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番外1颜查散与基建 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333. 第三百三十三章番外1颜查散与基建 长……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

他不能眼见兄弟们性命不保,想到这里,姜堰突然单膝下跪,对着白玉堂磕头,“求五爷通融!”


男儿膝下有黄金,更何况姜堰以前还是大军副将,手握重兵,身份地位比白玉堂这等江湖人可高了不少,他现在竟然给白玉堂下跪,足见他对弟兄们的义气。


白玉堂不免动容,上前把人扶起,“你放心,我没有把你交上去的意思,我们找个地方详谈。”


姜堰眼前一亮,“好。”


白玉堂不是展昭,行事颇为放肆,当初这事爆发后,包大人在私下谈论,就说道严江可能是冤枉的,反倒是那个监军有问题。


可那是官家的心腹,也是先帝留下来的人,官家不可能不信他,而去相信远在千里之外的副将,还是一个打了败仗的将军。


但包大人和苏叶都怀疑,这监军背后或许与襄阳王有关,如果是真的,那襄阳王就涉及通敌卖国了,这颗毒瘤不得不除。


可在有确凿证据前,不能轻举妄动,不然打草惊蛇就麻烦了,要知道襄阳王作为地方藩王,还掌握一定的军权,原是用来护卫当地安宁的,要是被鼓动造反,也是一桩大麻烦。


因此他的意思,隐隐期待严江等人躲严一点,不要被找到。


因为一旦他们出现,朝堂立刻会逼着圣上下令重审,到时严刑拷打之下,不一定扛得住,即便抗住了,也有可能直接被下旨处死。


包大人不希望将士蒙冤,所以还不如他们暂时不出现,等襄阳王的事查个水落石出,再把他们迎回来,到时擅离职守的罪罚也能轻点。


白玉堂稍微解释了下,姜堰等人松了口气,忙请白玉堂上坐。


白玉堂也不客气,直接询问,“你们怎么来了这里?原本县城的人呢,怎么一个都不见?”


姜堰叹了一口气,“我们也是没办法,只有长魏县没有官府管辖,在其他地方都不安全,担心有人告密,而县令为了功劳捉拿我等。至于这长魏县的情况,实在连续两年都没下过雨了,外面的情况您也看到了,草木都枯死了,人也没水喝,只能都挤到了这里。但这里的地毕竟有限,能养活的人不多,因此有些就搬走了。”


“那这里还有多少人?”白玉堂心有戚戚。


“不到两千,其中两百是我带出来的军中兄弟。”姜堰道。


啊这,白玉堂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之前资料显示,至少有三千多人吧?


“能搬的都搬走了,剩下的,”姜堰摇摇头,“不说一贫如洗,也差不多了。”


“寨子之前的老大呢?”白玉堂奇怪道。


姜堰尴尬地笑笑,不好说他们把人赶走了,然后霸占了这里。


白玉堂心领神会,估计那些被赶走的人,还以为是别的寨子过来黑吃黑。


“那这样,我给你们安排个活计,出工钱,你们能匀出多少人来?”


他之前听颜查散唠叨,也有请人兴修水利的念头,一来改善长魏县的整体环境,二来给本地的百姓一个赚钱的机会。


不过人数就这么点,修水渠是不可能了,但修修县衙的房子,和修整一下进来的道路还是可以的,至少不要那么危险。


柳金蝉已经来信了,她之后会带人和粮食过来,帮助颜查散一起经营建设。


进来的那一段路实在太崎岖了,一个小姑娘,万一出事怎么办?


姜堰蓦地站起,期待地看着白五爷,“我们不要工钱,可以用粮食抵扣吗?没粮布匹也行。”


没办法,实在是现在大家太缺粮了,本来去年收成就不好,再加上已经到了夏天,大家伙勒着裤腰带过日子,着实艰难,工钱再好,也比不上白花花的粮食。


白玉堂想了想,“可以。”


他可以让白福先订购一批粮食送过来,或者给柳金蝉写信,让她多带一些就是了。


有了粮食作为动力,姜堰当即抽出了一千壮劳力,跟着白玉堂一起去县衙。


其中有八百是男人,二百是力气大的女人,打扫收拾做饭还是可以的。


另外,县衙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一无所有,前期的粮食还得他们自己先垫着,因此不仅要背粮食,锅碗铺盖也得带去。


就这样,白五爷靠武力镇压,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忽悠来了一千壮劳力,浩浩荡荡过来修县衙,修道路。


颜查散大喜,当即以县令的名义,给他们写下了契书,规定了工钱和粮食。


这样一来,众人也安心,做起事来不惜力气。


等柳金蝉接到消息,带着大批粮食赶过来的时候,那段最危险的道路已经拓宽了,且靠县衙的那边,还用山石挡着了。


而县衙也修建好了,两进的院子,前面办公,后面住人,用的是土坯,上盖瓦片。


周围的房子也修整好了,不过相比县衙,上面是茅草。


反正这里下雨真的很少,茅草就够用了。


柳金蝉很有先见之明的,看完颜查散送去的消息后,立刻拿钱采买了一批人带过来,基本都是一家一家的,有匠人,木匠石匠,以及懂挖井的人。还有壮劳力,帮着开荒。


这一行,她带了上万斤粮食,以及两千人左右,有了这些人加入,县城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很快,他们就被分配了任务,要先修沟渠,然后从洪泽湖引水过来。


