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秦将 > 第三百八十三章:馈书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八十三章:馈书韩信

  秦将

淮阴城外黑旗飘扬,营寨连片。


这支秦军从越地一路跋涉到达淮阴,虽然士卒们回乡心切,但经过长途行军后,终究是疲累辛苦,难以继续行军。


故而主将赵佗下令在淮阴城外扎下营寨,让士卒休沐三日,同时通过淮水上的秦军舟师进行粮秣补给。


虽然说是休憩洗沐,但赵佗并没有闲坐军营,而是派人去寻找“野之遗贤”。


“真有韩信?”


赵佗放下手中记载了军情信息的简牍,抬头望向丽商。


淮阴城下,一饭千金。


胯下之辱,名传千古。


赵佗既然来到淮阴之地,自然会想到那位千古有名的绝世兵仙。


上一次赵佗来淮阴时,因为正处于秦楚交战的重要阶段,他要率军激战熊启和项燕的楚军主力,没有精力来关注其他事情。之后大战打完,他又立刻奉秦王的命令,率兵南下追逐叛贼熊启,更是抽不出一点时间。


如今总算是打完了仗,再不借着回程的机会找一找韩信,那可真是白来了。


“禀将军,韩信之父名为韩嘉,是昔日的韩国遗族,在韩国灭亡时,迁至淮阴。将军所求韩信者,便是韩嘉之子,据末将所探,他今年刚八岁。”


丽商拱手,向将军汇报他们打探了一日才得来的消息。


同时丽商心中非常的好奇,他不知道将军怎么会对一个八岁的小孩子感兴趣?


而且看将军的模样,竟然是早已知晓其名,这才让自己前去打探。


“八岁啊。”


赵佗揉了揉太阳穴。


这年龄放到后世,就是个刚上三年级的小学生吧?


而且这个年代用的是虚岁算年龄,要真按后世的周岁计算,最多二年级。


小学生级别的韩信。


赵佗原本听闻“韩信”之名而波动的心情,瞬间平复了大半。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现在秦国尚未统一天下,这时间点有些太早了。


历史上的秦末几位风云人物中,除了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已经成年外。


项羽和韩信都还只是个小屁孩,是赵佗一拳就能打倒的那种。


“韩信乃是韩人之后,随其父迁于淮阴,这一来倒是说得通了。”


赵佗心中微动。


后世的史书中,对于韩信的身世记载不明,没有人知道韩信的出身,更不清楚韩信父母宗族的情况。大概是因为他被吕后夷灭三族,记录韩信身世和亲族家庭的资料也被销毁的缘故。


就连司马迁为韩信写传记时,也显得很无奈,只能前往淮阴民间,搜寻当地人口中的关于韩信的传闻故事。


不过从这些故事逸闻中,倒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韩信长得高大,却不事生产,整日佩剑游荡,从人寄食,吃不起饭还端着架子。


漂母给其饭吃,这人明明穷的响叮当,上顿吃完无下顿,竟还能说出“后必有重报”的话。这样的姿态,活生生一副落魄贵族子弟的形象。


且漂母所言“吾哀王孙而进食”,所谓王孙之表意,正是公子王孙之意。秦灭六国,各国公子王孙沦落民间底层,依旧被人以“王孙、公子”为尊称,再往后发展,便成为后世常用的尊称。那漂母或许是对韩信身世有所耳闻,故而对其以王孙相称。


再加上韩信熟读兵书,且有大志,一系列组合下,他的身世绝不可能是普通的平民。


如果说韩信是韩国灭亡时,为躲避战乱而迁往淮阴的韩国贵族之后,倒是颇为相符。


“年仅八岁,父母尚在,倒不好夺人所爱。”


赵佗摇摇头,如果说韩信有十几岁的话,他倒是可以将其收走,作为侍从,进行培养。


但可惜对方如今只是个八岁的小屁孩,对于要随时踏上战场征伐的赵佗来说,身边带一个八岁小孩,完全不合适。


哪怕不考虑战场危险,光是成百上千里的长途跋涉,南征北战时的各种水土不服,头疼脑热等疾病。在这个医学尚处蒙昧的时代,都足以要了一个八岁小孩的命。


若是将其丢在咸阳,更是不好,万一脱离环境,养废了咋办?


故而赵佗熄了将韩信带走的心,但既然来此一趟,不去见一见,又太可惜了。


“现在不带走,不代表就不能让他变成我的人。”


赵佗眯着眼,手指轻轻敲击着木桉上的简牍文书。


……


离军营千米左右的一片林中。


韩信手脚麻利的爬上一株大树,再次伸长着脑袋,往远处的秦军营寨张望。


黑色的秦旗在风中飘扬。


虽然父亲常对他说,他们先祖宗庙所在的韩国就是被这群披着黑甲,举着黑色旗帜的秦军所灭,让他一定要远离和小心。


但韩信却总是趁着父亲不注意时,一次又一次的熘到附近的秦营来观看。


他不是喜欢秦军,而是对这支秦军的主将有倾慕之心。


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灭国擒王,战功名扬天下!


那个男人身上的种种荣誉,对于一个喜爱兵书,又向往英雄名将的小孩来说,充满了无尽的吸引力。


“赵将军应该要回秦国了吧。”


韩信脸上有些不舍,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赵将军一面,但只要能在这军营附近偷偷观望,便已是心满意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