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432. 第四百三十二章红楼潜龙在渊46 和贾……
字体:      护眼 关灯

432. 第四百三十二章红楼潜龙在渊46 和贾……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那么,琏二哥有没有办法,让他用那一车柴火,置办齐全过年需要的物品呢?”苏叶道。


“什么?”贾琏一愣,没想到她会这样问,见她表情不似在开玩笑,不由陷入沉思。


在林家这些天,他也听到了一些消息。


这位林表弟可了不得,不仅读书厉害,就连做生意也有几分窍门。


她给姑母出的主意,都是那种省事又能源源不断赚钱的,顺便还能让姑母和扬州的官太太富太太们打好关系。


其实这件事的由来,还要归功于林如海的职务。


改革盐政,他算是狠狠得罪了一批人,虽然大部分阻碍清除了,可剩下的人也不敢和他多走动,生怕以后出事被连累。


从古至今改革之人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商鞅,他们认为林如海也是如此,等待他的,必定是皇家的卸磨杀驴。


因此一个个都避之如蛇蝎,那些官员更是除了公务上的走动,压根不和林如海来往。


加上一开始为了安全,贾敏几乎没和人交际过,等到盐政改革彻底完成,已经是年后了。


这也是他们到扬州的第四年,怎么说呢,林家就像一个孤岛,虽身处扬州,却谁也不熟悉,更不用说人际往来了。


这情况在改革前期有利于林如海行事,没人敢来攀交情。


可改革完成后,需要的就是协作了,因此改善同僚之间门的关系,就势在必行了。


贾敏的方法,是借着家里孩子过生日,给那些人下帖子,算是主动示好。


不过这法子不够体面,林如海算是扬州地界最高的官了,还管着盐政,只有别人巴结他的,哪有他主动示好的。


于是苏叶就建议贾敏开一个首饰铺子,这铺子和一般的不一样,别处都是制作好了,拿出来卖。


这家店铺有上好的玉器,最好的匠人,但花样得客人自己设计。


也就是说,独家定制,按照你的心意来制作,做好后此纹样也独此一家,再不会有别人。


起初,这家店铺开了一个月,都没有一个客人。


还是一位不差钱的富太太,想要寻一块好的玉料,雕刻成送子观音,打算送给高嫁到王府做侧妃的女儿,听闻林家这店铺好玉料,这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了。


一来她就惊讶发现,何止是有好玉料,简直多的数不胜数,各种未经过雕琢的原料堆积在一起,何止是壮观,简直匪夷所思,林家到底从哪里弄来这些?


她挑了又挑,选了又选,舍弃了最好的和田玉,最终选了一块幼儿大小的白玉,让师傅雕刻成观音模样。


而师傅也是她亲自选好的,林家店铺里有十几个好手艺的师傅,从玉雕到金银首饰,都有不同的人负责,风格也各有不同。


听说这些师傅好些是从宫中出来的,那手艺没得说,但凡你能设计出来,他们都能给做出来。


那位太太回去后,就忍不住和人八卦,最终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扬州城都知道了。


那些官太太富太太新奇之余,也在丈夫儿子的示意下,来店铺里定做一两件。


这其实就是一个关系破冰的信号,当她们成群结队来林家铺子,有宴会了自然也会给林家送上一份请帖。


贾敏挑拣着去了几家,然后在自家开了一次,邀请其他人过来玩,渐渐的也就融进去了。


而经过这件事,林家店铺里的定制首饰,可谓是一骑绝尘,订单已经排到后年去了。


苏叶轻轻巧巧一个主意,让林家既赚到了面子,又赚到了里子,顺便还打开了局面。


贾琏粗粗算了一笔,光那家店每年赚的数目,就不下六万两,忍不住倒抽一口气。


虽说这也是仰赖林姑父在扬州的地位,其他人想照办都不成的。


但这何尝不是苏叶聪明,该借的势要借,又极为有分寸,不会带来任何后遗症。


毕竟那生意是主动上门的,不是林家强迫的,且里面售出的首饰玉器确实非常精美,即便比别家都贵,那也是因为独家定制的缘故。


光就这一个独家定制,多赚你二百两不是应该的吗。


在知道苏叶的本事后,贾琏就不敢小瞧这个表弟说的任何话,认真沉思起来。


一车柴火卖两百文顶天了,要怎么置办齐全过年用到的东西?


过年需要什么?


