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443. 第四百四十三章红楼潜龙在渊57 一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443. 第四百四十三章红楼潜龙在渊57 一行……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怎么确定土地是否适合种植,确定后要怎么购买,怎么规划建设庄子,人员从哪里来等等,所有资料一应俱全。


不管谁来,拿到这些,都能很快建起一个庄子,三个月修整好,三个月开荒出土地,然后第二年就可以开始种植了,到第三年就能实现自给自足,之后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每年创收。


这可是价值千金的经验方法,甄管事直接让他们白送了。


刚开始还不明白,后来才想通,粮商会就是做粮食生意的,这些人在本地置办了庄子,收成又运不回去,当然只能就地售卖了。


那还有比卖给粮商会收获更大的吗?


粮商会人手有限,也不可能把东北这么大的平原全都买下来种粮食,既然如此,那何不与人方便,帮助其他人尽快出产粮食,他们也能更快的与对方合作。


因此无论谁来取经,庄子上都会派一个管事接待,然后带着他参观,顺便赠送资料,要是对方会来事,送些礼物,还会帮着对方一起去官府办手续等等。


得知苏叶是这个目的,他们当即放松下来,派了二管事接待,其余人回去了。


二管事是一个胖胖的中年人,笑呵呵如弥勒佛一般,说话好听,介绍也仔细。


苏叶听完,表示很满意,“不错,你们对工作很上心,春景,记一笔,考核结果优良,年底集体涨工钱。”


“是,少爷,”春景立刻拿出随身带的记账本,快速记下。


二管事一愣,脸色变得有点僵硬,小心询问,“公子您是?”


春景放下炭笔,拿出一个令牌,是粮商会高层才有的。


这令牌不过六枚,其中苏叶,甄管事和陈景轩一人一枚,另外三枚给了对商会贡献很大的三个研究部负责人,就连那些最早加入的商人都是没有的。


二管事见了,先是脸一白,然后再一喜,“不知公子到,怠慢您了,我立刻叫其他人过来。”


“不必了,”苏叶摇头,“我这里有一桩生意需要你去做,且记下来,等会儿传达给其他人吧。”


“您说,”二管事立刻恭恭敬敬站好。


“我见外面集市上,有一位卖毡靴的大娘,手艺极好,那靴子在下雪天穿出去,保暖又防水,是极合适的。”


二管事想了想,“我知道这个,听说天冷穿着出门也不会冻脚。”


“嗯,戚家最近用的上这个,你们和人家管事接触一下,看是否需要订购,注意保密。”


戚十一肯定不会等到明年春暖花开再出兵,冬日里本就严寒,出门打仗更需要保暖用的东西,想来这种实用的靴子,他们一定会很满意。


这靴子的效果,是她当初亲自尝试过的。


有一年冬天,夏洛克接到俄国某位贵族的请托,请他去调查一件离奇的杀人案。


这件案子不同寻常,死者莫名其妙死在屋外,当时所有人都有不在场证明,当晚没有下雪,也没有风,按理来说,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的,即便清除了痕迹,也能看出来。


可死者就是死在了雪地中央,周围干干净净,既没有死者的脚印,也没有凶手的脚印,谁也不知道死者是怎么出现在那里的。


这个案子为难住了很多警探和侦探,作为咨询侦探,夏洛克最喜欢这种别人都搞不定的案子了,接到邀请就去了。


可惜从伦敦到莫斯科,传送信件需要时间,赶过去也需要时间,等他们抵达时,许多证据已经消失了。


花了一点时间,夏洛克重现了案发现场,然后通过众人的口述,把当时的场景一点点还原,最终找到了凶手。


可这个凶手很狡猾,竟然提前逃走了,夏洛克和苏叶去追踪,对方竟在这么冷的天,藏进了密林里。


两人一连追踪了数日,差点被冻成狗,好在提前做了准备。


这种毡靴就是在雪地行走必备的保暖鞋,非常好用。


二管事一听当即明白,“您的意思是,庄子出皮毛,那位大娘出技术,制作出一批毡靴,售卖给戚家?”


“不错,”苏叶赞许点头,反应很快嘛,不愧是能做到二管事的人,有两把刷子。


二管事眼前一亮,这可是积攒功劳的好机会,如果做成了,他是不是可以调任去别的庄子做大管事?


