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 16、火光少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16、火光少年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 被疾步奔来的如一从廊上一把拉起时,封如故站立不稳,扑在了他的怀里。


封如故没心没肺地对如一笑:“哎呀。”


如一面如寒霜,一张薄唇抿得发白,握紧封如故右手腕的手隐隐发抖,口中紫檀也被他咬出了一条裂纹。


封如故似乎不知道他在气愤些什么:“怎么了?原来你不叫小红尘啊?”


说罢,他嘀咕一句:“师兄他老人家不会骗我吧。”


听到“师兄”两字,如一的神情柔和了一瞬,周身戾气锐减。


“看来没错。”封如故往前迎了一步,“以我的辈分,唤你一声小红尘,好像并无不妥吧?没想到大师反应这般大,如此厚爱,真叫封二受宠若惊了。”


如一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情绪失常,竟然握了封如故的手,立刻放了开去。


封如故却不肯放过他,负着手一步步向他靠近,声音带着一点晨起后的沙哑,用来挑逗人真是再合适不过:“《楞严经》有言,‘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是以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封二虽然酷爱自由,但若是如一大师愿意以己为锁,封二倒不介意被缠缚一世……”


他进一步,如一便被逼得退一步。


到最后,如一被逼到廊边,踉跄一步,险些一脚踏空阶梯。


封如故看他失态,目的得逞似的大笑起来。


如一霜雪似的脸颊染上一抹略带羞恼的红,更衬得耳垂红痣鲜艳。


他一言不发,振袖而去。


封如故注视着他的背影,直至他在绿影间完全消失,才把背在身后的手拿到身前。


荆三钗的声音突兀在背后响起:“你对他倒是用心良苦。”


封如故头也不回:“你什么时候醒的?”


荆三钗趴在窗边,头发未梳,眼角还带着一点宿醉的红意:“你被他摁着的时候。”


封如故说:“听人墙脚,耳朵流脓。”


荆三钗反唇相讥:“诱僧破戒,天打雷劈。”


封如故喊冤:“天地良心啊,我没有。”


荆三钗一边撑着窗沿从窗中跃出,一边拆穿他:“天地良心,又不是你的良心。你根本就没有良心。”


他望一望如一消失的方向:“你是真的对他很上心。为什么?”


封如故:“何以见得?我只是爱看小和尚无地自容。”


荆三钗:“得了吧。从你被你师父捡回来我们便相识,你用不着跟我耍花腔。……你刚才是不想叫他开口说话,可对?”


荆三钗又道:“我走踏江湖道,不算百事通达,也算见识广博。那秃驴是寒山寺人,据我所知,寒山寺寺规向来谨严,还喜欢对寺规删删改改,直到去年,寺规共计一千八百零三十五条。其中一条有言,闭口禅期间破戒,乃是对佛不敬,是坏道之举,需自罚十鞭。你方才分明是怕他开口破戒,才句句抢白的,是也不是?”


封如故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道:“啊,有这回事吗?”


荆三钗沉默半晌,看表情是在斟酌自己要不要抽死这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我昨夜喝得糊涂了,忘了问你。……他就是那个人吗?”


“哪个啊?”


荆三钗的脸扭曲了一下,终究还是忍下了一口气:“就是在那个时候,你说,你不会死,你答应一个人要活着回到现世,接他回家的那个……”


封如故懒懒散散道:“忘记了。”


荆三钗见他油盐不进,气得跳脚,伸手抽他:“你给老子装什么傻!”


封如故抬起胳膊挡了一下,却像是被碰到了什么痛处,骤然抽了一口气。


荆三钗登时忘了恼怒:“怎么了?”


封如故卷起袖子,只见右腕上红了一大片,隐隐浮现出指痕白印。


荆三钗脸色微变:“……他伤了你?”


