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再世权臣 > 第35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4节

  再世权臣

“对了,你再跑一趟辽王府,把角落里那件龙袍带上……不是红的那件!拿黄的,暗中放进辽王府的密室里,再大张旗鼓地去搜出来,明白?”魏良子不住地点头:“太明白了,皇上英明!”他向皇帝告退,刚转身走了几步,又被皇帝叫住:“等等!刚才你说自己没杀辽王,向朕赌咒发誓的那番话,是怎么说的?朕听着颇有新意,你再说一遍。”魏良子字正腔圆地又重复了一遍。朱贺霖颔首:“行,朕记住了。”魏良子想了想,抽出腰间装饰用的小刀:“剖心证清白的小刀要么?”朱贺霖瞪他:“不要!滚!”魏良子老老实实地滚了。两个时辰后,意料之中的那人进了宫。富宝一路小跑着进了奉先殿,向朱贺霖禀报:“皇上,苏大人叩请面圣!奴婢请他在宫门外稍候,待通传后再进殿,可他二话不说就这么一路闯进来,脸色可难看了。侍卫们因为皇上从前的吩咐,也不敢强行拦他……”朱贺霖边往殿门外探看,边问:“人到哪儿了?”富宝答:“方才在庭中,这会儿应该上台阶了。皇上,奴婢瞅着苏大人情绪不对头,要不要拦下?”朱贺霖深吸口气:“不必。拦了他要当众发飙的,还是放他进殿说话吧。”须臾,苏晏大步流星地进了殿,一张脸黑得像锅底,还从眼神中往外飞刀子。朱贺霖本来很有威仪地坐在御案后方,被这眼神迎面一撞,忽然气虚,扶着案角腾身而起,扬声道:“不是朕干的!”苏晏不吭声,盯着他一味冷笑。朱贺霖当即照搬了魏良子之前的那套话术,指天指地,赌咒发誓,十二万片冰心在玉壶。他口水都要说干了,结果苏晏恨恨地吐出一句:“我管辽王那老小子是谁杀的!问的是皇上,是不是压根没打算给豫王选择权?皇上想把豫王架在柴堆上烧,还要顺道离间一把我和他?”朱贺霖矢口否认:“我没有,我不是,你别冤枉我。”“冤枉个屁!前几日我给豫王的信刚送出去,今日你就抢先宣告他的揭发之功,你让豫王看到信的时候怎么想?‘黑锅都已经直接扣在本王头上了,还假惺惺地来征询意见,苏清河有够虚伪’,是这样想吗?”朱贺霖噎了一下,觉得哪里不对劲……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最后他醒悟过来,拍案喝道:“好你个苏清河,在山西卧底两个月,卧成反骨仔了——从前你什么时候在乎过豫王怎么想、怎么看待你?如今这是什么架势,为‘知己’打抱不平?!”他把“知己”两字咬得极重,显然是讽刺豫王昔日的浪荡史,也把认贼作夫……不对,把以德报怨的苏晏一并嘲讽了。这下苏晏炸毛了,直接操起手边的书册就扔过去:“辛辛苦苦为你们老朱家卖命,结果说老子是反骨仔!去你妹的!”朱贺霖不甘示弱地回掷奏本:“你没偏向朱栩竟?那还心疼他作甚!他背黑锅?你怎么不心疼心疼我背黑锅!”两人气急败坏地大吵了一架,又骂娘又砸东西。咆哮声与碎裂声穿透紧闭的殿门传了出去,把台阶下方的內侍们吓得瑟瑟发抖、伏地不起。苏晏嗓子吵哑了,左右看看还有一个茶壶完好无损,便伸手去够。朱贺霖也口渴,同时伸手,与他握在了一处。两人斗鸡似的互瞪了半晌,苏晏噗嗤一笑先破了功。朱贺霖愣住,苏晏趁机抢到茶壶,对着嘴“咕嘟咕嘟”灌了一通。他用手背抹了抹嘴边水渍,吁了口气:“吵完了,这下舒服了。”“我心里不舒服。”朱贺霖悻悻然。苏晏把茶壶嘴送进他嘴里:“这样才对劲。