除此之外,庄子非常大方,管事想办法为庄子创收了,会额外拨出一笔钱,作为管事们的奖励,且相当丰厚。


苏叶见他懂了,站起来,“我还有事,就先走了,这件事记得保密,不要让人知道。”


这是防止瓦剌人通过准备这些军需,猜到他们进攻的目的。


二管事狠狠点头,“明白。”


这其实很容易瞒下,庄子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没有必要,庄里人不会出去,现在天气冷,外人也不会过来。


且只要说庄子打算做一批毡靴拿出去卖,不说卖给谁,就能隐瞒住。


而如果效果好的话,说不定这种靴子,以后会成为军需,源源不断给庄子创收。


交代完,苏叶没有多停留,当即打马离开,赶往下一个庄子。


粮商会十几个庄子,她随意挑选了几个巡查,然后化妆伪装成女真族人,深入他们的地盘,查探情况,这一查,就到了十二月,也听到戚家悄悄集结人马的消息。


原来,戚十一回去后,果真按照苏叶的计划装昏迷。


这一幕让许多巨鹿城百姓都看到了,当知道是瓦剌人偷袭了他们爱戴的戚家十一少,当即群情激奋。


而戚家也请来了巨鹿城知府和边将,表示我们家孩子生死不明,这仇必须得报。


知府和边将和戚家关系一向和睦,当即也义愤填膺,表示愿意上书朝廷,且在奏折中添油加醋,说的要多严重,就有多严重,反正就一个意思。


瓦剌人要攻过来了,他们袭击戚家人,是为了提前铲除威胁。


虽然不想承认,可边将在这片平原的威名,远远比不上戚家,而戚家十一少戚若,又是众所周知的天才。


如果把他杀了,戚家就相当于少了一员猛将,再想想别的办法,把戚家能打的人都搞死,那想要打下东北平原,就容易的多。


这份折子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也是事实,顶多夸大了一点而已。


朝中的反应,就和苏叶预料的那样,争吵过后,达成一致意见,朝廷可以出粮食。


至于兵士,守城的兵不能调走,其余随戚家调动,朝廷给了调兵权。


可三座城池的士兵,扣掉必须留下守城的,也不过剩下三万人,精挑细选一番,能上马突袭瓦剌的,只剩下一万不到。


这不行,在草原上打仗,骑射是最重要的,因此这三万人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数九寒冬,也不得不冒着风雪训练。


而戚十一觉得这太慢了,他已经蠢蠢欲动。


反正外界以为他病的严重,那不如?


在装病十天后,他竟然从戚家精锐中,挑出五十人,然后带着这些人悄悄离开了巨鹿城,直接突击各个女真部落。


别误会,他可不是来打仗热身的,而是来挑人的。


他想趁着冬天天气冷的受不了,所有人都在屋子或帐篷里窝冬,先突袭一波瓦剌大军,给自己找回场子。


这就需要相当耐寒的战士和战马,大楚的士兵不行,需要经过加强训练,那就从女真部落找好手,仔细些,总能挑到合适的。


而这些人也相当给戚十一面子,每个部落都找来了最勇猛的武士,让他们跟着戚十一出战。


苏叶伪装成女真人,正好见识了戚十一挑人的一幕,说是千里挑一都不为过。


大冬天的,那些壮士穿着单薄的衣衫,一个个冲上擂台,挑战戚十一,能在他手里走过十招的,就留下,其余只能望洋兴叹。


或许好战刻在他们的基因里,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行军,他们都乐意,甚至表现出相当的热情。


而对于戚十一这个能打过他们,甚至能以一当百的勇士,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信服不已。


这也是苏叶第一次见识到这位容貌惊人少年的武力值,比另一个世界的陆小凤也不差了。


在这样的世界,能练到陆小凤那种程度,是何等的天赋,又如何受上天眷顾。


苏叶笑笑,看着他在半月内集合出一支千人队伍,然后用了半月时间磨合训练,在春节过后,严寒的一月整军出发,突袭瓦剌部。


这次军队全都是精锐,更是武装到牙齿,当然了,他们更多是为了防寒,在皮甲外面裹着厚厚的毛毡,穿着毡靴,就连马匹都裹上了,防寒效果做到了一流。


祝他们此行顺利吧。


苏叶没有在此等待结果,在结束了考察后,转道去了西北。


张家那边的羊毛交易,也进行这么多年了,她要去看看效果,顺便也考察一下那些马商们是否可用。


如果考察合格的话,会委派他们去说服鞑靼诸部,让他们统一思想,共同说服鞑靼王庭,在明天春天一起向瓦剌用兵。


另外等瓦剌残部到达太湖盆地后,还需要他们再次出面。


如果瓦剌残部赢了,马商们得帮着被镇压的鞑靼反抗,然后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为保不被阿尔泰山以西,准噶尔盆地上的高车人吞并,而是投靠大楚。


