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 第139章华亭鹤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9章华亭鹤唳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眼前殷色由淡转浓, 如醉的桃花色转瞬化作泼天血火,迎面而来。


“韩……”


影绰的呼唤声从血似的迷雾里传来。


韩兢只是站在原地,身心一同陷在那桃花盛开的春日光景中。


有人在他耳边疯狂呼喊:“韩师哥!”


韩兢骤然惊醒,五感皆复。


松木被燃烧出“噼啪”的脆亮响声, 鼻端是扑来的腥风与焦炭臭气,烈火映目,满壁焦土。


他们在“遗世”林雪竞的小院中。


片刻之前, 此地遭到魔道袭击, 道友们鱼贯而出,茫然四顾, 不知从何处可求生路。


封如故从火中冲出, “昨日”、“今朝”寒霜过处,颈血飞溅。


双剑快如疾风, 绵如流水,剑锋荡过, 唯余剑尖染上一滴血,坠落尘埃后, 剑身仍不失璨璨明光。


斩去两名拦道之魔, 封如故来至韩兢身前, 将重伤的荆三钗转缚在韩兢身上。


在血火之中,韩兢问封如故:“林雪竞呢?”


封如故不看他,只顾着低头忙碌:“没找到。”


韩兢并未阻止封如故将荆三钗交给自己的举动。


因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三门君长曾聚在一起, 评点如今的三门徒儿的能为。


燕江南擅于药理, 且论剑术和性情, 能毫不手软地打死一百个医闹,因此三门师长谁也不担心她会吃亏。


荆三钗潜力无限,但若转练短·枪,前途更加无量。


封如故自不必提。谁都羡慕逍遥君能半路捡回这样一个虽带有几分邪性、却天赋绝伦的小徒弟。


常伯宁与韩兢的问题,则同属一类。


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常伯宁心纯,最易得道,但因为家境优渥,天性温良,修养卓越,他从不懂杀为何物,戾气何来,因而悟性虽然不差,但在剑法一途上总差上几分,难至圆满。


韩兢则灵慧讷言,他懂得何谓杀性,却是不忍,亦是不愿。


因为过度重情,他出剑之时,总是不可控地削减三分杀意,再减两份凶戾。


然而,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时候,谁也不需要韩兢多余的多情和软弱。


所以他需得担负起别的责任,照顾荆三钗,照顾道门众人,只留如故一人,独对火云千丈,剑雪寒霜。


接下来,于道门众人而言,是可以预见的、永无止息的逃亡。


“遗世”被彻底封闭,众人落入丁酉的彀中,又失了藏身之所,只得疲于奔命,在死关中硬杀出一道生途。


三钗重伤,弟子们伤疲交加,还需兼顾伤患,因此,大半追杀的压力,皆被封如故生生受下。


好容易调开追杀的魔道之徒,封如故折回了众道友的藏身之地。


他木然着一张脸,早已倦于做出什么表情,因而显得倨傲又无畏。


封如故走得很平静,但韩兢看得出来,他每走一步,便有万千双无形的手正把他往土里泥里拖去,叫他倒下,逼他放弃。


韩兢不善言辞,可头脑不输封如故。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哪怕竭尽全力,替他安抚那些年轻又躁动的道友们,也无法帮到封如故太多。


封如故带着百余名道友,奔逃在“遗世”之中。


其他的人跌跌撞撞,身边总有三两人支撑。


只有他昂首阔步走在最前方,永远是孤身一人。


……可是,能一直这样下去吗?


纵他是北斗璇魁,尽情燃烧,又能照亮多久前路?


在陷入绝地之前,韩兢已有了些念头,但那时三钗还能对如故施以援手,犹有余裕,自己也能放心支撑二人。


如今,三钗倒下,终是逼韩兢下定了决心。


那夜,封如故枕在韩兢的膝弯上入睡。


封如故在左侧,三钗在右侧。


韩兢将帕子取出,擦净封如故额上细汗,又侧身照顾好昏睡的荆三钗,旋即仰首望月。


他总有些多愁善感,最爱赏月。


月之风情,总叫他想起一人。


有次,他看过一篇凄情的话本,几天后与伯宁、如故、三钗赏月时,突然想起情节,一时泪盈于睫,还被如故狠狠打趣了一番,揶揄得面红耳赤。


……今夜月色真好。


封如故问他,为何不休息。


韩兢静静望月:“月光已尽,再不多看几眼,实在浪费了。”


封如故哼了一声:“你还是不够累。”


韩兢垂目,指背抚上他皮肤微微发凉的侧脸,温柔道:“抱歉。韩师哥很快便能帮到你了。”


二人有一句、无一句,谈到了“遗世”之外的常伯宁,谈到了韩兢对他的喜欢。


“多情好啊。”封如故并不反感韩兢在情感上的软弱,反而道,“多喜欢我师兄一点吧。”


韩兢低声道:“我是真的很喜欢他。”


以前,韩兢不敢承认,因为他知道,伯宁不通七情,情总懵懂。


韩兢以为,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等。


等到伯宁开窍,或等到自己死心。


韩兢有许多话想说,甚至向封如故讲了他原本打算为伯宁准备的鹤之礼。


但疲累极了的如故不耐烦听,堵住了他的嘴。


于是,韩兢只能把心底的话说给自己听。


“……我真想再多喜欢他一点。”


封如故昏睡了过去。


韩兢则未睡。


他捉住封如故的手,为他拭去指缝里的血泥,又转身去照顾荆三钗状况,替他将腰腹处的绷带又换过一道,方才松弛下来,转望天边月色。


月色公正,不分道魔,一样照人。


韩兢望着魔境的皓月,睫毛上掸上一层霜雪似的月光。


他接过前话,喃喃自语:“……可是,如故,我知道的,伯宁爱你。”


