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 第8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3节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王桂枝要修拜月楼,其实只是想为自己想打开海外市场找个借口,就算是一时她发明不了蒸汽机(怎么当时没多看看科技频道呢?),但她起码可以先以商路打开消息之窗,让她所在有这个国家不会错过一起腾飞的时刻。只要形成了巨大的利益琏环,就算是一国之君想关,只怕到时候也关不上!元春自己提着裙扶着帽子跟在后头,那时也不知道她娘俩儿正说到了什么,母亲就说要让自己有一个最风光的及笄之礼,让她以直尺等工笔做画设计,跟墨家的许伯商量之后,先去了应县考察,最后又画出一个比她的初稿更加瑰丽精巧的八角拜月楼,说是楼其实是塔,设计为十二层,许伯说他很有信心,建筑出比应县木塔更高的木塔。今日母亲一说要来看看,她也就迫不及待得跟来了。“不错。”王桂枝称赞着,据许伯介绍,整塔所有的主柱、斗拱、木环、深架等等都只会为木头以各种笋铆,铆榫咬合而成。到时候她会非常不要脸的将自己跟女儿的画像悬挂在塔里的,嘿嘿嘿。看着不少工匠们正忙活得热火朝天,甚至远一点有两个锯木师傅脱去了外衣,露出结实有力淌着汗水的胸膛,王桂枝倒还没什么,就见乔岩雪慌张得赶紧让人叫他们把衣服都穿起来,她才意识到不是很对,赶紧回过头牵住元春的手,轻轻捏一下,“没事的。”看到了就看到了,这有什么,量这里没有一个人敢传出去。元春根本没看清,但到底女儿家对于这方面还是害羞的,她低下头小声道,“我知道的,母亲。”“明日就是中秋了,就放他们三日假,我这里不着急。”王桂枝又让彩云记下来,让许伯统计下这里的人数,每人两个月饼过节。她这趟主要目的是见元春想看看就才来的,顺便见一下乔岩雪,境外木材生意能发展起来就好。回到马车上,两人取下帷帽,元春的脸还是有些泛红,却是看着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的激动,“母亲,我还想画那样的画儿。”她想到了之前为山西学院起稿出图的山子野老先生,山西学院她也跟着母亲扮成男装跟哥哥一路去参观过的,比起她这个没有许伯帮助根本不可能成形的拜月楼强的可是不知道多少。“啊?你是说,写真画?”王桂枝说出来见元春面有疑惑,对了,“工笔画!”元春却又笑了,“母亲你说写真,那是挺体贴的,何必工笔呢。写真二字就很好。”她抱着母亲的胳膊,“明日父亲一定会放假了吧,祖母过生日,我们遥祝她一杯的时候,父亲就忙得不在家,中秋明月夜,应是团圆节,也应该陪陪我们这些家人了。”“应该是的,他不是说要带我们去中秋华礼节嘛,我也买了好些烟花炮筒子,到时候我们一家人玩着看着,好不好呀?”王桂枝道。元春难得乐得拍手道,“好好好。”要是父亲能带他们出去玩,那可是她出生到现在的头一回呢。贾政颇有些为难得看着元康,这位仪郡王行事不羁,颇有些跳脱,好在真是天纵其才,博学杂收不说,可堪是过目不忘,他也不是喜爱争长斗短之人,故此相处半年还算融洽。“怎么样?贾大人,你给我安排了那么多的活儿,那中秋华礼就得带着我去了吧。”元康拿茶盖轻轻拔茶,嗅着茶香,山西官府的这些东西都是“样品”,因为贾政不许收礼,所以这些商人们只好变着法儿,以货物要收税几何,不知道如何判定为由送来“样品”。“郡王相邀,实不应辞,可下官已经答应了家人,到时候会与他们一同中秋赏月。”