封如故翻着手腕吹气,满不在乎道:“他不敢。你难道忘了?我从小就不经打,摔一下磕一下就会这样。”


这倒是事实,封如故用剑是一把好手,同时却又是个不折不扣的玻璃人。


荆三钗啐他:“一个剑修,这般娇弱,还有脸自夸。”


封如故道:“为何不能自夸?我是天生的公子少爷,身娇体贵,像你这种人是不会懂的。”


荆三钗:“……你倒是真不怕被我打死。”


封如故把袖子放下,遮住手腕,笑道:“不会,我欠你的债还没还清呢。”


……


另一边,如一脚步匆促,直到了僻静处,才站稳了脚步,闭目沉心。


初初听到那声“小红尘”时,如一恍然间竟真的以为是义父在叫他,一时乱了心神,冲去一看,唯余满心失望。


但那种轻松又慵懒的语气,又让如一想起了自己还小的时候。


——义父酒醉一场,拿筷子敲着自己的脑袋,笑着拿他为自己起的名字编词来唱,“游红尘,笑红尘,醉眼阅尽古今人。”第二日起来又觉得口渴,揽着枕头不肯起床,撒娇喊着头痛,一口一个“小红尘”,唤他倒水。


方才,云中君的口气,确然与义父唤自己时有些相像。


但如一想想,又觉得滑稽。


义父的脸,他难道会不认得?


许是太过想念的缘故,他竟把最不该认错的人认错了。


……


荆三钗看得出来,封如故跟那位叫如一的大和尚渊源不浅。


但既然他有意隐瞒,他也不好多嘴什么。


几人将小魔修安顿好后,便要离开。


荆三钗问封如故:“接下来打算去哪里?”


封如故说:“去米脂山一趟。”


“米脂山?那倒不错。”荆三钗随口道,“这时节去,你们应该能赶上一场热闹盛事。”


“何事?”


荆三钗大叹:“他们三年一度的酬神祭典,就在这两日开始。听说规模极大,且神秘莫测,我一直想去见识一番,不过我近来事多,你还来给我添麻烦,看样子我也只能等下个三年了。”


……酬神?


就连罗浮春也听出了些端倪,与桑落久对视一眼。


那黑衣人连杀十六人后,在文三小姐悬颅的树下,放了一片榉树树叶。


寒山寺僧人陈尸的米脂山,恰是十六个被杀地点中唯一盛产毛榉叶的地方,而这地方,居然有一场听起来颇为可疑的盛事即将举行。


似乎……那黑衣人是在有意诱导他们的行动方向?


桑落久小声对封如故道:“师父,我们还去吗?”


左手持握烟枪的封如故含着烟嘴,没有回答桑落久的问题,而是转头问如一:“大师,我头痛得很,你决定去不去罢。”


桑落久不知师父为何要征询如一的意见,但还是转向如一:“……居士?”


如一本来静立在一侧不言不语,被点名后,也只是淡淡的一点头。


去。


那是寒山寺弟子无端惨死的地方,凶犯留下的线索既是有意指向于此,那他身为护寺之僧,便没有不去的道理。


……尽管他听到“酬神”二字时,心里便不可抑制地升上了一股厌烦和焦躁。


这股心绪,从他们来到米脂山下的水胜古城、听到酬神舞的唢呐声,便如蛇一样,冷冷缠上如一的心。


他面上不显,心中为佛不允的恶意却层层上涌。


如一厌烦一切神祗,以至于他初入佛堂,听到诵经声时,心中一度暴躁难耐。


其原因,要追溯到数年以前,他刚刚出生时。


二十三年前,他出生在一处偏僻远人的山中小村。


他呱呱坠地之日,亦是母亲血崩而亡之时。


父亲在母亲刚刚怀上身孕时无端暴死,他一落地,又带走了母亲。


此等孤星命局,本该遭人厌恶,但他的出生却并没有带来厄运,反倒成为了全家人的希望。


外祖父将身上还带着血、秽物和脐带的他,用襁褓囫囵包起,送到了山中庙祝处,奉上先生写好的生辰八字。


庙祝摸一摸他的额头,笑赞一声“好”,便将他抱入其中,以神水净身。


从此后,他便再没有见过包括外祖父在内的任何亲人。


他没有名字,只有一个代号,“一”。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