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再世权臣 > 第6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5节

  再世权臣

侍卫统领叩头道:“殿下万万以自身为重,切莫因一时冲动害了自己啊!”豫王心中恨极,挥鞭狠狠抽在石碑上,马鞭灌注内劲,竟将坚硬的花岗岩抽得崩裂了一角。他万分不甘地盯着愈行愈远的马车,咬牙道:“我没想回边关军镇!没想再领兵!我只想给他送个行,见上一面,这都不行吗?!”“可是王爷,皇上不会管这许多,他只知道,您违背当年的誓言,擅自越界离开京畿!”“那他可还记得对我发下的誓言!”豫王咆哮着,几乎要目眦尽裂,从眼角滚下血泪来,“庚辰年边堡之乱,我为他挡了一戟,险些丧命时,他是怎么发誓的?他求我别死,说只要我能活下来,天下与我共治之!然后呢,他做到了吗?没有!非但没有,他还夺了我的兵权,把我困在京城……整整十年!十年啊韩奔!我从满腔热血的十八岁,到如今将近而立,大好年华,全都锁在这金鸟笼里了!我又做错了什么?仅仅因为我身上流着与他一样的血脉,因为我在军中令人忌惮的声望,就要遭到这样的背叛与羞辱么?!”“‘豫’王,呵呵呵,‘豫’王!”他凄厉的冷笑声令人遍体生寒,“我那九五至尊的皇兄,可知道我有多恨这个封号!每被人叫起一次,就仿佛在胸口那道旧疤上,再狠狠刺上一戟!”韩奔泪流满面,拦在马前不肯起身,颤声乞求:“王爷,回去吧……殿下……将军!”他说到最后两个字,已是声嘶力竭,仿佛战场上金戈互击,即使锋残刃断,亦要发出最后的悲鸣。他哽咽道:“将军,你不为自己,也为靖北军六万名弟兄考虑考虑,军制与旌旗虽不在了,可人还在,心还在,倘若让他们知道将军如此不爱惜自己,为了区区一件小事轻身赴难,该是何等难过痛心!你若非要越过这道界碑,就从卑职尸身上踏过去吧!”豫王仿佛被兜头浇了盆冷水,浑身一震,喃喃道:“这不是件小事,你不明白……”他望着远方已经成为两列小点的马车队伍,逐渐没入旷远苍翠的荒野,仿佛天地间空空荡荡,只剩他一人一马,伫立在无尽寒凉的虚籁之中。十年了,他以为拘在京城中的,只是一具放浪形骸的行尸走肉,他的心早已离开躯壳,飞越崇山峻岭,在纵马星驰的边塞、在洒过热血的沙场徘徊不去。却谁料在这具沉寂许久的躯壳内,竟又有了微弱的心跳,因着那个被天意投放到他面前的少年,生出一点缥缈的希冀与强烈的渴念。——正是因为这股自相矛盾的缥缈与强烈,使得他始终不敢直视自己真实的心意,更难以彻底摘下浮浪的面具,以真性情示人。——这副面具他已戴了十年之久,不知不觉与皮肉黏合在一处,若是骤然撕下,必定是鲜血淋漓的惨痛。——当着那个少年的面,他愿意试着忍痛撕下它,然而……他连这一面都见不得!即使半载之后再见,亦不知是怎样的思绪变化,物是人非。此时此刻的心境,就如此时此刻的风,过了就过了。旷野的风吹动华丽衣袍,猎猎作响,豫王驻马而立的身影,仿佛也同石碑一同凝固了般,岿然不动。马车中,苏晏忽然心有所动,再次掀开车帘,探头朝道路后方看了一眼,只见苍茫茫一片远山,在碧空下长久地缄默。“我走啦……真走啦!”他向着心里久未出现的人影呢喃,“你真的不来送送我?”-马车在压实的土路上颠簸行驶,走了不到两里地,又停了下来。缇骑头目褚渊朝前方喝道:“什么人挡在官道正中央,赶紧让出路来!”那人恍若未闻,仍直挺挺地站在路中。缇骑们相互对视一眼,纷纷拔刀出鞘。苏晏听见动静,心头一悸,掀开车帘朝外看,目光又黯淡下来。他出声道:“别动手,我认得他。让他过来。”缇骑收了兵器,逼视着那人一步步走近马车,在打开的车门前双膝跪地,叩首行礼。苏晏忙下车扶他:“做什么行这么大的礼!快起来,衣服呢?”吴名不受他这一扶,赤着上半身,背着一束满是棘刺的荆条,伏地道:“我来向恩公请罪。要不是我一意孤行,恩公也不会受我连累,被贬官离京。救命之恩尚不及报答,反倒一而再地以怨报德,小人心中愧怍至极,不知该如何赎之,只能学古人负荆请罪,任由恩公鞭笞,以儆效尤。”