贾政头一回拒绝了元康,这半年来他也算看明白了,这位仪郡王年龄虽少,但凤子龙孙,比他那可是超之多也,再说他自有圣父圣母,又不会再碍他的事,自然要随他自己便易,免去自己的操心。元康微蹙了下眉头,中秋中秋,他当然也知道是合家团圆的时候,他忽然道,“那我不管,要不你就跟我去,要不,我跟你一起去?”说来也奇怪,上回明明在山西学院见过贾夫人对他很是欣赏的,可这么大半年过去,就连王春道也提过自己又见着贾夫人了,可他居然一回也没见着!这是何道理?无缘无故地,真是奇怪?难道他的身份让贾夫人感到不自在?“这……”贾政越发觉得为难,一家人能够随意,仪郡王若是去了,如何能欢快得起来呢?可是要出言而肥?“怎么?我跟你们一家人过中秋,不配吗?”元康佯怒着。贾政只好接受,“下官岂敢,请郡王与下官一家中秋同游。”“这还差不多。”元康点了点头。看贾政离开,元康就让秦保准备出一份中秋节礼来,“都挑些精致上好的。”“是。”秦保答应着,想着主子肯定是寂寞了,想娘娘想皇上想京城了,让仆从们准备礼物,他就拿出笔墨,努力让自己往端正里一笔一画得写着,今日,因逢中秋,主子甚是想念皇后娘娘,想念显郡王,想念皇上,口中祝祷,还有时忧叹,远眺东方,定是……没办法,爷怎么都不敢写,皇后娘娘又想儿子,就只好他这个半调子奴才来写了。贾政回到家里,把这事儿告诉正兴冲冲一个当“模特”一个当画家的母女俩的时候,王桂枝跟元春的脸色都有些微妙起来。作者有话要说:王桂枝:啊呵,这小子怎么又出现了!把肥鱼专门摆在猫面前想逗她伸爪子吗?元春:哼,总是打乱她家还不算,中秋也要出来凑热闹?第134章 中书王桂枝看着女儿温顺得退下, 才对着贾政抱怨着,“中秋节你怎么能让外人来呢?”“人家是皇子, 又是郡王,还是我的上官……再说了,也不过是个半大孩子,我怎么能拒绝他呢?”贾政分说着, “再说我们都是离家之子, 在中秋佳节之即,互相照顾一下不是情份嘛。”是啊,这样说挺有道理, 王桂枝虽然觉得有些扫兴,但也只好接受, 毕竟她有那样的心思, 人家是不知情的,她对待仪郡王,也就应该是正常相处才对。“知道啦, 到时候加多一道围屏就是了。”王桂枝瞬间决定把墨老太太跟墨天也叫上, 这半年来跟一些太原官员的夫人们也有些交际, 但毕竟仪郡王身份不同, 还是免了邀请她们吧。“老爷, 您快看, 咱们女儿画的画像多好,像我吧。”本来就元春一直在进行学习之中,虽然四艺楼没有再继续开放, 可那些先生们王桂枝都是财大气粗的全部保留了,让他们专心一意得教导元春,就算是离开山西,也准备带着他们走。元春也确实有天份,在她说了仿真之后,她便先从工笔画的白描先行加改,粗画了一个框架出来之后,才细细描画她觉得最熟悉的人物。虽然像是有些地方,王桂枝看着还是有种被艺术加工过的感觉,但比起从唐时就流传下来那种仕女画法,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贾政凑近一看,睁大了眼,“确实是很像,这比宫里的洋画师画的还好啊。”他不禁细细观评起来,有女如此,父复何求啊。“画的好吧,我打算让元春把画笔画纸带上,到时候把咱们一家人中秋赏月的景先白描下来,然后再慢慢点抹填色的。”王桂枝美滋滋得,没有照相机,有个仿真画也不错,她已经决定挑几个擅长工笔细描的画家专门往这方面发展,到时候多多作画。“知道你们委屈了,等咱们回京,我一定好好带你们去玩玩,逛逛,好不好?”贾政道。“怎么?我们真的过完年就会离开山西了吗?已经确定了?”王桂枝听话听音,小心放下画棚问道。