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502. 第五百零二章红楼潜龙在渊116 关于……
字体:      护眼 关灯

502. 第五百零二章红楼潜龙在渊116 关于……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他深深的低下头去,心悦诚服,“臣,愿追随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林大人快起来,”苏叶上前扶他,“户部尚书是个能干的,关于取消人头税的问题,让他上一道折子来。”


“臣明白,”林如海没有推辞,知道他和陈景轩是众人公认的皇帝心腹,由他代为转达,最为合适。


正好,那些朝臣给了他一个合适的借口。


想到这点,林如海不由轻轻叹息,那些人啊,大概永远不知道,他们走的每一步,都在皇帝的算计内。


从杀宗室开始,震慑的从来不只有宗室,还有他们这些官员!


等人离开,戚若看着他的背影道,“他被你转移了注意力,忘了国企的事。”


苏叶摇头,“不是忘了,是知道拦不住我。有此一问,也不过是提醒罢了。”


林如海此人,从来都很清醒,即便苏叶给林家这么大的荣宠,也没让他失去理智,反而更谨慎了。


也知道自己的责任和立场,作为苏叶最信任的人之一,注定夹在她和朝臣之间。


他与陈景轩不同,陈景轩独,且只有一个儿子,还被赐了封地,不久之后就会前往南海,至此他在京城就是孤家寡人。


至于齐国公府的其他族人,呵呵,他是完全不在乎的,就不用说名声声望之类的。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寡,一把刀,一把苏叶手里披荆斩棘的刀。


可刀用多了也会卷刃,会变顿,甚至会断。


因此大部分时候,他是不能出手的,默默积蓄力量,一旦出手,就是雷霆万钧!


这也是为什么苏叶把他放在建立学院,而不是朝堂之上。


建学院说到底是苏叶自己出钱,属于私人行为,说破天去,都能归咎于帝王爱好,而不是朝堂大事,关系社稷民生。


可真的无关社稷吗?当然不是,当陈景轩做成的那一日,整个大楚的天就要变了,传承了两千年的儒家统治,也要渐渐退出朝堂。


这是这把刀最大的用处,只是暂时不在朝堂,朝臣们想攻讦都没办法。


毕竟外戚不在朝,也不经商,你当官的还追着不放,到底是对齐国公府不满,还是对皇帝本人不满?


就像他们以前能容忍宗室,对宗室一些过激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也一样。


即便知道这种学院对大楚的教育体系,对儒家会造成极大打击,可依旧不能做出过激行为。


皇权之下,皇帝没有放在明面上的东西,你揭开公之于众,是想要成为那只警猴的鸡吗?


因此陈景轩如今的位置,处于有点紧张,又能被压下的状况内,比林如海这边的研究院麻烦点。


也就是说,在此事上,苏叶选派了更危险的活给自己亲舅舅,以后也差不多。


对此,林如海是感慨的,苏叶对他们一家确实不薄,甚至提前预定了林家两个儿女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没有意外的话,也会福及子孙。


因此他没有任何异议,站出来承担更多压力,成为另一个陈景轩!


只不过未来他的儿女在朝,他会相对更温和些,像今天这样的事,就由他出面,而不是陈景轩。


林如海来到户部,直接坐到户部尚书对面,不说话,不喝茶,就直直看着他。


户部尚书一见他进来,立刻心下不安,等了片刻,见没动静,更坐立难安了,“那个,侯爷有事您说话,可千万别再用这种眼神看在下了,下官实在受不住啊!”


“什么眼神?”林如海好笑,这户部尚书是最滑头的一个,可某些方面,又坚定的可怕,会怕他一个小小的眼神。


比如之前太上皇建了一半的陵寝,突然发现地势有变,风水不好了。


太上皇有意换地方,户部尚书死都不肯,甚至扬言,要银子就一头撞死!


那可是赈灾银,谁都不能动,太上皇也不行!


“就是看负心汉的眼神,”户部尚书说的自己都迟疑了,什么鬼,他也没做什么啊。


“你也知道啊,”林如海幽幽道,“江大人祸水东引的本事真乃一绝,本侯这些天的遭遇可多亏了您。”


户部尚书顿时想起之前干的好事,不由心虚,“那个,侯爷,我们二十几年交情了,您就当帮好友一个忙,我实在被那些人烦的受不了了。”


林如海定定看着他,不说话。


户部尚书心一横,“要不,那幅颜真卿的真迹送您?”


