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再世权臣 > 第11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6节

  再世权臣

苏晏只想知道,如果他用尚方剑砍了皇亲的脑袋,景隆帝会不会感到宗室受辱,难以容忍他的一再僭越而翻脸无情,押他回来给亲戚报仇?因为他已经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麒麟臂,想砍面前这个阴阳怪气的死胖子。死胖子名叫朱攸苟。-平凉郡王朱攸苟是先帝(即显祖皇帝)的孙子。他的父亲是高丽妃子所生的不得宠的皇子,封为存王,被早早打发去陕西就藩。存王薨后,长子袭了亲王位,但早夭,“存王”封号就此断绝。朱攸苟身为次子,只得了个平凉郡王的封号。论辈分,他是景隆帝的侄子。不过他也知道,若真把皇帝当亲叔叔,那就是天下第一号傻瓜。今上是什么性子,防宗室像防贼,如辽王、卫王、谷王、宁王……这些曾经掌兵镇边的亲王都给削了兵权,连嫡亲的胞弟都圈禁在京城,哪里还会多看一眼他这个泯然于众的侄子。估计今上连他这个侄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要知道当今郡王足有一百多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封地,与亲王一样,未奉诏终身不得入京。这些宗室在藩地也是无所事事地被豢养,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能蓄意结交地方官员。朱攸苟在封地闲出屁,于是半辈子致力于给自己找乐子,那就是盖庄园。他有钱啊,不仅拿着不劳而获的郡王俸禄,更有一个私人小金矿,庄园盖了一座又一座。这些庄园是他的别院、游猎场,更是他的摇钱树,用来种植粮食、果树、香料等,再招募逃亡的牧军、流民进行耕种,每年又是一大笔进项。朱攸苟盖庄园上了瘾,地皮不够,便打起了草场的主意。他想着,反正场多马少,牧草白白长了也是给兔子啃,不如拿来给我开垦。先还是向苑马寺低价收购地皮,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干脆把地标一插,直接占领,搞起了圈地运动。地方官员忌惮他宗室贵胄的身份,又兼拿了好处,干脆与他合伙搞起了农副业深度开发——当然,占的是国家的地,赚的是自家的钱,连税都不用缴纳,没毛病。本来钱赚得好好的,可那天杀的监察御史苏晏一来,就要逼他们清退土地,把草场还回去。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于是朱攸苟觉得他死掉的爹又被杀了一遍,火冒三丈地拍桌骂娘,把前来办理清退手续的官吏给轰出了郡王府。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带了三百护卫甲士,在庄园附近巡逻,发现来丈量土地的两寺官吏,逮住就是一顿暴打。清退令下达了一个多月,朱攸苟的庄园依然巍然屹立在草甸上,连一根麦子都没少。如此一来,其他被清退的官绅豪强也不干了,纷纷有样学样,赖着不动,拒不执行法令。“……令下难行啊!”新到任的苑马寺卿向苏御史诉苦,“下官治下的吏役们被打出十名重伤,数十名轻伤,其中两人伤重不治,下官还得东挪西凑地掏抚恤金。”