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 第5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节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

“他新官上任要烧火立威,又要弥补亏空,到时候肯定会狠狠刮地皮的。”“我们的日子可难过罗……最防官折儿孙福,难副人称父母官啊。”有人还酸了句文。“说的是啊,这头要支出去,咱们自家里是业大摊子大,多少张嘴等着吃饭呢……”现官还要现管,这上下左右,让人发愁啊。闹了一会儿,乔岩雪才让大家静一静,“大家不要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唉哟,对不住对不住,乔大爷您快说。”“快快请讲。”乔岩雪道,“我京里的掌柜细心查访过了,说贾大人为人谨慎,十分谦恭厚道,而且有向农之意,之前都自请去户部,但皇上没有同意。这次来,我大胆猜测,他的主要政务,会放在农业之上。这点,何大爷、刘康、魏钢,你们要多注意些。贾大人在金陵,就弄出一个桑基渔塘的办法,据说非常有成效,可能来山西也会推行此政。说不定也会过问我们山西的茶商们,毕竟我们虽然不主产茶业,却是四处收购进行分拣,花茶、绿茶下长江走海路去两广那边再去海外,大砖茶等陆路卖给蒙古牧民和沙俄那边,占了不少其它省份的份额……”何以归轻轻颔首,虽说孝敬也没少孝敬,当初的山西巡抚可帮他们占了很多地方的生意份额。“……茶盐之引,他初来乍到,又有家学渊源,应该不会过份,至于我们的皮货、药材等,一时也参悟不到,只能见机行事。”乔岩雪侃侃而谈,“我们暂时有一件事,还是能做的。”“乔大爷请讲!”大家见乔岩雪说的从容不迫,有理的据,便催他快讲。“贾大人有一位夫人,就是王子腾的亲妹,此次与贾大爷一同来赴任。而且在他们来之前,筹开了一家酒楼,此时正在城中修筑。”那块地,还是有人找到他头上去买下来的呢,说明贾大人这回来,是早有准备,并不是突如奇来的。他甚至想着,是不是就是为了给他腾位置,原来的山西巡抚跟布政司才会被……“开业了吗?那我们去捧捧场吧!”“我们都不知道呢,可不能在这时候少了礼啊!”“对,怎么也得送点贺礼啊!”乔大爷提醒太好了,这礼应该送,回去就准备下厚礼!哪怕是难吃,以后也在那个地方经常吃饭了!贾大人真聪明啊,让夫人开个酒楼正当收银子,可比以前派宴收礼来的隐秘。这事曹越山也知道,他还知道,那家馆子来头更要比大家想象中的来头更大,他便站起来道,“请大家听我一言,这家馆子,只有等到贾大人来了之后,才会开业,所以大家是得准备厚礼,而且,一定要提醒大家的亲戚后辈们,千万不要在这家馆子里闹事。”“哪里敢呢?看曹大爷您说的。”曹越山笑着道,“不是我夸张,这个馆子的菜,被称为天下第一贵也不出格,还被好些御史参奏过,可有众人力保,皇上御笔亲赐生意兴隆四字,可是奉旨开店啊!”这么牛气!山西晋商算是国内十大商帮之首,也没有哪个人敢放话出来说什么天下第一贵!“实话告诉你们吧,贾大人之内眷夫人在我这里存的现银,就有十万两之巨!还有暂时代放在我四海票号里的各种古董瓷具古玩珍器,要是错了其中一箱,就是让我曹家上下去赔,只怕都赔不起!哪怕是其中的小件不品,都不是寻常人家能赏玩得起的。”“奉旨开店!我们连个官身都没有,怎么敢闹事呢。”被这样三令五申,这帮子山西晋商巨富们不禁都把贾大人跟这酒楼看得越发高端了。