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再世权臣 > 第8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节

  再世权臣

豫王收了笑容,上前几步,低声问:“皇兄刚从母后宫里出来,是为继尧那事?母后态度如何?”皇帝也敛笑,眉头微皱:“态度……有些微妙。对于继尧之死,母后并无异色,却因为朕婉言劝她,发了大脾气。”“继尧卑劣不堪,母后明了真相后,自然不会再宠信他。臣弟早就说了,他就是个玩意儿,母后无聊时拿他来取乐而已,皇兄不必太过在意。”豫王故意上下打量皇帝,啧啧道,“再说,从小到大,母后什么时候对你真发过脾气?都是冲我来的。上次我当面抽了继尧一耳光,她拿胭脂盒扔我,看看,这儿,都被砸青了。”豫王把额角凑过去给皇兄看。皇帝一把推开他的脸,嘲道:“得了,连弩都射不中你,一个胭脂盒能砸中?”“从小到大,母后虽骂你更多,心里却是偏疼你,朕知道——”皇帝抬手阻止了豫王的解释,继续说,“朕如今担心的,你也知道。此刻,你我不是君臣,就只是同胞兄弟,你就说说,怎么办吧。”面对疑似晚节不保的寡母,两兄弟此时立场十分一致,心情同样复杂,故而前所未有地同心同德了起来。豫王对朱子伦理向来嗤之以鼻,他自己就是个离经叛道的,沉吟后说:“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母后守寡近二十年,深宫寂寞,拿个小玩意儿打发打发时间,只要以后不再出继尧之流的腌臜货,我们做儿子的,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就当她给自己整了个人形玉势吧,豫王把这后半句吞回肚子里,没敢在皇兄面前说出来。皇帝皱眉:“我不是非得苛求她清心寡欲,但她身为太后,不考虑自己的名节,不考虑朕这个皇帝的脸面,也要考虑对前朝后宫的恶劣影响吧?死了个继尧,万一再来个继舜、继禹,将来倘若又出这种烂事,朕还是得犁庭扫穴,必然会损伤母子感情。”豫王也矛盾得很。他认为世道对男子比对女子宽松得多,鳏夫养一群侍妾男宠,无人会指责,寡妇却必须一辈子忠贞守节,并不公平。但这个寡妇是自己的母亲,出了这种事,他身为人子,一方面心疼母亲寂寞枯熬,一方面又觉得尴尬难堪。两兄弟正相顾无言,太后身边的贴身大宫女琼姑,拎着个罩了布套的鸟笼,走近凉亭,福身行礼。琼姑是从秦王府出来的老人,照顾过幼年的两兄弟,皇帝对她颇为敬重,让她免礼平身,说:“有什么事,交代下人去办便是,琼姑姑年纪大人,不可操劳过度。”琼姑献上鸟笼:“太后嘱咐奴婢,将此物亲手交给皇爷,说皇爷一见便知她心意。”说罢福身告退。皇帝接过来,拉开布罩,见纯金打造的鸟笼内,太后爱逾珍宝的那只极乐鸟,已成了一团五彩斑斓的尸体。这种鸟产自遥远异邦的森林,由西番远航的船只自海上带来,进贡给太后,是绝无仅有的一只。其羽毛绚丽,鸣声悠扬,传说是住在天国乐园里以仙露花蜜为食的一种神鸟,因此而得名“极乐”。太后极为喜爱这只鸟,命下人精心伺候,不得怠慢分毫。皇帝有时打趣,“朕若是有个幺弟,母后都不见得心爱若此。”可如今,这只极乐鸟却成了具尸体。豫王打开笼门,伸手进去握住鸟尸,翻看后说道:“尚温热,新死不久。全身骨骼尽碎,内脏从嘴里挤出,是……活活捏死的。”他忽然轻飘飘地一笑:“皇兄,母后这是何意?”皇帝盯着鸟尸,心底有些发寒,面上却仍是恬淡平和,说:“母后想用这只鸟告诉朕,哪怕她再心爱之物,也不过是个玩意儿。