出的四大家族,一直以来都联络有亲,互助互望,比起他虞家可不知道高了多少,甚至底蕴越发深厚,可渐渐贾家竟又比王家更胜一筹,完全不似以往只是若隐若现,像已经从沉睡中起身的雄狮一般。让人心生不解的是皇上居然对此视而不见,按理来说,对于这样的累功之封勋旧部,皇上应该只会看着他们死,怎么会任由他们再次脱颖而出呢?就连贾王之间,更加联系亲密,最近更是再次与王家联姻这样的营结朋党之事,居然也毫无表示!这种猜测不透的无力感,让虞汝刚越发觉得如履薄冰。这些政事却还罢了,更让虞汝刚窝火的是,他家居然上了百坊集的黑名单!堂堂宗人令的家人居然从那里买不到任何东西,这摆明了是有意针对。但他却拿它没办法,只因为谁都知道,这个百坊集是贾家二太太王夫人开的。甚至百坊集也明明白白告诉他家人理由,当初在宫里虞家小姐平白无故得就针对他们贾家的大小姐,既然如此,为了避免他们虞家要在他们这里花银钱不说,也防着万一虞家还自己往里面添点什么东西,又说是百坊集的东西不好要害人,再来挑事生衅!这话听着就气人,难道虞家行事会这么卑劣吗?原来买不到还没什么关系,他家不卖可以买别家,可自从宫里传出皇后娘娘也在用某种什么女人用的护肤品之后,那可不得了,家里的女人们更有意见,凭什么她们连买都不能去买?虽说大家都在抢,能不能抢到也要凭运气,可她们怎么连买都不行了?本来女儿被记在长公主名下,应该被封为县主或者郡主的,长公主去的时候,就算是封地也会留下一部分给她,可没想到皇上居然都收了回去,他苦心与诚郡王结好,最后连女儿的终身都赔上去……贾政不过因为女儿一件小事就记恨如此,实在是毫无肚量,十足小气之人!可就是这样的人,居然可以面圣,他却被拒之门外,这让他心里越发难受起来。王钦若放下轿帘,看着贾政不禁心有所思。他先为太常丞,后判三司,会慎情度势被先皇提拔为翰林学士,任过西川安抚使,当今皇上即位后,提拔他为左议大夫,可参知政事,只差一步,他将可以位至三公,或为太傅太保,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但不知道为何,最近皇上却一再忽略他的奏折,对于他的政见与建议时常不予采纳,这几日,更是连面圣的机会都没有了。他双手紧握成拳,难道他与诚郡王的私密联系,已经被发现了吗?他王钦若何尝不知虽然皇上未立太子,但太子多出于正宫,皇长子显郡王仪表非凡,聪敏好学,太子之位十有□□会归属于他。但王钦若就是想搏那个十中一二的从龙之功!显郡王不需要招揽,就自然会有人前扑后涌得去站在他身后,如何能显出他来?但诚郡王就不同了,他虽是皇上第一宠爱之人贤妃之子,但他想要的一切都不会像中宫之子那样理所当然,他要自己去争去夺,甚至去抢!比起泯于众人,他更喜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在这之前,他可不能轻易倒下去。王钦若想着,不知道贾家的门路,好不好进?贾政匆匆回来就赶紧来找王桂枝,把原本在抱厦听差的管事婆子们都吓得把头低低得缩在一处,来的人多,躲也没处躲。“夫人,我有事要问你。”王桂枝见他如此焦急,心里有些好笑,才想从榻上站起身来,就被贾政一把搂起往屋里走去,她就真羞涩了,小声抗议道,“别这样,还有别人呢。”他哪里还管得了下人们怎么看?贾政一回到屋里就连问了好几个问题,“那个什么有枪有炮的国家到底叫什么?离我们这里有多远?他们的皇位继承制是怎么弄的?所谓皇族都真的只是有兵权的普通士族吗?还有……”……一来十万个为什么?她哪里知道啊,王桂枝顿时语结,“我,我哪里知道啊?老爷你怎么了?怎么突然问起这些事来了?”“皇上问呢!你怎么不知道呢?这些不都是你告诉我的吗?”贾政有些傻眼了,他深信不疑的事,夫人怎么突然就说不知道了呢?一想到他还跟皇上大放厥词,滔滔不绝得说着皇上有如井底之蛙,只能看着眼皮子底下一小块儿地方(原话当然不是这样,是经过修辞美化的),他顿时觉得遍体通寒。王桂枝看他脸色都青了,赶紧扶他坐下,“你别急啊,皇上到底是怎么问的?你好好跟我说说,我才好回复你不是?”她听着听着就觉得有些不对,忙叫停道,“不是在说海禁吗?你怎么提到了弹簧?还有火-枪,大炮的?”这可不能怪她啊,明明是他自己说偏了的。