曹越山自经营票号这么久以来,存现银比贾夫人多的自然有很多,可因为一家饭馆就弄出那么些古董出来的,也算是古今第一人了,害得他都不敢把东西放在家里(让哪个不懂事的夫人或者孩子们看见了如何得了),自己也天天带着人守在票号库房,就是怕那长长单子上的哪一件精品在他这里弄坏了,损了票号的清名不说,还平白得罪一任大员。其实为山西博味馆准备的东西里自然有古董珍玩不假,可更多的是贾政与夫人在屋中,玩乐似的从古书里找出来一些奇怪的珍玩,按照他们俩的理解让自己的瓷窑重新烧制的,之后,再由王桂枝那点简单的想法由匠人做旧,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他们想着自己开的是饭馆啊,东西又不卖的,能用好看就行了~)。瓷器是易碎品,要拿稻草包起来进箱子,为了免除麻烦跟取出不方便,才把名子写的特别细,比如有些缠枝瓶就是叫五代秘色瓜棱宝塔缠枝瓶,为得是到时候摆出来的时候,让一些不怎么懂的伙计们好按照五代等年代,还有颜色好上架。但曹越山怎么能知道呢,他只知道京都里四海票号分铺告诉他,真味馆的菜,贵到让御史几次出本上奏,可还是奇货可居,吃的人都说超值,就因为里面的陈设都是天下奇珍!有位老王爷,从出生起就受用不尽,进出皇宫,御膳都吃了不知道多少回,还是胜言大赞。就连他自己,被说得都浮想连翩,用水晶锅,玛瑙碗,金缠银筷吃的龙肝凤胆,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滋味。没人想到王夫人居然是如此巨富,大家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好厉害啊!”“那贾大人会不会认为来我们山西收钱是件容易事呢?”“他夫人擅长经营,会更明白我们这些商人的不容易吧?”“咱们可以往饭馆里安插两个人嘛,也不是说要做什么,而是打点消息方便点啊?”有人提议着。常多三摇了摇头,知道来任的是贾政之后,他就想着能不能往这馆子里送两个人,没想到请了好几回酒,那王家商队的副主管才说了,全部都是真味馆贾家门里出来的嫡传徒子徒,一个外人也不要。就是在真味馆扫地的,也要识字会背,口齿伶俐,没有调-教明白的,都在贾府里老实受教呢。想到那主管的羡慕眼神,说就是个跑堂的,每年都能赚得比他还多,曹越山就越发觉得贾大人深不可测。被认为深不可测的贾政,正在师爷们的教导之下,准备着头一回面见下官们的当堂讲话,准备的讲述是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毕竟师爷们跟他都一样,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都生怕没处理好,贾政被架在火上烤,他们是主辱奴死,更没个好下场。身为布政司,自然也有官宅可住,王桂枝不知道前任是被抓之后头都没了,还觉得幸好人家提前走了,没有让他们还不知道去哪里租房子,反正驿站她是再也不想住了!人啊,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在贾府住的时候,能天天沐浴更衣,到了外边才真知道没有公共厕所,就算是有也是特别脏特别臭,她跟元春都怕一不小心就要掉进粪炕……只好让人围着在野外解决的……马桶用着也特别别扭痛苦……“快去找几个工匠来,不要怕花钱,要找手艺好的,我早让博味馆留下了好些材料,你看看够不够使,不够就买,尽快让人把茅厕跟沐浴间弄好,知道了吗?”王桂枝交代着贾珠,虽然也心疼儿子,但大家的三急也很重要啊!贾政贾珠他们男人还好,有澡堂子让他们去,还能泡水搓背呢,可她们女人根本不能去啊!贾珠忙去办,要加紧了才行,其实这工程虽小却麻烦。