苏晏沉声道:“不把平凉郡王这个钉子户拔了,清退令就推行不下去。此事就交予本官解决,你先去安抚吏役。”于是他怀揣圣旨手提尚方剑,带着荆红追与一大队锦衣卫,前往平凉郡王府踢馆子。与此同时,替豫王送信的王府亲卫辗转多地,从听闻苏御史坠谷失踪五雷轰顶,到又听闻苏御史被找回来如释重负,沿着延安、灵州、庆阳一路追来,前后历时近两个月,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平凉。接待他的官吏告知,苏御史前往平凉郡王府去了,请他在衙署耐心等待。这亲卫不是等不了,而是追着苏晏行踪的尾气跑,实在追怕了,这会儿终于得到确切消息,恨不得马上把信送到对方手上,再讨一封回信,即刻返京交差,以免夜长梦多。他决定就在平凉郡王府的外面等,死也要守到苏晏出来。于是这名亲卫怀揣着豫王火辣辣的情书,灰头土脸地蹲在街角,就着豆浆啃着烧饼,紧盯着平凉郡王府的大门。他的目光过于急切,又带着长久奔波的怨气,目的性太过明显,半个多时辰后,引起了郡王府护卫的注意。本来护卫们懒得管王府外的事,可最近是非常时期,他们与两寺官员冲突频频,不得不提高警惕。按照他们郡王的说法就是,“这苏十二最擅长搂草打兔子,你以为他只踢你面前,其实还在你屁股后头点火呢!所以你们一个个招子都给本王放亮咯,别只顾盯着一处,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道不?”眼观六路的王府护卫,注意到了街尾那个蹲守的汉子,怀疑他是来盯梢的,不是两寺的差役,就是苏十二派来的锦衣卫探子,连忙禀报王爷。朱攸苟此刻正把上门讨债的苏晏故意晾在花厅,让婢女好茶好点心伺候着,自己称病不出面。听闻护卫来报,当即拍案道:“明人不做暗事!他苏十二来踢馆就来,背地里动手脚刺探阴私,是想对本王放什么暗箭?给那人套麻袋,先揍一顿再押进府里,本王慢慢审他。”护卫得令后,从后方偷偷包抄过去,把那吃烧饼的汉子给套了,七手八脚一顿好打,往王府里拖。那汉子在麻袋里嗷嗷叫:“我不是歹人!我是送信的……我是豫王府的人,快放开!”麻袋里闷得很,他又被揍得鼻青脸肿,口齿不清,护卫冷笑道:“什么王府的?咱们王府可没你这号人!居然还敢冒名,这回你是李鬼犯在李逵手里,跑不了了!”把麻袋拖进王府后,那汉子被堵住嘴,五花大绑在堂柱上,等待平凉郡王处置。护卫们搜了他的身,兵刃、腰牌、碎银、信封……杂七杂八扔了一桌。护卫长抓起腰牌,翻看上面的刻字,给了对方一肘子,嘲道:“豫王府?你冒充哪个王府的人不行,非要冒充豫王府的?你知道豫王在哪儿?京城,天子脚下,跟笼子里的狮虎一样被关着呢,哪有力气管外面的事!他叫你来送信,给谁送?给我们王爷?他知道我们王爷是哪个?笑话!”那汉子被打得鼻血直流,唔唔直欲分辨,被堵着嘴说不出来。这时朱攸苟摇着一身肥膘进来,听护卫长说完情况,接过腰牌掂了掂,嘶了一声:“这腰牌做得还挺逼真,材质和制式都没错,莫非是从豫王府里偷的?”又拿起信封翻看,火漆上盖着私人印章,仔细分辨是两个字:“槿城”。像是人的名字。朱攸苟觉得这名字似曾相识,想了又想,突然豁朗:这不是豫王朱栩竟的本名么?!先帝的儿子们,起名时都带了个“槿”。今上登基后,按规矩亲王们全都得改名,不得再用这个字,他的父亲存王也改了名。民间连朱槿花都改叫“佛桑花”,就是为了避圣讳。放眼天下,也只有天子胞弟豫亲王,还敢在私下场合使用这个旧名了。曾经有人逮着这个小辫子,向皇帝告密,说豫王保留旧名是对圣上的怨望,定有不臣之心。