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再世权臣 > 第6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节

  再世权臣

沈柒心底一沉,知道该来的总会来,面上倒也不慌不忙,回答:“因为臣那天审问了冯去恶,得知去年宁王曾派使者来暗访他,怀疑他私下结交藩王,有所图谋。臣去他家搜寻证据,但那里被查抄一空,并找不出什么来往书信之类。臣窃以为此事关系重大,故而前来禀报皇爷。”皇帝从永宁宫回来的半路上遇到他求见,谈论的正是此事,两人都怀疑宁王暗中收买京官与天子亲军,是阴有所图。此番皇帝忽然旧事重提,分明醉翁之意不在酒。从蓝喜手中抢人,假传圣谕带苏晏出宫,此事迟早要暴露,沈柒对此心知肚明,随时等着接受盘问,却不想隔了十天才来发落他,颇有皇帝惯会的秋后算账的意思。“你孤身进的宫,出宫时却是两人同行,还有一个是谁?”皇帝拿起画,对着阳光端详,微皱了眉,似乎不太满意。沈柒不假思索地说:“微臣偶遇苏晏苏大人,一同出宫。”“那日是苏晏生辰,他在宫里多喝了几杯,朕有些忘了,是否吩咐过你,送他出宫?”“并无玉旨,是臣自作主张,还狐假虎威借了皇爷的名头,臣有罪。”皇帝将画揉成一团,掷在沈柒脚下,踱到他面前,居高临下道:“沈柒,你在东苑出首冯去恶,向朕投诚表忠心时,朕就看出,你是个有手腕魄力,也有头脑心思的。朕欣赏这一点,故而任用你,希望你好好替朕办事。你救了苏晏一命,朕论功行赏,将你擢为佥事。如今你却假传圣意,辜负朕的信任,是什么原因让你如此胆大妄为?”沈柒伏身道:“臣一时利令智昏,不敢求皇爷饶恕,愿意受罚。”皇帝目光冷凝:“利令智昏?你想得到什么利?又得到了什么利?”“臣在东苑受冯贼钳制时,感念苏大人忠义,不忍加害,其时不过一点小小的善念,不料事后险些搭上性命,又因祸得福升了官。沈柒感激陛下皇恩浩荡,感激苏大人在‘十二陈’中仗义执言,却也因此生出了私心杂念,以为苏大人深得圣眷,若是能继续示好于他,总归有好处没有坏处。”“那日臣遥见苏大人出殿时酩酊大醉,连轿子都坐不稳了,便想过去问候一声。待走近后才发觉苏大人情况不对劲,像是……”沈柒略一迟疑,毅然道,“像是中了什么恶药。臣在北镇抚司负责侦缉刺探,素来疑心重,也见过不少奇情怪状,不禁怀疑苏大人遭人暗算。询问抬轿的内侍,又一个个言辞闪烁,不提圣意如何,只说奉蓝公公之命,送人去南书房,可苏大人已然半昏迷,不及时送去就医,送南书房做什么?”“所以臣进一步怀疑,是不是苏大人在什么地方得罪了蓝公公,以至于被他用见不得光的手段打击报复。情急之下,才假说奉皇爷口谕,送苏大人出宫。”沈柒说着,露出几分惭愧之色,“倘若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会了蓝公公,臣愿向他赔礼谢罪。不过,遇事有疑点,就要深挖到底,这是臣在锦衣卫十年训练出来的本能反应,并非有意针对蓝公公,还请皇爷明鉴。”皇帝低头审视他,面上神情只是淡淡,喜怒不形于色,片刻后才开口:“你说他中了恶药?是什么药?怎么个发作法?”“具体什么药,臣不通医术,不敢妄断,但他发作时喊热喊难受,扒拉着马车座位滚来蹭去,就跟蛇蜕皮似的。”皇帝用拳头掩着嘴,清咳一声,“什么蛇蜕皮!好好一个人,被你形容得如此不堪。”沈柒忙低头认错:“是臣口拙,实在不懂形容。”“……你带他出宫后,又是如何处理?”