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 48. 第048章:一带一路 死了还帮她吆喝……
字体:      护眼 关灯

48. 第048章:一带一路 死了还帮她吆喝……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徐希领了差事,免了朝会,带着舆图和工匠人手,在咸阳通往南北东方规划了五条大道,北方直通匈奴临关九原郡。


东方从咸阳直通临淄的东方道;通往南方百越的武关道;通往东南沿海的滨海道;通往东北燕地的上郡道。


之扬看她画的上郡道路线图,不禁疑惑,“你这不仅想打百越和匈奴,还想打箕子朝鲜和三韩啊?”


“瞎说什么呢,我这是为通往各郡县规划大路,既然是国道,总不能厚此薄彼吧。”徐希翻他一眼。


之扬看着她长大的,遭了她多少次毒手,根本不信她这话,“为什么不往西打?”


徐希没说话,在舆图上画到了一条通往西域诸国的路线,看着他道,“西域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我们应该和他们友好往来,互相通商。”


之扬明白的点头,“我们应该打过去,攻占地盘。”


“你不要总是败坏我的名声,不然我跳起来打爆你的狗头。”徐希一脸凶相的警告他。


之扬抿嘴,弱弱道,“你先把砖头放下。”


见她放下砖头,但拿起了真理剑,之扬不得不改口,“是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认为可以打!”


徐希还拍了拍他,“我们现在要搞发展,以和为贵,不要总是打打杀杀的。”


之扬:“”他要赶紧掌握修水泥路的这一套规则和方法,然后随工匠出去修路,远离这个气死人的妖孽。


荆轲都忍不住翻他眼神,非要往上凑,不瞅瞅墨夙,人话少不吭声,就只是被叨叨干活儿。


之扬发力了,咸阳到丽邑的一段直道修完,他已经掌握了修水泥路的流程和诀窍,申请自己带队单干。


徐希给他分了工匠人手,包括搞宣传的学子,先下到沿途征徭役的郡县宣发:要致富,先修路;多开荒地,多种树。


大到郡县,小到乡村,都画有宣传标语。


秦人已经习惯了服徭役,而旧六国的百姓也默认被秦打败会低人一等,服徭役是常态。只是现在说的好听,不像之前简单粗暴的强征。


但服徭役的黔首们到了现场才发现,这次好像不一样?


少丞相严令,偷奸耍滑者罚,但监工不能殴打虐待,不准克扣吃食。他们饭菜里竟然还有油水,还有肉!?


开始还以为做面子,后面发现,每天都能见点肉腥,还能吃饱,干活儿也更有劲儿了。


纷纷夸赞少丞相心底好,仁善。


不知道谁传出的话,“少丞相是女官,生性仁善,对黔首好。我听说她都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那怪不得,少丞相是个好官,是个圣贤啊!”


“这女子当官,对我们黔首是会更好一点啊。”


被薅了羊毛的沿途贵族和豪绅们,听到这些传言时,都忍不住骂骂咧咧:你们吃得好,是老子出粮出钱!


女子为官心善?屁!她又阴险又霸道!


治粟内史是满意的不得了,提起修路耗费,就对徐希夸赞不止,“少丞相当真是大才也!大秦有你了不起啊!”


副史张苍面上笑着,心里却道:只是让沿途贵族豪绅们捐粮捐钱修路而已,是她的基操。她的‘才’你还没见识到,等着吧!