“公然授贿,江大人您可真敢!”林如海幽幽道。


户部尚书:


“得,好你个林如海,油盐不进是吧,亏我们几十年好友,我算是错看你了,还以为你是君子,没想到啊没想到,你也是那一朝富贵就翻脸不认人的主”


林如海喝了一口茶,也不答话,就任由他在那里翻来覆去的说,帽子扣了一顶又一顶,就是不为所动,好似说的不是他一般。


户部尚书说的口都干了,对面人完全无动于衷。


他能怎么办,只能泄气道,“说吧,你想老夫干嘛?老夫迟早死在你手里。”


这就是当好友的坏处了,双方实在太熟悉彼此,任何手段在对方眼里都不起作用。


他坑了林如海一次,林如海势必要报复回来。


他算是栽了,以前怎么没发现,林如海如此腹黑,还以为是谦谦君子呢。


亏他在对方盐政改革期间,殚心竭虑为他筹谋,就怕好友一朝不慎,死无葬身之地!


误交损友啊!


林如海轻轻一笑,“也没什么,只是要你这个户部尚书上一道折子,取消人头税。”


“砰——”椅子猝然倒地发出巨大声响,伴随着户部尚书错愕的脸。


他难以置信举起手,指着林如海鼻子,“你你你,大胆!”


说着似是想起了什么,立刻走到外面,呵斥那些听到动静,关注这边的户部官员们,“看什么看,还不去做事!”


众官员顿时如鸟兽散,短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


见周围没人了,才小心翼翼关上门,疾步走到林如海面前,压低声音道,“你怎么会有如此想法?是上面那位?可不应该啊,好端端的取消人头税干嘛?难道是为了登基大赦天下?可大赦只要减轻犯人刑罚就好,如此做实在太冒险了。如海,你不当家,不知道朝廷的情况,虽说这几年税收越来越多,可那位也不是消停的,一登基就要打仗,虽说大漠王打吐蕃大概用不上多久,可那也是钱,朝廷拨款百万两。今年钦天监算出雨水会比往年多,很可能发生水灾,赈灾的钱必须不能省。还有太上皇的陵寝,眼见”


剩下的话不好说出来,但两人都是朝廷重臣,自然知道太上皇的身体状况,估计撑不过半年。


还有废帝,虽然已经废了,可要不要修建陵墓是个问题。


毕竟也当皇帝十几年,不修说不过去,好歹是皇帝长辈呢,虽然也是杀母仇人,还是嫡母亲母一起杀。


但世人讲究人死如灯灭,等到废帝死去,你连一个好的坟墓都不肯修,就说不过去了。


而废帝的身体,撑不过今年,那这笔修皇陵的钱必须留出来。


户部尚书越算越头秃,甚至恨恨瞪了林如海一眼,“我已经够烦了,天天计算着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你可倒好,还来给我搞事。”


林如海无奈一笑,“这也不是我提议的。”


户部尚书当然知道,咬牙切齿道,“我又不敢和那位叫板,当然只能骂你了。”


林如海:


果然是好友!


“你倒也不必如此烦恼,那位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帝王,自然知道取消人头税的后果,”林如海安慰道。


“她当然懂,就是太懂了,眼里只看得到地盘,打仗打仗打仗,哎,真不该让她娶大漠王,穷兵黩武怎么行,”户部尚书嘀嘀咕咕抱怨,声音压得极小,生怕被人听见。


他这样的聪明人当然意识到了,皇帝取消人头税是为了促进人口,而提高人口是为了占据更多地盘,因而直接把锅扣到大漠王身上,认为都是他带坏了皇上。


可要说争霸天下的野心,还是苏叶勾起了戚若的兴趣,为的也不过是:她想要,他就去取!


可户部尚书不管,皇帝是好皇帝,就是帝后不咋好,不怪自己坑他一把,就是想让嚣张的帝后能安稳靠谱点,别一个劲儿撺掇皇帝打仗。


林如海看出他的想法,好气又好笑,到底是谁的锅啊,怎能如此睁眼说瞎话,“行了,那位可是生财有道,一年少说上千万两银子的进项,再说大漠王横扫大漠和西域的财富,钱于那两位而言,只是数字罢了。你与其在这里烦恼,不如听听她的打算。”


户部尚书眼前一亮,脸上露出满意神情,刚刚的烦恼消失得一干二净,好似从未出现过,“快说,怎么办?”


