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 > 46. 第四十六章 锋芒将露的少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46. 第四十六章 锋芒将露的少年

  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

第46章


回雍都这一路上,暴雨始终未停。


和来时的热闹景象不同,回程船上气氛极为沉闷。


皇帝整天待在船舱里不出门,房间里的熏香味道,嗅一口便能将叫人咳上好半日。


文清辞一天里的小半时间,都待在皇帝身边。


古代帝王总是一边寻求长生,一边修造陵墓。


文清辞发现谢钊临每日除了处理政事外,最喜欢做的,就是反反复复地看他百年之后埋骨地辰陵的修建图纸。


这些图纸,足足一箱之多。


辰陵与运河同在天初元年修建,如今已是天初二十六年,辰陵还在继续建着。


由此可见,它应当是本朝立朝以来,最为浩大的一场工程。


船舱内并没有开窗,哪怕是白天,光线都昏暗得不像话。


皇帝斜倚在床榻上,看着手中的图纸。


过了一会,贤公公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将一杯甜羹放在了榻边的小几上。


他正想退回去,却见原本在看图纸的皇帝忽然抬头,皱眉朝这里望了过来。


“……你怎得突然如此老态?”


一边写医案的文清辞不由缓缓抬头。


皇帝今天怎么有闲情逸致和贤公公聊天了?


老太监似乎也没有想到皇帝会忽然这样问。


就在他酝酿着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图纸,站起身问贤公公:“瑜昭呢?他去哪里了?”


瑜昭?


听到这个名字,文清辞彻底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上次皇帝半梦半醒间念的名字就是这个!


就在文清辞疑惑“瑜昭”究竟是谁的时候,却见刚才还笑着的贤公公脸色忽然变得非常难看。


他放下手上的东西,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顿了好半晌才说:“他……他已经故去,多年了……”


“故去了?”皇帝的声音忽然提高,他转身一脸不可置信地看向贤公公,“他是怎么故去的?”


“是……已经,故去多年了,”


在文清辞的印象中,贤公公的情商一向很高,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回皇帝一句话,当然也是如此。


但是今天,贤公公却只一个劲地磕头,半个字也不多说。


而皇帝忽然说贤公公“老态”,又提起这个故去多年的人,八成是精神问题又加重了一点,甚至就连记忆都变得混乱。


房间里的熏香气味更盛,一下下的磕头声,在皇帝听来无比刺耳。


“走走,都走!”沉默几秒,皇帝忽然再一次暴躁了起来,“全都出去,让朕一个人在这里待着——”


“是,陛下。”贤公公如蒙大赦,忙看了文清辞一眼,和他一起走了出去。


今日雨仍未停。


出门后两人先在屋檐下停了片刻。


接着雨声遮挡,文清辞终于忍不住问出了那个问题。


“请问贤公公,您可知方才陛下找的那位‘瑜昭’究竟是谁?”


听到这个名字,贤公公立刻紧张了起来。


他本能地四处张望了一下,接着终于转过身压低了声音对文清辞说:“文太医记得,未来切莫再提起这个名字,尤其是在陛下身边。”


文清辞缓缓点头。


贤公公终于轻声对他说:“……宁瑜昭,就是前朝哀帝的名字。”


说完表情立刻恢复如昨,他从一边的小太监手中接过雨伞,与文清辞轻轻点了点头,便离开了这里。


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文清辞:“……”


等等,“瑜昭”就是哀帝?


霎时间,第一次听到皇帝提起和这个名字时的记忆,便涌上了文清辞的心头。


彼时出现在皇帝脸上的,是无法忽视的恐惧。


据文清辞所知,皇帝年轻的时候,与哀帝的关系应当不错才是。


可是为什么提起这个名字,他会恐惧呢?


如果放在别人身上,文清辞或许找不到答案。


但是现在,他印象里的谢钊临,早已经坐实了“心狠手辣”这四个字。


这几件事结合起来便能猜到,他八成又是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亏心事。


帝王狠心固然没有错,但是“狠心”与“亏心”却向来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南巡的船只回到了雍都。


下了好几日雨的天,也终于在这个时候放了晴。


熟悉的街景,从车窗外掠过。


受到北地的战事影响,雍都的街道上都冷清了不少。


坐上马车后,看到外面熟悉的风景,文清辞的心中的打算,逐渐清晰了起来……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自己至少要在太殊宫待到宫变那日。