会朝我咆哮发飙扔东西的才是朱贺霖,而不是小朱槿隚。”朱贺霖边喝苏晏喂的茶,边口齿不清地嘟囔:“明明是你想要一个像父皇那样的皇帝……”苏晏拔出壶嘴,认真地看着他:“你错了。我从未想过把你变成你父皇的样子。再怎么用心效仿,他依然是他,你依然是你。”朱贺霖心底又伤又怒,冷笑:“所以我再怎么努力也白搭,是这个意思?”苏晏轻叹口气,伸出指尖按平年轻皇帝眉间的怒纹,轻声说:“意思是,比起去像什么人,我更喜欢你真实的模样。”他把空茶壶往朱贺霖手里一塞,转身走了。走到殿门口又折返回来,苏晏弯腰拾起散落地面的奏本,放在御案上,轻轻拍了拍封面:“木已成舟,我也没什么好追究的了。当务之急是怎么控制局面,消除辽王之死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以及……尽快让豫王出征,扭转边防颓势。”朱贺霖抿着嘴,不吭声。苏晏又道:“既然打算用他,就要信他,给他应有的权限。另外,别给他杂牌军,他没有练兵的时间了。我建议把太原、宁夏、榆林、固原四个军镇最精锐的骑兵队伍集中起来,编成新的靖北军。另外,‘夜不收’也交给他。”朱贺霖沉吟片刻,最后勉强道:“先这么着吧。但朝廷会派出两名正副监军,全程督战,他必须接受,并在每个月的月中与月末,向朝廷呈报军情。”苏晏也知道,能允许豫王带兵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不可能指望朱贺霖像信任他苏清河一样,去信任一个手握重兵的亲王。而且监军制是本朝惯例,也不算羞辱了豫王。“我再写一份信,尽力说服他接受。”苏晏说完,又瞟了朱贺霖一眼,“这回皇上可不能再先斩后奏了!”朱贺霖不高兴地哼了一声:“朕想斩谁就斩谁,用得着奏?”苏晏哂笑:“那是,您贵为天子,当然可以为所欲为。”“朕要真的是那种为所欲为的皇帝,早就把你这个不知好歹的臣子——”朱贺霖恼羞成怒地快步走近,作势撕扯苏晏的腰带与衣襟。苏晏掩着衣襟,一边讪讪地笑,一边飞也似的逃走了。第360章 苏十二铁了心苏十二要重建靖北军,让豫王重获兵权——辽王毫无征兆地死了——皇帝下诏承认辽王是被赐死的,罪名:谋反,检举者:豫王——皇帝狠狠表彰了豫王的功劳——苏十二铆足了劲儿要重建靖北军,让豫王重获兵权,谁反对就喷谁——有官员极力反对——皇帝表示要御驾亲征,群臣吓坏了,觉得与其让皇帝瞎搞搞,还不如就让豫王领兵上阵——苏十二大力表扬那些态度软化的官员,铁了心要重建靖北军,让豫王重获兵权。短短十几日,朝臣们被接二连三的重磅炸弹轰炸得精神疲劳,觉得身陷古怪的循环圈挣不出来,最后终于得出了一个醍醐灌顶的结论:皇帝都不担心豫王拥兵自重,他们担心个头啊!万一豫王日后真走了辽王的老路,举兵谋反,那就叫举荐他的苏十二去平叛呗!《靖北定边策》就这么通过了朝议。皇帝做事雷厉风行,当即下旨,命豫王朱栩竟奔赴离大同不远的太原军镇,接手治军权。同时调拨附近的宁夏、榆林两个军镇的精锐骑兵,与太原镇精骑共计十万人编入一个兵团,重新赐予“靖北军”称号。还加封豫王为“靖北将军”,要求他务必守住河套地区,击溃犯边的北漠大军。其他藩王得知这些消息后,不少人气得七窍生烟,只差没当众跳脚骂娘。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用大白话说就是: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大家都不好,他也不好没什么,但凡有人比他好,他就受不了了。