贾政坐下来啜了一口茶,“应该会是这样,马上就会秋收,按照各州县送上来的预收折子来看,保守点估计也能马马虎虎将亏空填补完成了,再加上年尾的商税等,圣上交代给我的事,已经办好了。”“唉,真可惜啊,要是能在山西多呆几年就好了。”王桂枝不太明白朝廷的这种回避制度,却清楚如今他们一家人小命也不过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儿。毕竟皇上要是想针对一个人,欲加之罪何必无词?更何况皇上的眼色,多得是人去揣摩,他甚至不用染上一点儿污名,自然有他的马前卒去办。要时刻记得谨慎小心,是她上辈子到如今都记得的老实人存在之法的要则之一。也许老实人不论在什么时候,看起来都不会是最风光,最让人注目的一个,可就算是有很多被欺负了的老实人们,他们在很多时候,却也是会活到最后的。一时的输赢,能代表得了什么呢?王桂枝一想到不在山西除了可能没办法在拜月楼为元春举行及笈之礼之外,暂时还没有别的影响,而且说不定贾政又会被派到哪个地方去,不是又有见证到那方的风土人情吗?立马又开心起来,“这回您会被派去哪里?河南?湖北?广西?”贾政看夫人从沮丧立马变到期待,也不禁为她迅速转变心态的自在宽松而觉得舒心起来,“师爷们跟内兄都推测,我可以会被先调入京里做个堂官,非常有可能只是个闲差。”“嗯?为什么?”王桂枝再也不能理解了,就像在公司,你确实明知道自己拼不过boss的子女,但有能力的起码也会得到重任啊,哪个老板居然会糊涂到把功臣暗中发配呢。“太过分了!”“哎,夫人,你这就是误会了,若真是如此,就是圣上对于我,对于贾门的一片爱护之心啊。”贾政拉过夫人的手,让她坐到自己身旁,细细解释给她听。毕竟打从来到山西之后,夫人对他的支持与帮助是他能够成功完成皇令的最大保障,一开始若无夫人以所有嫁妆财力来帮他搭起架子,以后又哪里能顺利得让他言出必行。再说夫人自来都有分寸,他渐渐也习惯了把一些事告诉她,跟她商量。元春回到屋里,才想到应该把画也一同拿回来继续,便让南吕去取,不料南吕却脸红红回来小声道,“大小姐,老爷跟太太说话呢。”“噢,那就算了。”元春无所谓走到自己的绣棚面前,捡起之前以苏绣针法绣了大半的白猫图,但是再行针,怎么也觉得这个猫不够灵动,就像是已经有了新的思路,怎么也没办法按照旧的花样来针绣了。“银绣,这个你帮我绣完它吧。”但母亲一直言传身教,凡事都不可半途而废,特别是会造成浪费的情况。就跟弟弟妹妹们要吃点心,那当然可以,但是为了贪多,什么都只咬一口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之前有个丫头一心只知道巴结美玉,让母亲知道之后,不但罚了那丫头,也罚了美玉五天都不许吃点心。也许美玉只是懵懵懂懂,但母亲说的话她却记在了心上。像他们出生在这样的家世之中,别说吃几道点心,就是咽金噎玉也不是负担不起,可与真正享受得去吃喝不同,拥有再多,也不是可以肆意浪费的理由。“是,姑娘。”银绣拿起来拿手指描了描却有些为难,姑娘的活儿也精细亮眼,却不是她擅长的绣法,“姑娘,这是以苏绣针法起的,都成了大半了,我只懂得京绣。”到时候姑娘好好一幅白猫扑蝶图让她绣差了可怎么是好。南吕瞧了,便笑道,“不若让金师傅帮忙绣吧,这苏绣也正是她教咱家小姐不是嘛。”“那行,你收起来到时候请金师傅帮忙绣。”元春拿起绵白纸,用母亲给她的硬铅笔来打底稿。到了中秋这日,太原城中的商户们早就准备好齐足的商物,就等着一会儿参加从白山而下至太原城钟楼的中秋华礼的游客们。