贾政急道,“这还是说为什么要提弹簧的时候吗?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那不是说到海禁的时候,被皇上问得有点心虚,准备不足就下意识跟夫人似得转移话题了……他还是瞪了一眼夫人,还不是她总在自己耳边说这些,加上两人打从山西回来之后,夫妻之间感情更加和谐,夜里不时有私语之时,互相交流得多了,他就沾染了点夫人的“坏习惯”。不管在说什么,总之一被问到了不说服别人,那话是绝对不会停的,这个不会说就转移到另外别的,总之似理非理的长篇大论,气势为上。“还能怎么办,海的那一头那么远,想怎么办?赶紧造船看能不能追上人家呗?”王桂枝被问急了,再次开展起她的‘忽悠’**。“皇上不就是想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吗?那肯定不会有假啊,但是人家离得那么远,马上觉得要打过来也不至于,但是防范于未然是肯定的。首先第一件要事就要是恢复前朝被受到巨大打击的造船业。”王桂枝一提到这个简直是非常有意见,怎么能就历史遗留问题而因噎废食呢?她仔细问过一个老船工之后,才知道如今的大船最高才三层!三层能干什么?她虽然不懂得轮船是怎么造的,可想想没有一定的重量吃水,这船不是有点风就被刮跑了吗?那还怎么可能去想去的地方?根本到达不了上目的地!那她让人去航海,不是去探海,而是让人命去送海了!“你想想,大海无边无际,若是没有能够抵挡风浪的大船,如何能保护我们那么长的海岸边境线,真有他国从海上来袭怎么办?人家的船大,上面能装大炮,陆上打不过人家就上船跑了,我们小船怎么跟别人拼?再说没有好船,怎么能把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恢复,以商业打开其它各国的航道,暗自里打探他国消息呢?”王桂枝激动道,“我们的海岸线足足有3.2万公里,漕运这般发达,居然只有水军没有海军,真得以为自己是泱泱大国,无人敢犯吗?那为什么前朝为了防止倭乱,居然连高头船都不许造,还不许国人出国?”以她的智慧很想明白,但这并不打扰她的义愤,“实力不够强就想办法增强,打不过就练,怎么能干脆把门关起来,不但对自己,还对着孩子们说,不许出去噢,出去要挨打噢。”她看向贾政,“我是个女人,都从来没有想过这样教导孩子。实在是太没有骨气了!一时失败不可能,可怕的是,就因为一次两次失败就再也不努力了,如果大家都跟着这样的话,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加深学问,积累财富,那不是饿不死就行了吗?”贾政再次被说服。“夫人继续说。”“要造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要有木材啊,合胶等,还得有积年跟通得木料材质跟如何减震的造船人才……就算船造出来了,也不是一时马上就能出海的,还得检查这是其一,更重要是的人。虽然大家言语不通,就算是到了某地,无法交流做生意我们就不定会吃亏受骗,打听到的消息也就不知道真假;还有茫茫大海,没有航海师也不行,单是凭着指南针不够,天气风浪等都要会瞧,还有医者厨子食物等,不像内陆,总能找得到地方补给加水,海水都是咸的,根本不能直接喝,喝了只后越喝越渴……”翌日早朝过后,听罢贾政修改打磨后的答语。延载帝若有所思着,“宁愿教子如狼,不要宠子如羊?”“是,皇上。”贾政挺身长立,昂然应之。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有一段君臣相谈的话,但是我自己读着很尴尬,文学功底不强,还是免了吧~第170章 强敌“你可知道朝廷为什么要开启海禁?”延载帝又问。贾政回道, “微臣想来,归总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要抵番货, 让本国商品更利用销售, 重视本土经营。二是防止边境互通消息,以免前朝旧臣故民生事, 造成混乱。”“这两样都不重要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