沈柒本想回答送苏晏回家去了,转念一想,皇帝未必查不到,于是七分真三分假地回答:“他说要回家找小妾。臣思忖着,找小妾还不如找大夫,于是先送到鄙宅,又寻大夫来为他医治。大夫说他是误食春药导致亢阳熏烁,要么与女子交合泄欲,要么喝几剂清燥降火的汤药,压制下去就好了。”皇帝问:“然后呢?”沈柒答:“臣家里虽有不少侍婢,却都是些不堪采的蒲柳。且苏大人年幼体弱,万一弄出什么……脱症更不好,于是让大夫给他灌了几碗药,昏睡了七八个时辰,次日下午便无碍了。”脱症就是马上风。皇帝心底暗骂沈柒臭嘴一张,又觉得他虽自作主张,但临事有根有据,处理妥当,对蓝喜的怀疑也颇为合理,并且阴差阳错地说中了大部分。以小见大,是个堪用的人才。至于扯着虎皮做大旗之举,虽着人恼,倒也不值得为此大动干戈,左右没让苏晏吃大亏。尽管心底还有些将信将疑,为了苏晏名声,皇帝还是决定按下不表,若有必要,回头还可以再彻查。但沈柒毕竟有过失,也不能轻饶,以免他将来行事更加放肆。皇帝拿定主意,道:“此事你有三错,其一动机不纯,逢迎朝臣,挟恩以期私利;其二假借圣谕,有欺君之嫌;其三自作主张,举止放肆。朕本欲将你革职,但念你有功在身刚刚擢升,朕也不愿被人说朝令夕改,你这便自己摘了官服纱帽,披枷带锁,去诏狱牢房蹲上半个月,饮食住用必须等同其他犯人,不得有半点优待,好好长长记性。”诏狱条件苛刻,空气污浊虫豸遍地,犯人们仅有的待遇便是窝头凉水稻草堆。这个责罚称不上十分严厉,敲打的意味多过于惩治,但很是磋磨人。沈柒恭敬地叩头:“臣领旨谢恩。”皇帝挥挥手示意他滚蛋。在他退了两步后,又吩咐道:“朕听闻你对北镇抚司了如指掌,天黑之前给朕拟一份名单,要十名……不,二十名锦衣卫好手,忠心、机警、武艺一样不能少,相貌不用太出挑,但必须能干,既要懂得怎么服侍人,必要时还能充当戎卫与探子。”沈柒半个字没有多问,领命称诺。皇帝挥挥手示意他继续滚蛋。沈柒退出南书房,在炎热的夏日午后抹了把冷汗,赶着回府去告诉苏晏这个不幸的噩耗——背伤未愈的沈佥事又要遭罪了。诏狱真不是人待的地方,蹲上半个月得脱三层皮。沈佥事连给兄弟送行的权利都被残忍剥夺,内心之怆痛犹胜躯体。总而言之,沈佥事眼下一片凄风苦雨,亟需来自好兄弟身体力行的安慰。第七十章 我走啦真走啦(上)沈柒出了宫,快马加鞭,半途中在一名内科大夫的宅子前下马,进去软硬兼施地交代一番,以免皇帝究查起来露了馅。这大夫受过沈柒的恩惠,沈府里众人有什么头疼脑热,也都是他诊治,之前沈柒还借着帮忙安排差事的由头,把他儿子拿捏在手,拾掇得他又敬又畏,半点异心不敢起。一个谎要用无数个谎来圆,沈柒自忖把能堵的漏洞都堵上了,回家去找苏晏卖惨求安慰。谁料苏晏竟然不在,据管事与门口守卫回禀,是被豫王接上马车,还带走了书房桌面上那本青皮册子,至今未归。沈柒心中隐隐生出不好的预感,他知道豫王觊觎苏晏许久,怀疑对方要借机下手,一逞淫欲。但苏晏愿意上豫王的车,同时带走了亲手写的天工院创办章程,又像是公事公办的架势,暂时不好定论是绑架还是诱拐。倘若不多时能回来,应该还不至于出什么事,若是迟迟不归,只怕要节外生枝。沈柒坐在堂前的主位上,拿一块擦刀布来来回回拭着雪亮森冷的刀锋,只言不发,从日斜等到日跌等到日落,也不见苏晏回来。派出去打听的探子也回报说,苏晏并没有回自家宅邸。沈柒被焦急与怒恨长时间地煎熬着,五内俱焚,面上阴沉沉的有如黑云压城,只手中利刃翻动时掠过令人心悸的寒光,时而投在眉目间,映出眼底暗流涌动的悍戾杀气。待到最后一抹余晖被夜色彻底吞没,沈柒长身暴起,挥刀将厅堂内的桌椅统统砍得四分五裂。