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416. 第四百十六章红楼潜龙在渊30 “至于……
字体:      护眼 关灯

416. 第四百十六章红楼潜龙在渊30 “至于……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之后小泉子自去送布匹了,而新帝被提点,恍然大悟,急切回宫布局。


恰在此时,他的贴身太监陈留走进来,回禀道,“皇上,您还记得和竹吗?”


新帝的手一顿,把写计划的笔放下,脸色不愉,“提他干什么?”


要不是这个和竹办事不力,让太上皇的人觉察了他的行为,也不至于现在处处打压他。


“和竹在江南出事了,”陈留道。


“朕知道,”新帝不耐烦道,“你要说的就是这个?”


没用的东西,死了就死了。


陈留见此不敢再卖关子,连忙道,“和竹一队人被太上皇的人绞杀,但有一人意外逃脱,重伤回到了大本营,留下一叠资料后就死了。那些人失去和竹这个首领,群龙无首,就想投靠新主。他们并不知道和竹的主子就是您,想到您是九五之尊,天下最尊贵的人,他们这样的人,当然只能向最尊贵人效忠,于是就想办法找了奴才,请奴才代为引荐一二。”


新帝神情缓了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不说话。


陈留连忙道,“他们给奴才送了三百两银票,以及一打子东西。那些银票奴才还不看在眼里,跟在您身边,什么没见识过,不至于这么眼皮浅。但那些东西有点不一样,奴才见识浅薄,想着对主子您或许有用,就姑且代为传话。”


“什么东西?让你这个老货连银子都不要了,”新帝笑骂了一句。


他是知道身边贴身太监德行的,喜欢金银之物,只要他忠心,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是这个,”陈留连忙招呼自己徒弟,把一个小木箱子送上来,自己从怀里拿出一把钥匙,递到新帝面前。


新帝瞄了一眼,漫不经心道,“打开吧。”


“是,”陈留立刻上前,开了钥匙,取出里面的一摞纸。


看到这个,熟悉之感扑面而来,不会也是?


新帝立刻站起来,一把抢过陈留手上的纸张,果然是甄家的罪证。


比江知府提供的更加详细,以及证据更加完善。


上面的内容显示,甄家在这十几年,前前后后从江宁织造贪墨了六百多万两,其中一半被用来填补太上皇五下江南的窟窿。


剩下的三百万两,有一百三十万两,被偷偷送进京,送到太上皇手里。


所以太上皇不是不知道甄家贪了,而是心里有数,更是分了一杯羹。


或许他还以为甄家果然忠心为主,把贪的钱都上交了。


然而事实是,还有至少一百七十万两被甄家私吞了,大半被送到京城,用以供养甄贵妃和六皇子,还有一些拿来结交文武大臣。


好一个甄家,打着太上皇的名义,贪赃枉法。


不知道太上皇看到这些,还会认为甄家是忠心于他的臣子吗?


新帝眯起了眼,眼底闪过一抹志在必得。


突然,一丝不对劲浮上心头,甄家在江宁织造能贪这么多钱,那李家呢?


别告诉他,李家清白无辜,怎么可能?


他翻了翻,从头到尾只有甄家的,而没有李家的,这是怎么回事?


他眼神锐利看向陈留,“你给我说清楚,他们都是怎么交代的,何以找到这些?”


陈留早就等着回话了,心里琢磨了无数遍,说出来丝毫不打磕巴,甚至按照新帝的喜好,帮着描补完成。


“回皇上,据那队人交代,他们是和竹培养起来,专门打探消息的,有十几年了。”


“这个朕知道,说重点,”新帝不耐烦道。


“是是是,培养结束后,就被分成了两队,一队留在京城,另外一队去了江南。之前和竹带着京城的几个人,按照陈景轩的吩咐,去江南找人,联系上了那边的人。之后所有人在太上皇人手的绞杀下,只有一人逃了出来,逃回了京城。”


“京城这边的人知道和竹也死了,就想投靠新主了,正好那人还交代,他们这些年在金陵一直盯着甄家,搜集了许多甄家犯罪的证据。他们就去了一趟江南,把东西取回来,向主子您投诚。”


新帝听着,没什么破绽,只一点,“他们难道猜不出和竹与陈景轩的关系,你确定这不是陈景轩的计谋,其实他们早就投靠了陈景轩?”


“不会的,据说金陵那边太上皇的人也损失惨重,相当于跟和竹同归于尽,太上皇命陈景轩执掌新的暗线。”


也就是说,在那些人眼里,陈景轩是敌人的头目,毕竟他们从小一起的兄弟,以及首领,都是对方杀的,怎么还可能自投罗网呢。


“那个找人又是怎么回事?陈景轩找的是什么人?”新帝稍稍怀疑,不会是东宫的孩子吧?