林如海也真是服了,他这位好友不愧是户部尚书坐久了,处处算计,连他都不放过。


要不是知道他也是一心为国,真想和他绝交看看。


户部尚书可不管林如海心里的嘀咕,催促着快说。


林如海无奈,只好把苏叶的打算说了。


“国企?倒是一个好路子,”户部尚书一拍大腿,“我怎么没想到呢,要是有专门为朝廷挣钱的工厂企业,可比税收来钱多。”


作为户部尚书,他自然不是那等迂腐之人,什么商贾是末流,不能与民争利,谁信谁是傻子!


他只想多多赚钱,最好国库里堆满银子,永远不缺钱花。


可惜自从他就任户部尚书以来,就没过过一天国库不缺银子的日子。


不知道这位生财有道的帝王,能不能让他实现梦想?


要是苏叶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笑出声来,国库怎么可能存下银子!


即便多出一些,也必须尽快花出去,银子堆在那里就是死物,花出去才能创造价值,甚至国库还需要负债。


有了负债的国库才是健康的,当然了,这个论点一般人接受不了,至少户部尚书不行。


不过等以后银行业稳定下来,收归国有,他就明白了,有时候一个国家欠债,未必是坏事,国库空虚更不是坏事。


当然,这都是之后的事了,此时户部尚书非常兴奋,拉着林如海连连追问,“你快说说,皇上是怎么打算的?要把哪些产业列为国企,盐铁应该算,还有其他的吗?”


户部尚书不愧老臣,立刻抓住了关键。


像盐铁茶这种的,原本就是朝廷所有,也算国家企业了,只不过是直接归当地政府管辖,现在只是独立出来,成立新的部门罢了。


这么一想,要是真的成立了,那朝廷岂不是要招更多的人,他不免又忧虑起来,“会不会冗官冗员?”


大宋就是被三冗问题拖垮的,不得不吸取教训啊!


“放心吧,对官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皇帝不仅在扩充地盘,还在不断增加新部门,且这些部门都是有益的,且能创造大量的财富,并不是累赘。


户部尚书想想也就放开了,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目前大楚哪哪都缺人,自从大漠王决定把大漠和西域献给皇帝,就直接放手了。


朝廷要管理好这广大地盘,至少需要往那边派遣上千官员队伍,不然都不够管理,安定民生。还有南邵,也不能放着不管。


此时考虑冗官问题,确实有点杞人忧天。


他现在更该考虑的是,国企除了盐铁茶以外,还有哪些能囊括进去,另外,这部分是放在户部名下,还是新成立的商务部?


“铁不是之前那种铁,而是钢铁,皇上的研究团队突破新技术,未来钢铁将成为支柱,因此你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以后的重工业,都离不开钢铁。


“真的?那铁矿不够吧?”户部尚书确实称职,对目前大楚境内的铁矿数量了如指掌。


“皇上早在几年前就让人绘制了全国铁矿分布图,比目前挖掘的,多出好几倍,另外挖矿技术得到革新,用上新式机器,效率和安全性是以前的十倍,即便是一些难挖容易出事的铁矿,也更容易开采,”林如海道。


户部尚书越听嘴巴张的越大,“几年前,是几年前?”


皇上今年也不过十五吧?她还拿下了大漠,西域,南邵,以及南海许多地盘!


别说她没有亲自动手,光是收复戚若,魏斌,宋问这一干武将,就需要耗费精力,更何况他们手里的兵,打仗的物资。


户部尚书就好奇了,皇帝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


这也就算了,现在还要弄那什么研究院,想来里面的研究员也是提前培训的,不然齐国公开学院,去哪里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老师?


现在又告诉他,那位不仅干了这些,还研究了钢铁,提前探查了铁矿,并改造了挖矿技术。


林如海笑而不语,难道他能说,是十四年前吗?


户部尚书死死盯着他,突然来了一句,“纺纱机,肥皂,玻璃,水泥相继出现,与皇上有关吧?”


林如海继续微笑。


“还有海禁!”户部尚书撑着额头坐下,只觉一阵阵发晕,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


纵横南海的宋问将军是皇帝的人,那开海禁绝对和她脱不了关系。


“我就问一句,”他幽幽道,“皇上,是不是生而知之?”


其实,他想说的是,皇帝是不是投胎从来不喝孟婆汤,才这么全能?


不得不说,某种意义上,他猜对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