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493.收尾 如无意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493.收尾 如无意外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反正,大家也都摸清了祝缨的脾气了,只要不是机密的事儿,你肯问,她就肯答。不回答的时候,就是不该问的,接下来闭嘴就行了。有想学的东西,只要她有空,你就尽管开口。


祝缨自有道理:“你们算清有多少人了吗?他们的数目比现在咱们的兵还要多!枷卸了、镣去了,田里又没活儿,一睁眼就吃饭,吃饱了他会干什么?没事儿干,这么多人挤在这个小地方,会不会有口角?由吵而至于打,炸了营,你们弹压不住。一旦乱了起来,最后一仗就白打了。


再说了,一边儿干活,一边儿也能理理规矩,教教官话。看干活的时候有没有伶俐人,有合适的,也好挑出来,叫他接着识字、做事。”


祝新乐道:“可是,我那弟兄里懂造房子的说,眼下的料,修补旧城还不够哩。新城就更不好办了,万一西番再有异动……”与他相熟的几个坐得比较靠帐门的人也跟着点头,这些人是奴隶出身,做过活儿,因为头脑比别人灵活得以冒头,很自然就想到了祝新乐想到的事情。


“所以是先打地基,完事儿再伐木、进山凿石,不够就从附近的州县里征。要给闲着的人事情做!”


胡师姐也添了一句:“那也不能老的小的,都干重活儿啊。”这个常识她还是知道的,营建,是重活。什么老人小孩儿的,半大不小的,以及一些妇女,都赶工地上也不行。


祝缨道:“从咱们的兵里挑出会种地的,带他们开始种宿麦,开荒。总之,要有事做。既然要做事,就做些有用的。一开始不必着急,先把人拢起来。”


大家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都觉得祝缨这样安排不错,纷纷拱手:“是。”


祝缨又问苏晟道:“右营的废物老底摸清了吗?明天拖出几个暴戾无道、虐杀无辜的,拉到东营,我要亲自定他们的罪!”


苏晟忙也答应了。


当下,事事皆按祝缨规划来,祝缨揪着一串暴虐的头人,细数他们的过失,诸如虐杀等等,当众斩首,引得东营一片欢呼,出也更听话了一些。头人里,只是断个奴隶的手脚,都排上狠毒的号。如此审判了数日,祝缨趁机宣布了废除所有奴隶的身份,转为平民。


众人也不太意外,自从到了东营,除了土兵执刀枪看管之外,奴隶也没有被锁起来。祝新乐等人之前的宣传就是,不用再做奴隶了。现在明确了,大家都笑着,庆祝着。


祝缨示意随从敲了敲锣,场面安静了下来。她又宣布了要他们出力,营建新城,以及耕种的事情。


这一回所有人都很茫然,在几个机灵人的带动下参差不齐地答应:“一定会好好干活的。”


祝新乐等人一直宣传,祝缨来了会给大家分牲口、田地、给屋子住,大家也只是听听而已。逃出来是因为城里呆不下去了,来了之后,能给饭吃,不打骂,已然觉得不错了。分牲口、田地、给屋子住?虽然心里是盼望的,却没有愿望会实现的想法。


不分给牲口田地,大家也还得活着,让干活,那就干呗,干活给饭吃就行。


祝缨又说:“我说过,来了,我管饭、给衣,大家再吃着饭、穿上衣了吗?”


那是!这几天确实过得比之前舒坦多了,咱也没说不干活呀。人群再次附和。


“你们的名册已经造好,按人头分牲口、田地、屋子,能分多少,就干这些日子大家干多少活了。”


底下嗡嗡一片,都是讨论、怀疑的声音,祝新乐等人再次现身说法,人们渐渐信了。祝缨开始重新编他们的什伍,以户为单位,抽丁、安排任务。


祝新乐则在加紧清理旧城,依旧是提防西番有异动。


直到城门装上了,祝新乐才重新露出了笑容,强烈要求祝缨住到旧城里去,认为大营还是不如有城墙的地方安全。


祝缨摇头道:“你不懂,那座旧城,将来是要拆的。”


“啊?”