对了,东宫确实少了一个女婴,但那是太子妃生的,他原以为在高家,还盯上了高家差不多年纪的女婴。


比如高家二房那个孙女,年纪和太子妃的女儿差不多。


陈景轩这出的什么幺蛾子?


“他们的统领和竹就是因为这件事下的江南,所以他们去取东西的时候,顺便查了下,说是陈家旁支的闺女,被心怀恶意的下人抱走,卖给了拐子。他们知道陈景轩要下江南,就拜托帮忙。那拐子找到了,之前被江知府发现了,不过那个女婴已经死了,埋在一座孤山上。他们特意把坟墓挖开,里面确实有一女婴的尸体,不过”


“不过什么?”新帝眯起眼。


“看着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那女婴身上裹着的襁褓,是用宫缎做的,那旁支估计用不起。”陈留道。


新帝懂了,所以那女婴才是太子妃送出去的孩子,只是为什么那孩子不送到太子妃娘家高家,送到陈家做什么?


难道是先太子的安排?


对了,徒泽那小子也被送到了陈家,看来是一起送走的。


不过陈家收留了自家亲外甥,却把太子妃嫡女送到旁支抚养,可那旁支想必也不上心,不然也不至于被奴仆抱走。


陈景轩倒是对先太子忠心耿耿,听说后立刻调了太子的人手去查。


他轻哼,早晚要收拾他!


知道了前因后果,新帝也就理解为什么没有李家的了,因为这群人只在金陵盯着甄家,压根没去杭州。


想想也对,甄家才是六皇子的外家,李家到底隔了一层,不像甄家那么亲近。


甄家倒了,他们也不会上赶着对六皇子死心塌地。


看来先太子也没表现的那样风光霁月嘛,还不是嫉妒甄贵妃得宠,生怕老六挡了他的路。


新帝心中嗤笑,继续翻阅那些证据,看到某一页时,蓦地瞪大眼,厉声吩咐,“陈留,去把历年江南盐税的账本都搬来!不,你悄悄地,联系吏部主事马明奎,让他悄悄查看盐税账本,小心点,不要让人发现!”


陈留立刻躬身下去,到吏部悄悄去找马明奎了。


而新帝看着后面一系列的账本数据,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愤恨,整个面部都扭曲变形,显得极为怪异。


这不能怪他,实在上面的内容太过惊人!


甄家,好一个甄家!


贪污江宁织造的钱还不够,竟然打起了私盐的主意,这是真把自己当成江南的王了!


盐铁一向是国之重器,受朝廷管辖,任何人不得插手染指。


大楚实行官督商销制,遣派巡盐御史总理一区盐政,下设盐运使司、分司、盐课司等职位监督管理。


由平民百姓制盐,商人收盐,运盐,销售。


起初商人买盐交税,且税率较高,于是很多商人就偷买私盐。


而制作盐的百姓则会偷偷挖盐井,把多余的私盐高价卖给商人,双方达成交易,不报与官府,于是盐税逐渐下降,相比立国初年,少了近三分之二。


后来一位巡盐御史,提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盐引。


盐引是作为朝廷发给盐商运销的许可证,在前朝曾实施过,后来被废除了。


盐本来就是珍贵且不可或缺的商品,而盐引与盐挂钩,渐渐发展成为交易的货币,是比金银更贵重,也更便于携带的交易物。


到了后来,盐引一度成为商人之间大型交易的凭证。


前朝末年,朝廷缺钱,就想通过多印盐引的方式积累财富,刚开始还只是多出一倍两倍,发展到后面,变成十几倍的数量。


但每年产盐是有限的,拿到大额数目的盐引,却买不到那么多盐,盐引的法子一下子就崩溃了。


盐商买不到盐,盐引成为废纸,无数百姓吃不上盐,差点民不聊生。


后来就直接废除了盐引,盐商还是凭真金白银买盐。


本朝开国后,沿用的前朝规定,但随着时间发展,弊端越来越大,于是又开始沿用盐引的法子。


借鉴前朝的教训,朝廷对盐引的发放非常谨慎,每年固定在一个数量区间,且都是根据上一年的盐产量稍微修改,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动。


这样一来,官盐的产量上不去,盐税也不会增加,每年是固定的额度。


结果资料上显示,盐税在一年年下降,虽然每年下降数量都不多,但相较十几年前,已经少了近十分之一!


别看只有十分之一,差不多是一百万两白银了。


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盐税出了问题,官商勾结,想必民间私盐已经泛滥了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