那是府城最大的湖,水量充足,能福泽整个府城,包括下辖所有的县。


可之前府城规划修河渠的时候,长魏县因为没有钱,也没有县令帮忙争取,就把这里忽略过去了,其他隔壁县,在洪泽湖的润泽下,已经渐渐水土丰茂,交通也便利,只有长魏县,比之前更穷更差劲了。


这也是为什么,但凡有点积蓄的都待不住,逃荒去了外县。


柳金蝉既然是来支持建设的,除了粮食和人,当然也带了大笔的金钱和良种。


长魏县这种环境,暂时只能种土豆和棉花,稻米就别想了,小麦还凑合。


可小麦需要的水比土豆多,且产量没有土豆大,想要大部分人都吃饱,且能空出人手进行手工业,还得是土豆。


而棉花则是很好的经济作物,除了自身可以用来织布,卖出去也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目前棉花已经传入,但还没有大量传播种植,因此长魏县开始种的话,还能吃到红利。


正好,县里的大部分土地都荒芜了,几年没种,官府就可以直接回收回来。


颜查散直接用一个低廉的价格,把这些土地统统租给柳金蝉,而柳金蝉则带着人开荒,一半种土豆,一半种棉花。


不是她不愿意把这些良种送给当地百姓,毕竟也就两千人,送了也不过是损失几百两而已。


实在是这些人不相信这些良种能成功,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的小麦,对于其他作物天然不信任,干脆柳金蝉就雇佣他们干活,前期日结,后面改为一周或者半月。


这样一来,整个县的人都调动起来,除了负责山谷里小麦的人,其他人全出来了。


可这些也远远不够修河渠的,于是白玉堂带着人,去了周围的县城,花钱雇佣,一下子招来了五千多人。


有这么多人加入,再加上专业匠人指导,用了四个月,连通洪泽湖的河渠就修好了。


这河水绕着全县转一圈,往下面的蓄水池而去。


除了主干道,还有若干通往各个村的分支,虽然现在那里基本没人了,但都是比较好的开阔地带,只要有水源,不过几年,就能变成很好的耕种地。


至于现在,统统是属于柳金蝉的种植园,等到时候颜查散调走,她会分散卖给当地百姓,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水源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大力开荒和种田了,另外,柳金蝉还开了一个作坊,专门收女童女工,前期教她们织布,绣花,流水线制作衣服鞋子等。


没办法,长魏县生活艰难,男人要干力气活都吃不饱饭,女人更不用说了,之前数年,被饿死的女人不少,甚至还出现了溺死女婴的现象。


即便养着,女娃和男娃的待遇也不一样,柳金蝉不忍她们这么艰难地过活,干脆把所有人都招进来。


女娃不给工钱,但管饭,让她们跟着学习,而大一点的会付工钱,是那些挖沟渠男人的一半,却也是能养活她们自己的钱了,而且尚有结余。


可以说,在颜查散和柳金蝉到来后,给长魏县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除了环境一日一变,人的精气神也完全不一样了,所有人都被调动起来,充满了活力。


第一年,他们实现了全县通渠,开荒种地,原本就是土地,后来荒芜了的重新利用起来,种下一亩亩土豆,和一排排棉花。


等到收获的季节,这土豆和棉花的产量让他们分外惊喜,竟然有如此高产的作物!


柳金蝉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卖给本地百姓,足够他们吃一年的,顺便地,也把这一年发下去的工钱回收了一部分。


而棉花也是一样,不过她卖的是现成的衣服,只比买布贵一点点,介于他们家里的女人都在工坊做活了,这些添置衣物的钱,从她们的工钱里省出一点,全家都能换上新衣服了。


另外,颜查散还出了房屋买卖和租赁的政策,之前修建县衙一起建起来的整排整排房屋,有了用武之地,除了面向大街的店面价格昂贵一点,其余都很便宜。


买的话,要是夫妻二人都有活,三年的工钱也就够了。


且颜查散允许他们贷款买房,没有利息。


租就更容易,夫妻二人三天的薪水,足够支付一月的租金。


这样一来,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县城,使得整个县城都活跃了起来。


柳金蝉把放出去的钱,回收了一部分,带着剩下的土豆和棉布,运往外地交易,然后带回来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让长魏县百姓购买,让他们过了一个吃饱穿暖的春节。


第一年,全县的百姓能吃饱,有衣穿,且用的上水了,基本解决生存问题。


颜查散,柳金蝉,白玉堂等人,在县衙聚餐,顺便研究一下第二年的规划,要实现工作常态化,现在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临时的,要么依赖县城搞基建,要么依靠柳金蝉。


这样不行,吃饱喝足之后,该考虑学习织网了,只有把大家的工作稳定下来,才能一直发展下去,而不是等他们离开,就彻底崩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