灯火如龙,于黑暗中显亮出一条亮眼的灯河。就算是贫苦人家的,也能牵着孩子的手,引着家人们出来游览一番,偶尔路过卖糖丸小串儿跟炸糕炸丸子的,因一份售卖不过一两文,见是过节,也愿意买给小孩子们,这条灯火之下,便是人来人往,热热闹闹。有个卖烤小土豆串的大娘生意红火,且准备得不多,一会儿便卖完了干脆收拾起了东西,“走,把东西寄放在你表舅家里,咱们也去逛逛。”“许婆子,生意就不做了?一会儿小心你还要倒贴钱出去。”身边有人就笑道。许婆子一拍自己腰间的荷包道,“倒贴就倒贴,听说珍宝坊有种月饼糕点,是布政司夫人从京里带来的,就中秋才有得卖,一人购买两个,我也得看看,能买得着不。”“哈哈哈,那你肯定买不着,珍宝坊下响的时候就贴出喜纸说全部售出,头一回闭了门。”“啧,那真是遗憾,我今年是知道的晚了,明年我肯定让我家小子早早去排队。”“那月饼的味道真是不错,我公公会点瓦木手艺,夫人要给女儿修拜月楼,之前乔大商人想赶工就把他也找了去,结果夫人来了,反复交待安全为上,不用操之过急,还一人发了两块,我们一家人一人分得一点儿,啧啧啧,那可真是好吃啊。”“有门手艺就是好!”“唉,有门手艺是还不错,可没有我们村里的王家能干,听说他家有门传媳不传女的好手艺,在夫人生辰哪天送了份礼,就被夫人看中了。如今想当他家儿媳妇的,都不知道请了多少媒婆去呢。”“你说那个王大粗?我了个乖乖,他一顿能吃八个人的饭,之前谁敢跟他家议亲啊。这下子可有了出息翻身了。”“那可不是嘛。”再没说两句,又不时有人要东要西,许婆子便点头示意,自己领着小孙子也逛开来,见到小孙子眼馋的东西,也不小气得买给他吃。时不时有官府里的人来指导他们种地,还卖给他们那个基肥,今年家里的庄稼长得都好,就是试行的这个土芋种的少了,明年还能多种一些,要不再开些荒地,可开荒地不要钱,买树种却要钱的……这些小个子的本来想着自己家吃的,她不过随着对门大婶一起来试着摆摆,没想到刷上酱用签子一串,倒也好卖。小观楼三楼此时也是以围屏分为两桌,可以随意欣赏着舞台上的表演节目,也能转过再上楼去赏月,或者就于桌上与亲友举杯共饮,品尝佳肴。元康好奇得看着青白圆瓷坛上贴着男儿酒三个字的酒,“贾大人,难道今日我不能饮上一杯了吗?”这酒只有博味楼有得卖,上回山西学院他错过之后,再来博味楼,身份已经被拆穿,就被交代不许卖烈酒给他,故到如今他都未曾一试此酒。贾政哈哈一笑,“郡王若要试,还请再等等,一会儿错过烟花大会,那就太遗憾了。”“那一会儿定要多饮几杯。”元康便道,贾珠正要说什么,就听到屏风那边传来婴儿啼哭之声,不由关切得望了过去,他如今也是当父亲的人了!李纨便站起来抱着哄,好一会儿也没能停下来,王桂枝正要起身,就看到元春小声提醒着李纨,“嫂子,小侄儿肯定是拉了,您到那边去换洗下,肯定就不会哭闹了。”“是。”李纨感激得看了一眼元春,她看着太太生了好几个孩子,个个都健身得好好的,弄得她还以为带一个孩子这么容易呢,这事轮到她自己身上,就有点慌了手脚了。王桂枝便假装不知道,自己的头一个孩子,儿媳妇有些紧张是再所难免,她愿意不假他人之手,亲力亲为,她也不好力劝,只拿眼色示意美玉的奶娘去指点一下。美玉宝玉圆圆,墨天此时一人都有了一个单筒望远镜,你说我的他说她的,互相玩闹着正开心。“墨老太太,您尝尝我这个点心。”王桂枝看元春也让弟妹们的大呼小叫引起了来兴趣,从丫环手上拿过单筒望远镜要看却被美玉推开换上自己的,就转过头请墨家老太太动筷。墨老太太正细细品尝着呢,“等我品完这道踏雪春梅。”