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网
乐可小说网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 377. 探望 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377. 探望 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

“有的。”


祝缨托起饭碗来,往里拨了几样菜,飞快扒进了口中,一口吸了半碗汤,很快塞了一顿饭下肚。那一边,胡师姐等人也吃了个六分饱。


祝缨道:“嘴擦干净,走。”


一行人又去了郑府。


——————————


郑府如今的主人是郑熹了。


祝缨到了府门前,只见整个府邸安静而肃穆。与王府宾客盈门而不得入内的情况不同,郑熹丁忧,闭门谢客,不让人到他家凑热闹。眼下只有金良在安置好仪仗之后,带来的几个仆人在门边闲话。


看到祝缨,郑府门上的管事笑道:“大人来了!刚才金大过来,咱们就说,您不会不来的。”


祝缨道:“我当然会来的。相公近来可好?”


“说终于可以安静读书了。”


几句话功夫,祝缨被引到了郑熹的书房,郑川、金良都在,金良看她的目光里透着关切,郑川还是叫一声:“三哥。”


祝缨先给郑熹道个恼,又说:“君侯殁于军中,当时战事紧急,诸事不便,竟没能亲自送他老人家回来。也没赶上那件大事。请您允许我上炷香。”


郑熹道:“随我来。”


祝缨跟着他,往到以前郑侯的书房里去。金良、郑川等跟在两人的身后。


书房经过重新的布置,一些旧物拿去陪葬,现在供奉着郑侯的牌位。


祝缨洗手、拈香。然后说:“我没照顾好老人家。”


郑熹怅然道:“你已经做得够多的啦。”


祝缨道:“请您不要太过悲伤。如今陛下大病初愈,窦相公着急上火,刚才看了王相公也在病中。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朝堂上不能没有您。”


郑熹道:“老啦!”他打量着祝缨,祝缨一直是个劲瘦的模样,永远精神饱满。


祝缨道:“这才到哪儿?”郑熹不太显老,清俊的模样又添一点岁月沉淀的气质,外表依旧出色。


郑熹道:“比不得你们年轻人,你在北地那些事,我就做不来。”


祝缨道:“都是些杂事,我也不懂军事,就不添乱了,仗还是他们打的。”


郑熹却知道,在北地这两年祝缨做的事不是“杂事”这么简单。两年的功夫,南人的势力大涨,祝缨用两年的时间门,堆了三个朱衣出来,南人里原本仕途不错的人,也都向祝缨靠拢,隐隐形成了又一股势力。


与有深厚积累的名门望族通过多少代联姻形成的势力还不能比,但也够祝缨这样一个平凡出身的人用的了。上一个这么显眼的,还是死了的陈峦。陈峦的出身比祝缨强得多得多。


“杂事也不简单!整个国家,也就是这些杂事堆起来的。”


金良看这两人似乎没有芥蒂,不由咧开了嘴。他之前一直担心,祝缨出了宫先去探望王云鹤,是与郑熹离心了。又担心郑熹会因为祝缨第一个看望的不是他而起疑心。


现在看来,还挺好的嘛!


郑熹看金良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说:“你可以放心了吧?”


金良憨笑两声,郑熹对祝缨道:“他打进了这门起,就跟做贼似的,担心你要与我生分了呢。”


祝缨看看金良,金良的脸有点红,祝缨笑着摇头:“这是打哪儿来的奇怪念头?”


金良道:“那我还是白操心了?”


祝缨耸耸肩。


郑熹让甘泽送金良出府:“就此打住,回去好好歇着,吃壶热酒,好好睡一觉去。不许再多想了。”


金良答应一声,放心地离开了。


祝缨目送他走,道:“金大心肠一向很好。在北地人生地不熟的,有了他,我才能安心。”


提到了北地,郑熹问道:“王相公怎么说?”


“没说什么,他正病着,我也不便多打扰,略说了几句我就辞出来了。看着是有些重,怪不得窦尚书那么着急呢。”


郑熹认真地问祝缨:“你看王相公的情形,休致合适么?”


