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406. 第四百零六章红楼潜龙在渊20 苏叶看……
字体:      护眼 关灯

406. 第四百零六章红楼潜龙在渊20 苏叶看……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江右良一直是相对正直温和的人,很少用酷刑,之前的人贩子是一次,没想到时隔不久,又要用上这么酷厉的手段了。


但他一点没有仁慈,那可是太平仓,关系到整个姑苏的粮食安全,出了事谁负责?


而且这么多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就这么随意的付之一炬。


他的官位可以不要,反正除了当知府,他还是长公主之子,不缺权势地位,更不缺金钱。


但想到自己治下,百姓会因为他的不用心而遭难,他就万分难受,恨不得把那些人千刀万剐。


林如海轻轻拉住他,“江兄,冷静!找到罪魁祸首固然重要,但目前最要紧的还是尽早从周边弄来粮食,以便抑制粮价!想必太平仓出事,那些粮商们已经得到消息,万一他们联合起来囤积居奇,就麻烦了。”


“他们敢!”江知府咬牙,“他们敢在这个时候闹事,我就敢剥了他们的皮!”


真以为他江右良脾气好,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林如海轻轻叹气,“我恐怕虫蚁之事,逃不脱他们的算计,这是他们千方百计谋算来的,估计已做好了万全之策。”


江知府抿抿嘴,明白事情的严重性,“我这就写信给周边几府,让他们调集粮食过来,大不了秋收后,我拿新粮抵消。”


新粮和旧粮的价格不一样,以新换旧的过程,必定有一些损耗,因此这样做,会让姑苏损失更多,周边几府能得到不少实惠。


只要不是对江知府有敌意的,故意对着干,肯定愿意做这笔买卖。


而以江右良的身份,真正的皇亲国戚,众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他,都以讨好为主。


林如海见他有章程,心里松了口气,“既如此,我就不打扰了。”


“林兄,”江知府一把抓住他的手,“感谢你一次次提醒,你放心,等你守孝完,起复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林如海一愣,随即点头,“那就感谢了。”


时间紧急,江知府还有很多事要做,林如海不再耽搁,冒雨回了园子。


等到他收拾好,喝了姜汤去寒,这才来找苏叶,说了江知府的安排,“你不用再挂心,江知府都会处理好的。”


然而苏叶只是微微一颔首,并不认为这件事会如此简单就解决。


“我需要写一封信,”她道。


林如海一愣,点头同意,拿来笔纸,按照苏叶的叙述写。


越写他眉头渐渐皱起来,眼中隐隐带着不悦,搁下纸笔,严肃的看向苏叶,“你要学那些商人囤积居奇赚钱?”


苏叶抬眸看他,淡淡道,“不,我要赚那些商人的钱!”


林如海想不明白,“如何赚?”


苏叶微笑,“商战!”


所谓囤积居奇,无非就是把市面上所有的粮食买断,让百姓买不到粮食,其他粮商手上也没有,百姓即将饿肚子的时候,把粮食高价放出来。


这时为了活命,百姓不买也得买,他们好从中赚差价,以获得高额的利润。


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他们得让百姓手里的粮食消耗完大部分,其次姑苏城内的存粮也得消耗一空,目前两个太平仓的粮食已经报废了。


里面的粮食都浸了水,这么热的天,必须在几天内煮了吃掉,不然就浪费了。


因此江知府下令,一部分拿出去施粥,接济那些贫苦百姓,一部分低价出售,比市价整整低了一倍。


百姓有便宜赚,自然会去买来,然后尽快吃掉。


因此这部分粮食相当于没有,个预备交赋税的仓库,夏粮还没收上来呢,里面空得连老鼠都不去。


最后只剩下两个粮仓还有粮食,一个是知府衙门的仓库,一个是军士的粮仓。


这两仓库的粮食暂时应急还可以,但必须在几天内补上,不然兵士没有饭吃,会导致军营哗变,江知府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所以这些粮食也不能拿出来平抑粮价,最多暂时应应急。


那么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让江知府借不到粮。


这可能吗?毕竟以江知府的身份,其他地方官员轻易不敢得罪。


他属于那种犯错了上头有人保,有人帮着处理后果的人,谁也不愿意和这种人为敌。


但越是理所当然的事,就越容易出现意外。


苏叶正是嗅到了这不同寻常的气息,才越发肯定江知府或许借不到粮。


而这恰好是她的机会!


