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326章 第八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6章 第八章

  早安!三国打工人

<script>app2();</script>


<div css="read2"><script>read2();</script>第一个并州士兵站起来摔了碗, 破口大骂时,并未得到所有士兵的响应。


张杨是个好人——士兵们原有这样朴素的认知, 而且现在这样的世道,他们本来是很能忍耐的。


士兵中有人起身,去劝了那人几句,那人愤愤不平地坐下了。


粥是没有了,有人将自己那碗让给他,他也不吃。


大家又一次悄悄议论起来,偶尔有几个声音大些的, 神情气愤的,待见到队率走过来时, 又都赶紧将头缩起来了。


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 营中的伙食依旧这样寒酸, 士兵们不满的声音渐渐地也大了起来。


他们当中甚至有胆大妄为的, 冲到了军官面前去嚷嚷。


“我们吃这样的饭食,哪有力气去操练!”


“一天有一顿饱饭也行啊!”


“去岁河内丰收, 凭什么连饭也不让我们吃饱!”


“是我们守雒阳, 还是那些西凉溃兵能守雒阳!”


偏将被他们这样围着,既不曾愤怒, 也没有恐惧,而是脸上露出难色:


“大司马而今在孟津,粮草也在孟津,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为何在孟津?”


“你岂不知, 那些溃兵便被安置在孟津!”


“可大司马凭什么待他们那样好!凭什么朝廷那样看重他们!打了败仗, 回来不受罚也就罢了, 竟还抢我们的粮!”


有人在人群中不阴不阳地笑了一笑, “你们这些蠢人,以为自己是如何要紧不成?”


“……我们如何就不要紧了?”


“大司马为了能讨好公卿,饿你们几顿饭又如何!”那人冷笑道,“你们还敢反了不成!”


这样的激将法并不高明,但许多士兵连字也不识,本来就没什么脑子。


群情激奋之时,偏将撇了撇嘴,既未阻止,也未驳斥,而是悄悄地离开了。


最开始是某一伍,然后是某一队,某一营。


营中的军官刚开始还出来骂几句,后来索性便不理睬了,以至于消息终于传到孟津时,整支驻守野王的兵马已近哗变。


“为何如此?!”


洛水旁的这座孟津城曾被丁原下令放火烧过,尽管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但烈火洗礼过的痕迹在这座荒凉的小城中无处不在。


大火将城中的阉人、商贾、工匠、仆役一并抹消,但其中还有些断壁残垣,甚至有几栋房屋修得十分结实,竟还挺过了这场灾难。


尽管街道、墙壁、屋顶,到处都散发着火烧火燎的焦糊味,但这里毕竟能遮风避雨,因此被张杨用来安置溃兵。


这些日子他的确是在这里,想要安抚这些溃兵,将他们整编为营,重新成为大汉的士兵。


因此听说野王士兵哗变,张杨是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的。


他猛地站起身,神情里满是无法置信的惊诧。


以河内之荒凉,想要安置这万余溃兵的确不易,他削减了士兵们的伙食也是事实,但他已经想尽一切办法,倾尽家产四处买粮了,他自己每日两餐,也不过清粥麦饼,并无其他!


杨丑上前一步,“大司马,事到如今,还是快快想办法要紧!”


“野王士兵既已哗变,大司马不可去,孟津人心未附,亦不可留,”眭固连忙抢过话头,


“大司马,为今之计,不如暂避温城,末将还有两千兵马驻守温城,可保忠心!待入城后,再传令将郡内各处兵马集结起来,便可弹压叛乱!”


他的思路十分清晰,温城守在野王与孟津之间,进一步可出兵野王,平定叛乱,退一步也可震慑孟津的新兵。士兵哗变,群龙无首,只要有忠心耿耿的本部兵马上前镇压,便可消弭了这场祸事。


如果说他的计谋有什么不足,大概只有一点:


有镇压,就会有伤亡。


杨丑看了他一眼,心里感觉很惊奇。


曹公帐下那位谋士,揣度人心思竟这样准!他竟能提前将眭固这条计谋和其中不足之处指出来!仿佛未卜先知一般!


因而他立刻慌慌张张地伸出手,向着张杨的方向摆了摆。


“何至如此!何至如此!大司马放在野王的可不是孟津那等溃兵,而是大司马带出来的并州儿郎啊!他们待大司马,都曾忠心耿耿!”


“他们既已生叛心,便不能再以人情常理揣度!”眭固厉声道,“杨将军难道想要误了大司马!”


