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 79. 战国篇九 李牧其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79. 战国篇九 李牧其三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武安君,武可安邦定国,多么好的寓意啊,对于武将而言,似乎应当是至高无上的评价,如果不是这个封号后面的每一个人名的命运都如此跌宕起伏,相信武安君这个封号的使用范围可能还能更广一些。


战国之武安君,共有四位,分别是苏秦,白起,李牧,项燕。


看看这四个彪炳史册的名字吧,懂得都该懂了啊。】


与熟读史书秒懂的后世之人不同,战国之前的诸位君王一头雾水。


天幕你就不能兼顾一下他们这些出生得比较早的人嘛。


这四个人,除了白起他们勉强了解了一些,其他人他们都完全不知道啊。


想起白起最后的结局,他们又似乎窥见了一些什么真相。


不会真的是他们想的那样吧。


后世子孙怎么都这么暴殄天物啊。


【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上再无武安君,杀伤力之大可想而知,是有些玄学在身上的。】


李牧:……


别说了,他已经开始害怕了。


天幕给他来个痛快的吧,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他挺得住!


而秦王稷则有些无语。


你们后世的君王怎么回事,胆子为何如此小,大胆封嘛,封的数量足够多,总有善终的,那不就洗脱嫌疑了嘛。


【此时的秦国已是傲视天下群雄,虽然打了败仗跑了将军,但问题不大,咱尚是秦王政的政哥有的是钱和兵,秦王政看了看赵国,表示,都快到邯郸了,他就不信打不下来。


第一年,秦军再次出征赵国。


但邯郸不愧是政哥的一生之敌,还就没打下来。


秦军两面夹击邯郸,看似天衣无缝,但番吾之战,李牧自卫反击,成功守护邯郸,将秦军两路大军悉数击溃,逐出赵境,邯郸第不知道多少次之围又得以化解。】


李牧虽然很高兴自己能数次拒强秦之师,但心中不无忧虑。


即便天幕如此夸赞,他亦心知肚明,一个将军再骁勇善战,背后的国力,方是战争取胜之根本。


若他早生数十年,他自信可以在武灵王麾下的强兵之中取得一丝胜利的可能。


但如今的赵国,不过是在勉强续命而已。


他打得,是一场必输之战。


不过即便他心知肚明,这个不知道多少次的邯郸之围倒也不必如此直白,给他赵国留点面子吧。


不过后世的接受度可比战国史书不够厚实的老祖宗高多了。


毕竟天子从国都逃跑的事他们都见多了,区区围城,算得了什么,这不是还守下来了嘛。


【如果说秦国拥有主角光环,那咱政哥那绝对就是主角光环里的战斗机。作为美强惨本强,龙傲天的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在这等关键时刻,赵国竟然还爆发了一次严重的旱灾,受灾面积极大,对于本就被秦国打得国土大缩的赵国而言,可谓又是一重重创。】


秦王政:???


这个战斗机是什么?什么叫龙傲天的小说?


天幕能不能讲点通俗易懂的话,简称人话。


赵王迁则恨得牙痒。


所以说,是上天不眷顾他赵国,天幕缘何之前要如此嘲讽他,他定然干得很好,只是缺了一点运气而已,定然是如此。


【而且,秦国打赵国邯郸,主打的就是一个跨境作战。额,跨韩国的境。


再加上秦军的战斗力强悍,虽然迟迟没能彻底灭了赵国,但九年的战争,连山头都快给削平了。


因此,虽然打的是赵国,但先撑不住的是韩王,韩王表示,自己虽然只剩下了国都阳翟周边的十余座城邑,但还是愿意割让南阳给秦国。】


韩王安表示天幕说得太对了。


赵韩如此之近,他韩国又被那暴秦数十年如一日地蚕食,国土本就小的不行,赵国的旱灾又如何可能完全不殃及韩国呢?


他实在是苦不堪言,撑不住了啊。


【政哥一看,这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啊,韩王虽然已经交出玉玺,听命于秦,但背地里的小动作他可不是不知道,这个绊脚石除了正好给他腾地方攻赵。


毕竟南阳哪有韩国香啊。


于是秦王政派内史腾带兵前往韩国进行南阳交割一事。


为什么要带兵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以接受南阳为幌子,顺手就灭了韩国,将韩王安掳到咸阳。


王翦痛失全歼六国成就。


明明打得是赵国,第一个亡的是韩国。


韩国被打得猝不及防,毕竟之前跪的次数太多太熟练,根本没想过这一次的秦国要的东西不一样,轻而易举,就被拿下。韩国从此成为秦国颍川郡,是之后国诸多名士的故乡。】


韩王安听罢简直想要大骂秦君。


说好的拿地,怎么变成要命啊。


秦王你简直是不讲武德!


秦王政有些意外。


这韩国这么好打?要不第一个先灭了韩国?然后由那什么颍川郡直接攻赵?


听起来也是一条路子。


王翦:???


什么成就?全歼六国?


他可不敢如此托大。


【灭了韩国之后,别的不说,打赵国那是方便了不少。公元前229年,秦王政拿出了自己手中的杀手锏——秦王政手下唯一战国四大武将ssr之一的王翦。


与其他秦将不同,王翦成名较晚,主打的就是一个稳扎稳打,在没有必胜把握之前,绝不贸然出击给他人可乘之机。


此种打法对于国力占绝对优势的秦国而言,是最优解。】


秦王政表示不理解。


所以究竟为什么,天幕一边说他什么得天独厚,看起来像是运道很好的样子。


但另一方面,他的倒霉儿子什么的就不说了,为什么他如此威名赫赫,比他曾祖父名声大多了,结果手下却只有一个战国四大名将?


这是真的合理的吗?


多来点,他不挑,秦国有的是俸禄和军功爵位,绝不抠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