祝缨道:“我看挺合适,只怕有些人不愿意。”


郑熹轻蔑一笑:“冼敬那些人?离了王相公,他们什么也不是。王云鹤还有些信念在身上,冼敬能得他三分之一,其余人不过猪狗而已。”


“您这火气有点儿大。”


郑熹道:“余清泉出仕的时候小有家资,他父亲名下有田一百顷,娶了个钟家的女儿,花了许多聘礼,你猜猜,到现在,他还能剩下多少?”


“明着有一百五十顷,又有钟娘子的嫁妆五十顷田,私下不在册的还有二百顷。这里头有投效,但也有他家新买的。”祝缨慢慢地说。


郑川有点诧异地看着祝缨,没想到祝缨竟然查余清泉了。


郑熹笑得直拍桌子:“别告诉老王,他要知道了,怕不是要气死!冼敬却不会太生气,他得用着这些人呐。哪有什么为黎民计?都是门户私计,倒装起清高来了!辛辛苦苦抑兼并,抑的谁呢?是要排挤了旧族给谁腾地方呢?老王啊!君子!有人敬,却没人能做他的同路人。”


祝缨道:“王相公应该已经知道了,不然不能亲自去管扬州,又把自己累着了。想要做事,手上无人、无权不行,所以要先结党、争权,结党争权,就要与人争斗。弄着弄着,王相公还记得初心,其他人眼里就只剩权势、阴谋了,大义成了他们的遮羞布。自己的裤带还松着,就要伸手扯掉别人的衣服。


我对王相公保持最后的敬意,这份敬意,是绝不会延续到他的学生身上的。冼敬……”


“他有太子喜欢。”


“太子谁都不喜欢,”祝缨说,“天家无私事,没有人喜欢当傀儡。”


郑熹道:“你都看明白了。那也应该知道,再念旧的人也会任用新人的。东宫就很欣赏你。”


祝缨道:“我可不敢这么想。”


“不妨略想一想。”


“诶?”


郑熹道:“陛下也病了。齐王又长大了,他做父亲了,你知道了吗?”


“看来我离开的这两年,京城发生了许多事情。可是太子与齐王都还年轻,陛下也不算很老,还没到那个地步吧?”


郑熹道:“那也要准备起来。”自己得守孝,自己的人虽然也往东宫放了几个,但是并没有得到太子的青眼,不如冼敬近水楼台。


太子对冼敬没有言听计从,也能看出来太子还算有主见,但是终究不能放心地让冼敬一直这么影响太子。


太讨厌了!


王党不好,郑党的不法之事更多!王党面上还要脸,郑党许多人,比如柴令远那个小王八蛋,他犯法了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他敢明着犯。


冼敬不用构陷,只要稍稍把几件事往太子面前一摆……


祝缨道:“咱们不是只忠于陛下的么?”


“太子也想要些‘自己人’,莫离他太远了。”郑熹说。


“只怕以前与太子没什么交情,无事献殷勤,倒显画蛇添足。”


郑熹道:“既然你已经回来了,咱们就可从容筹划了。可惜你太年轻,否则……”


祝缨冷静地看着他,郑熹忽地一笑:“齐王会帮着你与东宫亲近的。”


“诶?”


郑熹道:“北地才好了,西番又有些异动。卫王有心建言,要亲自往边陲走一遭。当时王相公还没病,拦下来了。卫王便推荐齐王去,陛下于是下旨,询问西陲事项。”


他表弟正在那边附近,消息灵通得很。


“先帝这些儿子……”祝缨说。


郑熹道:“这几天,陛下一定会问到这件事的。”


“好,我明白了。”


郑熹指着郑川道:“他还嫩得很,其他人或只擅长一事,或机缘不对,都不让人放心。外面的事,你多照应。”


“我等着您回政事堂。”


“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郑熹道,“你这样我就放心了。要不是前阵子十三郎他们与冼敬闹得太凶,陛下也不能又听了卫王的话。”


祝缨道:“谨领训。”


郑熹又留祝缨吃饭,他守孝,也不饮酒。祝缨在自己家也没吃饭,又吃了一顿。席间门,他们不再说朝局,郑熹只告诉祝缨:“京城有紧急要打听的事联系不上我,就找十三郎问。”


“好。”:,,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kxsw.com 乐可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kxsw.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