如果朕看不顺眼,想劝她洁身自好、劝她克己自律,她宁可亲手毁掉这个玩意儿,也不愿因此伤了母子之情。”豫王从听见皇帝的脚步声,直到此时此刻,始终压抑的、求全的、力图展现温情脉脉的一颗心,因皇帝最后这句话中的某个字眼,腾地燃起难以控制的怒火——洁身自好!克己自律!谁都有资格说这种话,只你没有!母后是养了面首,即使未必有多上心,即使只当个玩意儿,但她至少不会矫言掩饰,不会表里不一,不会一边嘴里说着爱惜人才、成全抱负,一边用催情药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把人拖上床!这股愤恨烧得豫王胸口灼痛难当,仿佛连全身血流都蒸腾成了一股剧毒的恶气,甚至想当面拆穿他这高高在上的皇兄的虚伪面目,向他宣告:你那遮遮掩掩的禁脔,已经是我的人!你待如何,把我关进凤阳高墙么?原本他打算让皇帝亲眼看到自己拥美入怀的一幕,这种心态,与其说是敌对,更像是个与兄长斗气的弟弟,带着一种“我知道你不能拿我怎样,我就是要抢回属于我的东西,把你气个半死”的天真与直率。但这只鸟尸,仿佛陡然敲响的磬钟,如当头棒喝,给了他一个尖锐的警示——这十年来,他屡屡挑衅皇权,不上朝会、不全礼节,爱来就来,爱走就走,表面慵疏散漫,实则桀骜不驯。皇帝因此对他常有训斥,却始终没有实际上的责罚。作为被解除兵权的闲散王爷,他有什么资格蹬鼻子上脸?不过是因着皇帝剥夺了他的一切后,对他生出的愧疚之心、补偿之意——尽管不愿承认,但他的确是仰仗着这一点。如同被砍断了树根的木头,只能依靠在坚硬高大的山体上,岩石一个震荡,他就得倒伏于地。他凭什么认为,倘若触及皇帝的实际利益,或折辱了天子脸面,朱槿隚仍会顾念与他之间那点血脉之情?最是无情帝王家,难道是白说的?豫王掌心里握着逐渐冰凉僵硬的鸟尸,心头烈焰一点点收敛凝实,逐渐冻结成冰。他望着景隆帝沉吟不语的侧脸,于绝望中挣出了一丝希望与冲动,突兀地开口道:“母后所谓的‘心爱’,不过是寂寞时精心豢养、必要时也能决然丢弃的小玩意儿,可我不是这样。我的‘心爱’,是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手、一旦认定就不离不弃的那个人”。皇帝微微一震,凝眉看他,仿佛因为心同所系,而在刹那间明白了他话中所指,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朕知道你指的是谁,也几次三番警告过你,别打他的主意,怎么你还是执迷不悟?”豫王捏紧拳头,几乎用尽全力地挤出一句:“那个人,如果我只要他——皇兄,你能不能别和我抢?”皇帝面色沉静,眼神却寒霜尽覆,冷冷道:“朱栩竟,你可是忘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个‘抢’字,就已是犯了大不敬之罪。你身为亲王,言行举止当合乎情礼,更不该出言无状。”豫王挑起嘴角,脸色难看地笑了笑:“是臣弟失礼了,望皇兄恕罪。”皇帝从他掌心中掏出鸟尸,往笼子里一扔,“鸟不会说话,不通感情,被抢来卖去也无知无觉,但人不是。“栩竟,你要牢牢记住,如果朕心爱的是一只鸟儿,朕会打开笼门放它飞走,并且斩断任何一只,把箭矢或罗网对准它的手,无论这只手是想伤害它,还是想捕获它。“它可以停留在任何地方,亭台楼阁、山林水渚,金琉璃顶或是野芦苇丛,当然最好是朕的膝盖上,但一切都得是它自愿,明白么?”皇帝丢下最后一句话,负手走了。豫王看着明黄龙袍的背影,心寒至极。为了帝位稳固、社稷安宁,皇兄牺牲了他的心愿、抱负与自由。哪怕再不甘愿,再满腹怨言,他也忍了,一忍就是十年。