当然,苏叶不会去坑老百姓,她要宰的是那些大粮商,谁想发灾难财,她坑谁!


为了让事情顺利进行,粮商们肯定会收购市面上的粮食,但他们不会一开始就这么做。


因为目前姑苏城内拥有的粮食,还能让百姓们撑一撑,他们此时收购,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资金,不一定全买得下。


等到粮食被吃得剩下分之一,他们才会出手,而这时,他们会高价收粮。


有些百姓肯定会忍不住诱惑,把粮食卖给他们。


随后周围城市就会传来不好的消息,没人愿意提供粮食给江知府。


也就是说,姑苏彻底缺粮了,这时就轮到粮商们高价放粮了,价格会比他们收购的价格高多了。


但百姓们无可奈何,只能等着被宰!


而苏叶会在他们高价收粮时入场,把自己弄到的粮食,全部卖给他们,收走他们手里全部现银。


等到他们手里没钱了,就放出风声去,粮食还有很多,很多很多!


要是他们不买,就降价卖给百姓了,到时候百姓买够了粮食,他们囤积的那些就要作废了!


百姓们只需要囤几个月的,等到秋收,就又有了新粮,所以粮商们必须在这期间把手里的粮食都放出去。


不然秋收过后,只能低价处理了,或者运到其他地方售卖。


但本来就有一部分是高价收的,再加上运费,以及在路上的消耗,只有亏本的份。


因此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和苏叶商议,继续高价购入她的粮食,但暂时不付钱,延迟支付,写下欠条!


苏叶当然会满足他们,等到粮商们都欠下了他们还款的极限,重点来了。


另外一批粮商进场,开始在姑苏城低价售粮,和平时的价格一样,甚至降低一点点。


同时官衙会放出消息,这是府衙托底找来的粮商,目的就是为了让全程百姓有粮食吃,因此只能按照人头购买,一次性买够个月的。


且这是唯一一次机会,如果错过,就再也买不到如此便宜的粮食了。


在官府的宣传下,即便有部分百姓抱着侥幸心理,大部分人还是会去买的。


等到百姓都有了粮食,粮商们存放在仓库里的粮食,就再没了用处,且他们还欠下了巨债。


他们不得不尽快把粮食卖出去换钱,好在规定日期把钱还上,不然违约金会更加恐怖!


他们倾家荡产都赔不起!


然而这个时候,粮食已经不值钱了,他们想还都还不上,只能把全副身家赔进去。


这就是苏叶大致计划,把哄抬粮价的粮商们全吞了。


那么问题来了,要做到这一切,就需要足够多的粮食,她没钱买那么多粮食怎么办?


她让林如海写信给陈景轩,金陵可也是产粮大户。


除此之外,金陵盘踞的粮商最多,比如皇商薛家,就是做粮食买卖起家的,当初他拿出大半身家支持□□打天下,之后又源源不断提供粮食,才换来了紫薇舍人的官职。


因为金陵是龙兴之地,算是整个江南的经济中心,各地粮食汇聚于此,再送入京城。


因此这里的粮商也是最多的,而陈景轩恰好是本地最大的官,即便不是父母官,那些粮商也不敢得罪他。


何况苏叶要做的,又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或者抢夺他们家产,反倒是带他们捞好处,吞了姑苏城内坏心的粮商。


想必只要陈景轩调控得当,就可以把他们汇聚起来,然后把他们手上的粮食联合起来。


一部分高价卖给姑苏的粮商,弄走他们全部身家,让只剩下粮食。一部分便宜卖给姑苏的老百姓,至于差价,当时是从粮商那里补足。


剩下的大家按功劳分,每个人都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益。


姑苏这些粮商们,可一个个膀大腰圆,家财万贯,吞下一半,足以让他们家产至少上一个台阶。


当然,苏叶也不纯粹为了空手套白狼,经过这次合作,这些粮商们基本就上了她的船,任由她拿捏。


这些人对她之后打开商业版图,有大用处,现在只是稍微打开一个缺口,筛选合适的合作商罢了,顺便赚第一桶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