“我若死了,他只会难过;你若死了,他会生不如死。”


“……我知道的。”


他指尖细细理着封如故的头发,是疼爱和关心弟弟的温柔力度,不轻不重,因而封如故很受用地蜷了蜷身子,往他身上蹭了蹭,是全然的信赖。


感觉到封如故难得流露出内心孩子气的小动作,韩兢失笑,双掌抬起,一边一个,挨个摸了摸头发:“莫怕,韩师哥保护你们。”


韩兢盘膝而坐,驭周身灵气,吹岣呼吸,吐故纳新,将周身之气清畅上扬,元炁相结,聚于三花之处,运行过一个小周天后,便依照师父指月君所授,将太上忘情之心诀低诵一遍。


韩兢原修自然之道,参木之灵气,以为修行,如今经脉骤然逆入别道,韩兢骤感全身经脉紊乱,气序有异。


但情况紧急,已不容他细理经脉,养气静修。


韩兢牢记太上忘情口诀,复诵一遭,心气稍定后,重启双目,先看天边月,再看身侧人。


韩兢靠上背后的岩石,手掌虚虚搭在两个弟弟的眼前,替他们挡去月光,好叫他们得一寝安眠。


自己的心境似乎并无什么改变。


但韩兢知道,变化在他未觉察之时,已经暗自发生。


他同样知道,炼入太上忘情,便无可转圜。


伯宁,我爱你。


我真想永远这样爱你。


……可我做不到了。


护好如故,让你不难过,或许是我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


或许,我日后回想起来,会觉得我做了一件傻事。


若这份傻气,会让我记住我曾爱过你这件事,那也很好。


……


韩兢以为,自己只会如太上忘情之道中所说,存情而忘情,砍去心上缠绕于他的枝蔓,一心卫道。


一开始,的确也是如此。


面对来袭魔道,他的“春风词笔”再不留情,再不迟疑。


尽管混战之中,如故无暇顾忌他,不过这微妙的变化,韩兢自己能可体会。


但韩兢渐渐意识到,情况似乎不对。


他的心在发生奇异的变化。


先前,韩兢总以情理为重。


道友若有损伤,无论此人品行优劣、灵力高低,韩兢皆是一般疼惜照顾。


而现在,看到道友重伤,无论亲疏远近,他心中一视同仁,并无丝毫动容。


他想,去芜存菁,乃是天之共理。


然而,想到此处,韩兢总会时时惊觉,炸出一身冷汗。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


他能意识到这样的自己与先前的自己有何差异,但他无力扭转自己的思想。


譬如,一人从前认为天为上,地为下,从未感觉不妥。


如今,一个声音告诉他,天为下,地为上,且他的头脑将以此为公理,笃信不疑。


但是,他偏偏并未失忆,能清楚记得,自己先前是如何认知的。


这份矛盾,足以逼得一个心智稚嫩的人窒息。


封如故竭尽心血护佑众人,韩兢不愿拿自己的困扰来分他心神。


况且,就算如故知道了,又有何用处?


因为韩兢从来话少,无人察觉他的异状,无人察觉他正一步步滑入不可控的深渊。


情况愈发严重,求救亦是无用,韩兢只能勉强控制,并反复告诫自己定气凝神,只将全副心思放在退敌除魔之上,令自己不可作他想。


直到某日,他们逃到一处安全之地。


韩兢前去巡看伤员。


一名被魔气所创的重伤之人喃喃着要水。


韩兢取来水囊,递到他唇侧。


那人感激地哑声道:“多谢……韩道君……”


韩兢心如止水,全无波动。


他看着那人滚动的喉结和干裂的唇际,平静地冒出一个念头:以当前之势看来,伤者只会越来越多,若是再不割舍掉累赘,只会拖垮所有人。


放弃掉所有重伤员,是保全生者的最妥之法。


也许,他可以制造一场意外,让所有伤者……


韩兢想了许久后,陡然意识到自己在想些什么。


他勃然变色,骤然起身,唬了那伤员一跳。


韩兢几乎是落荒而逃。


他躲在了距离落脚之地不远的一处避风岩石之下,怀拥“春风词笔”,半解胸怀,以刃为笔,将剑刃抵于胸口,握剑的手颤抖不止。


韩兢不知该怎么挽回自己沙漏般渐渐失去的情感,唯有疼痛,能助他清醒一二。


不是这样的,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韩兢在沉默地濒临疯狂,他不能接受这样的自己,可他亦不愿忘却。


他只能用疼痛逼自己清醒,逼自己至少不要忘记一些事情。


“春风词笔”刺入血肉三分,在他胸膛一笔笔刻下血字。


韩兢狂乱地低语:“不要忘,不可……不可以……这个不可以……”


丹阳峰。


常伯宁。


封如故。


荆三钗。


终笔处,一缕心血顺着“寜”字身滴下,流经“丹阳峰”,“封如故”,在“钗”字处停留,又被韩兢抹去。


他喘息片刻,心绪归于宁静之后,匆匆掩好衣襟,携剑而出,寻到一处断崖,背对众人,缓缓拭剑,同时整理心情。


从疯狂中清醒过来后,他的头脑告诉他,这样的举动,是浪费时间且无用的。


封如故找上他不久,文忱那边就闹将起来。


三名道友失落在了魔道包围之中,文忱等人急火攻心,吵着定要前去驰援。


这些时日,少了韩兢居中调和,文忱等人与封如故的关系愈发剑拔弩张。


一番唇枪舌战后,文忱看向了韩兢,急急道:“韩师哥,把他们三人的牵丝线交给我,我把他们都给带回来!”


所有指引弟子所处方位的牵丝线,都系于韩兢一身。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