母亲不知道,只以为铺上青石板架上可通流水的竹杆就行了,最主要还是要让水流出去,不然沐浴之时那么多水,积在那处会毁坏地基的。李纨领着丫环婆子们打扫房舍,元春领着弟弟妹妹们先在收拾好一间屋子里先休息,看母亲跟嫂子们都在忙,便只留下小弟弟的奶娘,其它的都让出去帮忙。“你们也去,先忙上几日,等太□□顿下来就会买人进来的。”替上抱琴的丫头自然也改名叫抱琴,笑着道,“哪里就忙死我们了呢,姑娘您有什么吩咐只管大声叫我。”能跟着大姑娘,这是多大的美差,以前抱琴姐姐竟不愿意,让她白捡了这好处。元春点头,“快去吧。”这丫头的嘴巴跟八哥似的,叽叽喳喳。宝玉跟美玉都有些怏怏地,毕竟还小,又是船又是马车的,还有点晕乎呢,圆圆吃饱了奶,张着眼睛张着手看元春摇了会儿铃,便闭上眼睛睡得香甜。见小弟弟睡觉了,宝玉美玉互相拉着手,没一会儿也睡着了。元春跟奶娘拿了件衣衫给他们先披着,看到母亲拿了小册子跟官府派来的管家说着什么,不时有阵轻风摇晃着院中大树的枝叶,她心里却格外有点兴奋,原来这就是山西太原。跟京里的天空,也很像嘛~但是也有一点儿不一样,起码在屋檐下的鸟儿,就不一样。垂花柱下躲着一窝不知道何时飞来的燕子,偶尔才有轻微的声音响起,就像是在为她一家的到来祝贺。作者有话要说:看到有人说我心疼贾政……我真的很心疼贾政吗?(黑锅背的最多不是他吗?贾政:……)小天使们快告诉我,这一定是错觉!今天加更~一定加更~握拳~第100章 重税王桂枝看这屋里的管家, 其实也是这地方的小史, 听了半天, 原来那喃喃喃的,指就是我, 本来还觉得语言不便有些想另寻替换, 见他老迈, 又只有一个老妻并幼女, 想着许这是人家养老的地方,把人家赶出去怎么过活呢,如今她不差钱,便留了下来,又让他女儿去给贾珠送信,不要赶着买人了, 有两个就行。本地人是很好,可她们不一定能听得懂本地话啊!对着老管家连比带划道, “引他们去看买菜买米的地方。”民以食为天,博味馆还没有开张呢, 家里的厨房也不能少。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得置办。在山西了呢,陈醋这么出名的地方, 又叫住他们,“先去买些刀削面来!”尝尝味儿,醋也开味嘛。转头见元春乖巧得守着弟弟妹妹们在屋里呆着, 心疼着跑过去道,“等收拾完了,妈就带你上街,听山歌、看大戏。”品尝当地的小吃名食!这句且放在心里,免得贾政又说她总不教孩子们好的。元春浅笑着,“好,我等着。”“书房倒收拾得挺干净的,要不你先给家里写几封信,给老太太,你舅舅们也报下平安。”“行呀。”元春没去书房,自取了纸笔在屋里写好几封信,除了贾母贾赦等之外,就连林姑父也没漏,哥哥止步于秀才,而姑父却再考得中,因容貌清俊,被点了探花,做了兰台寺大夫。屋宅早收拾过,加上贾府人多,到了点灯时分,除了沐浴与五谷轮回之处都差不多收拾停当,主屋五间,贾政王桂枝住在正中,左边是元春,右边宝玉、美玉、圆圆三个孩子,贾珠李纨再右,剩下一间做王夫人议事之处。西厢房住着丫环们,东厢房给陪房婆子们住。一家人对着烛火吃了碗简单极美的刀削面,配上山西陈醋、过油肉,还有那小史极力推荐的羊杂割、榆次灌肠。红色灌肠可能是猪血做的,王桂枝不太吃得习惯,倒是白色的软滑带筋,十分可口。轮流着让厨房烧水洗漱之后,都累了一天,便都各回屋歇息。王桂枝看着贾政一时倒下,一时又拿起一叠纸出来默念,想着他被赶鸭子上架这样当了一地主事,生怕办差了事,不免道,“其实就是说错了也不打紧的。”反正都是场面话,当领导的其实只要端正态度,下面的人可会钻营了,特别是当官的。贾政心里清楚夫人是担心他,但不免上火,“你懂什么,万一说错了话,办错了事,到时候如何向圣上交待!”