徐希也不是白薅羊毛,修路之后,沿途的贵族商贾们确实方便了,而且她还给人立了功德碑。


一段路修好,就在沿途站点立上一块石碑,碑文刻着某地某家捐粮多少石,捐金多少钱。


有刻‘丰功茂德,必惠后人’,有的刻‘功德兼隆,后世敬仰’。


碰上财大气粗出钱出粮多的,单独立个功德碑,直接把那一段路以其姓氏命名。


“会不会让他们以为这成自家的大路,在路上设障收费?”墨夙问。


“这是国道,抓到活埋,谁还敢?”徐希斜他一眼。


墨夙立马不说话了,不过也担心,哪家都会出个不长眼的。


“他们送钱送粮,把这一段路以姓氏命名,是为宣扬财富和家世。但,谁能一直上坡路呢。”徐希笑眯眯道。


有些贵族世家已经传承了上千年,但科举制兴起后,哪个世家也保证不了自己世代不灭。


墨夙想想春秋时的贵族士大夫,很多现在已经找不到了,点了点头,放心了。


徐希手里财政宽裕,就给服徭役的黔首们加餐,赢得一片好名声。


有的联想到县里新来的县吏也是女子,会得多懂得多,待人温和有礼没架子,果然女子天性仁善的多,做了官也仁政爱民。


朝中不少大臣还在庆幸徐希离了朝堂,不再搅合事儿了。


修成的水泥路也极其平整干净,蒙恬带军在咸阳往丽邑的直道上来回通行后,大加赞赏,也过来跟了徐希,带着人手学习修筑水泥路,准备接手咸阳到九原郡通匈奴的直道修筑。


嬴政听着汇报,正东向的东方道已初见成果,速度快,两年时间,到时咸阳通往东海岸只需几天,亦是龙心大悦。


上下都满意。


秦俪和卢菲菲被调过来帮忙,跟徐希赞道,“发现修路也挺好的。”


“不好也得变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谋利,并把利益最大化,才有果实摘。”徐希叹息。


“智慧树挂果了。”说到果实,卢菲菲来时看了学宫移植的智慧树。


“那今年就可以补脑子了。”徐希算了下,核桃树今年是第七年了,是该挂果了。


“真能补脑子吗?我想吃。”卢菲菲发现她跟着徐希两三年了,还不如徐桃,徐梨,应该是她的脑子不如她们好。


徐希笑着道,“结的多,就给你吃。”


卢菲菲开始期盼。


秦俪笑笑继续忙自己的账目。


有工匠聪敏,见徐希的下属算账都奇快,根本不用算盘,厚着脸皮请教。


秦俪和卢菲菲的工作量并不特别大,跟徐希请示后,干脆趁着晚间在工地上开班讲学,教隶书,算盘算数,教堆肥种地,疫病和小病科普。


提前告知每晚课上会教什么,随众人想学什么就来听讲。


徐希还多了两个治外伤接骨的大龄学生,在施工地给力役们治伤接骨。


见她越修越远,马上要远离咸阳了,嬴政皱眉,“福卿的差事还未有人能接手吗?”


朝臣们都不说话。


少府小心谨慎的回话,“陛下,少丞相修路奇快,是用到了天雷仙丹炸开拦路的山石,而天雷仙丹只有极少的几人会用。”


尉缭看着,眼中闪过嘲讽。师妹已经远离朝堂去修路了,还攻讦她不把炸弹交出来。


王翦回话,“炼制炸弹非一日之功,不仅需要学识,也需要实践锻炼。”


说到这个,其他几人就开始不满了,以为是他的人炼制出了天雷仙丹,他还死死捂着不献方,不教人。


看几个人都在劝王翦,尉缭已经想象到,等他们知道炸弹是师妹炼出来的,会更恐惧,跳出来想尽办法也要排挤她。


不过王翦这个老谋深算的,小孙和同族子女送去学堂,长孙又送去跟着师妹,真奸。


嬴政传了蒙毅去问徐希。


蒙毅领命,顺着已经通行的水泥路,跑到雒邑才见到徐希,并且她已经和墨夙分工,一个向东往临淄,一个南下修滨海道。


“少丞相不打算回朝了吗?”蒙毅都惊呆了,他兄长带兵修直道,是为攻打匈奴做准备,本也不会在朝做官。她一个少丞相,一直在外修路不回朝成什么样子?


“那倒没有,只是这条驰道已经开工了,来学习者众多,总要有始有终。”徐希这一路也没少干事儿,不光修个路。


“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少丞相若离朝时间太久,恐怕不好。”蒙毅忍不住提醒她。


“有人说我坏话啊?那就让他们等着,我回去给他们放烟花。”徐希笑着掏出随身带的砖头。


蒙毅看到那块阳刻德字的砖头,嘴角抽了抽。


“还有问题吗?”徐希笑问。


蒙毅摇摇头,又点头,“陛下想念福卿了。”


“臣也想念陛下,东方道已经三向开工,修好之后,只要五天五夜,陛下就能吃到东海运回的海鲜了。”


这就是不准备回去,蒙毅也只是传话,又去看了王离,他正在和两个墨家弟子装炸药,“你已经学会了吗?”