元康看那边热闹,以为舞台有什么好节目,也走到栏杆旁,举目望去,却并不能看得清楚,心中有些疑惑,就听到一管翠环相击之声吩咐道,“把这个送过去。”一会儿秦保就捧上来一个望远镜给他,显然是她猜到他走过来亦是观赏之意。真是兰质惠心,元康托举入眼,果然就能看得清楚不少。最后贾政、贾珠连同元康都被男儿酒击倒,由人背扶着各自归家,留下王桂枝领着儿女们,痛快看玩了一个通宵。十月末,秋菊傲骨,山西秋收结束,硕果累累,仪郡王元康以山西巡抚的身份,代山西所有官员上喜报奏于皇上。皇上于大朝会正式宣布,“山西已经如数填补完亏空,请其它各省会也加快自己的行动。”另下令,提山西布政司贾政于中书侍郎堂官。作者有话要说:堂官:于京城拥有上朝行走权利的官员。ps:我于之前大姨妈结束,结果今天突然又有出血的情况,初步诊断有可能是排卵期出血。说出来不是为了让各位小天使们同情什么的,而是告知最近更新可能会不太稳定,就算能维持日更,也可能无法出现加更的情况。(当然也有可能有如果去检查之后发现并不是什么大事……)算是提前给大家一个请假条吧。爱大家,么么哒。第135章 道明早就有准备的贾政一家倒还好, 可圣旨三百里快马送至山西,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就连仪郡王元康也非常意外,他以为就凭他所上的那些折子,父皇最少也会应该在他仍然处于山西巡抚位置上的时候,让贾政继续当山西的布政司, 真是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快, 嘶,难道是狡兔死走狗烹?不不,不会是这样的, 元康坐下来把玩了一下单筒望远镜,果然, 是要重用了吗?是准备把贾政留到父皇进行下一步计划的时候再搬出来用, 所以才让他急流勇退,同时也算是考验他的忠心与心性。秦保却有些为难得看着主子袖子只露出一个角儿的手帕,也不知道爷是怎么想的, 明知道这东西只不过是那时候临时做垫意思一下, 居然连帕子带东西都给留下来了!这单筒望远望倒还罢了, 收着贾大人家姑娘的帕子算是怎么回事!人家女儿家肯定也不好意思要, 虽然这帕子全然就是一幅白猫戏蝶图, 并无其它印信, 可这样,这样不太好啊!“主子,贾大人都要回京了, 咱们也得准备些礼物带回去给陛下,娘娘们吧。”秦保犹豫着开口道。元康点点头,“应该啊,你就选一些新奇的玩意儿给母后,反正是我送的,她一宫之母,缺谁也不可能缺了她的,什么东西她都会高兴的。给父皇就把那个山西试验田官员们的试种记录给一本,我再抄上一些民间制作土芋的办法,这个不挑地,嫩叶子人也能吃,就算长老一些藤也能喂猪,据说上心的人一年还能种两季呢,这种东西父皇应该最感兴趣。哥哥嘛……”元康拿望远镜轻轻击打着手站起来走了几步才道,“把我交往的那些山西学子名单,与今年我觉得有兴趣能够中举的人资料告诉他。另外加上一些山西学院几位学者商量出来印制的书籍。”“是……”秦保还站着没动。元康扫他一眼,“怎么?”“那个,爷,我看那块绣件当成手帕实在太可惜了,毕竟是双面绣,那猫眼儿绣得多活灵活现啊。”秦保极力夸赞着,“不如把这个装成上好的檀屏送给皇后娘娘吧。”“噢,你说的倒是挺对的,可惜,爷我也很喜欢这帕子呢。”元康笑着就突然板起了脸,“还不赶紧去办正事。”“是。”秦保只好恭身退下。难道爷就喜欢上贾家的大小姐了?不能吧?他们俩可是连面都没见过啊!也许真是喜欢那绣品?反正上面也没名字,谁也不会知道东西是谁绣的,就当是贾家孝敬郡王了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