尤其是那些早年率军镇守过九边的亲王们,未必还记得当时肩负的责任,倒是对曾握在手中的权力念念不忘。听说辽王被杀,油然生出兔死狐悲之怨惧,又听说豫王掌兵,更是满心人有我无的嫉恨。于是弈者加倍趁虚而入,利用真空教残余的影响力,与卫王、谷王等藩王的往来愈发密切。就连宁王新立的世子朱贤,也热衷于穿梭在各地王府之间,拿着天潢玉牒与信王妃留下的信物,向亲王们自证其“信王遗孤”的身份,游说众位好叔叔支持他为父亲翻案,夺回本该属于他的人生。他将曾经“苏府小厮苏小京”的身份视为人生耻辱,绝不许有人提起。偶有外派去地方的京官认出他,便被他亲手毒杀了。宁王知道朱贤不安分,但一来这是大哥唯一的血脉,自己发过誓要视如己出的;二来也的确是病体不支,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教,也只能由着他去。谷王被辽王的下场吓得再也不敢提增设府兵之事,但一肚子的憋屈郁闷消不掉,巴不得有人听他吐苦水,新侄子来串门正合他意,至少有人愿意和他一起骂娘。卫王世子却不能理解父亲对朱贤的热络,觉得信王都死了那么久,就算还有血脉留存,也翻不起什么浪花,何必去搭理这个送上门来的便宜侄子?卫王一边摇着纯银与人骨打制的转经筒,一边不紧不慢地道:“年轻人精力旺盛心气高,能蹦多欢就让他蹦呗。朱贤是与先帝有杀父之仇的,又坚信紫禁城里的那个是鸠占鹊巢的假龙种,这日后要是真拼起死活起来,由他去做先锋军,岂不是顺理成章?”卫王世子恍然大悟:“父王这是想让朱贤去当那只捕蝉的螳螂啊!高,实在是高!到时我们这俩黄雀就可以……”卫王闭目不答,嘴里喇嘛经念得更虔诚了。且不论中原腹地如何暗流涌动,诸位亲王各自打的什么小算盘;就说远在边塞的豫王,前后接到苏晏的两封来信,再对比着皇帝下达的两份表彰、授命诏书,看出了不少门道。“王爷不生气?”王府侍卫统领华翎问。豫王反问:“生什么气?”“卑职可没帮王爷给朝廷送过告密信。”华翎做了个头上顶缸的动作,“皇上硬把辽王伏诛的功劳扣在王爷头上,是想做什么?”豫王哂道:“看不出来?是想把我绑上他的那条小破船,生怕我跟那些怀了异心的宗亲们搅和在一起。”“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上如此信不过王爷,恐怕就算当下因着局势放还了兵权,日后边乱平定了也会再收回去。”华翎略一犹豫,还是把藏在心底的话说出了口,“卑职想知道,苏大人对于这件事是什么态度?”豫王把手里的两份信递过去,在华翎触碰到信封前,又恶劣地缩回手,把信塞进怀里:“清河写给本王的私信,你想看?没门。我估摸他这回也被朱贺霖摆了一道。那兔崽子近来越发狡猾肖父,再没有小时候傻乎乎的可爱劲儿了。不过有一点朱贺霖还是漏算了——兵权他可以收走,军心如何收?”“皇上还是低估了王爷在军中的号召力啊。”华翎对此深信不疑。“从今以后别‘王爷王爷’了,”豫王扬了扬诏书,“叫‘将军’,靖北将军。还有,皇帝不是要给我派监军么?可以,让苏清河来督战,别给我派什么阴阳怪气的老太监,否则来一个我就叫他殉国一个。”华翎觉得这个要求皇帝不太可能批准,毕竟苏大人是内阁辅臣,又刚刚回的朝。再说到时跟北漠打起来,边塞兵荒马乱的,咱家王爷——不是,咱家将军舍得让苏大人冒这份险、受这份罪?这回他学乖了没有问出口,但豫王已从他的神情中读出疑虑,卷起诏书敲了敲他的肩膀:“你以为京城里就安全?也许还不如山西。”