而在此期间,最重要的事就是查清楚原主和皇帝之间,究竟有什么旧仇。


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雍都那家与神医谷有联系的医馆。


初夏出发,待南巡结束回到太殊宫,却已是盛夏之末。


雨停之后空气中四处透着燥热之气。


池塘里的莲花,也被暑气蒸得蔫了下来。


谢不逢在身边的时候,文清辞没有感觉,但等太医署这座小院只剩下他一个人,文清辞终于察觉到,这里处处都是少年生活过的痕迹。


文清辞犹豫了一下,最终什么都没有收拾,将它按照原样保存了下来。


并小心翼翼地将那个毛皮暖手筒,放到了衣柜最上方。


为了方便与宫外的人联系,保证自己的跑路计划万无一失。


这一趟回雍都后,他不再和之前一样,每天都住在太医署里,而是拿出小半时间住回了宫外的府邸。


几日后,文清辞在雍都采买的棉衣,与他之前准备好的药品一起被送去了北地。


贤公公办事的确隐蔽,自始至终皇帝都没有察觉出一丝半点的异常。


------------------------------


长原、永开、兴湖三镇位于卫朝领土最北端,不过从雍都过去,骑快马昼夜不息一日便能到。


那几座城镇周围半是戈壁半是草原,昼夜温差非常大,哪怕一年中最热的盛夏,清晨的气温也只有不到十度。


按照皇帝的授意,谢不逢被直接带到了离被北狄占领的长原镇最近的驻地。


他们不但要直面北狄的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日日活在危险之中。


且生活条件,也异常艰苦。


谢不逢是戌时到达驻地的。


彼时太阳已经慢慢西沉,驻地的气温也一点点低了下来。


“殿下请先在这里等候,稍等便会有人前来接应您。”信使翻身下马,朝谢不逢行了一个礼。


从殷川大运河到长原镇这一路并不好走。


他们原本以为谢不逢坚持不下来,可没有想到,少年这一路不但一声不吭、从不抱怨,甚至直到现在,身上都没有几分疲态。


这一路暴雨,又过山川,气候复杂多样。


少年似乎对天气变化格外了解,他们按照谢不逢的指挥走走停停,既没有遇到危险,又没有耽误时间。


想到这里,和谢不逢走了一路的信使,便不由对这位皇子,多了几分敬佩。


“好。”谢不逢也下马,眯着眼睛朝着远处看去。


宽阔无边的草原上,有溪流蛇行而过。


绕过这条河,对面便是被北狄攻占里的长原镇了……


按照谢不逢这一路上听到的,在他们来到这里之前,卫朝的军队已经与北狄打了几仗。


但是双方都没有用尽全力,说是试探或许更为恰当。


信使去了军帐中,可过了半晌,都没人出来看谢不逢一眼。


按来说皇帝这次最大的军令就是将谢不逢送到这里来,不过一会儿就该有人出来和谢不逢交接,正式将他带到军中才对。


但是少年在这里等待时间却格外长。


也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太阳一点一点地沉到了草原的另外一边。


军帐上的炊烟升起又落下,营地里也慢慢静下来。


气温一点一点降低。


谢不逢等待的地方在营地之外,草原之上四周毫无遮拦,一阵风吹来便是刺骨的寒意。


少年耳边阴风怒号,气氛着实有些恐怖。


他转身轻轻摸了摸这匹配自己一路北上的战马,接着缓缓地笑了起来。


琥珀色的眼眸里,满是轻蔑与不屑。


不难看出,驻地的军官,正打算给谢不逢一个下马威。


——这一路都在下暴雨,他们虽然没有耽误军命,但是到达的时间,还是比原定的晚了大半日。


今天上午天晴之后,他们不敢休息,一路没停地奔向了长原。


因此随身携带的水还有干粮,早就已经消耗了个干干净净。


任谁都该饥肠辘辘。


饥饿、口渴、寒冷、孤独。


这几项和随时都可能爆发的战争叠加在一起,顷刻间就能击溃人的心理防线。


不过谢不逢向来不是生长在雍都的娇贵皇子,这一套对于他来说压根没有什么用。


少年从马背上取来水囊,径直走到了溪流边。


接着将它沉入溪中,从中汲水,一口痛饮。


“……报,大皇子他自己去溪流中取水喝了。”守在军帐边的士兵回头说道。


“自己?”坐在主位的中年男人不由皱眉,“果真没有一点天潢贵胄的样子。”他的语气略带鄙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