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庆余年2:范闲回京 > 第六百八十二章 徐氏与君山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八十二章 徐氏与君山会

  庆余年2:范闲回京

徐家的事情扑朔迷离,必须要实地去查清。


范闲虽然不想再度离京,但无奈事情已经临头,总不能装作视而不见。


于是与太子、二皇子去联合舒芜写出京奏折,所幸结果不错,得到了舒芜的同意。


四人拟好奏折后,二皇子与太子先行离去,范闲留在舒府,被舒芜拉着好一通鉴赏诗词后,这才得以脱身。


王启年已经得知了范闲的去向,刻意等在舒府门口。


见到范闲,他第一时间上前,将徐六的事连同信纸一角告知了范闲。


“报效徐家……”范闲看着信纸上的字,想起了徐天吉的态度。


他略一思索,笑道:“这只怕,是徐天吉留给我的指向。”


所指的方向,自然是渭州,徐家祖宅。


看来,这趟渭州是非去不可了。


念头至此,范闲将信纸收起来了,看向王启年:“徐天吉进京那日,城门是谁值守的,为何没有拦住那一百多人头?”


王启年想了想,躬身道:“大人,您要问别的时候,我还真不知道,不过那日,京都有场大动作,徐天吉能进城,与这件事有关。”


说着,王启年也不等范闲追问,继续道:“那日,陛下生气言大人带定州的北齐密谍回京,而城门司未加阻拦检查,将城门司从上到下处罚了一遍,城门因此失去监管足足半刻钟,想必徐天……徐天吉便是趁这个机会进城的。”


范闲愣了愣,轻笑道:“还真会挑时候。”


城门守卫的空缺,是庆帝造成的,总不可能是庆帝要放徐天吉进城吧?


范闲腹诽一句,对着王启年吩咐道:“租辆马车,回府。”


既然决定了要去渭州,无论如何,都得提前和婉儿打好招呼。


范闲回到府中,将父亲婉儿说明原委,不出所料,轻易便得到了理解。


范府在这些事情上,向来不会去阻止范闲的意愿。


庆帝的圣旨来得很快,翌日一早,便有明旨到达范府:着令太子、舒芜继续坐镇京都,二皇子、范闲作为钦差前往渭州查案,以二皇子为正使。


范闲领旨后,与二皇子商议一番,当日下午启程,前往渭州。


临行前,范闲去了一趟礼部,将平北侯的印信取了回来。


这是庆帝在定州之事上给他的奖赏,此时拿回来,也方便在渭州行事,好歹能避免如贺宗纬那等宵小挑衅。


只是范闲没注意到,在他与二皇子的队伍将将离京后,还瘸着腿的贺宗纬,便在第一时间出了京都,登上了前往渭州的马车。


三日后,范闲与二皇子一行改马车走水路,随渭水船行半日,便可到达渭州。


与此同时,二皇子任正使、范闲为副使,前来渭州彻查徐天麟之案的消息,也传到了渭州城。


渭州城最繁华的主道大街上,徐氏祖宅占地宽广。


徐氏内堂内,不时传来“笃笃笃”的声音,显得很是急促。


“都说说,都说说,该如何是好?!”


徐氏族长徐昌源拄着拐杖,不停地杵着地,对着堂内坐的众人连声问道。


他须发皆白的老脸上满是焦躁,全然不见半分一族之长的风度。


堂内的一位位在座之人,有气质高雅的耄耋老者,有饱读诗书的中年儒士,也有身着低品官袍的青年官吏。


徐氏盘踞渭州数百年,根深蒂固,盘根错节。


虽然近些年来代代衰败,徐天吉一个推官和徐天麟一个商贾,都成了徐氏最出彩的后辈。


然而,徐氏在小处,却依旧势力惊人,眼下在座诸位,便是徐氏真正的底蕴所在。


这些人,有的是一里乡老,有的是书院教习、地方教谕,有的是书办、主簿等底层官吏,无形间形成了一张大网,牢牢控制着渭州权贵底层,与渭州城同气连枝,休戚与共。


若让这些人说能一定在渭州半成某事,他们不敢保证;但若是这些人不松口,绝大多数人,在渭州什么事都办不成!


只是,这一切都有个限度。


徐天麟一家的事情,本就是他们在背后捣鬼,此时庆帝派了人来,他们难免做贼心虚。


更遑论这两人一个是夺嫡热门的二皇子,另一个更是从不按套路出牌的“范一州”范闲!


他们着实没把握,能对付这二人。


“哼!说什么说,若非族长您当初资助徐天吉兄弟,他们焉有今日,而今我们不过是逼得紧了些,他们竟然敢杀死盛典,眼下他们有此结局,也是活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