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隆万盛世 > 171传胪,喜报
字体:      护眼 关灯

171传胪,喜报

  隆万盛世

“拆开弥封。”


嘉靖皇帝说出这话,也显示着他似乎并不大打算对读卷官们排定的名次有什么异议。


但是自古皇权至上,在打开弥封后,是否还会调整名次,那就不一定了。


开科取士,皇帝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今日是三月十七日,明日就是三月十八日,要举行传胪大典,所以今天就要填好黄榜并用印,把需要完成的程序都走完。


随着弥封被打开,第一份题卷的名字显露出来,诸大绶。


随后第二个名字也出来了,是陶大临,然后第三个陈锡......


一直拆到第八份题卷,本次会元金达的名字才出现在众人眼前。


严嵩虽然对金达不满,可是也不敢狠命打压金达的名次,只能适当往下压一压。


按照正常情况,嘉靖皇帝之前并没有要调整名次的想法,那么作为会元的金达就会成为二甲第五名,而无缘一甲前三。


随后继续拆开后面的弥封,鲍承荫、刘行素、柴祥、魏广德四个名字出现在众人眼前。


一样是科场规则,即便严嵩,也很难刻意打压某些人的名次,自然也很难抬高一些人的名次。


金达,严嵩再不满,也不能把他压倒三甲去。


魏广德,就算他怎么卖力推,也不可能推上二甲,一切都是有规矩的。


打破规矩的只有一个办法,一个人能做到,那就是皇帝。


严嵩在这次的进呈题卷中耍了个小聪明,把金达压倒最低,而把魏广德提到三甲前四名,这样虽然也把魏广德的名次提高了一百多名上来,可是还不算坏规矩。


接下来就看嘉靖皇帝是什么个态度了,这对于以后严嵩对魏广德是什么态度就很重要了。


嘉靖皇帝看着桌上的十二份题卷,也没耽误什么时间,直接提前桌上的朱笔在第一份和第二份题卷上写下自己的评语,这也是嘉靖皇帝的习惯。


写下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是看过题卷的。


但是在写下两份题卷后,嘉靖皇帝却没有在第三份陈锡的题卷上写下评语,而是拿起第八份题卷放到第三的位置上。


做为跟随嘉靖皇帝多年的臣子来说自然明白他的意思,随侍一旁的太监黄锦马上上前把其他题卷往后挪了挪位置,而首辅严嵩也只是双眼微眯,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嘉靖皇帝一气呵成,在金达的题卷上写下自己的评语,随即放下朱笔。


这一刻,今科殿试的一甲三名就算确定下来了。


状元诸大绶,榜眼陶大临,探花金达。


嘉靖皇帝又看了看后面的卷子,殿试排名,皇帝有最终的决定权,只是这摆上来的题卷所代表的名次,却是体现了文官的意志。


嘉靖皇帝终于还是拿起了最后一份卷子,看似随意的翻了翻,嘴里说了句:“还算中规中矩。”


还算中规中矩?


这话是什么意思?


嘉靖皇帝虽然说话的声音很轻,可是大殿里安静的落针可闻,自然让他身边服侍的太监和十四位读卷官都听得清楚。


随即就看到嘉靖皇帝将手中的题卷塞到了第四的位置上,位列于金达之后。


这个名次的调整就有点大了,直接从三甲调到二甲,还是二甲第一,“传胪”的位置上。


包括严嵩在内,所有的读卷官都不由得睁大眼睛再看了一眼那御案上的题卷,没人多说一句,但是他们的眼神却是飘向了严嵩一侧。


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读卷官都在猜测,或许是之前嘉靖皇帝就给过严嵩什么暗示,所以才会这样吧。


毕竟当时徐阶也选择了严嵩的方式,单独把魏广德的卷子递给他们,让他们先看并下评判等级。


虽然魏广德的卷子总体来说评分很高,但是毕竟会试名次拖累,只能呆在三甲之中。


而且能够杀到殿试来的贡士们,其实也没人是菜鸟弱鸡,都是很有水平的,魏广德卷子的真实水平在这三百人当中其实还真不算出彩,会试的名次还是很客观的。


读卷官里,也只有吴鹏和雷礼额头有点微微冒汗,不过这个又怪得了谁?


当初读卷完后,他们就发现了那份十个上等,两个中上和两个中的卷子,当时他们还以为这是严阁老的关系户,完全没想到会是皇帝的。


而嘉靖皇帝的表现,却是在严嵩看来,实锤了。


嘉靖皇帝现在每天服用的仙丹已经越来越多,那东西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严嵩看来,嘉靖皇帝莫不是已经有所感觉,所以开始为储君准备人手了。


对于魏广德,他知道的情况也不少。


世袭军户家族出身,然后就是科举出人头地。


上次南京倭寇就是被他们剿灭的,据说这小孩还亲自上阵砍杀了一个倭寇,有勇有谋,也算文武双全吧。


这会儿严嵩已经想到后面该怎么安排魏广德了,以他的水平,朝试估计不会出彩,进翰林院依旧很难。


虽然现在严嵩父子可以说把持朝政,在六部都很有话语权,可是翰林院这个地方,向来是清流的大本营,他对这个衙门的影响说实话,还真不大。


严嵩在考虑怎么安排魏广德,其他的读卷官这会儿也在考虑该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个看上去颇有圣眷的小家伙。


其实,在嘉靖皇帝心里,想的不过是给魏广德一个补偿罢了。


十一月份的时候,关于九月剿倭的封赏才定下来,并发向了南京。


魏广德因为没有军职,所以没有被列入封赏名单之中,他名下那个斩首倭寇一级的战功被转到了表哥吴栋身上,这个符合功劳大家有份的惯例。


不过,在嘉靖皇帝看来,有功要赏有过要罚,魏广德既然没法获得战功,那就在科举上给他一个补偿吧。


或许还有其他想法,谁又知道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