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 第三百七十七章 魏征:这波我站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七十七章 魏征:这波我站太子

  大唐之第一逍遥王

“回父皇,儿臣听言,但儿臣不解。申之以尊孝之德,妄之则无德!若是长之不德,儿臣认为,何必尊之?!”


李承乾挺直着小小的身子,目光有神。


李世民知道,自家承乾从性子上来讲,还真是个老实孩子,听话、懂事不说,性子也非常温和。


从这一点来看,虽然未来可能难有雄才大略,但却是个难得的守成之君。


但同样也有些故步自封以及怯懦唯诺的漏病。


而如今的李承乾,仿佛在送去唐苏凡那边之后,每日都在发生不一样的改变。


那种坚毅果敢,是以前从未能在自家这儿子身上看得到的。


虽然一时间李世民看似面色浮怒。


但看着殿下自己儿子那小小的身板开始有了一种莫名的力量,不再似以前那般唯诺。


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欣慰……


而朝堂上!


嘶……


一时间,群臣惊愕。


这今日太子首登朝,便要跟陛下来一次父子论义的争斗不成?!


就在明面上看起来这对父子呛起来的时候,郑云河一步踏了出来。


“陛下,太子当许年少,一时错语,莫要责怪!”


李世民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看着郑云河目光炯炯的说道。


“爱卿无需为这小子求情,太子之德,畿重如横,今日!高明你若是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朕,定不轻绕!”


李世民挥手一喝间,甚至直接打断了郑云河的话,那眼里对于李承乾的目光虽然是有些浮怒。


但仿佛又是在说,来,儿子,你说!你快说!有啥说啥!!!


最好是好好秀一把!


李承乾松缓了气息,有些绷直的身子上前一步。


“父皇,儿臣虽然年幼,身处东宫,但儿臣自知道,天下流民饿孚无数,灾心梗涣,儿臣仅以为,身为我大唐官员,不思国思民,仅思民心如何,无用。”


“儿臣认为,我大唐不为民明理,为民求事,就算父皇空有洞察秋毫之色,民心亦不可得!”


“若父皇坦荡为君,善民者轻待,恶民者斩之!儿臣以为,纵天下有十人!百人!千人造反!我父皇民心所向,天下何能倾?”


“所以,与其思忌一人之心,还不如考虑我大唐百姓之心!”


“而这等简单的道理,儿臣居然尚知,却朝上这么多人不知!却在此猜忌一为民心善之人!”


与其思忌一人之心,还不如考虑我大唐百姓之心!


只此一言,震的朝堂无数人心惊。


李承乾的言论,让的无数朝堂要员都是目露惊骇。


如果是其他朝官此说出此话,可能也能引起一番震惊,但——


也无人敢说。


毕竟谁敢在圣上面前说让他不要猜忌?


这自己主动不是把脑袋伸进狗头铡吗?


况且今日说这话的,还是第一此登朝聆政的太子殿下,而且这太子还不保熟啊!


才十一岁有余!


而郑云河同样一惊,虽然太子李承乾第一次登朝,但太子的动态,太子的性情如何他都知道。


仿佛,这跟传闻之中并不一样——


李世民听言李承乾的话后,随之沉言。


“所言有理,只不过,承乾,古言有先,人心叵测也!”


随之又如同考教一般问了一句“那,承乾伱来说说,这唐苏凡一事,应当如何?”


在外人看来,现在陛下也是对于自家太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很明显,到了考教的环节。


而一边的郑云河目光沉缓,第一次对于一个为稽冠的小辈投去了审视的目光,而且哪怕这个小辈乃当朝太子。


李世民的面色装作缓释了许多,那眼底身处的欣慰,也是越发浓郁。


能让高明如此年少便能真正懂得这样的道理的,这一切自然都是苏凡这小子这个老师的功劳。


李承乾又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人为我大唐善民,颇有大功,于百姓有恩,于朝廷有功!”


“与其揣测,不如重恩加赏!显我大唐大国之威仪,父皇之天恩!”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