他拄着刀尖,站在满地狼藉中喘粗气,眼眶泛出兽血般的赤红,满喉咙的铁腥味咽不尽,从嘴角沁出一丝血痕。邪火烈烈地灼烧着他,他想把这痛楚千百倍地报复给始作俑者,报复给所有挡路碍眼之人,甚至想要引三灾业火燃尽天地,焚毁万物。沈柒蓦地把绣春刀一提,快步走出堂前,刚到院门口,见一小队御前侍卫排闼而入,为首的朝他拱手道:“佥事大人,卑职奉皇命来取名单。”仿佛大浪当头拍下,他于水深火热中挣出几分理智,哑声道:“稍等,我去书房取来给你。”他转身走去书房,在桌前挥毫劈划出二十个名字,继而把笔一扔,转头看了眼屋角的罗汉榻。榻上似乎还隐现着两个交颈厮摩的人影,残留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与体温。恍惚间苏晏抬起眼睛瞧他,秋水横波地笑了笑,说:“七郎,你别闹。”“……我不闹。”沈柒喃喃道,狂乱的表情逐渐收敛,化作眼神中一点深藏的幽邃刻毒,“我得先活着。”他归刀入鞘,整个人如同被霜雪洗过,愈发峻酷,捏着一纸狂墨淋漓,回到厅堂,交予侍卫首领。首领将纸页仔细叠好,收入怀中,又说:“佥事大人可是要去北镇抚司?卑职顺路,护送大人一程。”沈柒知道,这是在催他去诏狱。受罚,沈柒并不在意,只不甘心没赶在苏晏离京前见一面,问问他在豫王那里受了什么委屈,再把他抱在怀里抵死缠绵,红烛泪尽到天明。“有劳。”沈柒面无表情道,“这便出发。”-苏晏猛地惊醒,坐起身。窗外依稀亮起的靛蓝色天光,约莫五更将近。床板上苏小京手脚并用地把苏小北缠成一团,睡得死沉,两人缩在小半边,大半位置都让给了他。苏晏低头看两个贪睡的小少年,笑了笑,摇醒他们:“准备出发了。”洗漱更衣后,苏晏骑马赶到户部官署。此刻才刚点卯,他向一名呵欠连天的主事领取了任命文书,回程路过皇城正门承天门时,忍不住望向重重宫阙之内,定定看了片刻。景隆帝答应赐他尚方剑,可至今连根剑穗儿都没见着,搞不好贵人多忘事,也搞不好只是戏弄他,就像之前“榜下捉婿”那样。天威难测,君臣相知哪有那么容易,御书房里那个潜流暗涌、隐秘克制的拥抱,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苏晏心底很有些沮丧,惆怅地叹口气。又想到太子朱贺霖,近来课业日重,听说连晚上也不得闲,被拘在皇帝身边学习政务处理,再不能到处玩耍。而他这些日子也忙,突发事故又多,确实对太子有所忽略。他放了太子好几次鸽子,前天从御书房出来,也只去东宫稍坐片刻,便急着回府打理行装,也难怪朱贺霖气恨难平,用他以前送的皮影、鞠球之类的玩意儿砸他,放言要和他绝交,这辈子都不想再见他。苏晏想起小鬼那张怒气冲冲又眼眶泛红的脸,苦笑着摇摇头,希望等自己办完差事回京,这个骄纵而又热烈的小少年能迅速成长,成为景隆帝治国理政的得力臂膀;又矛盾地希望他继续保持这份赤子纯真,别让尚且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扛起江山重担。马儿唏咴咴打了个响鼻,踏蹄回首,仿佛在催促他动身。苏晏摸了摸鬃毛,道:“走了走了。反正被贬官也不是什么光彩事,还指望人家夹道欢送不成,还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吧。”他两腿一夹马腹,策动缰绳,朝来路飞驰而去。晨光熹微,两辆马车骨碌碌地驶出京师外城门。苏小北赶着前头一辆,车厢里坐着他家苏大人,后一辆装着各种用具行礼,由苏小京驾车。