苏晏低头注视他肌肉紧实劲骏的古铜色后背,与背上细小繁多的渗血划痕,吸气道:“哪里有这么严重!我得罪卫家,迟早有这么一天,你只是阴差阳错地与我在这件事上有了交集,却不能把原因都赖给你。”吴名执拗地不起来,“恩公心慈手软,我可以自己动手。”苏晏无奈地伸腿,朝他赤裸的胳膊上踢了两脚,说:“好啦,罚过你了,起来吧。再不起来我要生气了。跟我说说,你这几日都跑哪儿去了,在做什么?”吴名一脸羞愧地起身,低头道:“灵光寺刺杀未遂后,我被官府通缉,不得不离开京城,去郊县暂避风头。昨夜想潜入内城,又听闻苏大人因为包庇重伤国戚的刺客被贬官,不日便要离京。我想来想去,决定就在五里驿附近的官道上等候大人的马车,所幸被我等到了。”“我,小人,是想说,”他鲜见地打起了磕巴,嗫嚅道,“倘若恩公不嫌弃,小人愿追随左右,亲眼目睹恩公将来有一日扳倒卫氏,以及像卫氏那样欺压百姓的不法权贵。大人尽可以随意使唤,小人赴汤蹈火,绝无怨言。”苏晏板起脸道:“你是‘小人’吗?是的话,我让个‘小人’追随左右,合适?”吴名更加羞愧了:“不是。不合适。”苏晏嘴角勾起一丝笑意:“你啊,还是别被负疚感压趴了,该怎么说话怎么说,该怎么做怎么做,就像之前住在我家时那样,我还更习惯。”吴名不由抬头挺胸,正视他道:“大人这是同意让我跟着了?”苏晏说:“我若不同意,你就不跟了?”吴名诚实地摇头:“我会偷偷跟着。”“那不结了,与其东躲西藏当逃犯,不如与我同行,互相有个照应。”苏晏促狭道,“我的马车虽不大,多个小妾还是可以坐得下的。”在这么多人面前被打趣,吴名脸颊红得滴血,尴尬叫道:“大人!”苏晏哈哈大笑:“京城都传遍了,说我苏晏被卫浚夺了小妾,一怒为红颜,才砍了他一条胳膊。市井间传得有鼻子有眼,你没听见?”吴名赧然到极点,几乎无颜以对。苏晏伸手到他胸前,指尖触碰到他结实的胸肌。吴名猛地一颤,做出向后闪避的身势,却到底没避开,任由他解了绑缚荆条的布带。苏晏拍拍他的胳膊,不乏羡慕地感慨:“穿衣显瘦,脱衣见肉,身材真好啊……上车吧,我给你拿件外衫。”他转身回到车内,吴名也跟着进入车厢,规规矩矩坐在对面座位,脸上的红晕还未消退。苏晏从包袱里掏出一件自己的曳撒,搭在他肩膀上,笑道:“我们差不多高,这件我穿着略显宽松,给你穿应该正好。”吴名匆忙穿戴整齐,苏晏又寻了个合适的冠帽给他戴在发髻上,这么一看,就很有些正经侍卫的样子了。苏小北从车辕前面探头进来,问:“大人,可以走了么?”苏晏答:“走吧。”苏小北挥鞭轻抽马臀,心道:果然是“并非有多出挑,全靠同行衬托”,与外面这一个个歪瓜裂枣的锦衣卫缇骑比起来,吴名长得还算好看了。车厢内,苏晏含笑道:“如今可以告诉我真名了么?”“原来大人早看出来了……‘无名’是我做杀手时的代号,自然不能再用,我本名荆红追。复姓荆红,名追。”“这个姓倒是少见。你姐姐叫什么?等姓卫的彻底玩儿完,我们给她重新修墓立碑。”“荆红桃,桃之夭夭的桃。”“一个追一个逃?令尊令堂给孩子起名还挺有意思。”“不是,是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桃。”苏晏再次逗弄他:“本大人这不正是纳了个宜其室家的小妾么?”对面男子本已平复的脸色,也随之再次涨红起来,低喝道:“大人莫要再打趣我!”“既然伪装成本官的侍卫,就该自称‘属下’或者‘卑职’,以免被旁人看出蹊跷。”“并非伪装,我是……属下是真心想要追随大人,并非为了避祸,大人不信?”“看你表现咯。”苏晏笑吟吟地抛了个甜瓜过去,“先给本大人削个瓜吃,不能削断皮。”第七十二章 你的好我清楚“出京师往西,便是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西司。大人请看,这里是大同府,靠近长城……”当夜因为错过宿头,侍卫们在野地的驻扎点外围成一圈,各自搭了帐篷,喂马、歇息。篝火旁,高朔坐在大石头上,手持一张大铭疆域图,指给苏晏看。作为一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现代人,苏晏能把世界地图五大洲轮廓勾画得七七八八,却对铭代各时期疆域和行政区划一窍不通,甚至不知道当下的一级行政单位不是“省”,而是“司”。