皇帝二话不说,把告密的砍了头,并撂下一句话:“朕昨日召见豫王时,还叫他‘槿城’,怎么,朕对自己也有怨望不成?今后谁再敢以这些莫须有的罪名,试图挑拨宗室不合,朕诛他的族!”这事儿亲王和郡王们都知道,也由此看清了豫王在圣上心目中的地位——只有他才是亲弟弟,其他都是假兄弟、假侄子,老老实实蹲在藩地,逢年过节往京城里写写祝颂文、拿些赏赐花天酒地就对了,至于其他有的没的,想都不要想。除了宗室与身边亲信,谁会清楚豫王的本名?倘若这封信真是豫王写的,会在火漆印章上使用这个犯讳的名字,也说明收信之人与他关系匪浅。朱攸苟这才意识到,他在阴差阳错之下,可能真把他叔叔的信使给打了——他赶忙上前,扯掉信使口中的布团,急问:“信是豫王写的?写给谁?”信使被打掉了几颗牙,咽着血沫呼哧呼哧喘气,不说话。朱攸苟心道,你不说,我自己拆开看。三两下撕开信封,展开信纸,方才看了两行,脸上仿佛开了染料铺,红白黄绿变幻不定,实在精彩得很。从震惊到匪夷所思再到恍然大悟,从鄙夷到灵光一闪再到意犹未尽,朱攸苟最终仰头哈哈大笑,畅快至极。他朝护卫长使了个眼色,拿着信走出房间。信使在他身后怒骂:“你身为郡王和子侄,怎敢私拆亲王叔父的密信?如此以下犯上,不怕得罪豫王,天子降罪吗!”朱攸苟没理他,心想:这信合该落在本王手里,真是天助我也!至于豫王的信使,反正得罪也得罪了,实在不行,毁尸灭迹!这里天高皇帝远的,豫王人在京城,能知道信使连信去了哪里?搞不好信在半路丢了,人也死在响马盗或是鞑子手里,死无对证。跟随在身后的王府长史见主子心情大好,殷勤地问:“王爷可是得了什么好消息?”朱攸苟面露怪笑:“瞌睡送枕,好得很呐!”他上了肩舆,吩咐扛舆的仆役转去花厅。长史边走边问:“王爷打算去见那个苏御史?不晾着他了?”朱攸苟抚摸着肚子:“晾能晾几时?本王装病也只是权宜之计。他苏十二这一招叫做先礼后兵,本王若是今日不出面,他一回去就能不讲情面,直接带兵把我庄园给踏平了,你信不信?”长史点头,道:“信。”朱攸苟发怒:“你信个屁!那个狐假虎威的东西,以为拿着圣旨和尚方剑就能吓倒我?我毕竟是郡王!先帝爷的亲孙子!真正的天潢贵胄!我哪怕伸着脖子,他也不敢真砍!”“对对对,王爷真知灼见,是属下无知,竟被他吓住。”长史连忙拱手告罪。心里却想:咱们王爷一心虚就加倍地声色俱厉,这毛病怕是一辈子都改不了了。要真不怕圣旨和尚方剑,又何必装病,能躲一时是一时?也不知这封信究竟写了什么,让王爷瞬间有了底气,要去和那铁齿苏十二及五千锦衣卫硬碰硬。朱攸苟把信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既香艳又辣眼睛,细细想象后心里还有些玩味——豫王浪迹花丛是出了名的,与年轻貌美的朝臣的那些风流韵事,他远在平凉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这位苏御史看着义正辞严,满嘴家国大义,背地里与他的浪荡王叔之间,竟还有这份孽情!不过想想也不意外,毕竟苏晏天生一副好相貌,豫王把他当做猎艳对象,也在情理之中。这封信若是抛到明面去,就算不叫苏晏身败名裂,也足以给他泼上一身迎奸卖俏、媚承亲王的脏水,届时他还有什么脸面,在陕西官场上大放厥词?有这等把柄捏在手上,苏晏说话做事还不得多掂量掂量。先威胁,再利诱,把他也拉到自己船上。财帛动人心,每个人都有可以收买的价码,或多或少而已。他就不信了,这天底下真有不爱钱的人!第127章 是你的催命符苏晏在平凉郡王府的花厅里喝了两杯茶,吃了一碟桂花糕,拍拍手上的碎屑,起身准备离开。先礼后兵。