首先是春联门神,这万万是不能缺的,能保佑一家子来年平平安安。


然后是祭祖和祭神用的供品和香烛,这些本也不便宜了,至少花去十文。


一年到头,都过年了,一点荤腥都不沾,那也太吝啬了,因此油和肉是需要置办的,至少包一顿饺子的肉得有。


然后是茶果点心,过年了,亲戚邻居来拜年,你得拿出东西来招待。


最后给长辈拜年送礼走亲戚也都需要拿礼品,空手上门会被打出来的。


贾琏这么粗粗一算,怎么也得千八百文,这还是按照最便宜的价格算的,要是东西好些,没有二两银子过不去这个年。


他一脸为难,“这这这”


“我教你个巧综,一般零卖的价格都会高一点,但整卖的话,是可以打折的。像春联,普通百姓一般是买了红纸回去,找会写字的人,付个五文十文的,让帮忙代写。人家收这个价格也不算错,毕竟笔墨人工都是钱。可到了百姓那里,红纸就需要二十几文,这还是节省着用的,再多付十文,光春联上面就花去将近十文。”


“如果你去置办一批最廉价的笔墨纸砚,再聘请一些会写字的书生,在年节前提前写好一批,然后按照二十文一副的价格卖出去,其中包括了春联,门神,灶神等,他们是愿意买呢,还是愿意找人写?”


“自然是愿意买,”贾琏立刻道,找人还要费事费人情,买起来多方便,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最低等的笔墨纸砚一套不过两,置办十套就是十两,聘请十位先生,一人一天给一两银子,想来他们肯定愿意,写上半个月,也不过一百五十两,加上耗材和管理,两百两足够了。十位先生,一人一天写一百副完全没问题,这就是一万五千副。门神灶神麻烦一点,可以找店家批发,价格便宜一点,五十两能拿下。这样一来,你就可以赚五十两了。”


贾琏算了算,确实是这个数目,可半个月赚五十两,好像也不是很多吧?


苏叶喝了一口热茶,见他游移不定,不由好笑,“这只是张贴的春联等物,还有香烛祭品,吃食布料,把所有百姓需要的过年物品都置办齐全,然后做个新年大礼包,便宜的就两百文一份,东西都有,虽然是最差的,分量也不够多,但东西是全的不是吗?还不需要他们到处跑,到处讲价,买了就能走。”


这些百姓自己买可置办不起这么全乎,还得跑上一整天,哪里比得上这样的礼包实惠又方便,想来他们肯定愿意,尤其是乡下入城的,能给他们省下多少事?


贾琏恍然大悟,“表弟说得不错,春联赚上五十两,香油蜡烛一百两,肉再加一百两,还有布匹,瓜果点心等物,少说也能有千八百两。”


这么算下来,这买卖肯定是赚钱的,就是前期麻烦了一点,要去那些售卖的店里一家家谈,把价格打下来。


另外还要考虑礼包里的物品,不能只做最廉价的礼包,最好分几个档次,且每个档次无论什么价格,都要让百姓觉得占了便宜。


他们自己去一样样买,花的价格肯定不止这么些。


可卖家也不会亏,因为礼包里贵重的可以少放点,尽量种类多,那些比较便宜的就可以多一点,比如瓜子花生。


有些人家或许家里就有花生,是不打算买的,但礼包里有,他们也必须带回去,因为排除花生,其他加起来依然显得实惠,还多了一点花生,给家里的孩子吃也很好啊。


而有了这些额外的打包销售,平均下来,卖家也不亏。


这算是赢的局面,贾琏帮那些店铺多售卖了货物,批发价格低一点,量大了,也是赚钱的。


而贾琏忙了这一场,赚得也不少。


最后是那些百姓,虽置办的东西有好有差,份量也有多有少,但各色物品都有,过年也体面,不会像往年那般,买了这个就买不了那个,捉襟见肘,最后只能委屈办事。


而事实上,这种卖法是扩大了市场的,原本不打算买瓜子的,因为礼包里有,瓜子也销出去一份。


多卖出一份瓜子,贾琏多赚了一文,批发瓜子的店家也能多赚一文。


这和经济流通带来几重价值是一样的道理,最后谁都没吃亏,谁都赚了。


想通了这点,贾琏立刻跳起来,“我这就是去办!”


他不怕事情繁琐,就怕繁琐了还赚不到钱,现在有个千两银子在前面吊着,再麻烦他也乐意!


对于他的态度,苏叶很满意,现在就看这位琏二爷的能力了,能不能把这件事办的漂亮,方都获利的同时,还能落个美名。


置办年节用品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要和各个店家打交道,让他们心甘情愿以最高的折扣出售,还要考虑到不同百姓的不同需求。


如果一味按廉价来,那他赚不到几个钱,白忙一场。


要是光讲究体面,又会让礼包的整体价格过高,让百姓犹豫,舍不得拿出那么多钱。


这中间门的度很难拿捏,让所有的礼包看起来实惠又体面,最好呢,根据不同的需求,放入不同的物品,才能死死拿捏那些百姓心理。


比如同一价格的礼包,有人需要肉多一点,而有人则想要布料,肉放多少,布又裁多少合适,是一件很需要考量的事。


这是一次试探,也是一次锻炼,做好了,她才可以放心大胆的用,让贾琏去干更重要的任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