相反也一样,瓦剌残部要是输给了鞑靼,更会损失惨重,马商们去说服他们投降。


这样大楚就可以在不消灭所有鞑靼和瓦剌人的情况下,掌控整个大漠。


而这些人,都是能征善战的民族,可以成为戚十一的手下,跟着他一路向西征伐。


准噶尔盆地的高车国,西域诸国,乌孙,大宛等等,都是传承了许久的国家,想必统治者一定累积了诸多财富吧?


草原上的这些游牧民族,在成吉思汗的时代,能横扫中亚,一直打到欧洲去,想来现在也不会太差,就只看戚十一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最冷的时候,呵气都能成冰,在这样的环境下,从东北一路沿山脉往西北去,绝对不是一件好差事。


苏叶原以为,不会碰到什么人,毕竟这种天气出门,说九死一生都不为过。


她是仗着灵气,才能安稳如山,丝毫感受不到冷意,而春景春来是在她符箓的加持下,才能悠闲的在外面驾车。


马车内外,更是贴了好几张保暖符箓,不然这样的天气,马也是不愿意出门的。


然而在他们出发后,抵达前套平原时,却看到了一支商队,由南向北,打算穿过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中间地带,前往坝上草原。


春景神情一凛,“奸商!”


这种天气,冒死去北地,必不是正经做生意的,肯定是倒卖一些大楚不允许卖的物质,比如盐铁之类的。


“少爷?”春景掀开车帘,让苏叶看到外面情形,“要不要制住他们?”


这种类似叛国的行为,看见一次必消灭一次,不需要手软。


苏叶转头看了一眼南边,“大同城的守将好像叫陆才成?”


春来随即背诵出这位的生平,“陆才成,京城陆家旁支,陆家有一女,是皇帝的淑妃,生下三皇子徒晨。另外陆家家主是兵部左侍郎,还有两位陆家官员,一位是陆家主的弟弟,在禁军中充当副统领,另一位在东南沿海水师当校尉。”


陆家原本只是普通行伍出身,因家里的女儿成了新帝的妾室。


后来新帝继位,把生有儿子的陆姨娘立为妃,新帝登基之初,没有多少亲信,陆家人还算有本事,于是一个个接连升官。


淑妃的父亲从普通武将,拔高到中央,成了兵部二把手,除了兵部尚书是太上皇的人,就属他的权利最大。


另外大同和张家口一样,也是草原进入京城的重要关口,只不过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而东边的张家口离北京和坝下草原都更近,大同需要绕远路罢了。


但这里的位置天然决定了这是门户之一,不是皇帝亲信之人,不会放到这里来。


张家口守将就是太上皇的人,当然这是明面上的,实际是苏叶选出的先太子培养的人手。


而大同城这边,新帝要用儿子母家人,其余人不好争夺,苏叶也不能做的太明显。


因此这个关键位置,就被陆家的陆才成把持。


冰天雪地的,按理来说,大同的城池会关门,对于出关的商队也会严格审查,很少有人能在这个时候出来,除非守卫默许。


那么问题来了,这支商队,和陆家有没有关系?


陆家这么做,是单纯借着守边的便利赚钱,还是和草原勾结,欲要借助草原势力夺嫡?


“春景,我们按兵不动,到了晚上,你悄悄去查探一下他们运送的货品是什么?”苏叶微微眯眼,如果是铁器,那就不要怪她不客气,这冰天雪地的,最适合毁尸灭迹了。


如果是其他,比如盐之类的,就让他们售卖的盐出问题,比如化成盐水,洒在这片雪白的土地上。


“是!”春景立刻应下。


三人一马悄悄藏在林间,等到晚上他们安营扎寨,睡熟过去,再悄悄过去查探。


半夜时分,春景前来回话,“盐有一些,但不多,大部分都是煤炭。”


“煤啊,”苏叶思忖了一下,这倒是冬天需要的重要物资,这个时候运出去,一定能获得高额利润,最重要的是,这不属于绝对禁止的物品清单当中。


那就,“让人看好他们,找到他们与外族通商的证据,以后用得上。”


这不正好嘛,瞌睡有人送枕头,三皇子的外家偷偷和外族做生意,实在是再好不过一个把柄!


唔,这趟出门真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