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417. 第四百十七章红楼潜龙在渊31 随后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417. 第四百十七章红楼潜龙在渊31 随后的……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新帝眼中闪过一抹寒芒,“看来整个江南的盐官和吏部那群人都该整顿了。”


马明奎低下头,不发一语,其实心里不看好新帝能做到,别为其他人做了嫁衣裳。


但这话他当然不敢说,两代帝王的事,他还是有多远避多远,要不是没办法,以前承了四皇子的情,他也不敢把这么大的事揭露出来,不是打太上皇的脸嘛!


一代帝王的脸,是那么好打的吗?


太上皇致力于做明君和仁君,为此对老臣各种优待,只为了宣传他的好名声。


要是被外人知道,太上皇曾为了游玩,就耗尽国库下江南,后来大臣阻止,他就让甄家明面上出钱,其实打的是江宁织造,杭州织造和盐税的主意,面子里子都要丢光了。


帝王的遮羞布是不能扯的,这会影响皇家的威严,还会让百姓对帝王产生怨气,影响统治。


真以为吏部那些官员是吃干饭的,整理好的账本都不好好翻阅一下?


不过是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有猫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反正大面上过得去,盐税的一千一百万两不会少,吏部就不会担责,因此所有人保持缄默。


马明奎都能想到,要是事情揭露,他的下场是何等恐怖,估计灭九族都有可能。


之所以还这么尽心尽力帮新帝,是因为新帝承诺了,他只管搜集证据,揭露的事交给别人。


至于交给谁,新帝已经想到了,南安郡王金坤礼!


南安郡王是太上皇的人,或许说,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的老臣,但之前因为偏爱太子,让他们都靠向了太子。


除荣国公和北静王是太上皇心腹,其余人多多少少被太上皇忌惮。


尤其是南安郡王,历代驻守在南边,防守茜香国。


南安郡王一直想要征讨茜香国,获得战功,这样他的儿子就可以不降等袭爵。


但朝廷并没有这么多经费,一直不予批准,给出的军费也只够防守,并不能让西南军大肆制造海船,出海征讨海外的茜香国。


太子去世后,太上皇对这些老臣一下子优容起来,这让南安郡王看到了希望,一再上书要求训练水师。


但朝中大臣一直反对,表示茜香国虽然几年不曾上朝贡了,但也一直是大楚的藩属国,且并没有逾矩的行为,主动出军有违仁义,师出而无名,不是天朝上国的做派,损害大楚威名,也会让其他藩属国人心惶惶,进而思变。


太上皇年纪大了,也少了征伐之心,一心只想要仁君的名号,于是驳回了南安郡王的请求。


但同时,太上皇又格外优待这位老臣,赏下了大笔财物,进行安抚。


新帝被点明太上皇对自己的忌惮,明白想要做成此事,就不能由自己出面,不然太上皇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太上皇自己的亲信出头。


而南安郡王是最好的人选,一来他的身份足够,是朝廷重臣,属于太上皇心腹,又不是第一梯队的。


毕竟南安郡王一直在南边,相比一直跟在太上皇身边的荣国公和北静王,对太上皇的心思把握没那么准确、二来他野心极大,总想成为亲王,不行也要把郡王的位置传下去,而不是到了儿子身上,就不是王爵了。


这样的人最好拉拢,利诱就够了。


新帝只要稍稍暗示,只要他能找到不要朝廷出钱,就可以出兵的法子,那他这个皇帝就支持他。


所谓师出有名,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随便找个借口就是了。


不说别的,茜香国好几年没纳贡,就是一个现成的借口。


只要皇帝在朝会上表现出足够的愤怒,君辱臣死,皇帝都感觉屈辱了,你们这些当臣子的,还不给皇帝争回面子?


只是一个表态而已,朝廷百官一定会做出义愤填膺的样子,然后出口支持出征。


有了这个态度在,剩下的事就简单了。


朝廷会拖延准备粮草,海船,以此拖延时间,表态罢了,事后肯定会不配合的。


但南安郡王拿到了鸡毛,就可以当令箭了,自己出钱去做这些事,也是可以的。


最关键的是,南安郡王有钱吗?


一座王府肯定是富裕的,毫无疑问,属于全大楚第一等的富贵人,但想要支撑一支军队打仗,那决计不可能。


真拿出来了,众人就要怀疑了,你南安郡王富可敌国啊,到底是怎么来的?!


新帝已经想好了,用巡盐御史的位置诱惑南安郡王。


谁还不知道巡盐御史是个肥差?