界碑之约后,他再也没有踏出京畿一步。这是十年来,他唯一一次向皇兄恳求,甚至没有求赐与,只求对方不要阻拦,却仍然只得到一个冷漠的背影,作为至尊者不屑一顾的回答。——是不是只有成为至尊者,才不必忍受这种被时刻拿捏的屈辱,才能得到渴求的自由与心爱的人?恍如做梦般,豫王忽然想起了端午那日,在东苑的林中精舍里,自己曾对叶东楼说过的一句话:“这天底下的好事,总不会被一个人占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除了——”他当时没说出最后半句话,因为那个念头模糊且遥不可及,在脑海中不过一闪而逝。但现在,他终于可以很清晰地把这句话说完:“除了真龙天子,无人可以从心所愿。”第九十一章 每根骨头都疼灵光寺被拆成一片废墟,豫王与工部官员敲定的“天工院”设计方案,得以顺利动工。眼下正清场地、打地基、征召民夫,工部忙得不可开交,豫王反倒清闲下来,在书房内反复看苏晏留下的那本《天工院创办章程草稿》,把装订线都快翻烂了。他聘请了一批客卿,部分是办过书院的博学大儒,更多是民间的格物学人才,根据这本草稿进行修正与完善,编纂章程正稿。豫王估摸,年底苏晏应该能从陕西回来,到那时,学院整体轮廓已建成,正好可以邀他前去验看。走了快一个月,音信全无。能给皇兄上折子,连朱贺霖那小鬼头也给寄了手书,就不能给我写封信?豫王心里暗自发酸。他知道梧桐水榭里那场情事,并称不上你情我愿,但认为只一开始时用了些强迫手段,到后半程,苏晏自己也是食髓知味,配合得很。末了的斥骂与巴掌,搁在别人身上是以下犯上,该当问罪;由苏晏做出来,那就是情趣。正如俗话所说,打是亲骂是爱,又亲又爱拿脚踹。豫王不介意被心上人扇巴掌,反正也不怎么疼,甚至想着等他回京后,要是气还没消,让他多打几顿出出气就是了。——唯独铁板钉钉的一点,苏晏已经是他的人,这辈子休想从他掌心里逃走。豫王这么一想,心情好转不少,于是研磨提笔,给远隔千里的心上人写了封浓情蜜意的情书,用词十分肉麻,封好火漆后,交由王府亲卫,郑重嘱咐:“星夜赶往陕西,务必亲手交给苏御史,再讨张回信。若是没有回信,你也不必回来了!”亲卫领了命,当即打点行囊,骑上快马出发。与此同时,沈柒在御书房面圣,得到了天子许诺过的奖励。因为继尧一案办得漂亮,效率之高甚至超过皇帝的预期,景隆帝当场下旨,擢升他为锦衣卫同知。同知为从三品,官阶仅次于指挥使,他又执掌着北镇抚司,实打实成了锦衣卫的二把手。而“掌印指挥使”的位置,自从冯去恶死后,仍然空悬,早已被沈柒视为囊中之物,只等再立几次功勋,顺理成章地晋升。毕竟他才二十五岁,从千户到佥事,再到同知,只用了短短数月,蹿升之快堪比炮竹。如果再一步登天,直接把百官们闻之色变的锦衣卫攥在手里,恐怕树大招风,反而不美。而且依照今上的性子,对官员鲜少有偏爱专宠。苏晏算是格外与众不同的一个了,却也因得罪了外戚与太后,被不少朝臣联手弹劾,不得不贬官外放以避祸。此番自己虽只升了半品官阶,但稳扎稳打更好,沈柒心中有数,故而没有半点不满足。叩首谢恩后,沈柒向皇帝禀报一桩涉及外地官员的狱案,不露痕迹地申请出京办事。皇帝却没有立时答应,只吩咐他先把卷宗整理好,就让他退下。沈柒心底失望,面上却并未流露分毫,恭敬告退。他离开书房后,景隆帝对随侍的蓝喜随口问道:“这人,你看着如何?”蓝喜自从被皇帝敲打后,更加谨言慎行,哪敢点评官员,只说:“奴婢只知尽心服侍皇爷,不敢轻言他人好赖。”景隆帝摇头:“你这老奴,吓过头胆子变小,人也变无趣了。”