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 第 316 章 316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16 章 316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李适听神迹开始讲述自己登基之后的事,整个人忽然紧张起来。


不过方才神迹说过,唐朝后面的皇帝都不错,应该也包括自己吧?


作为嫡长子的李适,看过大唐的繁华,亦经历过安史之乱。


因此李适一直有一颗光复大唐的心,他对节度使厌恶至极。


若他登基,绝不会对节度使听之任之!!


李适特别看不惯他家父皇软弱的政策,对那些不听朝堂指令的节度使就该杀鸡儆猴,打击到底!


【这次咱们从唐德宗李适重用的大臣,一起来看看唐德宗李适的政策变化。


唐德宗李适登基后,先加封大将郭子仪被为中书令,但同时免去了郭子仪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的职务。


还是老套路,明升暗降,夺了郭子仪的军权。】


听到大将郭子仪再次被罢免,李豫不知该说什么,好的不学学坏的,自家儿子倒是把自己的“小心眼”学的淋漓尽致。


“郭子仪是可用之才,他对咱们大唐忠心不二。”李豫对李适道,“等之后为父和你说说郭子仪之功。”


李豫太怕李适重蹈覆辙,他想等着神迹消失后和李适仔细讲讲大将郭子仪的功劳。


若是能好好重用郭子仪,能避免很多麻烦。


【赵匡美】:这是老李家的传统么,有事大将郭子仪,没事闲人郭子仪。


赵匡美觉得郭子仪真的太能隐忍了,若换成其他节度使早就造反了。


这么一想,大唐后期也不是没有能臣只是被帝王猜忌罢了。


【随后唐德宗李适又贬黜了大臣崔祐甫,把他贬为河南少尹。


咱们一起来看看崔祐甫被罢免的经过,罢免风波的两位主人公分别为宰相常衮和崔祐甫。


宰相常衮是唐代宗一手提拔的寒门宰相,唐代宗李豫死后,常衮念唐代宗李豫的提拔之恩,想按照礼制进行丧礼。


而唐代宗李豫驾崩前曾留有遗诰,一切从简,只发丧三日即可,因此崔祐甫反对按照礼制发丧。


常衮和崔祐甫二人因此丧礼之事发生冲突,身为宰相的常衮直接上书弹劾崔祐甫,要求把崔祐甫贬为潮州刺史。


但是唐德宗李适觉得处罚太重,于是把崔祐甫贬为河南少尹。】


天幕中出现唐德宗李适的卡通形象,只见他指着大臣崔祐甫,头上两个大字,“你走”


【但是宰相常衮此举却犯了个错误,按理说谪崔祐甫的诏令需要所有宰相签字,但是常衮却代替了中书令德郭子仪和朱泚签字走流程。


郭子仪和朱泚觉得为了此事不至于将崔祐甫罢免,于是上书。


唐德宗李适认为宰相常衮欺君罔上,于是将衮贬为潮州刺史,而崔祐甫则被召回,继续当宰相。】


李豫再次看向李适,眼神变的深邃起来。


之前李豫一直觉的李适冲动,方才神迹所述仿佛也是冲动之举,但


是细细想来却是暗藏玄机。


“宰相常衮违背朝纲,应罢免。”李适道,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李豫没有说话,继续听神迹所述。



“唐德宗李适前后的反差真的大。”赵匡美感叹,“前期真是说一不二,眼睛不揉一点沙子的雄主。”


“太子,你如何认为。”赵匡胤问赵德芳。


和秦始皇嬴政一样,赵匡胤也十分注重培养太子赵德芳。


“儿臣倒觉的唐德宗此举不是意气用事的冲动之举。”赵德芳道。


“哪里不冲动了?”赵匡美问。


“李适可是当了这么多年太子,怎会不知朝堂的潜规则,郭子仪不过是挂名的宰相罢了,平日都是由宰相常衮执行指令。”赵德芳找出疑点。


赵匡美眼神一亮,他觉的自家侄子分析的很有道理。


赵匡胤也赞许的点点头,示意赵德芳继续说下去。


“且开始唐德宗也同意罢免崔祐甫,那时候他怎么不说宰相常衮不合规矩。”赵德芳越分析越觉的唐德宗故意为之。


“那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赵匡美有点想不明白。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然是为了改朝换代。”


【从罢免任用崔祐甫这件事,咱们便可看出唐德宗李适的“真性情”。


但是唐德宗李适此举真的是冲动么?宰相常衮可是直接被贬潮州,早知道古代的潮州可是想当偏僻,贬官去那里的人多有去无回。


并且郭子仪虽然为宰相,实际上只是挂名罢了,唐德宗李适并没让他掌握实权。


宰相常衮此举虽然不合规矩,但实际上也是约定俗称。


且常衮还是为了先帝唐代宗的丧礼,即便有错,也不至于贬到如此偏远的地方。】


【阿斗】:宰相常衮和唐德宗有仇?


【宰相常衮和唐德宗李适并没有太多交集,咱们不妨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


唐代宗李豫对藩镇的政策是制衡安抚,而唐德宗李适对藩镇的政策则是强硬打击。


那作为前朝宰相,常衮会支持怎样的政策呢?】


乐瑶觉的唐德宗李适并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冲动无知,一个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太子能单纯到哪里呢。


李豫早知道李适对藩镇的态度,但是没想自己一死,李适就要实现他的抱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