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 第 153 章 太宗上位计【二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53 章 太宗上位计【二五】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关于明成祖为什么会让郑和下西洋,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泛,最被人津津乐道的那一个,凭借其狗血程度一骑绝尘。


那就是“寻找建文帝”之说。


诶,这还真不是咱后人看到什么宫廷大火不知所终而大开的脑洞。


这是写在《明史》之中的。


作为华夏二十四史之一的正史,什么谣言都能在其中找到踪迹,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据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终攻陷南京之时,战火纷飞之间,建文帝不知所踪。


朱棣深感怀疑与忌惮,于是下令让郑和以下西洋为名,暗中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朱棣:???


他凭真本事打下来的江山,忌惮那懦弱没主见的大侄子做什么?


别说是他已经死了,便是真的侥幸逃脱于海外,当年他大权在握的时候都能硬生生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如今一没钱粮二没军队,靠什么让自己感到一丝忌惮?


还花这么大价钱和力气让人去找?


也不想想他朱允炆配吗?


嘿,别的不说,但这种说法是真的很热闹诶。


吃瓜不嫌事大的其他朝代纷纷听个乐子。


【是是是,郑和在永乐年间六下西洋,要不是正好赶上永乐皇帝驾崩被中止,第七次远航在永乐二十二年也必将出发。


合着朱棣的永乐盛世白开创了是吧,二十二年了,还对自己那个在位时间还没有自己五分之一长的侄子心心念念啊。


哦,对,懂了,宣德五年那最后一次的下西洋之举也一定是朱棣的好圣孙继承了爷爷的夙愿咯?


这是什么老朱家二代人的纠葛啊。


造谣也得讲点逻辑吧,你们不能仗着自己拿着笔杆子就胡乱瞎编啊。】


朱棣:……


朱瞻基:……


朱瞻基差点维持不住自己最后的一点体面。


胡说八道,简直是胡说八道。


虽然朝堂之内对于下西洋的反对声潮已越来越大,而安南也动荡不堪,他本人对于下西洋之事也没什么热情。


原因无他,就那些什么香料珍宝的,太多了。


库房都快堆不下了,给官员发工资和赏赐花出去的还没有进来的多,如今价格是一年不如一年啊。


但……


那比起他甚至见都没见过的什么建文帝,还是域外的香料比较让他感兴趣。


【实际上,郑和下西洋之举的意义绝对是重大的。


是我们这个陆权国家第一次将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海洋向周围辐射,船队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全信了小学语文课本上那篇郑和下西洋的内容,真以为郑和每次带着上万人真是亲切友好地跟当地人和和气气拿贵比黄金的丝绸瓷器就为了换点什么胡椒面回来吧?


这在朱元璋洪武末年的时候就开始在明朝


国库日渐囤积的玩意。


那可太友好了,一定是为了更好地交换礼物,所以郑和团队不得不顺手消灭了斯里兰卡当地的政权,将打算篡夺苏门答腊皇位的苏干剌政权消灭在萌芽状态。


至于什么在今天靠近马六甲海峡的地区建立什么旧港宣慰司,说什么呢,那都是为了打海盗嘛。


大明又有什么错呢,只是想“怀远以德()”


≈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


≈ldo;18()_[(()”


呢?


没错,他建立旧港宣慰司,不就是为了让那些仰慕他大明的小国朝贡使节们可以顺利地进出他大明嘛。


至于你说为什么除了明朝纳入朝贡体系的国家之外的小国在那个区域行商游走会被拦下?


那一定是他们不怀好意!是意图破坏他大明邻邦友好的海盗!


否则你们干嘛要在这使节的必经之路上停留?


毕竟之前他大明的船队出去之前,就正是海盗盛行啊,凡有经过的船只大多都会被劫掠财物,他们大明多上点心也是正常的。


朱棣很快便能够自圆其说。


【而在永乐朝,郑和平均二年下一次西洋,一次去至少一年,回来不到一年就会立马再次下西洋的行为,绝不可能真是如所谓“厚往薄来”,毕竟国内到处都要用钱,还年年出去撒钱,这是个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明代学者严从简曾经说过:“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


也就是说,明朝朝廷绝对是狠狠大赚了一笔的。


而有朝廷在前打样,随着永乐时代的结束,明朝官方对于出海渐渐失去了兴趣之后,敏锐地民间资本却借以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哪怕顶着海禁也要闯荡上一番,毕竟这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嘛。


因此,明朝中后期,海上贸易十分繁荣,一大批海商起家的商人富可敌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