张杨疲惫地挥了挥手,止住了这场争吵,“白兔,他亦是好心。”


“大司马!”


“大司马既削减了粮食,便在钱帛上补给他们便是!”杨丑慷慨地拍了拍胸口,“丑亦知大司马清素节约,不治家产,明天我便带上本部兵马,将我家中财物分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必感念大司马恩德!绝不会再起异心!”


张杨的世界一直是很简单的。


他是个出身寒微的武将,年轻时只知道镇守边疆,杀敌报国,汉室倾颓后,他又一门心思想要回来为天子和朝廷保驾护航。


见到别人饿了,他心中就会难过,想要将自己的食物分给他吃。


属下因为犯错而哭泣哀求,他也会心软宽恕那些人,不令他们受到惩罚。


他不穿美衣服,不蓄姬妾,不住华丽的宅邸。


他就这样磕磕绊绊走了半辈子,竟然位列三公,获得了想也没有想到过的荣誉。


这个可怜的武将于是将自己坚守的这条路当了真,也将身边人的话语当了真。


他听完了杨丑一席话后,感动得眼圈红了,抓住他的手想说点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我虽无余财,但我必为你表奏朝廷,”他有些语无伦次地说,“叔益,叔益,你的家产,我必定一文不少地补给你!你劝劝他们——你劝劝他们!他们是我带出来的好儿郎,这不该啊!”


一旁的眭固默默地看着这一幕,他的心里好像有把刀子在搅,又好像有许多个声音在说话,有声音说就信杨丑这一把,若他真能劝动那些士兵,岂不是少死了很多人?


又有声音在他心里冷笑,说要是他劝不动,结果又如何呢?


太阳渐渐要落下去了,野王西北两面被太行山所包围,因此阳光散得格外得早,未时刚过便起了风,冷厉刺骨。


残阳如血般泼洒在辕门前,映得士兵们的神情格外阴沉。


他们已经挟持了那些军官,但还没有下定决心南下,毕竟对于这些老实巴交的士兵来说,造反不是一件那么容易下定决心的事。


“再等一等!说不定大司马就回来了!”


“他总该给我们个交代的!”


“大司马是个好人,他不会对不起我们!”


这样的声音还会稀稀落落地响起,直到远处一队人马来到了营前,为首的正是杨丑。


“杨将军!”有士兵立刻充满希冀地喊了起来,“是大司马派你来的吗!”


“他是不是愿意听一听我们的——”


“你们这些人!竟还傻站在这里!”杨丑跳下马便开始了破口大骂,“你们岂不知眭固已去调兵,马上就要来弹压你们这些叛军了!大司马纵有心,也不得不舍了你们哪!唉!唉!大司马是我的主君,我不能违了他的命令,但我怎么忍心看你们就这样白白送死!车上是我的家财,你们快快分了去!赶紧跑路吧!”


最后的希望也终于破灭时,那一张张阴沉、愤怒、委屈、恐惧的脸终于变得狰狞起来!


“逃?!”士兵咬牙切齿,“是他张杨负了我们,不是我们负他!我们为何要逃!”


“我们从并州来到这里,已经十年啦!”


“我们的家都被胡儿占了!我们的亲人被杀的杀,掳的掳,张杨不曾带我们回去报仇!”


“河内的粮食明明够我们吃的!他偏还要供养朝廷!朝廷!朝廷给了我们什么?!”


从人群中爆出一个尖锐而又凄厉的声音,“杀张杨!”


忽然一片寂静。


天将暗,只有冷风掠过这座营地,用同样尖锐而凄厉的声音应和了他。


很快接二连三的吼声响起。


“杀张杨!”


“杀张杨!”


在张杨还不知道军营里发生了什么事时,早有信使快马加鞭地跑到了雒阳城中。


刘晔读完后将这块写了字的丝帛扔进火盆里,略一思索,招手将仆役唤来。


他来雒阳时带了许多财物,现下几乎已经送尽,只留了最后一匣金饼。


这沉甸甸的木匣里附上了另一封信,由仆人小心翼翼地抱出了门。


面白微须,气度文雅的中年文士仔细看完信之后,摸了摸胡须,向那个仆人微笑着点了点头。


吕布这几天不知道怎么了,总觉得做什么事都不得劲。


这可能是从张杨安置了那些溃兵之后开始的,听说他不仅收了溃兵,还安置在孟津城,吕布特地跑过去苦劝了一顿。


但张杨没有听。


“我若是不收留他们,他们又能去哪里呢?兖州残破,冀州数番围剿他们,并州亦为异族所据,奉先,你说,他们该去哪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