苏晏穿着一身宽松的雪青色道袍,懒洋洋倚在座位上,正陷入若有若无的离愁别绪。马车忽然停住,传来苏小北的声音:“大人,前面有两排缇骑,气势汹汹挡住去路,莫不是来寻仇!”他暗惊,眼前忽然掠过初见沈柒的一幕。月夜石桥上,火光照亮了一队气势汹汹的缇骑,为首那人锦衣霜刀,用马鞭兀然拨起他的脸,直看进他的眼睛深处去。其时天地间嘈杂尽褪,一眼万年。苏晏心头火燎似的灼了一下,有些惶然地回过神,呼吸不定。苏小北又在外头叫:“大人先别下车,小的去前面问个究竟!”苏晏借着整理衣襟,平定心绪,推门下车,示意小北留在原地。前方三四丈外,缇骑们见他现身,齐齐下马,抱拳见礼。为首一人二十来岁,生得黝黑如炭,其貌不扬,抱拳道:“卑职褚渊,见过苏大人。我等二十名兄弟,今后供大人任意差遣,鞍前马后追随,绝无贰意。”苏晏原以为这些是沈柒派来的侍卫,匆匆扫视一圈,不见正主,又在队尾依稀看到个眼熟的,像是探子高朔,难免有些疑惑。褚渊低声提醒:“苏大人回头,往上看。”他依言转身,仰视城门上方,见高而宏阔的城楼上,一袭缃色身影站立在旁人撑起的伞盖下。定睛看去,发现竟是皇帝本人,微服出了宫。苏晏心惊肉跳,提着袍角匆匆爬上城楼台阶,跑到皇帝面前,便要行礼。“朕微服,不必行礼,以免招人耳目。”皇帝一手托住他的胳膊,朝后挥了挥袖,蓝喜心领神会地收起伞盖,远远退走。“皇爷这是……”“朕出宫透口气,欣赏这湖光山色,顺便也送送你。”说反了吧,分明是特地来送行的。苏晏心中感动,注视着皇帝清俊儒雅的眉眼,轻声说:“陛下深恩如海,臣如何担得起。”皇帝淡淡一笑,解下腰间佩剑,放在他手上:“此乃尚方剑,朕望你永不会用上它。”苏晏握着沉甸甸的剑身,见剑鞘纹饰一面是腾云金龙,一面是翔舞凤凰,剑锷上七星环绕,一派庄严华贵的天家气象。他抚摸着剑鞘上的龙身,声音微颤:“谢陛下隆恩。”皇帝很想再抱一抱他,但此刻青天白日,城楼下众目睽睽,这个念头甫一生出,就如晚发的秋枝,大片大片姚黄魏紫都被压在了积厚的严霜之下。天子无声地叹口气,亲手将佩剑系在苏晏腰侧,说道:“除了这柄剑,朕还赐你二十名侍从,护你一路平安。陕西不比京师繁华,你自己多保重。若形势有变,朕允你便宜行事,不必顾虑各种规矩章条,万万以自身安危为要。”一国之君,为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全,不惜折节躬亲以呈心意,苏晏这下终于体会到,历史上那些忠臣名将为什么会死心塌地为认定的君主卖命了。皇帝以国士待他,他又怎能不以国士报之?披肝沥胆,冰雪相照,说的大概就是此刻两人的心境吧!苏晏拱手深深一揖,哽咽道:“臣走了,皇爷保重龙体。”言罢霍然转身,头也不回地下了城楼。他走得有些仓促失礼,皇帝却并未在意,只盯着条石地面上的两点深色水迹,仿佛是两颗滚热的酥油,烫在了自己心底。城楼下,苏晏上了马车,二十名训练有素的缇骑当即分为左右长列,在马车两侧翼护。城楼上,蓝喜重新上前打伞,小声提醒:“皇爷该回宫了。今日早朝推迟了一个半时辰,这会儿百官在午门外,想是也集合得差不多了。”景隆帝微微颔首,说:“回罢。”苏晏坐在车厢里,将尚方剑横置于膝,摸着剑鞘纹路,心神摇荡。忽而感念皇帝情意,恨不得身怀张良孙膑之才,倾力以报之;忽而又生出莫明的遗憾与失落,甚至忍不住心生埋怨——上司都来送行了,兄弟怎么就没来呢,一点都不讲义气!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