礼已经尽到了,既然朱攸苟不识趣,那就别怪他灌罚酒,带锦衣卫把对方占地盖的庄园给推平咯!朱攸苟正在此刻进来,与他撞了个面对面。早听说陕西巡抚御史苏晏生了副好相貌,眼下就近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姿质风流、仪容昳丽,青袍衬着雪肤,一如碧空飞过白鹭,说不出的清雅飘逸。朱攸苟将他上下打量一番,皮笑肉不笑地道:“苏御史,久仰久仰。本王方才身体不适,累你久等了。”苏晏见对方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胖子,长相倒也不难看,就是因为两腮肉多,将五官挤到一起,活像摊煎饼的师傅手抖,把所有配料都搁在了饼子正中间。这就是先帝之孙、存王之子、平凉郡王朱攸苟?跟前世见过的死肥宅差不多嘛,苏晏默默吐槽,年纪轻轻就显得眼袋松弛、目光浑浊,一看就像在酒色里泡过了头的。苏晏拱手哂笑:“失敬失敬,见过平凉郡王殿下。无事不登三宝殿,王爷可知下官因何而来?”朱攸苟见他开门见山,连面子上的功夫都懒得做,怒意更甚,心想既如此本王也不和你推太极,省得浪费我时间。当即把假笑一收,明知故问:“苏御史所为何事?”苏晏道:“许是两寺官吏疏忽,忘记将新颁布的律令传至郡王府,以至占了草场的庄园无法及时清退。故而本官亲自来送这份‘清退令’,王爷身为宗室皇亲,该不会知法抗法,拒不执行吧?”他说着,将手中一大卷盖了公章的白纸展开,递到朱攸苟面前。把对方抗法一个多月的原因,推到两寺官员的疏忽上,已经是给宗亲一个大台阶下,苏晏希望这位肥宅郡王能认清形势,赶紧借坡下驴,以免文斗变武斗。毕竟动嘴皮子能解决的事,他也不爱使用暴力。朱攸苟非但不为所动,反倒露出一抹令人不舒服的神情,像个恶意的诮笑。苏晏微微皱眉,却见他从怀中摸出一张对折的纸条。朱攸苟说:“巧了,本王也有东西要送给苏御史。本王今日收到一封密信,命人誊抄了信件中的一小段,听闻苏御史博学多闻,还请品读品读。”苏晏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谨慎接过,打开纸条浏览。一看之下,先是微怔,紧接着脑子里跳出无数个“妈卖批”,直恨不得把这些愤怒的粗口兜成个铅球,狠狠砸到远隔千里的豫王的脑袋上!非得给他写信也就算了,那你也写文明点啊,这满纸的“娇吟不休如莺婉转”是什么鬼!“盈盈滴露似雨淋漓”又是什么鬼!还什么“轻舒玉股、怯展蜂腰”,什么“臀为耸,腰为颠,身作乱扭脚为勾”,你他妈当自己写小黄文的,还是拍艳照门的?还能要点逼脸不?!这特么还只是其中一段!全文还不知道骚浪成什么样……这信要是真送到他手上,顶多就是给他膈应添堵,偏偏落到平凉郡王手上去了……朱栩竟啊朱栩竟,你叫我说你什么好!看来阿追骂得一点没错。苏晏看着段首那句“犹记当初水榭交欢,你我情好意蜜”,眼前一阵发黑,喃喃骂:“狗王爷——”荆红追忙从背后托了一把,担心地唤道:“大人?”苏晏立刻回神,将纸条掐入掌心,握拳道:“无事,你退下。”荆红追目光森冷地盯了朱攸苟一眼,不甘心地退后几步。朱攸苟瞪着苏晏,怒问:“狗王爷骂谁呢!”“不是骂你。”苏晏心头狂澜过后,脸色逐渐恢复平静。朱攸苟余怒未消,不客气地说:“苏御史还未点评此信,本王洗耳恭听!”苏晏迅速盘谋着,嘴里随口说:“下官才疏学浅,难以管中窥豹,不如王爷将这信的原件借我一观,才好点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