“现在预留着,是因为新城的城垣没有造好。一待新城的城墙垒好,就拆了旧城的物料挪到新城去建屋子。”这样一来,普生头人在此地便再无存在过的痕迹了。


祝新乐道:“那也是新城好了之后的事了,现在还是旧城里安全些。”


祝缨摇头道:“不好,这个大营,我不能离开,这些人只有看到我,才能安静。接下来在此地立足,需要他们的信任。我不能搬,你守好旧城就是。”


祝新乐无奈,道:“那我也搬回来,那儿,让路校尉又或者那三位小娘子过去吧,我皮糙肉厚,她们小姑娘家,住城里好。”


“你吃得的苦,她们也吃得。旧城修完了,赶紧回来带人打地基去。”


“是。”


祝新乐这里,将人分作两班,轮流不停地干,与此同时,祝青君、苏喆二人的捷报也传了来,又索要书吏等前去接收新寨。


动作更快的是祝炼和赵苏,两人与林风碰了面,一见信上所写,都顾不得其他,拼了命地往西赶——仗打完了,人不回来,还决定留着建城?


两人冲到大营,身后是被拖着累得半死的巫仁,以及一颗心七上八下的项乐。祝缨不在营里,她出去看工地进度了,接到通报之后赶回去,在半路上遇到了他们。


几人行了礼,祝炼道:“我把巫仁也带了来,她在大营,与巫双见上面了。蒋婉生了个儿子,跟了她的姓,她原说跟她男人的姓,男人不答应。”将完全不沾边儿的事儿凑到了一起来讲。


“哦?为什么?”


“俩人逃过来,就是因为她男人出身不好,是外室子。看着白净斯文、识文解字的,蒋婉父母轻易也不至于棒打鸳鸯。家里大娘子不让他认祖归宗,蒋家爹娘就不愿意把女儿给他。两人就逃了嘛。家里不认他,他也怄着气呢。”


家长里短说了一堆。


赵苏也是如此,从张仙姑的老寒腿说到了肥猫的二十斤肉。


直到进了大帐,两人脸色都变了,祝炼先说:“战局已定,您不该仍然身在险境的!”


赵苏又补了一句:“您让太夫人担心了!”


祝炼又说:“余下的战事交给青君,您该回去主持大局。”


赵苏道:“先前的规划,也该落实了!不给朝廷缴粮,我已知会了江刺史,今年不跟他位走了。可是咱们派谁去?奏表怎么写?大家都盼着您回去给个定论,您怎么能还在这里?哪怕这里会是新城,也要等建好之后再搬迁!”


道理说了一堆,总之,一、仗几乎算是打完了,已经轮休回去的人,赏格得定一下,陆续发布。二、“文官”,如今这一片地方约有五、六个州,怎么任命?多少人都在看着、等着呢!三、朝廷,怎么应付?


你的“中枢”之前在东边山城,现在你人跑西边来了,是让大家过来见你,还是你回去,你都得把大家召集全乎了,给个结论!


当然,他们俩是建议——回去,至少要回去过个年。


祝缨道:“都准备好啦,你们先回去通知大家,我半个月后动身回去。阿炼,你与丹青做正副使者,入京献图、请敕封。”让他们顺便再带一部分兵马走,遣散。


请敕封,就意味着在梧州的范围内,要先一步定功赏罪罚,安排下各人的职位。


祝缨这些时日也草拟好了一个安排:“正好,咱们来商议一下。”


军中的,祝炼与赵苏不太清楚,祝缨不让他们插手,他们主要参谋各州、县地方官员的任命。


祝缨自领三州刺史,梧州由赵苏任刺史,祝炼也得到了一个刺史的职位。祝青君等人现都是武职。此外又有项渔等人的县令职位。祝缨一口气列了一个将军、二十个校尉,三个刺史、三十个县令的名单,其余相应的职位亦如是。


重头戏是“幕府”,亦即节度使的配置,祝缨将苏喆、祝青君、巫仁、苏晟、林风等都纳入幕府。


祝、赵二人在大营熬了七天,将祝缨的名单稍作了些调整,二人不便久留,定下名单,祝缨写奏本,他们回去准备。


祝青君、苏喆又凯旋而归,祝缨又与她二人再议及军功等。


半月后,苏晟、林风归来,祝缨命林风留守新、旧两城,苏晟西进看守关隘,自己率队回归!


虽然仗打得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走,中间也有惊险,但终于是打完了!


如无意外,至明年春,她的所有计划都能落实,节度使的头衔也能入袋。接下来只要休养生息就行了。


回程的时候,祝缨的心情还是比较轻松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