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583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3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早安!三国打工人

车轮滚滚, 一路向北。


初时他们跑得很快,生怕刘备和陆廉追上来,甚至逢纪为了表表功, 硬是将车夫踹下去, 自己来替主公驾车。可惜赶车是门手艺活, 这位自备干粮上岗的车夫没有夏侯婴的本事,不仅不能多拽两个人上车, 甚至差点将马车干翻,给主公甩出去。


如果陆悬鱼在这里, 会好心提醒他们,给主公身上绑条安全带, 但她不在这里,也没人想到昏迷不醒的主公会随着车轮的高低起伏而飞起来,飞多高, 飞多远之类的问题。


……幸好主公没真的飞出去,只是额头上颠了一个大包。


在仆役几近泣血的控诉声中,逢纪只能讪讪地将缰绳还给专业人士, 再在众人不满的目光中忍辱含羞地给主公哐哐磕两个头谢罪。


有人骑在马上, 冷漠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原本是应该落井下石的, 但今天没这个兴趣。


“我已经送信给鄄城,召守将来迎。”辛评看了一眼荀谌。


后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既不反对,也不赞同。


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非常冷淡疏离, 但又保持着最基本的联系。


辛评因此揣度他的态度, 又加了一句, “友若可是担心鄄城不保?”


荀谌摇了摇头。


“刘备兵卒疲敝已极, 关羽亦不敢领军深入。”


“是担心主公新败, 河北有公孙瓒残党叛乱?”辛评又自顾自地说道,“主公虽据兖州,但人心未定,不该在鄄城久待……”


这个满脸疲惫的青年又看了他一眼,眼里带上了一丝嘲弄。


辛评絮絮叨叨讲了这么多,却绕开最要紧的那一件事不去面对。


——主公如果病重弃世,该怎么办?


不错,他比刘备那个年近四旬尚无后嗣的要强些,不仅有儿子,还都是长大成人的儿子,各个一表人才,各个文武双全。


各个野心勃勃。


辎车里传来仆役的惊呼声,头上磕出血印的逢纪立刻扑了上去,荀谌和辛评也立刻下马,赶到车前。


主公醒了。


他们有许多话想对他说,关于战势,关于收拢溃兵,关于鄄城的守军,河北的形势,还有下邳的攻城战——


但主公已经没有精力去听这些了。


他的双颊似乎在一个日夜间忽然消瘦了下去,那个健壮而俊美的袁本初在颠簸的辎车上不为人知地变老,散落满头白发。


此时他虽然醒了,注意力却不在哭天抹泪的逢纪,亦或者一旁的荀谌辛评身上。


他嘟囔了些什么话,仆役凑近了听。


“主公,那条狐狸皮大氅收在后帐中,不曾带来呀!”


主公便不再言语了,只将身上这条不知谁进献的破旧大氅裹得更紧一些。


他的眼睛望向了一旁守着的谋士们,见他们都在等着他说些什么,还是叹了一口气。


“赶路吧。”


陆悬鱼坐在席子上,愣愣地看着她的主公。


他披上了一件火红的狐狸皮大氅,四五个亲兵举着铜镜,让他得以一边照镜,一边飞速地转来转去。


那确实是一条相当名贵的大氅,虽然曾经的她很不赞同用动物皮毛制成的大衣,但这个时代她也不知道有什么能代替皮毛保暖的东西,所以主公穿这个并不过分。


这条大氅还特别漂亮,皮毛光滑就不说了,毛色是渐变的,肩部如初升朝阳,一路向下汇聚成明烈的火海,透着一股蓬勃而骄傲的气势。


它还没有这时代皮毛制品特有的膻臭味,也不知道工匠花了多少心血,大氅抖起来不闻膻臭,只有一股冰冷沉静的暗香隐隐流动在方寸之间。


所以它确实很好。


但比不过还需要处理的许多军务。


“辞玉,你觉得这件大氅怎么样?”


“很好,”她说,“不过天气转暖了,穿它有点热。”


“夜里还凉着,”刘备又转了一个圈,很是嘚瑟地对镜子里的自己扬起下巴,将它从肩上取了下来,“穿它正好。”


她无所谓地点点头,“也行,然后主公准备处理军务了吗?”


“且不忙,”主公说,“辞玉,你来试试。”


她看了一会儿那条血一样的大氅,又看了看乐呵呵的主公。


“不。”


“今日军中备宴。”


“我穿这身就好。”


“你是我亲封的大将军,总得换一身好衣服,显得郑重些。”


“我不爱华服。”


主公脸一沉,“这世上哪有人不爱华服!你当初打更时还勤洗勤换那两套衣服来着,我都观察过!”


……咳。


“我没有这样的兴致。”她说。


主公在她对面坐了下来,亲兵们放下铜镜,鱼贯而出。


帐篷里只剩下君臣二人了。


“为什么不起兴致?”


“主公见过战场是何情形么?”


“见过了,”刘备不为所动地说,“方圆数十里,无处不伏尸。”


她不作声了。


但主公又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见过那些活下来的人吗?”


“……什么?”


“那些校尉、参军、功曹、部司马、队率、兵卒、民夫、流民,”刘备一个个地说道,“传令官、督战官、武库官、粮秣官,你都见过了吗?”


她不明白,愣愣地看着他。


“有许多人喜极而泣,”主公说道,“有人打算请假归乡,有人正四处打听田产价值,有人终于得以议亲,我听说流民营中有两队妇人作战时有勇有谋,受了嘉奖,许多兵卒动心求娶,但她们不曾答允,而是请求北上去小沛下邳,襄助健妇营。”


他的未尽之语很明显了。


她可以哀悼亡者,但也必须尊重生者。


他们活下来了,不是因为她——或者说不仅仅是因为她。


他们也是九死一生,咬紧牙关,哭泣着,呐喊着,嘶吼着坚持到现在,才终于见到了战争结束的这一天。


难道他们配不上一场尽兴的欢宴吗?


难道他们不该得到他们赢得的奖赏吗?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