每年不说贪污,光孝敬银子,至少十万两。


要是他再凭借权利,和盐商稍稍勾结一下,他批盐引,盐商出钱,一起做生意,一年四五十万两很容易赚来。


事后再来个卸磨杀驴,把这家盐商料理得干干净净,再发几百万豪财,军费不就来了。


新帝相信南安郡王是舍不下这么大诱惑的。


果然,都不需要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条件摆出来,南安郡王就狠狠心动了。


他唯一的担心就是,“太上皇会不会因此生气?”


毕竟太上皇保甄家的态度很明显,他虽然不在朝中任职,风声还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新帝微微一笑,指着那些账本询问,“郡王在外面养了一房小妾,花了一些钱财给她和你们的儿女置办家业,又不想让太妃和王妃知道,于是让王府管家做账,平了此事。但你明明取走五万两,管家却借着你在南边,不常管府里的事,欺上瞒下,直接捞走了十五万两,事后还让你背锅,不知郡王作何感想?”


南安郡王面色一红,羞窘不已。


这是真事,不是新帝随便说说的。


南安郡王妃是太妃的亲侄女,郡王的表妹,为人善妒,虽也让南安郡王纳妾,但都是一些容貌普通的,包括侧妃,不过是她身边的侍女,因为生了女儿,被提拔为侧妃。


府里唯二的儿子,都是南安郡王妃生的,其余皆只有女儿。


南安郡王面上不显,心里肯定是不满的,但王妃有太妃护着,还生了唯二的嫡子,就是看在两个嫡子的面上,他也不能让王妃下了面子。


但男人嘛,尤其是戍边的将领,心里不愿老实的时候,王妃一个守在京城的妇道人家,怎么可能看管的住。


在南边,南安郡王就纳了当地一位美人,宠爱非常。


这美人为她生下两儿一女,因为是当地酋长之女,之后要接酋长位置的,自然不愿意跟着他来京城,当低人一等的妾室。


且这女人在南边可是被称呼南安郡王夫人,对外很多人都不知道,南安郡王在京城还有一个正经的王妃呢。


要是她母子四人的事被王妃知道,一查起来,岂不要气死?


等入了京,两子一女就成为了庶子庶女,哪有在南边借着南安郡王的势作威作福来得畅快?


于是她就以女儿要成为酋长继承人为由,拒绝了名分,顺便还为自己的儿女讨要好处。


南安郡王私心里也不想母子四人被太妃和王妃知道,以免家宅不宁,又心疼爱妾和孩子们,要什么给什么,前前后后搭进去至少几十万两。


弄得南安郡王手里都没什么钱了,只能悄悄写信给管家,让他想办法。


南安郡王还以为这事做的隐秘呢,没想到新帝竟然知道了。


他一边觉得羞恼,一边暗暗心惊,新帝果然好手段,连这种事都能发觉。


也不知道在背后编织了多大的网,难道四王八公和朝臣身边,都有他的眼线?


这么想着,他浑身冒出冷汗。


“嗯?想清楚了吗?”新帝轻声道。


“想清楚了,老臣要是发现管家背着老臣,贪墨了家中的银钱,还打算让老臣背黑锅,一定会非常生气,这样中饱私囊,贪得无厌的管家绝对不能再用!”南安郡王信誓旦旦道。


“这就对了,所以你不用担心太上皇会因为你揭露此事,就对你有想法,相反,他会觉得你明察秋毫,是清理江南盐场的好人手!”新帝语带诱惑道,“到时候朕也会推你一把,让你成为新的巡盐御史!”


南安郡王眼神陡然一亮,这可是大大的肥差啊,只要做上几年


但他好歹是掌军的将领,没有那么容易上头,沉下心询问道,“陛下是想要?”


“江南盐商赚得盆满钵满,却不思报效国家,宁愿把钱扔到水里比富,也不愿意把盐价降低一点,让老百姓吃得起盐,我身为帝王,不能放任他们继续胡作非为,打算换一批盐商,”新帝大义凛然道,其实就是想要把盐商换成自己人,以后的孝敬也都是他的了。


“这”南安郡王蓦地睁大眼,谁不知道那些盐商身后错综复杂的关系,动了他们,或许就是得罪了整个朝堂!


“请皇上三思!”他绝对不能干。


“抄出来的财产,直接充入西南军营如何?用以征讨不臣服的茜香国,”新帝挑眉。


南安郡王的心重重一跳,盐商豪富,只要多抄几家,千万两银子还不手到擒来


“朕只要巡盐御史的位置,”意思是说,那些钱就当军费了,等南安郡王办完这件事,就可以去南边练军了。


有钱有兵,南安郡王的权势达到顶峰,再有功劳,还怕那些朝臣吗?


到时,世袭罔替也不是不可以想一想!


闭上眼,南安郡王仿佛看到了那样美妙的场景,下定了决心,“臣遵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