王离自嘲的呵呵笑,“哪那么容易,我只会后面的工序,怎么炼化原材料,根本不行。老师说都是炼丹的材料,很容易,我、就、不、是、炼、丹、的、料、儿!”


蒙毅看他有点想疯,“你现在不是跟着少丞相,每天都能学?”


“是,每天学炼丹。”王离微笑。


蒙毅探头往里看了下,没旁的,还真是几个炼丹炉,一脸怀疑人生,“炼丹真能做炸弹?”


王离的认知是已经被颠覆了,以前他以为炼丹的都是术士,多是骗人的。炸弹之所以叫仙丹是为了蒙蔽敌方。现在明白,炸弹就是炼丹的材料做的,就是炼丹练出来的!


他还要先学炼丹,再学做炸弹。


看他生无可恋的样子,蒙毅安慰的拍拍他,“起码你能跟着学,少丞相教人很厉害,要不了两年你就能出师了。”


“我准备用五年去学。”王离一脸刚毅坚韧。


“彩!”蒙毅夸赞了他一通。


又带着人回了咸阳复命。


嬴政有些心情不虞,也没有强行下令让徐希回朝。


蒙毅没忍住帮徐希说话,“修路炸开山石用到炸弹,暂时还真离不了少丞相。她倾囊相授,王离学了半年还不会。”


“福卿自少时就炼丹,半年能学会才怪了。”嬴政自己也知道,只能作罢。


不少朝臣却认为,徐希得了丰厚的好处,她自己都曾说过,她不仅官迷,还财迷。她那个属臣叫侯廉的,敛财就毫不手软。


弹劾了徐希几回,又让治粟内史和少府派人查账。


压根没人往炸弹上面想,王离在施工处负责炸山石,只以为是王家拿捏着,还时不时攻讦王翦私心太重。


嬴政都没理会。


徐希的水泥路开始往东南方向修,一路修,一路薅贵族豪绅们的羊毛,一路带学子,一路宣传美名。


“我们这就叫,一带一路。”


“还真是。国道经过的郡县沿途,再行商走路都方便多了,我们还一路教人学问,也教百工技巧。一条路修好,那一带都受益。”秦俪赞同的点头。


“所以要致富,先修路啊。过几年国道修完了,就跟陛下奏请,开修‘郡郡通’!”徐希笑。


“‘郡郡通’?每一个郡县都修路吗?”卢菲菲不是很想在外面待着修路。


徐希点头,“对,趁此机会,多教点人出来,以后就有人用了。”


“主君在外面修路都浪费了,真是大材小用。”卢菲菲还是觉得她留在咸阳忙政务,教学子才更重要,也不用现在这么辛苦。


徐希看着她笑,“过了年换姒染和陈沅过来,你们俩在咸阳坐镇。”


卢菲菲脸有些热,害羞的笑着解释,“我也不是不能受苦,就是心疼主君在外太辛苦了。”


徐希看她整个人都高兴起来了,也没再多说。


滨海道一直修到年底,修到了泗水郡,途径沛县。


徐咨带着学子接她到县衙过年。


今年是农历第一个年节,大力推广宣传了一年,农时的确更精准了,代田法和沤粪堆肥,也让粮食明显增产,都在慢慢认可新历法,过新历法的除夕和年节。


吕泽和吕释之来给徐咨送年节礼,见到他把少丞相接到了县衙来过年,立马吩咐仆从回家传消息。


刚说上几句话,听徐咨叫徐希小妹,而这个姿容倾人的女公子确实是少丞相,叫徐咨兄长,立马又给仆从使眼色,再回去传消息。


吕公在家准备了重礼,想攀一攀这少丞相的关系,礼品刚准备好,又见仆从连呼带喘的跑回来,“又有何事?”


仆从给自己顺顺气,喘着气回,“少少丞相是县令长的亲妹妹。”


“当真?”吕公喝问。


仆从连连点头,“奴也听见了,少丞相是叫县令长叫兄长。”


吕媭跑过来,“那岂不是说,徐咨的亲妹妹是少丞相?那他怎么跑来沛县当个小官?”


吕公也想不通,明明有通天路却不走,他家可不像那些不愿意给秦始皇效命的贵族士子们。


“我们可能去拜访?”吕雉对这个传说中的少丞相极其感兴趣。


吕公把礼品先放下,“先去探一下这个少丞相的喜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