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 > 43. 第四十三章 去北地历练
字体:      护眼 关灯

43. 第四十三章 去北地历练

  黑莲花太医求生指南

第43章


南巡的船只到达松修府,除了祭河以外,几乎什么事都没来得及做,便转头回往雍都。


殷川大运河自北而南流,回程是逆流,船行的速度,也比来的时候慢了许多。


走了两天,才刚过登诚府。


边关上的军报一条条传来,皇帝也随之着急了起来。


他不但头疼的频率高于往常,甚至晚上还失眠、多梦,肌肉更是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


单单是这几晚,文清辞便被临时唤过去好几次。


看着皇帝一天天的变化,贤公公的脸色,也逐渐变得难看。


这位很会审时度势的老太监,已经暗地里谋划起了自己的未来……


卯时初刻,又有军报自雍都送了过来。


听到船舱外的声响,刚刚睡下的皇帝,再次按着眉心睁开了眼。


看到他眼底的乌青,守在身边的兆公公被吓了一跳:“陛下,您不再休息一会吗?”他下意识问到。


“混账东西!”皇帝难得发起了火来,“军报这种事,岂能耽搁?”


“是是……”兆公公慌忙跪下,朝他磕起了头。


“给朕把披风拿来。”


一边的宫女听命,忙将它拿来披在了皇帝的肩上。


哪怕是夏季,清晨依旧寒凉。


丝缎制成的披风刚落在肩上,皇帝的身体便不由打了一个寒战,手臂也不受控制地重重晃了一下。


顷刻间,身体不受控制的无力感,将他席卷、吞没。


从前乐观期许长生久治的皇帝,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浓浓的恐慌。


他咬着牙压低了声音对身边人说:“去把太医叫来。”


“是,陛下。”


话音落下,那名身着银甲的士兵,就被带进来跪在了地上,将刚刚的军报给皇帝递了上去。


谢钊临的脸色,随之一沉。


……


文清辞被太监带到皇帝身边的时候,正巧看到对方数都没数,就将一大把芙旋花丹倒入口中的画面。


这架势将他都吓了一跳。


“臣参见陛下。”文清辞缓缓行礼,将心中的古怪压了下去。


皇帝看了他一眼说:“起来吧,爱卿先在这里等候片刻。”


“是,陛下。”


昨天晚上文清辞刚被叫来诊过一次脉,直到半夜才回房休息。


因此他也和皇帝一样,没有睡几个时辰。


刚来的时候文清辞很是困倦,然而模模糊糊听了几句,他便突然清醒了过来。


——眼前这个军人,不但传来了边关的消息,甚至还有来自雍都的。


“……京兆尹贪污一案,确有此事,陛下请看,这是大理寺的奏章。”


说着便将手里的东西交了上去。


京兆尹……那不就是二皇子的外祖父吗?


文清辞缓缓抬眸向皇帝看去。


或许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遇到了更大的麻烦,皇帝甚至将二皇子的事情忘到了一边,此时他看奏章的眼神,麻木又漫不经心。


皇帝随手翻了两下,就将奏章扔到了一边,接着对一边的贤公公说:“去,朕要拟个圣旨……把笔墨拿来。”


当初在太殊宫的时候,皇帝做什么事都要先顾及帝王威严,动作慢慢吞吞。


但最近一段时间,他总算将那些事情抛到了脑后。


只见皇帝一边落笔飞快书写,一边用另一只手按着额头,噼里啪啦地点了一大堆人的名字。


末了,完全不顾现在天还没有亮,便叫贤公公将所有人都叫到这里来。


老太监带着一堆人走了出去,大殿里稍稍安静了一些,皇帝终于将文清辞叫过去施针,同时用略显沙哑的声音,慢悠悠地开口:“……我朝立朝不过二十余载,还未经历过什么战事,也没有名将。现下遇到这样的事情,民心也随之不稳。”


最近一段时间,卫朝的反应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受此影响,边境上的一些民众,便觉得自己已经被朝廷放弃。


文清辞轻轻点头。


皇帝缓缓闭上了眼睛,他继续说:“若在这个时候,有皇子赴边,自然也能够安稳民心。”


一派胡言!


文清辞冷冷地看了对方一眼。


他这话乍一下听着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是完全经不起细想。


现在二皇子还是戴罪之身,三皇子的年龄不够。


唯一能去边关的人,只有谢不逢一个。


但凡是稍微了解一些朝堂事务的百姓都知道,谢不逢自三岁起就离开了太殊宫,成了皇帝的弃子。


将他放到北地,完全起不到皇帝想要的作用。


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


“……是,陛下。”


殿外,刚才被皇帝点到名的人全被带到了这里。


除了朝廷重臣以外,兰妃和慧妃两人也在其中。


两人在回廊上相遇。


有几个宫女小心翼翼地转过身,看了一眼自己背后的慧妃……这位娘娘一向都和兰妃不和,今日二位千万不能在此处闹起来啊。


可没想相遇的那一刻,慧妃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出言讽刺,或是没规没矩的翻人白眼。


这……她今天怎么像变了个人一样?


宫女们忽然反应过来,不只是表情,今天的慧妃,和她们一贯印象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慧妃南巡的时候,只带了艳色的衣裳,因此今日仍穿着一身水红。


但是她头上却不再配满金玉,而只斜斜的簪了一枝花,再坠了根步摇。


两人相遇的那一刻,慧妃忽然朝着兰妃笑了一下,她淡淡地说:“伴君伴虎,希望兰妃娘娘的运气,能比本宫好些。”


她的语气里没有半分嘲笑与挑衅,而是从未有过的平静。


兰妃似乎也不意外。


她朝慧妃轻轻点头:“承您吉言。”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跟在她们背后的宫女都愣住了,这两位娘娘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应该这样好啊?


但来不及多想,几人便已经加快脚步进了大殿之中。


进门的瞬间,兰妃攥紧了手中的丝帕。


斗了将近二十年,她知道慧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太殊宫里,慧妃的确不算是一个聪明人。


但是她原本的性格,也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张扬、恶劣。


慧妃自然也想和兰妃一样低调、淡然,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出身,并不允许自己这样做。


所以她索性抛下脸面,给自己争取起了最大的利益。


慧妃自进宫之后,就一直在“装傻”,她常常故意说一些不合时宜,却又无伤大雅的话,并明明白白地暴露着自己的野心。


因为慧妃知道,太殊宫甚至雍都那些自诩“聪明”的人,都是不屑于与一个“花瓶”多计较的。


尤其是当今圣上这种既多疑,又害怕聪明人的皇帝。


有的时候在他面前表现得肆无忌惮一点,反而可以更直接地达成自己的目的。


事实证明,皇帝的确很吃她这一套。


慧妃方才的话,并不是挑衅,而是陈述。


皇帝身体不佳的消息,明面上无人敢提,但是背地里却是人人议论。


就连前阵子被幽禁的她,也有所耳闻。


因此慧妃并不觉得自己会落魄太久,就像她同样不觉得,兰妃的“结局”会比自己好一样。


皇帝的不安,是不会这么容易便消散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