“怎么说?”“你觉得辽王真是皇帝赐死的?”“难道不是?”“若辽王举兵造反,我们这位新帝或许还能当机立断地镇压。但只凭信中的一些怨望之言,朱贺霖真的就能毫不顾念亲情、不给悔改机会地斩杀辽王,那么当初他就不会放我出京。”华翎沉默了,思来想去,喃喃道:“难道是有人设计挑拨皇帝与宗室间的矛盾冲突,想从中渔利?”“……京城要变天了。我就算远在大同,也能嗅到阴谋诡计的那股子恶臭味。”豫王面上隐隐露出不屑——治国不行嘴炮很行惯会拉帮结派的本朝文官们、心怀不臣觊觎龙椅的各路藩王、打着替天行道旗号妄图谋朝篡位的王氏乱军、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的弈者与鹤先生,还有再怎么努力催熟也仍嫌生嫩的少年皇帝……清河上辈子是造了孽还是怎的,非得去殚这个精、竭这个虑?不如随我从军,有我护他万全!豫王将赐封的诏书满不在乎地往身后一丢,招呼门外亲卫:“走了弟兄们,去太原!去长城外的瀚海,会一会那个野心勃勃的北漠可汗阿勒坦!”府兵们心痒难耐地扭着手腕,似乎迫不及待想要上阵杀敌。站在豫王身后的崔长史赶忙接住诏书,边追边叫:“王爷……将军,圣旨可不能随便丢啊,这是掉脑袋的大罪!再说,您去了太原,还得靠它来接管兵权呢!”-“豫王这是脑壳坏了?简直异想天开!”朱贺霖把大同来的奏本往桌面一摔,“你堂堂一位内阁次辅,去给他当监军,把朝政都丢掉不要了?再说,监军惯例都是由太监担任,朕之前打算派个能文能武、不拖后腿的太监过去,已经够给他面子了!要不然朕把蓝喜派去,让豫王日日睹仆思其主,好好回忆回忆我父皇从前对他的训诫?”苏晏无奈笑道:“蓝喜公公一把年纪了,皇上怜悯,就别让他奔波边塞了吧。”朱贺霖反问:“那你觉得派谁去合适?”苏晏想来想去,觉得豫王或许是因为替皇帝背黑锅心里恼火,所以才非要把他从皇帝身边撬走;也或许另有考量,但并未对他明言。其实凭心而论,他对驰骋疆场颇为向往,上辈子就是军事论坛的常客、经典战例研究的业余爱好者,这世若非投舍到一个弱鸡躯壳里,搞不好也投笔从戎了。这一世他考过科举做过官,养过剑侠隐过居,下过江南出过塞,可说是人间风景几看透,如果有机会能见识冷兵器时代的宏大战争场面,也算了无遗憾。但他刚回京复职没多久,就要再次丢下朝堂与皇帝,跑去边关监督一个手握重兵的亲王将军?似乎也说不过去。苏晏一声轻叹,说:“派富宝公公去吧。”在旁服侍的富宝吓了一大跳,手捧的香炉险些摔在地上,登时带上了哭腔:“苏大人,奴婢何德何能啊,也就只能给皇上跑跑腿、干干杂活。督军责任重大,奴婢真真担不起……”苏晏忍不住笑起来:“逗你玩的!谁叫你如今对我客套了许多。”富宝这才松口气,擦了擦汗,难为情地向皇帝告罪。朱贺霖不在意地摆摆手:“本来就没考虑过你。朕本想派御马监的掌事太监去,可又担心豫王犯浑,真把人骗去前线送死,战事正酣时朕是惩罚他还是不惩罚他,都是朝廷的难堪。”苏晏表扬道:“皇上考虑问题越发全面了,的确该走一步,看三步,想十步。所以……”“所以朕绝不能助长豫王这种歪风邪气。”朱贺霖接口,“谁去都行,你不准去!”苏晏有些遗憾,但也没有强求的意思,觉得就顺其自然吧,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朱贺霖见他答应得挺痛快,还窃喜豫王小算盘打尽也白瞎,清河不吃那一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