蓝喜心头一凛,恍然察觉自己因擅自给苏晏下药那事挨了要命的警告,终日惶惶,以至于患得患失,失了平常心,再这么下去,怕是真要圣眷不保,忙堆笑道:“皇爷若是不嫌弃奴婢眼界浅,那奴婢可就斗胆胡说两句了。”“说吧。”“沈同知年轻却不气盛,坚忍果敢,行事颇有手段,是个枭才。”这个“枭”字用得巧妙,既指性情凶狠顽强,又因枭、獍皆为忤逆动物,暗示了不循正道,更透出一股森然与锋锐之感。皇帝琢磨着其中三味,哂笑道:“你的意思是,他未必对朕忠心,将来恐会难以驾驭?”蓝喜知道皇帝从来胸有成竹,有时候,问策未必是真问,只是考验身边人的能力,于是低头答:“西洋人卖的裁纸刀,奴婢总是用不惯,因为太锋利,不小心就会割手。可皇爷一时兴起,用它来雕刻软玉时,却从未失手过。由此可知,只要执刀的手足够平稳有力,就不用担心被利刃割伤。”“他可用,也好用,但要压制着用。”皇帝慢条斯理地说,“正如传说的凶兽梼杌,见不得天光,却能震慑黑暗中的魑魅魍魉。且防且用,若反噬其主,则先行诛之。”“所以,朕上次说了,关于锦衣卫的掌印主官,朕尚未有十分属意,而今依然如此。”苏晏生辰那日醉酒,被沈柒假借口谕送出宫去,虽说此举暗合了圣意,他解释时也能自圆其说,但这件事始终是景隆帝心底的一根刺。景隆帝深思重虑,文武百官无一不在他提防的名单上,只不过是戒心多少的问题,而沈柒这类人物,想要取信于他更是难上加难。也只得苏晏一人,干净剔透地落在帝王心头,不知怎么的,就是不忍利用、伤害他,不愿见他露出惶恐畏惧之态,希望他意气风发,放手施展才干抱负。想让他如鹰隼一般翱翔苍穹,搏击风雨,又想让他毛茸茸地团在自己膝头,爱昵温存。——简直就跟前世孽缘似的,皇帝无奈又欣然地喟叹。蓝喜犹豫了一下,“可是,锦衣卫无人提掣,怕是用着不方便。”皇帝颔首:“迟早是要有个掌印本官的,再看看吧……袁斌还是执意要留在南京养老,不肯回朝任职吗?”蓝喜答:“袁都督已是耳顺之年,奴婢上次奉命派人探望,他虽身体尚还硬朗,但总自谦说老眼昏花,难堪大任了。”皇帝遗憾道:“若是他再年轻二十岁,锦衣卫何愁无人提掣。”北镇抚司内,沈柒送走前来恭贺他升官的锦衣卫头目们,把房间的门一关,脸色便黑了下来。出京办事的请求,皇帝虽未驳回,但态度明摆着就是不准。沈柒想来想去,觉得问题还是出在自己曾假传圣谕把苏晏带出宫,犯了大忌。自己当时虽没有受到重罚,却损失了君王的信任。原以为如同探囊取物的锦衣卫指挥使之位,怕也因此失之交臂了。后悔吗?倘若不是为了苏晏,沈柒当然后悔。但除了苏晏之外,还有谁会令他自乱阵脚,明知会损害切身利益,依然不计后果地去做呢?——他早知道,苏晏是他的劫。以为冯去恶死后,劫难便已过去,终于可以拨云见月了,却不料,前路将更加崎岖难行。他不怕行路难,也不怕前方火海刀山、枪林箭雨。他只怕再见不到苏晏。母亲生前常说,人生一切苦厄,熬到尽头终有报偿。沈柒相信,苏晏既是他的劫,也是他的道,是万般酷刑过后的椴花蜜,是漫天冷眼袖手的神佛赐予他的唯一一点善意。若是得到后又将失去——哪怕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都让他恐惧得要发狂。恐惧令他四肢冰冷,胸口充满狂烈而暴虐的戾气,这股戾气往常可以通过杀人或者施刑,用鲜血与哀嚎去短暂地浇灭,然而现在他不能再这么做,怕血腥气渗进怀里的锦囊,弄脏了苏晏写给他的信。沈柒取出锦囊,打开那张信纸,反反复复地默念,微颤的指尖在两行字迹上来回摩挲,仿佛能从中汲取到莫大的慰藉与安存。胸口的戾气邪火逐渐熄灭,他又恢复成了那个冷峻强悍、镇定自若的锦衣卫首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