更会连累她跟孩子们,还有贾府!“怕什么,你只要办好一件事就行了。其实的,自然有别人去做。”王桂枝还是对皇权的威严恐惧不够,就算是她跪过,但先皇帝给她孩子赐过名呢,如今的皇上还给她的店写了生意兴隆四个字,说明他再被人口称圣人,也只是带着人情味的凡人。“什么事?”贾政被她的态度感染,不由发问。“弥补亏空。”王桂枝想着看来不论到什么时候,会赚钱发展民生经营的官都是穷当权者的爱将啊。想想乾隆,他为什么那么宠爱和坤,不止是他说话特别好听,极会拍马屁吧,更多的他能为乾隆所想,在乾隆想花钱的时候,随时给乾隆变出钱来!和坤相当于是乾隆的荷包啊,谁不喜欢自己精心挑选最合自己心意,随时能掏出来的大钱包呢?贾政嘘道,“我还不知道!”夫人都明白,他还不明白!谁都知道,他过来是干什么了!山西这么大的地方,煤茶盐醋皮货商贸农耕等当然有进项,但开支的地方更多!富县有,穷县更有(不问你伸手要银子已经算是阿米陀佛了),要是不小心来个天灾,亏欠的银数不往上面加就算不错了。今日他把一些府志账本记录拿出来粗粗过了一遍,火耗、平常兵饷、水脚、部饭等项银去年加起来就达三十六万两,他问过钱粮师爷了,这只是正常开销的一部分!这还要希望上天保佑朝廷千万不要起战事,不然上头摊派多少,他都要优先快速得把那银子给弄出来!还好打从他出生就没听说什么战事,南安北静东平西宁四王都在京里悠闲呆着呢。这都没算整个司衙及以下衙门公费、书役、辛工、纸饭等“乏商月折”,这里又需银八十七万两三千八百七十六钱!这已经超过收上来的钱粮了啊!此外还有不少额外开销的名目,像他过来住这宅子就收了修理费,听珠儿说,听他报上名号之后,有不少商人都拉着他随意观看家具陈设,贾珠被吓得只说没钱,人家都坦言直接记账,到时候由官府给就行了……当初他一知道就要生气,想找人来理论,还是让师爷给按住了。好歹劝着总归他自己不去贪这个钱就是了,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人家命都没了,你能怎么办?白气坏了身子。这样入不敷出,亏空怎么填!拿他贾政的命去填也不可能啊!难道真的要像师爷们说的那样?不去管下官们怎么追讨亏空,总之把银数送到皇上跟前那去就行了?可盘剥百姓太狠也不是件好事啊,三百多万两啊!又不是一天两天,最少也要加重苛捐杂税一两年啊!平民怎么办?他们怎么受得了呢?万一到时候他们闹得太夸张了,有人起头,闹出一个官逼民反的戏码出来,他死的更惨!唉,看了那些开销,果然跟内兄说的一样,是被架在火上烤的难事啊!三百多万雪花银,到底怎么才收到手呢,就是夫人的真味馆不扣除任何成本,每天都有实打实两千两进账,也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填补上去的巨款!等等,这样一想,就觉得夫人真的太厉害了啊……给她二十年的时间,说不定能赚三百多万呢!这样一想,夫人说不定真有主意?病急乱投医,说不定乱拳打死老师傅呢?贾政又问道,“夫人难道有锦囊妙计?”王桂枝张口欲言,“我……”可是她能怎么办呢?怎么带领着山西一省赚钱?问到她跟前,她还是……说不出来什么,掩面,上辈子经常在新闻报道上看到,哪个官员说要扶贫,也不看地方合适不合适,就让农民们或是养羊养猪要不就是种果树,都没什么好下场,不是闹得养不活闹瘟病,就是种出来根本卖不出去,只能烂在枝头上。她要胡说一句什么,把老百姓害成样子,她自己首先不原谅自己了。“怎么?”贾政追问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