好在高朔作为锦衣卫密探,对此了如指掌,在他询问前往陕西的路线时,将随身携带的地图取出,为他详细讲解。“大同?可是九边之一?”苏晏这个地名挺有印象。大铭为了抵御鞑靼等北夷,沿着长城边线,设置九个军事重镇加强防御,俗称“九边”。不过他只记得辽东、宁夏和大同三个。高朔点头:“对。大同军镇下辖八卫、七所、五百八十三堡,就在大同府。”苏晏指着地图上,大同府旁边的“代”字,问:“什么意思?”“这里曾是代王的藩地。哦,如今改叫豫王了。不过封号虽改,人也置留在京,藩地却没有撤,只是换了镇边的将领,把原本代王统领的靖北军也打散了,编入各个卫所。”高朔道。苏晏沉默。梧桐水榭时,豫王含屈饮恨的话语萦绕耳旁——“他要我的名字、封号、藩地、军队……拿去就拿去吧,我又不是非得和他死争!”虽然想起豫王仍心怀怨怒,但也觉得对方的下场和处境的确有些悲凉。苏晏慢慢叹口气,轻声说:“应该的。军权在握的亲王,无论放在哪朝哪代,即使再贤明的帝王,也不得不提防他们拥兵自重。哪怕他们没有反意,也难保手下不生异心,效那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举。“皇爷眼光长远,为江山社稷的稳定,提前拔除了这些隐患。”——但也牺牲了豫王的抱负和自由。说不清孰对孰错,只能说,各自立场不同。荆红追对国家政事不感兴趣,正用篝火烤一只抓来的野兔,余光瞥见苏晏表情凝郁,冷不丁打岔:“大人要胡椒么?”苏晏一怔,转头见油脂滴在火堆上滋滋作响,嗅到空气中浓郁肉香,心情不由好转,笑道:“当然要。将胡椒碾碎,与盐末调成椒盐使用。”“孜然呢?”“也要,碾成粉,多撒点。”荆红追将两大包胡椒与孜然拢在掌心,内力微运,香料便尽数碎作齑粉,外裹的牛皮纸分毫未损,这份精湛武艺与入微的控制力,令苏晏叹为观止。他期待地又瞧了一眼树枝上烤成金黄的兔肉,回过头对高朔说:“过了山西,再往西南方向走,就是陕西了吧?”“对。”高朔用手指在地图的黄河上一划,“咱们从这里渡河,进入陕西司。走的路要尽量远离长城,以防北敌滋扰,差不多半个月,也就到延安府了。”苏晏颔首,注视着地图上的京城,忍不住问出了深埋心底的疑虑:“高朔,你……”他略一迟疑,探身挨近对方,压低声量:“你是不是沈佥事授意而来?其他十九名侍卫呢?”高朔见一张雪白的面庞蓦然靠近,火光中越发显得眉目深艳,子夜昙花似的清丽夺人,心脏禁不住漏跳半拍,下意识向后避开,失衡滑下石块。还好他反应迅速,手撑地面半辗了身体,当即蹲好,略有些尴尬地道:“石面上苔藓太滑。”荆红追抬起眼皮冷冷看了他一眼,说:“大人,烤好了。”“先凉会儿。”苏晏随口吩咐,又盯着高朔要答案。高朔如实说道:“这二十名侍卫的名单是佥事大人拟交的,包括我在内,有七个都是他的人——不敢全用心腹,怕皇爷生疑。那个叫‘褚渊’的头领,原不在名单里,是皇爷的御前侍卫。”苏晏觉得有点好笑。沈柒不就是皇帝的耳目与心腹么,被高朔这么一说,倒像两个人暗地里互相防备得紧,连侍卫人员名单这点小事都要耍心机。高朔不敢告诉他,沈佥事入狱之事。他接到这差使,出发前夜去诏狱探望过,见佥事大人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镣,一身囚衣,盘腿坐在稻草堆上喝凉水,眼眶喉咙酸涩难当,直骂狱卒死心眼,做个样子不会,至少也要把镣铐卸了。沈柒面色倒比他淡定,漠然道:“囚禁半个月而已,比起梳洗之刑,根本微不足道。我这边无妨,苏大人那边,你得替我多看顾着些。”高朔点头。他知道沈佥事与苏大人之间关系非比寻常,猜测两人暗生情愫,不止瞒着满朝上下,更要瞒着皇爷和那两位天潢贵胄。想到自己潜伏苏府屋顶时,看见豫王对苏大人欲行非礼,而太子也屡次三番微服来寻,待他之情谊非比寻常,不由替虎口夺食的自家大人捏了把冷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